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丁公藤——風濕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

丁公藤

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葉丁公藤的乾燥藤莖。 主產於廣東等地。 全年均可採收, 切段或片, 曬乾。 生用。

【藥性】辛, 溫。 有小毒。 歸肝、脾、胃經。

【功效】祛風濕, 消腫止痛。

【應用】

1、 風濕痹痛, 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溫通, 尤長於發散, 善祛風濕, 消腫止痛。 治風寒濕痹, 半身不遂, 可單用酒水各半煎服;或與桂枝、麻黃、當歸等製成酒劑, 以治風寒濕痹, 手足麻木, 腰腿酸痛, 如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中國藥典》);或配桂枝、羌活、乳香等, 如丁公藤風濕藥酒(《中國藥物大全》)。

2、跌打損傷

本品有良好的消腫止痛之功, 馮了性風溫跌打藥酒、丁公藤風濕藥酒除治風寒濕痹外, 亦常用於跌打損傷, 瘀腫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 3-6g;或配製酒劑, 內服或外搽。

【使用注意】 本品有強烈的發汗作用, 虛弱者慎用, 孕婦忌服。

【現代研究】

1、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含包公藤甲、乙、丙素, 東茛菪苷, 微量的咖啡酸及綠原酸等。

2. 藥理作用

1)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顯的抗炎及鎮痛作用;

2)包公藤甲素、丙素有顯著的縮瞳作用;

3、 不良反應

1) 本品用量過大可引起中毒反應, 其症狀為大汗不止、四肢麻痹、流淚、心跳減慢, 甚則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

2) 一般救治方法為:及時洗胃, 導瀉, 服用甘草蜜糖水, 用溫水擦身, 及時給予阿托品類特效解毒劑, 靜脈輸液及對症治療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