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網宿科技正式獲工信部雲服務業務許可牌照

中新網8月9日電 近日, 工信部公佈了最新一批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或變更申請)的獲批企業名單。 其中, 網宿科技等4家企業新獲“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經營許可。 業內人士表示, 作為CDN的龍頭企業, 因其在企業級市場的成功服務經驗, 網宿科技在雲計算領域的獲牌, 將為雲計算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官方網站公佈, 除網宿科技外, 北京聯想調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藍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寧夏西雲資料科技有限公司另外三家企業也成為國內新一批獲得“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經營許可的雲廠商。

據公開資料統計, 截至目前, 除了上述4家企業之外, 阿裡雲、騰訊雲、Ucloud等雲廠商也獲得了上述資質。

在2017年可信雲大會上, 工信部資訊通信管理局市場處處長張建華介紹, 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 全國的IDC企業有1272家, 獲得了雲許可資質的只有12家, 而提交此類承諾書的有267家。 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

近年來, 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 資訊通信業務創新不斷湧現, 雲計算就是典型代表。

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下稱新版《目錄》), 將互聯網資料中心(即IDC)業務納入了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 同時在IDC業務定義中增加了關於“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的表述。

所謂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 是指利用架設在資料中心之上的設備和資源,

通過互聯網或其他網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協作共用等方式, 為使用者提供資料存儲、互聯網應用開發環境、互聯網應用部署和運行管理等服務。 通俗來講, 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許可, 即雲服務牌照。

伴隨新版《目錄》與相關解釋的陸續出臺, 雲服務企業的經營資質問題逐漸明晰。

雲計算服務模式通常被分為IaaS、PaaS和SaaS三個層次。 IaaS指基礎設施及服務;PaaS指平臺型服務;SaaS則主要提供各種各樣的線上軟體服務。

根據新的監管意見, 提供IaaS、PaaS服務的雲服務商都必須持有含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業務的IDC 業務經營許可。

而對於SaaS服務而言, 目前尚無權威的定義, 要按照業務的具體形態來區分。

工信部在今年年初發佈《關於清理規範互聯網網路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下稱通知),

要求依法查處互聯網資料中心(IDC)業務、互聯網接入服務(ISP)業務和內容分發網路(CDN)業務市場存在的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等違法行為。

《通知》還明確提出了清理的時間表:對於在新版《目錄》發佈前就持有IDC牌照的企業, 如果事實上已經從事了雲服務或CDN服務, 要求以書面形式承諾在年底之前達到相應的經營許可要求, 並獲得相應的經營許可證。 若已承諾, 然而在年底之前未持證的企業, 自2018年1月1日起, 不得經營相應的業務。

對此, 有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 未來對CDN、雲計算行業的牌照監管將日趨完善, 而隨著持證經營時間表的臨近, 行業洗牌或將加劇,

這無疑將助力行業中有技術實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脫穎而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