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黨員幹部:不講政治,猶如蒙眼走路,遲早誤入歧途

昨日(8月8日)人民日報刊登文章《講政治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 文章稱, 不講政治, 猶如蒙眼走路, 掉進陷阱、誤入歧途是遲早的事。 近年來落馬的王保安、陳樹隆、虞海燕等高級幹部, 就長期不講政治, 以至於“毫無政治信仰”, 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習近平強調指出:“我們党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 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 沒有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 ”那麼, 黨員幹部如何做到講政治?請隨小微一起學習。

講政治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 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突出特點和優勢。 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 還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 中國共產黨始終依靠講政治從幼年走向成熟, 從弱小走向強大。

黨員領導幹部講政治, 講的是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緊跟中央,

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在紀律上嚴格要求, 不踩“紅線”、守住底線。

思想上

每個共產黨員需要以清醒的、正確的政治意識為導向, 以大局為重, 以核心意識形成統一意志, 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政治意識與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是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 內在地包含了講政治、講黨性、講原則的總體要求, 認清發展形勢、識大局顧大體、圍繞核心能看齊的基本要求。 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領悟。

第一, 增強政治意識需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政治意識的核心與靈魂, 沒有了方向就會陷入迷惑和迷失,

就會走錯路、入歧途。 中國共產黨是有鮮明政治方向的政黨, 黨的性質和宗旨規定了黨員的一切活動都要把握並堅守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方向。 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必將帶來黨員思想觀念和政治覺悟的變化, 但不論怎樣變化, 真正的共產黨人都不能丟掉根本、丟掉對自身方位的認知和對前進指向的判斷。

第二, 從講政治的高度增強大局意識。 政治意識的性質決定政治價值觀念內容, 其中蘊含了人們對社會政治生活的審視。 大局意識就是要站在全域和戰略的角度, 自覺地從黨和國家的角度思考問題, 想事、謀事、成事, 服從黨和國家的總體佈局, 正確處理全域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係, 擺正個人、集體與國家利益的關係,

解決好大家與小家的關係, 處理好大我與小我的關係。 如果缺乏大局意識, 只顧一己私利, 置他人或其他地方利益而不顧, 必然導致社會政治生活的混亂, 影響社會政治秩序的穩定, 給黨和國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第三, 以政治信仰增強核心意識的凝聚力。 任何一個執政黨都希望其政治理念能夠為所有人接受, 對執政黨的政治理念實現認同, 並將之外化為維繫和推進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 在當前形勢下, 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增強核心意識的要求更具有戰略意義, 對於統一全黨思想, 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 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都具有現實意義。

理想和信念是政治意識的核心, 政治信仰是政治生活的靈魂,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 增強“核心意識”, 就是每一個黨員、每一個幹部都要有一種自覺的黨的觀念、黨員意識,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更加堅定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 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更加扎實地把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第四, 看齊意識就是要切切實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強看齊意識, 就是要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充分認識政治意識對於核心意識產生的感召力, 促進個人建立起與黨中央相適應的政治意識,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全面向黨中央看齊,增強個人的政治責任感。在意識形態領域,個別政治立場軟弱、政治觀念淡薄的人混淆視聽,衝擊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元指導思想地位,動搖我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使一些人找不到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此時樹立一把尺規,給這些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提供一個可以看齊的樣本,強化為官從政的意識,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行動上

緊跟中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對中央大政方針的執行狀況是幹部講政治的實際體現。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離不開全黨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號召還是身體力行,成效大不一樣。講實話、幹實事最能核對總和錘煉黨性。

對於地方政府,真正的執行,須將中央文件精神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細化出具體的行動方案,中央的精神才能真正落地,才能發揮出政策應有的作用,切實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在落實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在貫徹執行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時,要防止形式主義的問題。部分幹部把“向黨中央看齊”當作時髦口號喊得震天響,而具體行動上卻依然我行我素,“政令不出中南海,出來之後就轉彎”,致使中央重大決策“空轉”不落地。或是不懂變通,教條主義,對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千差萬別的工作,不問行事原因、不看實際需要,採取一刀切的標準,不抓落實。

第二,要防止實用主義的態度,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闖紅燈”“鑽空子”“打擦邊球”。某些黨員幹部還需改變這樣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在頭腦中對中央決議或中央精神進行過濾、篩選和處理,只留下對自己有利有用的部分,剔除對自己不利無用的部分;只善於打小算盤,只顧自己所管理地區的局部利益或暫時利益的“政治勢利者”。他們對待中央決議或中央領導講話精神的策略是,能用的則立,不能用的則廢;有用的則存在,不能用的則視若無物。這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最終,中央決議無法得到貫徹執行,中央領導的講話精神無法得到正確領會和準確傳達。

紀律上

講政治需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踩“紅線”、守住底線。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強調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極端重要性,以解決好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中心,重拳頻出,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色。

規矩不能立起來、嚴起來,很多問題就會慢慢產生出來。一些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往往是從不守規矩開始的。習近平總書記就此提出了“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允許背離黨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指揮,不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得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精神相違背的言論。

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決不允許在黨內培植私人勢力,要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党的同志,團結大多數,不得以人劃線,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

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式,決不允許擅作主張、我行我素,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彙報的彙報,不允許超越許可權辦事,不能先斬後奏。

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跟組織討價還價,不得違背組織決定,遇到問題要找組織、依靠組織,不得欺騙組織、對抗組織。

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不得縱容他們影響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預正常工作運行,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

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能觸碰的紅線。黨員、幹部黨性強不強,對党是不是忠誠,這“五個必須”是重要的考驗、根本的檢驗。那麼,在日常工作學習中,如何樹立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底線意識”呢?

