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北京女籃主教練許利民:我想把首鋼女籃帶向真正的“王朝”

他14歲與籃球結下不解之緣, 17歲時憑藉著優異的成績進入南京軍區青年籃球隊, 3年後轉戰到北京軍區籃球隊, 開啟了漫長的籃球生涯。 1995年, 他成為北京首鋼男子籃球隊的一員, 隨球隊獲得過全國聯賽第三的好成績。 1997年退役後, 擔任北京首鋼男籃的助理教練, 開始為這支培養過他的球隊服務。 2005年, 他接手首鋼女籃, 在2012年到2017年之間率隊取得“五年三冠”的好成績, 今年3月2日, 他帶領首鋼女籃成功衛冕, 再一次捧起了WCBA的冠軍獎盃。 成就了首鋼女籃的輝煌。 他就是北京首鋼女子籃球隊主教練許利民。

從普通家庭走出來的籃球健將

每天下午3點30分, 在首鋼籃球中心的訓練館裡, 就會傳來女隊員們做準備活動的口號聲。 而許利民都會早早地來到訓練館內, 和助理教練商討訓練事宜、詢問隊員傷病情況、制定下午的訓練計畫……他高大的身影早已經成為了首鋼籃球館的標誌之一。

在許利民看來, 從小開始, 籃球就給了他特殊的生活, 而北京首鋼這支球隊, 則賦予了他人生別樣的意義。

許利民出生在遼寧省撫順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裡。 “我家裡沒有專職搞體育的, 但是, 父母把好的身材、素質和體育天賦傳給了我。 ”那時, 許利民和同齡人相比, 1米82的身高優勢非常明顯, 跑得快, 跳得也高, 自然在中學時期就被選進了體校。 “那時候我們的訓練並非只有籃球,

還會練習其他的體育項目。 排球、田徑我們也都要進行訓練。 ”當記者問到他為什麼在眾多項目中最終選擇了籃球時, 許利民打趣地說:“田徑跑跑跳跳太單調, 排球中間隔著一張網, 不夠刺激, 沒有對抗, 還是籃球比較有意思。 ”籃球在地面上的拍拍打打, 各種花樣的過人和投籃動作, 還有比賽進行過程中激烈的身體對抗, 讓許利民將選擇的天平向籃球傾斜。 “最重要的, 還是籃球能帶給我很多很多的樂趣。 ”

年輕的許利民在籃球訓練中展現出了不怕吃苦不服輸的拼搏精神。 在訓練和各種比賽中, 勇於爭先, 不甘居後, 這也讓他的成績在體校裡一直名列前茅。 “功夫不負有心人”, 17歲那年, 許利民穿上軍裝,

被選入南京軍區青年籃球隊, 正式開始了他的籃球生涯, 從此, 他的命運就和籃球緊密交織在了一起。

把軍人的鬥志帶到了首鋼

許利民在南京軍區青年籃球隊的籃球之路走得並非順利。 他訓練刻苦, 對自己要求嚴格, 成績也不差, 可就是進不了成年一隊。 這是有著強烈自尊心和進取心的許利民堅決不能接受的。

“我當時在體校也是非常優秀的。 我在青年隊更不能懈怠和放棄。 我覺得, 沒有通過努力後辦不到的事情。 ”作為一名軍人, 部隊讓許利民的意志力更加堅韌。 他並沒有因為進不了成年一隊而洩氣, 反而給自己加大了訓練量, 比別人多吃了好幾倍的苦, 強化自己的基本功和對抗能力。 在南京軍區青年籃球隊的3年,

算得上是許利民脫胎換骨的3年。 磨難遠遠多於順境, 不過這也讓他練就了一身的本領。

1986年, 北京軍區籃球隊到南京軍區比賽的時候, 意外地發現了基本功扎實、敢打敢拼的許利民。 隨後, 許利民被轉到北京軍區籃球隊, 這一打就是9年。 1995年, 因軍隊人員精簡, 北京軍區裁掉了籃球隊。 許利民轉投到北京首鋼男籃, 終於站到了國內最高水準賽事的球場中。

對於許利民來說, “北京首鋼”這四個字是神聖的。 “首鋼是大國企, 擁有雄厚的實力。 首鋼領導對球隊和隊員都非常重視, 淳樸的北京球迷也給予了這支隊伍厚愛。 這種地域文化和企業文化對我的影響, 是其他球隊給不了的。 ”1996年, 許利民和隊友為北京首鋼男籃奪得了全國聯賽第三的好成績。

