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那些想罵杜鋒的人,可以再等等?

郭艾倫的下場成為全場轉捩點

亞洲杯開局就輸了, 而且還是輸給了老對手菲律賓, 不管球員誰背鍋, 最後杜鋒自己這口鍋,

是無論如何都甩不掉的。

背好鍋之後, 再來複盤正常杜鋒的臨場表現, 並不是災難級的, 甚至說在某些時間段, 他打出了自己的思想和特點, 只是在細節處理上, 還是做得不夠好。

中國男籃輸球的結果, 讓人很失望, 但過程, 至少不絕望。

從今夏熱身賽開始, 杜鋒一直在強調給球隊提速, 打快速攻防, 由後衛球員引領全隊節奏, 而不是像已讓我們有絕對內線球星時代, 放緩節奏, 落陣地去鑿對手。 在熱身賽季期間, 杜鋒非常看重郭艾倫之于這支球隊的作用。 他不止一次在媒體面前說, 郭艾倫能讓這支球隊的速度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但另外一個現實的問題是, 因為赴美特訓以及之後的傷病和感冒, 郭艾倫正經和藍隊一起訓練打比賽的時間嚴重不足,

這導致他在場上猛踩油門的同時會有很多失誤。 昆山和安哥拉一戰, 他全場有7次失誤。

用郭艾倫就是要用他的快, 而和全隊融合時間不足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也是杜鋒必須要忍受的。 後衛線上另外一個核心劉曉宇比郭艾倫問題更嚴重, 他因為傷病以及後期個人聯賽合同問題, 跟藍隊一起打比賽的場次屈指可數。 自後時刻杜鋒堅持帶劉曉宇, 一是他自己比較熟悉劉曉宇, 瞭解他的使用說明, 另外劉曉宇非常穩。 他的速度可能沒有郭艾倫快, 但是他控球夠穩, 就像是當年劉煒在國家隊中的角色。 杜鋒需要放這樣的一個後衛在後邊平衡一下, 以免過猶不及, 關鍵時刻得有個人踩刹車。

一快一穩, 杜鋒的選擇沒錯, 問題是這兩位跟球隊的配合都存在問題, 還是在磨合期就上了賽道, 所以在今天的比賽中你能看到中國隊的快攻很少有團隊配合, 基本就是靠郭艾倫一個人沖, 菲律賓對於中國隊, 或者乾脆說對郭艾倫的研究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當郭艾倫上籃習慣性先靠住防守人, 一定會有後續跟進補防的人等待封蓋, 而且幾乎不給你2+1的機會。

球在郭艾倫手裡的時候, 菲律賓的策略是儘量不給你突破的機會, 即使強行突破進來也是不能讓你上一個2+1。 所以擋拆之後, 郭艾倫一旦往裡走, 內線防守就會全面收縮, 要麼被搶斷, 要麼只能被迫傳球, 這就幾乎等同於破壞了中國隊的既定戰術。 好在郭艾倫今天的投籃手感夠好,

50%的命中率, 第三節追分靠的就是郭少的速度和他這手籃子。

球在劉曉宇手裡, 基本上就是打成功率, 放緩節奏, 通過戰術跑位找到最穩的進攻點。 今天內線主打的胡金秋。 胡金秋的移動速度快, 靈活, 所以二次進攻, 籃板球表現還不錯, 但是內線進攻技術尚需打磨, 背身能力差, 這就決定了他沒有內線絕對殺傷力, 劉曉宇的球不能放心的交到他手裡。

所以能在快速進攻中解決問題的, 儘量就不落陣地。

總體來看, 今天中國隊的快攻打的還是不好, 沒有給對手足夠的衝擊力, 另一方面, 在對方快攻的時候, 我們的防守又沒有落到位, 反倒是給了菲律賓太多的快攻反擊的機會。 防快攻的問題早在熱身賽時候就已經暴露出來,

但是防守這種事, 尤其是防快攻, 不比陣地戰中一對一防守, 這更考驗團隊的協同防守能力, 整體的團隊素養, 不是一天兩天能速成的。

這支年輕的球隊中, 單兵防守能力可以算得上強, 而且還可以持續續航的, 不超過仨人。 這樣的現狀, 不能指望防快攻能做的多好。 接下來的比賽, 在遇到這種小快靈對手時候, 杜鋒依然會撓頭。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對方起速度, 在快攻開始之前就遏制住。

熱身賽之中,中國隊過度偏重力量型對手

事實上整個這個夏天,杜鋒所帶領的藍隊沒有遇到特別典型的小快靈打法的對手,在選擇熱身賽對手方面,藍隊過多的看中力量以及身體對抗這一塊。無論是之前的澳大利亞紐西蘭還是後來的安哥拉,這些讓中國隊吃了苦頭的球隊無一不是身體上更佔優勢。所以在碰到菲律賓這種類型球隊時候,隊員們一時手足無措,不適應,也正常。不過話說回來,亞洲杯抽籤早早就完成了,為什麼我們不找一個類型相似的對手作為假想敵先操練一下?

