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體驗」公立醫院改革實施滿月,佛中醫切實減輕市民負擔

7月1日, 佛山公立醫院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正式啟動, 一個月過去, 市民就醫體驗發生了哪些變化?佛山市中醫院統計資料顯示,

門急診人次增加, 藥費檢查費下降, 醫院切實為市民減輕醫療負擔。

患者:藥費、大型設備檢查費用下降

此次佛山公立醫院取消藥品(不含中藥飲品)和醫用耗材加成, 通過結構調整, 綜合施策, 破除以藥補醫的局面, 促進公立醫院良性發展。 一個月來, 不少患者都感受到了藥費的明顯下降。

市民陳小姐需要長期服用肝炎藥物, 醫改實施後, 雖然她看蔣開平主任中醫師門診, 診查費經醫保報銷9元後仍要自費16元, 比以前貴了, 但一個月藥費就減少了138元。 她高興地說:“對我們來說是很受益的, 因為這個藥是要長期吃的, 每個月便宜這麼多的話, 對我們病人很有幫助。 ”

與此同時, 患者還感受到一些大型設備檢查費用的下降。 在市中醫院做關節MR檢查的黃先生說, 醫改前1.5T的MR檢查費為800元, 現在是720元, 便宜了10%。

根據市醫改辦提供的資料, 目前全市醫療收入結構趨向優化, 檢查化驗收入、藥占比、衛生耗材收入有不同程度下降, 技術勞務收入明顯提高。

而就佛中醫的統計資料顯示,

而門診及住院人均費用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其中, 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加成1月來, 減輕了市民在藥品方面的負擔496萬元, 醫用耗材方面的負擔262萬元, 合共減輕負擔758萬元;醫院藥占比、醫用耗材占比下降。 檢查檢驗方面, 醫院為市民減少檢驗費支出153萬元、CT檢查費支出84萬元、MR檢查費支出23萬元、彩超費支出45萬元, 合共減少305萬元;檢驗費、CT、X光、MR、B超項目占比下降。

佛山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還連續四周針對市中醫院等市直醫院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 結果顯示, 近九成(89.15%)受訪者認為醫改後醫療收費下降或保持平穩, 10.85%受訪者認為看病價格上升, 初步實現了患者總體醫藥費用不增加的目標, 反而有逐步降低的趨勢。

醫院:業務量增加, 就診秩序井然

“本以為剛開始實施新政, 患者多少有個適應過程, 沒想到門急診量反而上升了。 ”醫改1月, 由於正值暑假, 加上近期天氣酷熱, 季節性疾病有所增多, 而佛山市中醫院又以慕名前來的外地患者所占病源比例居多, 因此業務量並未呈現明顯的下降。

據統計, 7月份佛中醫門診總診療人次21.4萬人次, 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8%, 較今年6月份環比增長3.1%;出院人數5847人次, 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5%, 較今年6月份環比增長1%。 病案統計室主任楊延斌介紹, 由於醫改剛剛實施1個月, 時間較短, 還需進行較長時間的持續監控、分析和回饋, 方可作為今後醫改政策調整的參考依據。

來自市衛生計生局的監測資料亦有相同表現。醫改前兩周,我市公立醫院門診、住院服務總量分別較6月同期增長11.6%、11.0%,不過到了第三周和第四周,同比增長率分別下降為2.5%和6.7%,增長呈放緩趨勢。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1月以來,佛中醫嚴格落實各項醫改政策,並且加大宣傳力度,從7月初每天在掛號收費處諮詢新醫改政策的患者人次近200次,減少至目前約50人次。就診患者情緒平穩,對價格調整表示理解。醫院就診秩序井然,沒有接到相關價格的投訴。

服務:多項創新出現,改善就醫體驗

醫改期間,為減少市民等待時間,市中醫院實現微信預約、支付、醫保報銷等功能,並不斷推出便民創新舉措,讓市民享受到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市中醫院門診大堂掛號處,一塊大監測屏上以小方塊代表25個骨科科室、以不同深淺的紅色體現科室的相應候診人數,顏色越深,代表候診人數越多。“總共分為五個級別,深紅色代表候診人數是32人到40人。”電腦網路中心主任梁瑞麟介紹,這是今年5月醫院搭建起的即時智慧監測系統,可通過大螢幕可動態監測人流情況,便於彈性調派人手、縮短患者等候時間。而6月份佛中醫率先全省推出的雲醫通“病案複印”移動服務功能應用,目前已成功複印派出10多份病案。

