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和邱少雲、黃繼光齊名的烈士孫占元:你不曾被忘卻

孫占元, 1925年生, 河南林縣臨淇鎮三弓水村人(現占元村), 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壯烈犧牲, 11月被追記特等功, 追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與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楊連第被譽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

文 / 魏聯軍 王根成

河南林州, 貴州黔西, 湖北黃陂。

打開中國地圖, 這3個地點似乎沒什麼關聯, 但在精神的維度上, 卻可以畫出“同心圓”。 圓心, 是65年前在朝鮮戰場以身殉國的烈士孫占元。

孫占元, 雖然這個名字今天鮮被提及, 但在有些人心裡, 卻從未遺忘。

當英雄應運而生時, 會有人為之喝彩;當傳奇已成往事時, 也會有人為之紀念。 請跟隨記者一起, 近觀一個家庭、一座山村和一個連隊, 對這位特等功臣65年的精神追尋。

小葬於墓, 大葬於心

一個家庭的千里“尋親”

時光如能倒流, 有些鏡頭撼人心魄——

1952年10月14日淩晨, 惡仗來襲前的上甘嶺2號陣地。

戰壕裡, 兩名中國軍人正憧憬戰後的生活:“將來要能穿上一雙皮鞋,

站到天安門前照一張相, 回家再娶個媳婦, 就心滿意足了!”

心意可待, 戰火無情。 幾個小時後, 他們便生死離別。 志願軍45師135團3營7連2排長孫占元雙腿被炮彈炸斷, 血流不止, 仍堅持指揮戰鬥。 戰士易才學要為他包紮, 他卻命令易才學去爆破敵人的火力點, 並用機槍掩護。 易才學完成任務後看到, 敵人沖上陣地時, 孫占元拉響身上的最後一顆手榴彈, 與敵人同歸於盡。

2005年3月6日, 53年前與孫占元一起憧憬未來的戰士、貴州省黔西縣退休幹部易才學, 在彌留之際仍忘不掉老排長的心願。 他叮囑兒子易新黔:“一定要代我到孫排長家鄉看一看, 給他捎一雙皮鞋。 ”

千里送鞋的還願之旅, 于2014年大年初四啟程。

那天, 易新黔夫婦攜兒子易毅來到河南省林州市烈士陵園孫占元烈士紀念館, 在孫占元雕像前鞠躬行禮。 易新黔將一雙嶄新的皮鞋捧在胸前, 涕淚長流:“孫伯伯, 我們來給您送皮鞋了。 ”

隨後, 一家人又連夜趕往大山深處的臨淇鎮占元村。 在孫占元舊居,

易新黔拿出從父親墳頭捧來的一抔黃土, 埋進雕像前的冬青樹下。 26歲的兒子易毅撲通一聲長跪:“孫爺爺, 如果您活著, 今年89歲了, 我給您磕89個頭……”

這個家族從未忘記孫占元。 1985年, 易才學因傷病轉業回到貴州老家。 每年清明, 他都要面向東北方向, 給老排長敬上一炷香。

易才學生前經常對家人講, 沒有當年的犧牲, 就沒有今天的幸福;沒有孫占元戰場上的掩護, 就沒有他們美滿的家庭。 他多次叮囑易新黔, 一定要找到孫占元家鄉, 去送鞋、祭拜。 可貴州與河南隔山隔水, 易新黔多次打聽未果。

易毅大學畢業後, 接過“尋親”的接力棒, 終於聯繫上占元村党支書孫軟鎖。 2014年到過占元村後, 他仍與孫軟鎖經常保持聯繫, 每年清明節前都要打電話請他代為祭拜,

還為修繕孫占元舊居紀念館捐款。

小葬於墓, 大葬於心。 易毅告訴記者, 爺爺生前曾擔任多所中小學的課外輔導員, 經常給學生們講當年打仗的故事, 自己小時候在課本上學到的英雄人物, 從爺爺那裡得到印證, 心裡充滿崇敬。 去年,他在網上看到有人質疑抗美援朝的正義性、抹黑志願軍,他義憤填膺地反擊:“作為英雄後代,我最有發言權!那些沒有打過仗的人,有什麼資格侮辱犧牲的先烈?”

不怕犧牲 就怕忘記

一座山村的“精神族譜”

860.6米,597.9米,分別是占元村和上甘嶺的海拔高度,也是孫占元生與死的座標。

村裡鄉親說,孫占元比這兩個地方高得多!