1997年, 退役後的許利民, 被任命為北京首鋼男籃的助理教練。 那年, 許利民31歲, 他也成為了當時國內最年輕的助理教練。 他說:“能當助理教練, 是對這支培養過我的隊伍的最好報答。 ”

接任首鋼女籃總教頭開始新挑戰

當了助理教練的許利民並沒有丟失當隊員時的那股衝勁, 總是在踏實、沉穩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戰術、新理念, 對隊員要求和自己一樣嚴格。 2005年, 許利民接手北京首鋼女籃主教練, 開始了新的挑戰。

剛剛接手女籃主教練時, 擺在許利民面前的難題並不少。 對女隊員各方面的不瞭解、對女子籃球戰術的生疏、首鋼女籃整體水準和強隊的差距……這些都讓他十分苦惱。 “那時北京隊位列全國第九, 處於中下游水平, 年輕隊員多。作為一個同樣年輕的教練,不管是對這些年輕隊員的心理素質、運動規律的掌握,還是在技術和戰術上的合理安排,對於我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困難沒有讓許利民退卻,他發現,年輕隊員多雖然不被看好,但她們的潛能尚未發掘出來,這反倒是優勢。許利民便開始和隊員們進行各方面的溝通,加深瞭解,對她們進行耐心的指導,經常在賽場內外進給予適當的鼓勵。

日復一日的訓練很艱苦,許利民對這支球隊的要求卻一刻也不曾放鬆。他和隊員們都能感覺到進步。但連續兩年僅拿到第七、第八名,又讓隊員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隊員們都能吃苦,我們取得了進步,但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直到2007年,首鋼女籃奪得了全國俱樂部杯第三名、全國聯賽第五名,許利民與這支球隊磨合產生的化學反應才真正顯現出來。“我們發現強大的對手也是可以被打敗的,這讓我們有了信心。我給她們立下的口號是,別人能的,我們也能。”直到現在,許利民和他的隊員們也始終堅持著這份信仰。“或許剛開始進步並不顯著,但堅持能讓一切事情柳暗花明。”“人生的困難不分階段”,這句話用在許利民身上再合適不過。打球的時候遇到過方方面面的挫折,當教練一樣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

剛接手球隊時付出很多辛苦卻收效甚微,取得第三名成績後卻開始逐年下滑,這讓許利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他甚至想過辭職。但在挫折面前,許利民還是選擇了堅持。堅持,已經成了他對待籃球、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

“我那時逐漸感受到一個人或是一支球隊不能光看成績,還要看平時克服困難的態度。就像有的人有錢也不一定快樂一樣,你要看你做這件事情是否快樂,你做這件事情是在追求什麼,你在經受磨難的過程中是否也在享受著克服困難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當我們真正靠樂趣和信仰,不畏艱苦地去做一件事情時,境界也就提高了。”困境對於許利民和球隊來說或許有些漫長,但他們還是熬過來了。許利民坦言,隊員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他很受感染:“我在教育她們的過程中,也同樣教育了自己,激勵了自己。”

同樣給他巨大支持的,還有他的父母和妻子。從1986年到現在31年間,許利民回家過春節沒超過5次。“別人下班後都能回到家中,過節也能和親朋好友團聚。而我不能及時出現在家人的身邊,不能對家裡老人盡孝道。這種生活是特殊的,他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持更是無形的。但在我看來,現在球隊每天在球場上打好球,贏下了比賽,對於我來說就是過好日子。”

“五年三冠”還不是終點

今年3月2日的夜晚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夜晚。隨著一聲哨響,首鋼女籃成功衛冕,再一次捧起了WCBA的冠軍獎盃。“五年三冠”的成績鑄就了首鋼女籃歷史的豐碑。

然而,在勝不驕、敗不餒的許利民眼裡,這還遠遠不是終點。“我帶這支球隊時間也不短了。這支球隊現在的成功,靠的並不是短短一兩年的努力,而是長時間奮鬥的結果。冠軍是成功經驗和困難教訓共同組成的,並且困難教訓要遠多於成功經驗。”就像許利民當初感歎北京首鋼帶給自己和隊友們的球隊文化影響力一樣,這種永不服輸的精神鬥志,和團結一心的良好氛圍也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每一位隊員。首鋼女籃的成功,得益於團隊上下擰成一股繩,得益于企業、球迷們的大力支持,得益於球隊在這座城市長久的文化積澱。