至於犯規多的問題,杜鋒歸結為隊員們不適應亞洲杯的判罰,其實更重要的一面是,菲律賓這種衝擊型的打法讓隊員們不太適應,對手不斷的突破一次次的撕開中國隊的防守,這樣隊員們在防守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都是失位元的,犯規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犯規多,最終也成為殺死中國隊的關鍵因素。如果郭艾倫能多留哪怕兩分鐘,或許小夥子們那口氣還能頂住。

杜鋒帶的這個5後衛陣容就註定了這支球隊打法和方向,接下來無論前路多艱難,都得咬牙堅持下去了。

男籃分為紅藍兩隊的時候,這種球員被分流的情況原本會成為球隊輸球最後的藉口和底褲。畢竟嘛,我們不是全主力國家隊,贏了那是中國隊人才濟濟,輸了也屬於可接受範圍內。事實上恰恰相反,只要是上了洲際比賽,絕多數人看到的只有你胸前的國旗,至於誰來誰沒來,跟輸球沒半毛錢關係。該罵還得罵,以前罵多狠,現在也不含糊。尤其是現在自媒體發達,以往只能在相關新聞底下留言罵兩句,現在直接自己能開一篇,敞開了罵。

杜鋒臨場指揮,確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這場杜鋒在臨場上確實有很多值得商榷的操作。戰術的運用,對於對方箭頭球員羅密歐的防守,主力球員的輪換時機,球員的情緒調動等等這些方面。但別忘了,和隊中大部分年輕球員一樣,這也是杜鋒獨自帶隊的第一次亞洲頂級賽事,他也是個小學生。都說這屆亞洲杯是給中國男籃的一次絕好的練兵機會,對於杜鋒來說,也是他的一次鍛煉機會。首秀,打成這樣,確實非常遺憾,但從整個夏天的熱身賽來看,這不是杜鋒真實實力。

杜鋒的學習能力很強,而且不偏執。碰到失敗他會從根源去需找解決的辦法。手裡的這支球隊可能整體實力並不很強,12人之中有9個人是亞洲杯新人,這些人有這樣那樣的短板,但另一方面,也有無限的潛能。

面對這樣的隊伍,如何才能激發年輕球員的鬥志和潛能,讓這12人組合在一起打出理想的整體籃球,這才是這屆亞洲杯對於杜鋒的鍛煉意義。

一切都還剛開始,一個略顯可惜的開局並不代表會是中國隊整個亞洲杯的基調。

好的故事,多是欲揚先抑,想罵杜鋒的,大可等等。若是最後是最壞的結果,你倒是可以把這些憤怒攢在一起,罵個大的。

熱身賽之中,中國隊過度偏重力量型對手

事實上整個這個夏天,杜鋒所帶領的藍隊沒有遇到特別典型的小快靈打法的對手,在選擇熱身賽對手方面,藍隊過多的看中力量以及身體對抗這一塊。無論是之前的澳大利亞紐西蘭還是後來的安哥拉,這些讓中國隊吃了苦頭的球隊無一不是身體上更佔優勢。所以在碰到菲律賓這種類型球隊時候,隊員們一時手足無措,不適應,也正常。不過話說回來,亞洲杯抽籤早早就完成了,為什麼我們不找一個類型相似的對手作為假想敵先操練一下?

至於犯規多的問題,杜鋒歸結為隊員們不適應亞洲杯的判罰,其實更重要的一面是,菲律賓這種衝擊型的打法讓隊員們不太適應,對手不斷的突破一次次的撕開中國隊的防守,這樣隊員們在防守的時候多數情況下都是失位元的,犯規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犯規多,最終也成為殺死中國隊的關鍵因素。如果郭艾倫能多留哪怕兩分鐘,或許小夥子們那口氣還能頂住。

杜鋒帶的這個5後衛陣容就註定了這支球隊打法和方向,接下來無論前路多艱難,都得咬牙堅持下去了。

男籃分為紅藍兩隊的時候,這種球員被分流的情況原本會成為球隊輸球最後的藉口和底褲。畢竟嘛,我們不是全主力國家隊,贏了那是中國隊人才濟濟,輸了也屬於可接受範圍內。事實上恰恰相反,只要是上了洲際比賽,絕多數人看到的只有你胸前的國旗,至於誰來誰沒來,跟輸球沒半毛錢關係。該罵還得罵,以前罵多狠,現在也不含糊。尤其是現在自媒體發達,以往只能在相關新聞底下留言罵兩句,現在直接自己能開一篇,敞開了罵。

杜鋒臨場指揮,確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這場杜鋒在臨場上確實有很多值得商榷的操作。戰術的運用,對於對方箭頭球員羅密歐的防守,主力球員的輪換時機,球員的情緒調動等等這些方面。但別忘了,和隊中大部分年輕球員一樣,這也是杜鋒獨自帶隊的第一次亞洲頂級賽事,他也是個小學生。都說這屆亞洲杯是給中國男籃的一次絕好的練兵機會,對於杜鋒來說,也是他的一次鍛煉機會。首秀,打成這樣,確實非常遺憾,但從整個夏天的熱身賽來看,這不是杜鋒真實實力。

杜鋒的學習能力很強,而且不偏執。碰到失敗他會從根源去需找解決的辦法。手裡的這支球隊可能整體實力並不很強,12人之中有9個人是亞洲杯新人,這些人有這樣那樣的短板,但另一方面,也有無限的潛能。

面對這樣的隊伍,如何才能激發年輕球員的鬥志和潛能,讓這12人組合在一起打出理想的整體籃球,這才是這屆亞洲杯對於杜鋒的鍛煉意義。

一切都還剛開始,一個略顯可惜的開局並不代表會是中國隊整個亞洲杯的基調。

好的故事,多是欲揚先抑,想罵杜鋒的,大可等等。若是最後是最壞的結果,你倒是可以把這些憤怒攢在一起,罵個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