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誰才是三國演義中最“厚臉皮”的人?

民間有雲:臉皮厚吃個夠, 臉皮薄吃不著。 在《三國演義》中, “臉皮薄”的人不少, 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 王朗被諸葛亮罵死, 即便是被江湖稱作“小霸王”的孫策也被一個若有若無的于神仙搞得怒氣滿胸, 一命嗚呼……。

所有這些, 都是“臉皮薄”的具體表現, 共同的特點就是受不了別人的氣, 看不得別人的臉色。 最終, 連視為根本的生命都難以保全, 就更不要說曾經擁有的一切了。 當然, “臉皮厚”的也大有人在, 像劉備、孫權、司馬懿等, 既得江山, 又享快樂, 絕對都是“吃個夠”的典範。

網路配圖

而其實,

這幾個人的臉皮“厚”得還不夠徹底。 除了這幾個人, 還有一個人的“厚臉皮”可謂是登峰造極, 無以復加, 即便是劉備、司馬懿等人也要甘拜下風。 這個人就是被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南王孟獲。

劉備、司馬懿等人的“臉皮厚”只是時局所迫, 不得已而為之, 表面平靜, 其實內心糾結。 而南王孟獲的“臉皮厚”, 卻是不管不顧, 甚至一度到了死不要臉的地步。 或許也正是孟獲的死不要臉, 在造就了諸葛亮“七擒七縱”的歷史傳奇。

卻說當年, 南王孟獲不服教化, 起兵造反, 諸葛亮親率大軍征討。 要說這孟獲, 武藝一般, 頭腦簡單, 見諸葛亮親自前來, 立即派出三路兵馬迎戰。 面對氣勢洶洶的孟獲軍隊, 諸葛亮沒有正面交鋒, 先是設下埋伏, 將孟獲手下董荼那和阿會喃生擒活捉。

然後好言相勸, “盡去其縛, 以酒食賜之”, 也就放兩人回去了。

等兩人離開之後, 諸葛亮料到孟獲必定親自出戰, 於是採取誘敵之計, 將孟獲生擒活捉。 接著, 一場富有戲劇性的對話就開始了。 諸葛亮問道:“吾已擒汝, 汝心下肯服否?”孟獲說道:“誤遭汝手, 如何服耶?”孟獲此言, 本在意料之中, 諸葛亮並不惱火, 就說我放你回去如何?孟獲見有希望, 趕緊說道:“若能再擒, 吾心方服也。 ”這是諸葛亮一擒孟獲, 孟獲存有僥倖心理, 諸葛亮也有放的想法, 因此還看不出孟獲有太多“厚臉皮”的地方。

網路配圖

孟獲的“厚臉皮”性格上來了, 哪裡還管有沒有道理、有沒有羞恥。 既然打不過人家, 乾脆又向八番九十三甸部落借來兵馬,

定要與諸葛亮決一死戰。 結果一戰下來是死的死, 傷的傷, 而自己也被再次推進了諸葛亮的大帳。 這次還好, 孟獲終於表現出了一絲悔悟, 不過嘴上還是不服氣:“吾雖化外之人, 不似丞相專施詭計, 吾何服也?若再拿住吾……南軍誓不反也。 ”很顯然, 這個“誓不反也”同樣是一句空話。

接連被擒, 一般人早就無地自容了。 但孟獲就是孟獲, 不僅不以為然, 反而使出了小孩子的伎倆, 依據地理優勢, 將諸葛亮賺到了無水之地, 導致大軍誤入“啞泉”, 生命朝不保夕, 幸虧得遇孟獲之兄孟節從中搭救, 蜀軍才脫離險境, 而孟獲又被生擒。 屢戰屢敗, 孟獲並不回頭, 最後把妻子祝融夫人也搬了出來, 結果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