許利民帶隊連續兩年奪冠的輝煌成績,讓“五年三冠”、“王朝”等詞彙不絕於耳。人們都說首鋼女籃打造了又一個“王朝”。對此,許利民卻不敢苟同。他開玩笑地說:“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王朝’這個說法,總覺得聽起來太封建了。”許利民理解的王朝,應該具備持續時間更長、綜合實力更強、新老銜接更穩定等因素。

許利民坦言,現在的首鋼女籃,只是經歷過長期的磨合歷練後,處在了綜合水準的巔峰期,暫時實現了對這個時代的掌控,而未知因素眾多,能保持優秀成績已經很不容易,叫“王朝”更是為時過早。“巔峰只能是暫時的,實現像廣東隊那樣的‘王朝’,人才厚度以及優秀人才的數量和品質都是必不可少的。”

許利民認為,現在女籃的青訓是個突出問題。很多年輕隊員因為俱樂部追求成績很難得到上場機會。她們和主力隊員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逐漸形成新老隊員能力和水準的斷檔。所以對成績的要求和培養年輕隊員之間的矛盾,一直制約著中國籃球可持續發展。

“現在一味地追求成績,會讓很多優秀的年輕隊員被忽視,和老隊員銜接不上,球隊的巔峰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所以拿了冠軍更要居安思危,不能沾沾自喜。我希望能多給年輕隊員鍛煉的機會,也希望俱樂部能在平時挖掘出更多的潛力青年,利用冠軍的影響力來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給予女籃更多的支持,為打造真正的‘王朝’做準備。因為只有將追求成績和培養人才相結合,才能讓首鋼女籃邁進真正的‘王朝’。”

“如果國家信任我,我會義不容辭”

3月10日上午,身為首鋼女籃主教練的許利民帶著12頁的材料,前往中國籃協參加中國國家女籃主教練的競聘。對此,許利民抱著一顆平常心:“每一個人都會向著更高的方向努力,向更高的目標追求。我也一樣。人生每一個階段相比之前總該進步一些,對自己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從事女籃主教練工作十餘年,困難的階段也經歷過,冠軍的喜悅也品嘗過,許利民在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中,深切體會到了中國女子籃球存在的不足。首先,在最根本的女籃人才儲備上,優秀隊員不多,底子薄;其次,隊員的基本功普遍不如歐美國家,甚至和日韓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過去的中國女籃基本功好,是因為那時的體校就相當於一所學校,是大眾參與的一個途徑。現在中國的學校和職業斷開了,“體教結合”的優勢被弱化了,基本功自然會被其他國家趕超。像邵婷這樣從大學裡走出來的隊員更是少之又少。對此,許利民很擔憂:“最該夯實基本功的當打之年錯過去,到俱樂部和國家隊,就很難再實現質的飛躍。”

許利民相信,不同的年齡時段做好自己應該做的,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無悔於自己走過的歲月。他希望首鋼女籃能夠把握住這個屬於她們的時代,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基本功,勝不驕敗不餒,永遠發揮出首鋼俱樂部特有的頑強不屈的“北京精神”。而對於競聘國家隊主教練一事,許利民表示,如果能當選,便是國家對他的肯定;當選不了說明自身還存在不足,還會繼續努力。他說:“總之,如果國家信任我,我一定會義不容辭。”

用單純的心去面對每一件事

當人們看到運動員在賽場上叱詫風雲時,往往會忽視他們在背後吃了多少苦。作為曾經的運動員,許利民的感觸頗深。“那時條件落後,對自己的保護也不如現在這麼科學到位,當運動員期間受傷是常有的事情。”許利民的腰和關節都受過不同程度的傷。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在打球時骨折過的手指,現在已經無法伸直。

可在許利民眼裡,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了。“幹什麼行業都有風險,那時候家境困難,自己找一份工作都會覺得滿足,時刻都會想著怎樣把工作做到無可挑剔,根本不會去挑三揀四。”這種單純本真的想法和態度也一直影響著許利民的奮鬥之路。“在南京軍區打球時,困難對我的打擊很大,我在青年隊打得最好,但在部隊卻打不上一隊。後來在北京軍區打球就立志為家裡爭光,多吃苦、多付出,絕不能落在別人後面。”如果沒有這種單純的想法和態度,許利民也不可能在勇猛頑強的北京首鋼隊佔據一席之地,更不可能在如今的帥位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