“先祭英雄後祭祖宗,是俺村的民俗;緬懷英烈、尊崇英雄,是俺村的‘村規’。”孫軟鎖說,每年清明節前後,村裡的鄉親都會到孫占元的雕像前,放一盤自製的麵點,獻一束採摘的花草。

英雄不怕犧牲,就怕忘記。多年來,占元村黨支部始終堅信一條:孫占元沒留下後代,但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產,如果不保護好、弘揚好,就是數典忘祖。

在村黨支部的帶領和影響下,全村人都這麼想也這麼做。

2000年夏天,孫占元家留存下來的兩間石頭房倒塌。聽說村委會計畫修繕舊居,鄉親們爭先恐後當義工。

2014年,村裡自籌資金建設孫占元紀念廣場,經費缺口不小。一籌莫展之際,全村鄉親紛紛自發捐款。80歲的五保戶琚七妞,平常省吃儉用,聽說給孫占元塑像缺錢,走幾裡山路送來200元錢。看到老人家打開包了5層的布包,拿出全是5元、1元甚至幾角的零錢時,在場的人感動得直抹眼淚。

1946年初,孫占元參軍時對鄉親們說:“等我打完仗,和大夥兒一塊引水、栽樹、修出山的路。”如今,占元村修起了12公里的“英雄路”,打了3眼“思源井”,綠化了1.8萬畝荒山。

“紅色家風”出生產力。上世紀60年代修紅旗渠時,上工前,林州的父老鄉親都會喊這樣的口號:“男人爭學孫占元,女人要當劉胡蘭。”幾十年來,占元村有新兵入伍、民兵入隊,青年入黨、學生入團,都要到孫占元舊居前宣誓。該村先後有86名青年參軍入伍,多次被評為“精神文明先進村”。

2015年,該村的李鵬鵬聽說孫占元生前所在部隊來林州徵兵,主動申請到該部服役。同學告訴他空降兵危險,換個兵種,可他說:“英雄後人到英雄部隊,多幸運、多光榮!”

長期宣傳孫占元烈士事蹟的《安陽日報》退休記者史國義說,占元村不忘本、不斷根的淳樸民風,值得點贊。

生上英雄榜 死當烈士碑

一個連隊的血性圖騰

有人說,這是個走得快的時代,也是個忘得快的時代。

英雄離開半個多世紀,孫占元的老部隊還記得他嗎?

帶著這一疑問,今年3月,占元村村委會主任孫合喜來到空降兵某部2營5連住了幾天。回村後,他逢人便說兩個“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幾十年過去了,孫占元的老連隊還那麼有人情味:聽說村裡建設孫占元紀念廣場,全連官兵主動捐款2萬多元,部隊也捐款2萬元。二是想不到,今天的部隊還是嗷嗷叫!

“聽到孫占元的名字,戰士們就會提起精氣神。”走進5連訓練場,“孫占元生前所在連”的連旗迎風飄揚。連長陶光銀告訴記者:“幾十年來,老英雄一直是我們血脈裡的紅色基因,是我們心目中的精神之旗!”

“新兵下連第一天,不知道連長、指導員是誰,但一定知道孫占元是誰。”四級軍士長張亭說,每一名新到連隊的官兵都會收到“五個一”的“見面禮”:第一堂教育課是《我們連的英雄孫占元》,第一場電影是看《上甘嶺》,第一個儀式是面對連旗宣誓……

“我是共產黨員、指揮員,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陣地!”這是孫占元在戰場上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這個“連魂”在連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2016年4月,5連首次成建制赴西北高原實戰化訓練。氣候環境惡劣,跳傘危險係數大,連長陶光銀的“職業病”——腰椎間盤突出又犯,大家勸他不要跟機跳傘。陶光銀不同意:“我是指揮員,越是危險,越要第一個跳!”半個月裡,5連在陶光銀帶領下出色完成遠端機降、蛙跳拔點進攻等險難課目,受到上級表揚。

2016年11月底,在空降兵部隊組織的3天2夜全員全裝達標考核中,剛做完手術、正值恢復期的軍械員周賢江,聽說少一個人會影響連隊整體成績,主動要求參加考核。最後一個課目武裝五公里奔襲前,周賢江的傷口還在滲血。戰友向連隊幹部和考官建議,讓他退出考場,他卻堅決不肯:“考場就是戰場,老排長兩條腿被炸斷還堅持戰鬥,我這點輕傷算什麼?”

4月20日,記者在5連採訪時,連隊指導員成傑告訴記者,幾十年來,部隊從陸上猛虎到空中鐵騎,先後歷經十幾次精簡整編,這次改革也面臨不小的調整,但無論怎麼變,孫占元英雄的魂和根都不會丟。近年來,5連出色完成10餘次重大演訓任務,多次受到通報表彰,連隊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連隊”。

本文原載于解放軍報《老兵天地》專版

投稿郵箱 / laobingtiandi2017@163.com

責任編輯 / 邵薇

網路編輯 / 姜馨

去年,他在網上看到有人質疑抗美援朝的正義性、抹黑志願軍,他義憤填膺地反擊:“作為英雄後代,我最有發言權!那些沒有打過仗的人,有什麼資格侮辱犧牲的先烈?”

不怕犧牲 就怕忘記

一座山村的“精神族譜”

860.6米,597.9米,分別是占元村和上甘嶺的海拔高度,也是孫占元生與死的座標。

村裡鄉親說,孫占元比這兩個地方高得多!