第一,一定要堅定信仰。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最根本的就是要補好“鈣”,從根子上築牢思想防線,在這個問題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一定要曉暢內容。要想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就必須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黨紀國法,系統掌握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認真熟悉本系統、本崗位相關的 “具體規矩” ,努力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堅決執行。

第三,一定要心存敬畏。敬畏是自律的開始,也是行為的界限。近年來一些把權力當資本、將下級當家僕、視組織為私產、將貪腐當回報者,要麼是存在僥倖心理,把紀律和規矩當擺設,以為自己能逃過懲罰;要麼是養成了傲慢心態,視紀律和規矩為無物,以為手握權力就可以目空一切,為所欲為。事實上,黨員領導幹部的級別再高,也高不過人民;權力再大,也大不過制度。作為手中握有權力的人,只要有了如臨深淵的畏懼、如履薄冰的謹慎,人生才能行止有度、收放自如。

(人民論壇網)

促進個人建立起與黨中央相適應的政治意識,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全面向黨中央看齊,增強個人的政治責任感。在意識形態領域,個別政治立場軟弱、政治觀念淡薄的人混淆視聽,衝擊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元指導思想地位,動搖我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使一些人找不到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方向,此時樹立一把尺規,給這些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提供一個可以看齊的樣本,強化為官從政的意識,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行動上

緊跟中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對中央大政方針的執行狀況是幹部講政治的實際體現。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離不開全黨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號召還是身體力行,成效大不一樣。講實話、幹實事最能核對總和錘煉黨性。

對於地方政府,真正的執行,須將中央文件精神與本地實際相結合,細化出具體的行動方案,中央的精神才能真正落地,才能發揮出政策應有的作用,切實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在落實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在貫徹執行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時,要防止形式主義的問題。部分幹部把“向黨中央看齊”當作時髦口號喊得震天響,而具體行動上卻依然我行我素,“政令不出中南海,出來之後就轉彎”,致使中央重大決策“空轉”不落地。或是不懂變通,教條主義,對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千差萬別的工作,不問行事原因、不看實際需要,採取一刀切的標準,不抓落實。

第二,要防止實用主義的態度,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闖紅燈”“鑽空子”“打擦邊球”。某些黨員幹部還需改變這樣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在頭腦中對中央決議或中央精神進行過濾、篩選和處理,只留下對自己有利有用的部分,剔除對自己不利無用的部分;只善於打小算盤,只顧自己所管理地區的局部利益或暫時利益的“政治勢利者”。他們對待中央決議或中央領導講話精神的策略是,能用的則立,不能用的則廢;有用的則存在,不能用的則視若無物。這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最終,中央決議無法得到貫徹執行,中央領導的講話精神無法得到正確領會和準確傳達。

紀律上

講政治需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踩“紅線”、守住底線。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強調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極端重要性,以解決好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中心,重拳頻出,形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特色。

規矩不能立起來、嚴起來,很多問題就會慢慢產生出來。一些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往往是從不守規矩開始的。習近平總書記就此提出了“五個必須”:

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允許背離黨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從黨中央指揮,不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不得對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不得公開發表同中央精神相違背的言論。

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決不允許在黨內培植私人勢力,要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党的同志,團結大多數,不得以人劃線,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

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式,決不允許擅作主張、我行我素,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彙報的彙報,不允許超越許可權辦事,不能先斬後奏。

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跟組織討價還價,不得違背組織決定,遇到問題要找組織、依靠組織,不得欺騙組織、對抗組織。

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不得縱容他們影響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預正常工作運行,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月13日)

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能觸碰的紅線。黨員、幹部黨性強不強,對党是不是忠誠,這“五個必須”是重要的考驗、根本的檢驗。那麼,在日常工作學習中,如何樹立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底線意識”呢?

第一,一定要堅定信仰。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最根本的就是要補好“鈣”,從根子上築牢思想防線,在這個問題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一定要曉暢內容。要想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就必須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黨紀國法,系統掌握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認真熟悉本系統、本崗位相關的 “具體規矩” ,努力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堅決執行。

第三,一定要心存敬畏。敬畏是自律的開始,也是行為的界限。近年來一些把權力當資本、將下級當家僕、視組織為私產、將貪腐當回報者,要麼是存在僥倖心理,把紀律和規矩當擺設,以為自己能逃過懲罰;要麼是養成了傲慢心態,視紀律和規矩為無物,以為手握權力就可以目空一切,為所欲為。事實上,黨員領導幹部的級別再高,也高不過人民;權力再大,也大不過制度。作為手中握有權力的人,只要有了如臨深淵的畏懼、如履薄冰的謹慎,人生才能行止有度、收放自如。

(人民論壇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