現在的許利民,閒暇之中會旅遊和郊遊,喜歡品品茶,看看電影。他17歲的兒子1米96的身高已經超越了父親,也在學校練習打籃球。

對於許利民來說,籃球在生活之中處處與他結緣,而且已經成為他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無法分割。現在,他最希望實現的,就是陪伴這些可愛的女隊員,團結一心,一起實現北京首鋼女籃真正的“王朝”。

□本報記者 閻義 實習記者 趙思遠/文 本報記者 閻義 通訊員 季伯文/攝

年輕隊員多。作為一個同樣年輕的教練,不管是對這些年輕隊員的心理素質、運動規律的掌握,還是在技術和戰術上的合理安排,對於我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困難沒有讓許利民退卻,他發現,年輕隊員多雖然不被看好,但她們的潛能尚未發掘出來,這反倒是優勢。許利民便開始和隊員們進行各方面的溝通,加深瞭解,對她們進行耐心的指導,經常在賽場內外進給予適當的鼓勵。

日復一日的訓練很艱苦,許利民對這支球隊的要求卻一刻也不曾放鬆。他和隊員們都能感覺到進步。但連續兩年僅拿到第七、第八名,又讓隊員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隊員們都能吃苦,我們取得了進步,但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直到2007年,首鋼女籃奪得了全國俱樂部杯第三名、全國聯賽第五名,許利民與這支球隊磨合產生的化學反應才真正顯現出來。“我們發現強大的對手也是可以被打敗的,這讓我們有了信心。我給她們立下的口號是,別人能的,我們也能。”直到現在,許利民和他的隊員們也始終堅持著這份信仰。“或許剛開始進步並不顯著,但堅持能讓一切事情柳暗花明。”“人生的困難不分階段”,這句話用在許利民身上再合適不過。打球的時候遇到過方方面面的挫折,當教練一樣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

剛接手球隊時付出很多辛苦卻收效甚微,取得第三名成績後卻開始逐年下滑,這讓許利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他甚至想過辭職。但在挫折面前,許利民還是選擇了堅持。堅持,已經成了他對待籃球、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

“我那時逐漸感受到一個人或是一支球隊不能光看成績,還要看平時克服困難的態度。就像有的人有錢也不一定快樂一樣,你要看你做這件事情是否快樂,你做這件事情是在追求什麼,你在經受磨難的過程中是否也在享受著克服困難給自己帶來的樂趣?當我們真正靠樂趣和信仰,不畏艱苦地去做一件事情時,境界也就提高了。”困境對於許利民和球隊來說或許有些漫長,但他們還是熬過來了。許利民坦言,隊員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讓他很受感染:“我在教育她們的過程中,也同樣教育了自己,激勵了自己。”

同樣給他巨大支持的,還有他的父母和妻子。從1986年到現在31年間,許利民回家過春節沒超過5次。“別人下班後都能回到家中,過節也能和親朋好友團聚。而我不能及時出現在家人的身邊,不能對家裡老人盡孝道。這種生活是特殊的,他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持更是無形的。但在我看來,現在球隊每天在球場上打好球,贏下了比賽,對於我來說就是過好日子。”

“五年三冠”還不是終點

今年3月2日的夜晚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夜晚。隨著一聲哨響,首鋼女籃成功衛冕,再一次捧起了WCBA的冠軍獎盃。“五年三冠”的成績鑄就了首鋼女籃歷史的豐碑。

然而,在勝不驕、敗不餒的許利民眼裡,這還遠遠不是終點。“我帶這支球隊時間也不短了。這支球隊現在的成功,靠的並不是短短一兩年的努力,而是長時間奮鬥的結果。冠軍是成功經驗和困難教訓共同組成的,並且困難教訓要遠多於成功經驗。”就像許利民當初感歎北京首鋼帶給自己和隊友們的球隊文化影響力一樣,這種永不服輸的精神鬥志,和團結一心的良好氛圍也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每一位隊員。首鋼女籃的成功,得益於團隊上下擰成一股繩,得益于企業、球迷們的大力支持,得益於球隊在這座城市長久的文化積澱。

許利民帶隊連續兩年奪冠的輝煌成績,讓“五年三冠”、“王朝”等詞彙不絕於耳。人們都說首鋼女籃打造了又一個“王朝”。對此,許利民卻不敢苟同。他開玩笑地說:“其實我一直不太認同‘王朝’這個說法,總覺得聽起來太封建了。”許利民理解的王朝,應該具備持續時間更長、綜合實力更強、新老銜接更穩定等因素。