“先祭英雄後祭祖宗,是俺村的民俗;緬懷英烈、尊崇英雄,是俺村的‘村規’。”孫軟鎖說,每年清明節前後,村裡的鄉親都會到孫占元的雕像前,放一盤自製的麵點,獻一束採摘的花草。

英雄不怕犧牲,就怕忘記。多年來,占元村黨支部始終堅信一條:孫占元沒留下後代,但留下了豐厚的精神遺產,如果不保護好、弘揚好,就是數典忘祖。

在村黨支部的帶領和影響下,全村人都這麼想也這麼做。

2000年夏天,孫占元家留存下來的兩間石頭房倒塌。聽說村委會計畫修繕舊居,鄉親們爭先恐後當義工。

2014年,村裡自籌資金建設孫占元紀念廣場,經費缺口不小。一籌莫展之際,全村鄉親紛紛自發捐款。80歲的五保戶琚七妞,平常省吃儉用,聽說給孫占元塑像缺錢,走幾裡山路送來200元錢。看到老人家打開包了5層的布包,拿出全是5元、1元甚至幾角的零錢時,在場的人感動得直抹眼淚。

1946年初,孫占元參軍時對鄉親們說:“等我打完仗,和大夥兒一塊引水、栽樹、修出山的路。”如今,占元村修起了12公里的“英雄路”,打了3眼“思源井”,綠化了1.8萬畝荒山。

“紅色家風”出生產力。上世紀60年代修紅旗渠時,上工前,林州的父老鄉親都會喊這樣的口號:“男人爭學孫占元,女人要當劉胡蘭。”幾十年來,占元村有新兵入伍、民兵入隊,青年入黨、學生入團,都要到孫占元舊居前宣誓。該村先後有86名青年參軍入伍,多次被評為“精神文明先進村”。

2015年,該村的李鵬鵬聽說孫占元生前所在部隊來林州徵兵,主動申請到該部服役。同學告訴他空降兵危險,換個兵種,可他說:“英雄後人到英雄部隊,多幸運、多光榮!”

長期宣傳孫占元烈士事蹟的《安陽日報》退休記者史國義說,占元村不忘本、不斷根的淳樸民風,值得點贊。

生上英雄榜 死當烈士碑

一個連隊的血性圖騰

有人說,這是個走得快的時代,也是個忘得快的時代。

英雄離開半個多世紀,孫占元的老部隊還記得他嗎?

帶著這一疑問,今年3月,占元村村委會主任孫合喜來到空降兵某部2營5連住了幾天。回村後,他逢人便說兩個“想不到”。一是想不到幾十年過去了,孫占元的老連隊還那麼有人情味:聽說村裡建設孫占元紀念廣場,全連官兵主動捐款2萬多元,部隊也捐款2萬元。二是想不到,今天的部隊還是嗷嗷叫!

“聽到孫占元的名字,戰士們就會提起精氣神。”走進5連訓練場,“孫占元生前所在連”的連旗迎風飄揚。連長陶光銀告訴記者:“幾十年來,老英雄一直是我們血脈裡的紅色基因,是我們心目中的精神之旗!”

“新兵下連第一天,不知道連長、指導員是誰,但一定知道孫占元是誰。”四級軍士長張亭說,每一名新到連隊的官兵都會收到“五個一”的“見面禮”:第一堂教育課是《我們連的英雄孫占元》,第一場電影是看《上甘嶺》,第一個儀式是面對連旗宣誓……

“我是共產黨員、指揮員,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陣地!”這是孫占元在戰場上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這個“連魂”在連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2016年4月,5連首次成建制赴西北高原實戰化訓練。氣候環境惡劣,跳傘危險係數大,連長陶光銀的“職業病”——腰椎間盤突出又犯,大家勸他不要跟機跳傘。陶光銀不同意:“我是指揮員,越是危險,越要第一個跳!”半個月裡,5連在陶光銀帶領下出色完成遠端機降、蛙跳拔點進攻等險難課目,受到上級表揚。

2016年11月底,在空降兵部隊組織的3天2夜全員全裝達標考核中,剛做完手術、正值恢復期的軍械員周賢江,聽說少一個人會影響連隊整體成績,主動要求參加考核。最後一個課目武裝五公里奔襲前,周賢江的傷口還在滲血。戰友向連隊幹部和考官建議,讓他退出考場,他卻堅決不肯:“考場就是戰場,老排長兩條腿被炸斷還堅持戰鬥,我這點輕傷算什麼?”

4月20日,記者在5連採訪時,連隊指導員成傑告訴記者,幾十年來,部隊從陸上猛虎到空中鐵騎,先後歷經十幾次精簡整編,這次改革也面臨不小的調整,但無論怎麼變,孫占元英雄的魂和根都不會丟。近年來,5連出色完成10餘次重大演訓任務,多次受到通報表彰,連隊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連隊”。

本文原載于解放軍報《老兵天地》專版

投稿郵箱 / laobingtiandi2017@163.com

責任編輯 / 邵薇

網路編輯 / 姜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