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不得了 這3個農貿市場是要秒殺大超市的節奏

用新聞的力量推動進步

用輿論的作用促進發展

作為創城工作的重要內容, 今年我市把農貿市場整治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 採取有力措施, 順利完成了西關、三裡、東郭等農貿市場的改造, 由之前的“髒亂差”, “變臉”為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整潔有序、寬敞明亮的“超市版”農貿市場, 贏得了百姓點贊。

540餘個攤位“整容” 西關市場展新顏

西關農貿市場是目前我市規模最大的農貿批發市場, 商戶眾多, 人流量較大。 但長期以來一提到西關市場, 市民第一印象便是“髒亂差”。 隨著創城工作的深入推進,

短短5個月的時間, 西關市場完成了由“髒亂差”到“高潔美”的“華麗蛻變”。

市民:原先很亂, 出來走路都沒法走, 現在整齊劃一 比較衛生,

咱這個城市就應該這樣。

市民:以前想停車幾乎不可能, 現在一來就停下了。

自3月9日開始, 西關市場先後拆除400多處亂搭亂建攤位, 對看板進行統一規範, 並加大對市場衛生、車輛停放、攤外經營的督查, 市場內540多個攤位“舊貌換新顏”。

下“猛藥” 三裡市場“大變臉”

在三裡農貿市場,巨大的變化同樣讓人驚歎,市場秩序井然、道路寬敞整潔,蔬菜區、肉類區、水產區等各類攤檔整齊劃一。

聖城街道南後三裡村村民 王樹剛:原來來賣菜的非常多,村裡本身也沒有停車場,出行相當難。現在來到買上就走,確實好。

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南後三裡村“兩委”持續發力,將道路兩側的攤位全部移到路沿石以上,沿街攤位全部實行店內經營,封閉式管理,設置統一的店招店牌、配備統一的遮陽傘,在硬體升級的同時,三裡市場還注重提高軟體管理水準,向超市化的管理標準看齊。

聖城街道南後三裡村黨支部書記 王永強:我們準備採取門前五包,再就是建立長效機制,準備設立兩個公開曝光欄 ,達不到衛生條件的和顧客投訴的給他曝光,規範經營秩序。

“1.5米黃線” 讓東郭市場經營更規範

同樣蛻變的還有東郭市場,在市場內每家店鋪、攤位前1.5米外都有一條黃線,商家必須在黃線內經營,不得越線。目前,市場上200多戶商鋪、600多個攤位都自覺在黃線內經營,走進市場便感覺到良好的經營秩序。

東郭市場經營業戶 翟世傑:以前這個地方很亂,有些擺攤的不管不顧,也很髒,現在變化大了,市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真乾淨了,真好!

不僅市場環境衛生大變樣,經營也更加規範,每個售貨亭上都貼有經營資訊公示牌,讓顧客看得明白、吃著放心。

如今,創城已成為當下全市最流行的關鍵字,成為全城集體行動和份內之事。創城不僅錘煉了部門單位工作作風,提升了工作效能,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陋習,提升了文明素養,理解創城、支持創城、參與創城,共建共用已成為城市主旋律,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人人參與,共同為創城,為建設品質壽光,共創美好生活獻出自己的力量。

編輯:胡莎莎 田夢

責編:牟彥霞

監製:張學軍 宋成軍

下“猛藥” 三裡市場“大變臉”

在三裡農貿市場,巨大的變化同樣讓人驚歎,市場秩序井然、道路寬敞整潔,蔬菜區、肉類區、水產區等各類攤檔整齊劃一。

聖城街道南後三裡村村民 王樹剛:原來來賣菜的非常多,村裡本身也沒有停車場,出行相當難。現在來到買上就走,確實好。

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南後三裡村“兩委”持續發力,將道路兩側的攤位全部移到路沿石以上,沿街攤位全部實行店內經營,封閉式管理,設置統一的店招店牌、配備統一的遮陽傘,在硬體升級的同時,三裡市場還注重提高軟體管理水準,向超市化的管理標準看齊。

聖城街道南後三裡村黨支部書記 王永強:我們準備採取門前五包,再就是建立長效機制,準備設立兩個公開曝光欄 ,達不到衛生條件的和顧客投訴的給他曝光,規範經營秩序。

“1.5米黃線” 讓東郭市場經營更規範

同樣蛻變的還有東郭市場,在市場內每家店鋪、攤位前1.5米外都有一條黃線,商家必須在黃線內經營,不得越線。目前,市場上200多戶商鋪、600多個攤位都自覺在黃線內經營,走進市場便感覺到良好的經營秩序。

東郭市場經營業戶 翟世傑:以前這個地方很亂,有些擺攤的不管不顧,也很髒,現在變化大了,市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真乾淨了,真好!

不僅市場環境衛生大變樣,經營也更加規範,每個售貨亭上都貼有經營資訊公示牌,讓顧客看得明白、吃著放心。

如今,創城已成為當下全市最流行的關鍵字,成為全城集體行動和份內之事。創城不僅錘煉了部門單位工作作風,提升了工作效能,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陋習,提升了文明素養,理解創城、支持創城、參與創城,共建共用已成為城市主旋律,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人人參與,共同為創城,為建設品質壽光,共創美好生活獻出自己的力量。

編輯:胡莎莎 田夢

責編:牟彥霞

監製:張學軍 宋成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