許利民坦言,現在的首鋼女籃,只是經歷過長期的磨合歷練後,處在了綜合水準的巔峰期,暫時實現了對這個時代的掌控,而未知因素眾多,能保持優秀成績已經很不容易,叫“王朝”更是為時過早。“巔峰只能是暫時的,實現像廣東隊那樣的‘王朝’,人才厚度以及優秀人才的數量和品質都是必不可少的。”

許利民認為,現在女籃的青訓是個突出問題。很多年輕隊員因為俱樂部追求成績很難得到上場機會。她們和主力隊員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逐漸形成新老隊員能力和水準的斷檔。所以對成績的要求和培養年輕隊員之間的矛盾,一直制約著中國籃球可持續發展。

“現在一味地追求成績,會讓很多優秀的年輕隊員被忽視,和老隊員銜接不上,球隊的巔峰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所以拿了冠軍更要居安思危,不能沾沾自喜。我希望能多給年輕隊員鍛煉的機會,也希望俱樂部能在平時挖掘出更多的潛力青年,利用冠軍的影響力來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給予女籃更多的支持,為打造真正的‘王朝’做準備。因為只有將追求成績和培養人才相結合,才能讓首鋼女籃邁進真正的‘王朝’。”

“如果國家信任我,我會義不容辭”

3月10日上午,身為首鋼女籃主教練的許利民帶著12頁的材料,前往中國籃協參加中國國家女籃主教練的競聘。對此,許利民抱著一顆平常心:“每一個人都會向著更高的方向努力,向更高的目標追求。我也一樣。人生每一個階段相比之前總該進步一些,對自己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

從事女籃主教練工作十餘年,困難的階段也經歷過,冠軍的喜悅也品嘗過,許利民在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中,深切體會到了中國女子籃球存在的不足。首先,在最根本的女籃人才儲備上,優秀隊員不多,底子薄;其次,隊員的基本功普遍不如歐美國家,甚至和日韓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過去的中國女籃基本功好,是因為那時的體校就相當於一所學校,是大眾參與的一個途徑。現在中國的學校和職業斷開了,“體教結合”的優勢被弱化了,基本功自然會被其他國家趕超。像邵婷這樣從大學裡走出來的隊員更是少之又少。對此,許利民很擔憂:“最該夯實基本功的當打之年錯過去,到俱樂部和國家隊,就很難再實現質的飛躍。”

許利民相信,不同的年齡時段做好自己應該做的,腳踏實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無悔於自己走過的歲月。他希望首鋼女籃能夠把握住這個屬於她們的時代,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基本功,勝不驕敗不餒,永遠發揮出首鋼俱樂部特有的頑強不屈的“北京精神”。而對於競聘國家隊主教練一事,許利民表示,如果能當選,便是國家對他的肯定;當選不了說明自身還存在不足,還會繼續努力。他說:“總之,如果國家信任我,我一定會義不容辭。”

用單純的心去面對每一件事

當人們看到運動員在賽場上叱詫風雲時,往往會忽視他們在背後吃了多少苦。作為曾經的運動員,許利民的感觸頗深。“那時條件落後,對自己的保護也不如現在這麼科學到位,當運動員期間受傷是常有的事情。”許利民的腰和關節都受過不同程度的傷。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在打球時骨折過的手指,現在已經無法伸直。

可在許利民眼裡,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了。“幹什麼行業都有風險,那時候家境困難,自己找一份工作都會覺得滿足,時刻都會想著怎樣把工作做到無可挑剔,根本不會去挑三揀四。”這種單純本真的想法和態度也一直影響著許利民的奮鬥之路。“在南京軍區打球時,困難對我的打擊很大,我在青年隊打得最好,但在部隊卻打不上一隊。後來在北京軍區打球就立志為家裡爭光,多吃苦、多付出,絕不能落在別人後面。”如果沒有這種單純的想法和態度,許利民也不可能在勇猛頑強的北京首鋼隊佔據一席之地,更不可能在如今的帥位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

現在的許利民,閒暇之中會旅遊和郊遊,喜歡品品茶,看看電影。他17歲的兒子1米96的身高已經超越了父親,也在學校練習打籃球。

對於許利民來說,籃球在生活之中處處與他結緣,而且已經成為他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無法分割。現在,他最希望實現的,就是陪伴這些可愛的女隊員,團結一心,一起實現北京首鋼女籃真正的“王朝”。

□本報記者 閻義 實習記者 趙思遠/文 本報記者 閻義 通訊員 季伯文/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