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MashaMa解讀:為什麼設計師都想來巴黎時裝周辦秀

這些年時裝周秀場越來越星光熠熠, 結果卻是讓“設計師”這一時裝周原本的主角越來越被忽視。 大眾印象中, 設計師之于時裝周, 不過是秀結尾時跑上臺鞠個躬, 秀後再出來跟各位明星合個影留個念。

事實上, 一場秀之所以能夠精彩呈現, 最核心的力量在於設計師的創意靈感。 從另一個角度看, 能夠在四大時裝周官方日程上發佈設計作品, 也是對設計師自身專業地位的極大肯定。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設計師才是時裝周上的“正宮娘娘”。

2017秋冬巴黎時裝周期間, 搜狐時尚原創中心前方記者採訪到了設計師Masha Ma,

她是同名品牌Masha Ma的創始人兼設計師, 也是首位在巴黎時裝周官方日程連續發佈作品的大陸時裝設計師。 2017秋冬四大國際時裝周深度策劃最後一期, 我們想用Masha Ma的視角帶你再次環顧時裝周的意義。

作為中國新一代時裝設計師中的佼佼者, Masha Ma身上有太多不同於我們刻板印象裡中國設計師的樣子。

她是第一位在巴黎時裝周官方日程連續發佈作品的大陸時裝設計師, 我們以為這背後一定存在著特別感人或勵志的故事——要知道, 有人為了入選排期表, 已經等了好幾年。 但在Masha Ma那裡, 這一切其實非常簡單、偶然。 她在某次採訪中講述過這個故事:

“當年在倫敦, 我發現Shoreditch(倫敦時尚聚集地)並沒有我心目中的女人, 反而在巴黎一家咖啡廳,

我看見了她, 穿著我設計的裙子和外套, 手夾香煙, 悠閒地品味著咖啡。 於是我決定到巴黎一試, 就在那裡開了一家公關辦事處……一天, 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的人前來辦事處, 當時我不在。 看過服裝後, 她給我打電話說:我們喜歡你的作品, 想邀你參加時裝秀。 就這麼簡單, 別無其他, 談不上去證明什麼中國製造之類的東西, 無非是件作品而已。 老實說我以為她撥錯了號碼, 我當時在想:究竟是誰?因為我從沒有和這家組織打過交道, 沒參加過他們的活動, 也沒和他們聯繫過。 ”

在Masha Ma之前, 已有不少中國設計師陸續登上了國際時尚舞臺, 但他們的主要吸引力還是外國人對中國設計符號的好奇——其實直到如今, 中國本土設計師依然會運用龍、鳳、青花瓷、東北紅綠被面這些中國傳統元素在西方時尚舞臺收穫關注。

但如果你看過Masha Ma出道至今的作品, 你會發現, 她的設計裡既沒有中國傳統符號, 也沒有中國傳統顏色, 她一開始運用的就是與世界接軌的設計語言。 這與她從小的成長背景無比關聯。

Masha Ma的家庭環境很有意思——父親在東京做學者, 母親在聯合國工作, 大部分時間待在華盛頓, 她自幼跟著外婆在北京生活, 外婆卻是典型的上海女人, 每天起床後會在梳粧檯前梳洗打扮。 她從小學畫畫, 以為長大後會做純藝術, 卻在12歲那年無意看到一篇英國時裝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的採訪, 當即被徹底打動, 從此決定做服裝設計師。 16歲如願考上McQueen的母校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

聖馬丁本碩連讀的時光讓她受到了專業的時裝設計訓練, 而後進入Alexander McQueen 服裝設計公司擔任設計助理, 再到後來分別在巴黎與上海擁有時裝工作室。 東西方文化交雜的家庭背景與十幾年的西方教育、生活、工作經歷對她日後的國際化設計風格影響巨大

可以說, Masha Ma預示著中國下一代設計師的走向——有了網路, 他們從小受到的文化影響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孩子無縫接軌, 全球化的留學環境讓他們比前輩能更早接觸國際時裝教育, 也有更加廣闊的機會登上世界時尚舞臺, 他們的設計不會再糾結於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他們更多是想表達自己的聲音。

搜狐時尚頭排客巴黎會客廳

PART1:永遠走在時間前面——設計師的時裝周日常

搜狐時尚頭排客:今天發佈的這一系列前後籌備了多長時間?