另外,為了優化門診就診流程,門診部還在近期進行了不少調整:

1

患者在同一天內同一專科二次就診不需要重新掛號

在同一天內,當患者完成首次就診需要做的輔助檢查返回該專科就診時,如首診醫生已下班,本專科其他醫生要負責為患者進行診治,不需要患者重新掛號,由分診護士進行分診,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2

科間轉診不需到掛號視窗退號重掛

首診醫生可以為經初步診查確認不屬於本專業疾病的患者實施轉診,轉診時患者不需要到掛號視窗退號再掛相關專科,直接憑首診醫生開出的轉診單到相應的專科分診護士站進行就診。

3

患者憑微信繳費資訊直接到相應科室進行治療檢查

7月1日起,門診患者通過微信繳費後,憑繳費資訊即可直接到相應專科進行治療、檢查,新開通服務的科室包括推拿科、功能檢查科、CT室、MR室等,優化服務動線。

4

開通城南門診的微信和支付寶預約掛號服務

從7月1日起,開通了城南門診的移動醫療服務,方便了市民通過微信和支付寶進行預約掛號、繳費等就診服務。

5

著力改善客戶就醫體驗

門診部以問題為導向,制定《門診投訴管理辦法》,廣泛收集客戶意見及建議,立即作出整改,並做好預防措施。

市醫改辦:執行到位,改革初顯成效

為即時掌握改革效果,我市已主動申請將40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納入省醫改資料監測日報和週報,自7月1日起即由市衛生計生局資訊統計中心監測各公立醫院的收入資料,進行改革資料分析。目前看,各個公立醫院在落實醫保系統改造、全員培訓、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政策宣傳等工作上執行基本到位,醫療服務秩序井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群眾就醫負擔有明顯下降,與改革設計的目標基本一致。同時,市醫改辦呼籲市民可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和醫生就診,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市中醫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余俊文:提升醫療品質才是醫改基石

價格變化不是醫改的核心,通過醫改提高醫院的醫療品質、保障醫療安全才是醫改的核心。新技術、新品質標準的引入,醫務服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體現,這些都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

為了優化醫療品質與安全,目前市中醫院在分級診療方面做努力。正所謂大醫院看大病,我們的疾病譜正在慢慢騰挪轉移,專注疑難高危病症,同時在醫療人員培訓、醫療設施引入上做相應配套,未來才可以解決更多疑難高精尖技術問題。此外,構建醫聯體,如近期攜手四省22家醫院成立醫療聯盟,便是為此做鋪墊。

而針對改革後醫院讓利於民而帶來的運營壓力,余俊文介紹,7月份醫院業務達到歷史最高峰,工作人員已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但仍無法維持醫院運營收支平衡。按現行8:1:1的補償方案,其中10%由醫院自行承擔,但醫院如何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自行消化,確實困難不少,可挖潛空間較小,長此以往,將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余俊文院長助理接受媒體採訪

余俊文表示,儘管醫院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但公立醫院必須體現其公益性和社會效益,醫院的藥品品質不能降、服務標準不能降、服務品質不能降。我們仍會繼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更多、更好的便民和惠民服務,另外,還要通過內部挖潛、流程改造、精益管理等措施來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醫院將積極配合政府醫改工作,積極推進醫療供給側改革,切實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宣傳科綜合)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方可作為今後醫改政策調整的參考依據。

來自市衛生計生局的監測資料亦有相同表現。醫改前兩周,我市公立醫院門診、住院服務總量分別較6月同期增長11.6%、11.0%,不過到了第三周和第四周,同比增長率分別下降為2.5%和6.7%,增長呈放緩趨勢。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實施1月以來,佛中醫嚴格落實各項醫改政策,並且加大宣傳力度,從7月初每天在掛號收費處諮詢新醫改政策的患者人次近200次,減少至目前約50人次。就診患者情緒平穩,對價格調整表示理解。醫院就診秩序井然,沒有接到相關價格的投訴。