Masha Ma:其實每次都是在上一季開秀前就開始準備下一季的設計, 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在準備下一季的東西了。 這中間會有很多新想法冒出了, 所以是一個有序的準備過程。

搜狐時尚頭排客:辦秀期間, 你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

Masha Ma:巴黎時裝周期間的工作狀態是緊湊而且興奮的, 我會和創意總監、casting director以及負責秀場策劃的公關團隊密切溝通, 秀前幾乎所有時間都在和團隊探討如何更好地呈現以達到這一季想要詮釋的最終效果。

(Masha Ma秀場後臺)

搜狐時尚頭排客:據我們的觀察, 辦秀那天你需要在後臺同時做很多工作, 包括確認服裝細節、盯模特妝發、跟明星social、接受媒體採訪等等。 如何迅速實現身份轉換?

Masha Ma:秀場發佈當天的確如此,為了保證最有效地時間分配,我會和團隊密切配合所有安排,每個細節都要做好最後確認,所謂的身份轉換其實是在各個環節對接上自然而然地實現銜接,最終目的是把控好每一個流程不出紕漏。

搜狐時尚頭排客:秀後是否有辦慶功宴?

Masha Ma:秀後我和整個team的同事們一起聚餐,總結並感謝他們又一次的辛苦付出。

搜狐時尚頭排客:巴黎大秀過去十多天了,這段時間你在忙什麼?

Masha Ma:秀後探訪了我們在巴黎的showroom,同時也在籌備MASHAMA PARIS FW17在柏林的新一季大片拍攝。

搜狐時尚頭排客:會搜集媒體、客人、買手、同行等各方面的評價嗎?

Masha Ma:只要是各管道有效的回饋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瞭解掌握,多方聲音我們都會及時聽取,並且根據實際情況採納改進。

PART2:無處不在的靈感來源

搜狐時尚頭排客:Masha Ma 2017秋冬主題叫“COLLECTION P”,請解讀一下這個主題的內涵?

Masha Ma:這季主題“COLLECTION P”其實是記錄了我以前在倫敦的時間,包括在聖馬丁讀書,在東區受到的音樂和地下文化的影響,以及在McQueen工作的經歷,我在北京的時候,也非常喜歡北京有地下音樂的地方,這兩者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元素,我想嘗試把這兩種元素融入到我們非常高級的剪裁裡面去,重新去解構它們。

(MASHAMA PARIS FW17)

搜狐時尚頭排客:如何持續尋找每一季設計的新鮮感?

Masha Ma:去旅行、聽音樂、閱讀,以及發現生活中不同人群的個性。

搜狐時尚頭排客:對於呈現你設計靈感的模特,你會有怎樣的挑選標準?

Masha Ma:參與參與走秀的模特一定有部分具有新生代影響力的模特,像這次MASHAMA PARIS FW17的模特我們用了Mae、Niki、Radgika、Ysaunny、Lili,還有來自中國的王新宇等等。

PART3:巴黎,一個可以獲得國際認可的舞臺

搜狐時尚頭排客:2012年,接到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的電話邀你參加時裝秀時,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Masha Ma:他們聯繫我的時候離發佈會還有兩個月時間,當時我正忙於一個系列的設計,完全沒有準備能去參加巴黎時裝周這樣的頂級盛會。接到邀請的消息一出來,很多人問:“你準備好了嗎?”,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我還沒準備好。”大家都對我說:“要慎之又慎。”我沒聽勸,就上陣了。話說回來,人生怎麼可能事事都準備妥當了才上陣?

(MASHAMA在2012年巴黎時裝周展示的作品)

搜狐時尚頭排客:在巴黎辦秀能為品牌發展帶來哪些推動作用?

Masha Ma:巴黎以優雅、時尚享譽世界,時裝發展史與巴黎緊密相連,巴黎時裝周的整個體系又是四大國際時裝周中最為成熟的。2012年我收到巴黎時裝公會邀請,成為了內地最年輕的在巴黎時裝周官方日程上的設計師,將中國設計在國際平臺上展現給大家。在巴黎辦秀的最大收穫就是看到中國設計越來越被國際認可,設計師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用國際化的語言表達中國的聲音。

搜狐時尚頭排客:對於放到巴黎時裝周秀場展示的服裝,你有哪些挑選標準?

Masha Ma:對於在巴黎時裝周展示的服裝我不會有一個既定的標準,因為MASHAMA PARIS一直強調的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理念和女性多元化的日常穿著,是屬於新一代人獨立、反叛、智慧、歡愉的一個MASHAMA UNIVERSE,只要是真正新鮮的屬於我們新生代人的中國創意浪潮,我都會想要用國際化的服裝語言去表達。

PART4:中國:設計師公認的時尚未來

搜狐時尚頭排客:從2012年秋第一次參加巴黎時裝周到現在,你的設計風格是否有所變化?

Masha Ma:過去幾年中,中國消費者的偏好正在發生變化和升級,人們開始想要能體現自己想法和品位的商品。而好的設計師的價值就是通過自己的能力,把一個產品或一類生活變得更好,讓更多人可以享受和體會到設計的真實感。所以我想做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要推廣一種生活方式。所以這幾年,除了參與巴黎時裝周走秀的 MASHAMA PARIS 和男裝線 MATTITUDE 外,我也實驗性地開創了 MASHAMA x LOFi 膠囊系列。我希望打造適合所有人各種場合日常穿著的衣服,你不光可以穿著度假,也能用於商務會議,這樣就不需要扔掉難看的外套,又能體面出席一個又一個的場合。如何能在這種二合一的功能方面準確定位,是中國服裝市場的缺口,也是我們接受現實並全力以赴的一個挑戰,希望我們不同的產品線能為更多元的中國新一代人群提供更好的產品。

(MASHAMA x LOFi 膠囊系列)

搜狐時尚頭排客:你既是“品牌創始人”又是“品牌設計師”,如何平衡這兩個身份之間的關係?

Masha Ma:大家都在說“成為設計師容易,創立品牌卻很難”。確實,設計一件兩件衣服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一個品牌從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變成一個成熟運作的模式。好的品牌不僅要平衡設計對時裝文化的深入探索,同時還要在商業上有立足之地,這不單單靠設計就能完成的,還需要有很多耐心和信心。

搜狐時尚頭排客: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的時裝市場?

Masha Ma:近幾年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慢慢變大,這個需求是歷史環境不可逆轉的洪流。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奢侈品消費的上揚既代表民眾消費力的上升,這也意味著中國新一代新富階層正在尋找能賦予自己身份認同的產品,而中國設計師能為這一代人提供除了國際大牌品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也是必然的選擇。中國目前還沒有非常完整成熟的時尚產業,每一環節也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但這種“混亂”帶給中國設計師更多的挑戰和新鮮感,中國的設計師們要接受這種“混亂”並從中找到平衡點,在撞擊中產生創意和提出問題,才能讓中國的時尚產業更趨於完善。

搜狐時尚頭排客:作為成功的時裝設計師和品牌創始人,你對擁有同樣理想的女孩有何建議?

Masha Ma:Masha Ma 不僅屬於女士,也屬於男生,自信、自我、有獨立的人格一直是 Masha Ma 期望每個人能找到的。我希望所有喜歡 Masha Ma 的人都不會隨波逐流,對生活有極致要求,對工作有積極熱情,對時尚有獨到見解,嚮往自由斑斕的美好人生。

如何迅速實現身份轉換?

Masha Ma:秀場發佈當天的確如此,為了保證最有效地時間分配,我會和團隊密切配合所有安排,每個細節都要做好最後確認,所謂的身份轉換其實是在各個環節對接上自然而然地實現銜接,最終目的是把控好每一個流程不出紕漏。

搜狐時尚頭排客:秀後是否有辦慶功宴?

Masha Ma:秀後我和整個team的同事們一起聚餐,總結並感謝他們又一次的辛苦付出。

搜狐時尚頭排客:巴黎大秀過去十多天了,這段時間你在忙什麼?

Masha Ma:秀後探訪了我們在巴黎的showroom,同時也在籌備MASHAMA PARIS FW17在柏林的新一季大片拍攝。

搜狐時尚頭排客:會搜集媒體、客人、買手、同行等各方面的評價嗎?

Masha Ma:只要是各管道有效的回饋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瞭解掌握,多方聲音我們都會及時聽取,並且根據實際情況採納改進。

PART2:無處不在的靈感來源

搜狐時尚頭排客:Masha Ma 2017秋冬主題叫“COLLECTION P”,請解讀一下這個主題的內涵?

Masha Ma:這季主題“COLLECTION P”其實是記錄了我以前在倫敦的時間,包括在聖馬丁讀書,在東區受到的音樂和地下文化的影響,以及在McQueen工作的經歷,我在北京的時候,也非常喜歡北京有地下音樂的地方,這兩者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元素,我想嘗試把這兩種元素融入到我們非常高級的剪裁裡面去,重新去解構它們。

(MASHAMA PARIS FW17)

搜狐時尚頭排客:如何持續尋找每一季設計的新鮮感?

Masha Ma:去旅行、聽音樂、閱讀,以及發現生活中不同人群的個性。

搜狐時尚頭排客:對於呈現你設計靈感的模特,你會有怎樣的挑選標準?