服務:多項創新出現,改善就醫體驗

醫改期間,為減少市民等待時間,市中醫院實現微信預約、支付、醫保報銷等功能,並不斷推出便民創新舉措,讓市民享受到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市中醫院門診大堂掛號處,一塊大監測屏上以小方塊代表25個骨科科室、以不同深淺的紅色體現科室的相應候診人數,顏色越深,代表候診人數越多。“總共分為五個級別,深紅色代表候診人數是32人到40人。”電腦網路中心主任梁瑞麟介紹,這是今年5月醫院搭建起的即時智慧監測系統,可通過大螢幕可動態監測人流情況,便於彈性調派人手、縮短患者等候時間。而6月份佛中醫率先全省推出的雲醫通“病案複印”移動服務功能應用,目前已成功複印派出10多份病案。

另外,為了優化門診就診流程,門診部還在近期進行了不少調整:

1

患者在同一天內同一專科二次就診不需要重新掛號

在同一天內,當患者完成首次就診需要做的輔助檢查返回該專科就診時,如首診醫生已下班,本專科其他醫生要負責為患者進行診治,不需要患者重新掛號,由分診護士進行分診,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2

科間轉診不需到掛號視窗退號重掛

首診醫生可以為經初步診查確認不屬於本專業疾病的患者實施轉診,轉診時患者不需要到掛號視窗退號再掛相關專科,直接憑首診醫生開出的轉診單到相應的專科分診護士站進行就診。

3

患者憑微信繳費資訊直接到相應科室進行治療檢查

7月1日起,門診患者通過微信繳費後,憑繳費資訊即可直接到相應專科進行治療、檢查,新開通服務的科室包括推拿科、功能檢查科、CT室、MR室等,優化服務動線。

4

開通城南門診的微信和支付寶預約掛號服務

從7月1日起,開通了城南門診的移動醫療服務,方便了市民通過微信和支付寶進行預約掛號、繳費等就診服務。

5

著力改善客戶就醫體驗

門診部以問題為導向,制定《門診投訴管理辦法》,廣泛收集客戶意見及建議,立即作出整改,並做好預防措施。

市醫改辦:執行到位,改革初顯成效

為即時掌握改革效果,我市已主動申請將40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納入省醫改資料監測日報和週報,自7月1日起即由市衛生計生局資訊統計中心監測各公立醫院的收入資料,進行改革資料分析。目前看,各個公立醫院在落實醫保系統改造、全員培訓、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政策宣傳等工作上執行基本到位,醫療服務秩序井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群眾就醫負擔有明顯下降,與改革設計的目標基本一致。同時,市醫改辦呼籲市民可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和醫生就診,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市中醫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余俊文:提升醫療品質才是醫改基石

價格變化不是醫改的核心,通過醫改提高醫院的醫療品質、保障醫療安全才是醫改的核心。新技術、新品質標準的引入,醫務服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體現,這些都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

為了優化醫療品質與安全,目前市中醫院在分級診療方面做努力。正所謂大醫院看大病,我們的疾病譜正在慢慢騰挪轉移,專注疑難高危病症,同時在醫療人員培訓、醫療設施引入上做相應配套,未來才可以解決更多疑難高精尖技術問題。此外,構建醫聯體,如近期攜手四省22家醫院成立醫療聯盟,便是為此做鋪墊。

而針對改革後醫院讓利於民而帶來的運營壓力,余俊文介紹,7月份醫院業務達到歷史最高峰,工作人員已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但仍無法維持醫院運營收支平衡。按現行8:1:1的補償方案,其中10%由醫院自行承擔,但醫院如何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自行消化,確實困難不少,可挖潛空間較小,長此以往,將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余俊文院長助理接受媒體採訪

余俊文表示,儘管醫院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但公立醫院必須體現其公益性和社會效益,醫院的藥品品質不能降、服務標準不能降、服務品質不能降。我們仍會繼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更多、更好的便民和惠民服務,另外,還要通過內部挖潛、流程改造、精益管理等措施來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醫院將積極配合政府醫改工作,積極推進醫療供給側改革,切實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宣傳科綜合)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