Masha Ma:參與參與走秀的模特一定有部分具有新生代影響力的模特,像這次MASHAMA PARIS FW17的模特我們用了Mae、Niki、Radgika、Ysaunny、Lili,還有來自中國的王新宇等等。

PART3:巴黎,一個可以獲得國際認可的舞臺

搜狐時尚頭排客:2012年,接到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的電話邀你參加時裝秀時,你第一反應是什麼?

Masha Ma:他們聯繫我的時候離發佈會還有兩個月時間,當時我正忙於一個系列的設計,完全沒有準備能去參加巴黎時裝周這樣的頂級盛會。接到邀請的消息一出來,很多人問:“你準備好了嗎?”,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我還沒準備好。”大家都對我說:“要慎之又慎。”我沒聽勸,就上陣了。話說回來,人生怎麼可能事事都準備妥當了才上陣?

(MASHAMA在2012年巴黎時裝周展示的作品)

搜狐時尚頭排客:在巴黎辦秀能為品牌發展帶來哪些推動作用?

Masha Ma:巴黎以優雅、時尚享譽世界,時裝發展史與巴黎緊密相連,巴黎時裝周的整個體系又是四大國際時裝周中最為成熟的。2012年我收到巴黎時裝公會邀請,成為了內地最年輕的在巴黎時裝周官方日程上的設計師,將中國設計在國際平臺上展現給大家。在巴黎辦秀的最大收穫就是看到中國設計越來越被國際認可,設計師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用國際化的語言表達中國的聲音。

搜狐時尚頭排客:對於放到巴黎時裝周秀場展示的服裝,你有哪些挑選標準?

Masha Ma:對於在巴黎時裝周展示的服裝我不會有一個既定的標準,因為MASHAMA PARIS一直強調的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理念和女性多元化的日常穿著,是屬於新一代人獨立、反叛、智慧、歡愉的一個MASHAMA UNIVERSE,只要是真正新鮮的屬於我們新生代人的中國創意浪潮,我都會想要用國際化的服裝語言去表達。

PART4:中國:設計師公認的時尚未來

搜狐時尚頭排客:從2012年秋第一次參加巴黎時裝周到現在,你的設計風格是否有所變化?

Masha Ma:過去幾年中,中國消費者的偏好正在發生變化和升級,人們開始想要能體現自己想法和品位的商品。而好的設計師的價值就是通過自己的能力,把一個產品或一類生活變得更好,讓更多人可以享受和體會到設計的真實感。所以我想做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要推廣一種生活方式。所以這幾年,除了參與巴黎時裝周走秀的 MASHAMA PARIS 和男裝線 MATTITUDE 外,我也實驗性地開創了 MASHAMA x LOFi 膠囊系列。我希望打造適合所有人各種場合日常穿著的衣服,你不光可以穿著度假,也能用於商務會議,這樣就不需要扔掉難看的外套,又能體面出席一個又一個的場合。如何能在這種二合一的功能方面準確定位,是中國服裝市場的缺口,也是我們接受現實並全力以赴的一個挑戰,希望我們不同的產品線能為更多元的中國新一代人群提供更好的產品。

(MASHAMA x LOFi 膠囊系列)

搜狐時尚頭排客:你既是“品牌創始人”又是“品牌設計師”,如何平衡這兩個身份之間的關係?

Masha Ma:大家都在說“成為設計師容易,創立品牌卻很難”。確實,設計一件兩件衣服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一個品牌從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變成一個成熟運作的模式。好的品牌不僅要平衡設計對時裝文化的深入探索,同時還要在商業上有立足之地,這不單單靠設計就能完成的,還需要有很多耐心和信心。

搜狐時尚頭排客:你如何看待目前中國的時裝市場?

Masha Ma:近幾年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慢慢變大,這個需求是歷史環境不可逆轉的洪流。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奢侈品消費的上揚既代表民眾消費力的上升,這也意味著中國新一代新富階層正在尋找能賦予自己身份認同的產品,而中國設計師能為這一代人提供除了國際大牌品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也是必然的選擇。中國目前還沒有非常完整成熟的時尚產業,每一環節也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但這種“混亂”帶給中國設計師更多的挑戰和新鮮感,中國的設計師們要接受這種“混亂”並從中找到平衡點,在撞擊中產生創意和提出問題,才能讓中國的時尚產業更趨於完善。

搜狐時尚頭排客:作為成功的時裝設計師和品牌創始人,你對擁有同樣理想的女孩有何建議?

Masha Ma:Masha Ma 不僅屬於女士,也屬於男生,自信、自我、有獨立的人格一直是 Masha Ma 期望每個人能找到的。我希望所有喜歡 Masha Ma 的人都不會隨波逐流,對生活有極致要求,對工作有積極熱情,對時尚有獨到見解,嚮往自由斑斕的美好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