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九寨溝地震後,謠言還沒來得及火就被“團滅”了!

8月8日晚,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 阿壩州政府應急辦的最新通知顯示:截至8月9日13時10分, 經初步核查, “8·8”九寨溝地震已致19人死亡, 247人受傷(40人重傷, 其中7人已轉院, 4人轉至綿陽中心醫院, 3人轉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其餘已全部轉移到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和縣中藏醫院;207人輕傷)。 死亡和受傷情況主要發生在漳紮鎮轄區內。 經仔細核查, 已排除火花海有堰塞湖情況。

又是四川、又是強震, 回想起9年前慘痛的記憶, 一時間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為全國人民所關注。

天災無情, 地震難測, 但我們能做到的是, 防止輿論場“餘震”, 讓天災不要變成人禍。 在地震發生後, 中青輿情監測室密切關注著震後輿論場, 尤其是謠言在輿論場的傳播情況。 目前來看, 大量的官方權威發聲和線民自淨力量對遏制謠言產生了顯著效果。

權威地震播報平臺發聲迅速, 成輿論場“震中”

重大災難性事件中, 公眾對資訊極度渴求, 而信手拈來的謠言, 往往總是比反復驗證的權威資訊“跑”的要快, 但在本次輿情中, 卻有些不同。

其中,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8月0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 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和“【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習近平要求迅速組織力量救災,

全力以赴搶救傷患, 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要求國家減災委、國務院救災指揮部即派聯合工作組趕赴災區, 指導幫助地方做好抗震救災。 @人民日報”等資訊獲得較大傳播和關注。

隨著輿情熱度不斷上升, 其中傳播效果最廣泛的文章是@人民日報發佈的:“【#四川九寨溝地震#7.0級地震餘震不斷轉發提醒安全】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8月0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 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已發生兩次餘震。 請附近地區民眾注意安全!據悉, 甘肅隴南、蘭州、天水、平涼等多地有震感。

願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 在本次地震發生後的一小時內中, @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四川省地震局等權威地震發佈平臺反應迅速, 第一時間發佈資訊, 為廣大網友瞭解災情、遏制謠言傳播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8月8日21時24分, 地震發生後5分鐘, @中國地震台網速報 和@四川省地震局同時發出第一條通報資訊,

並在隨後一個小時內, 各自連續發佈15條地震資訊, 正式測定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震中距九寨溝縣39公里、距松潘縣66公里、距舟曲縣83公里、距文縣85公里、距若爾蓋縣90公里, 距隴南市105公里, 距成都市285公里。

同時,@中國地震台網 和@四川省地震局還持續播報現場災情、救援部署和救援知識,通報餘震資訊:截至8月9日14時,共記錄地震總數1139個。其中7.0~7.9級地震1個,6.0~6.9級地震0個,5.0~5.9級地震0個,4.0~4.9級地震1個,3.0~3.9級地震17個。

震後2小時,@四川省地震局對震後第一次新聞發佈會內容進行了通報:1,8月8日晚21點19分,四川省九寨溝縣境內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2,九寨溝幹海子景區附近有100余遊客被困。3,省地震局已派出40人應急隊伍趕赴災區,同時調集綿陽、德陽、成都、自貢等地地震部門同志前往災區做災情調查,協助當地政府抗震救災。4,地震局專家判斷,此次地震發生在岷江斷裂帶與東昆侖斷裂帶東部交匯地帶。

媒體大V第一時間闢謠,讓謠言無從“發育”

不過,非常時期,總會有一些謠言趁機滋生。對此,包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和機構帳號及時發佈了多條闢謠資訊,共同呼籲:不傳謠,不信謠!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人心惶惶,也不要給分秒必爭的救援行動帶來不便影響,千萬不要讓謠言的次生災害帶來更大傷害。

闢謠所指謠言既包括移花接木式的,如,用高雄地震圖片“充當”九寨溝地震現場:

還有屢禁不止的偽科學式謠言,如,地震前多地發生“地震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員李汀撰文駁斥“地震雲”說↑

以及無中生有的謠言:中國地震局四川分局公告稱,8月9日陝西甘肅青海等地將被餘震波及。此類虛假地震資訊,已被媒體和有關部門闢謠。

專家解讀杜絕潛在謠言

8日晚間四川九寨溝發生7級地震,9日清晨,新疆精河縣又發生6.6級地震。針對連續強震,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等媒體第一時間採訪了有關專家,對地震問題進行瞭解讀,向網友普及地震知識,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可能發生的謠言,也對抗震救災提出了建議。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這次九寨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此次地震發生的地方,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孫士鋐說,四川和新疆強震不在同一個地震帶,但動力源相近。中國西部地震主要成因都是受到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的擠壓,導致青藏高原向北向東推移,從而造成青藏高原周邊地震頻發。從具體地震帶來說,這兩次地震並不在同一個地震帶上,九寨溝地震處於龍門山地震帶,而新疆精河地震處於天山地震帶。2008年以來,中國一直處於地震相對頻發期,四川新疆連續發生較強地震也再次說明,這個頻發期仍在繼續。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陳會忠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解釋了三個問題:

此次地震和四川省近期發生的泥石流是否有關係?陳會忠表示,九寨溝地震和近期四川地區發生的泥石流沒有直接聯繫,但這次地震會造成更多的泥石流和滑坡。“往九寨溝去的路途本身泥石流災害就很多,因為是夏天雨季,(近期發生的泥石流)也和以前的地震影響有關係,但和這次發生的地震沒有關係。”

為什麼此次地震級別這麼高?陳會忠指出,九寨溝縣地震發生在龍門山的北段,汶川地震時這個地區也受到了影響,這個地區處在中國較活躍的南北地震帶上。這個地震帶歷史上發生大地震次數也比較多,每隔十年就會有一次較大級別地震,5.12四川汶川地震、8.3雲南魯甸地震都發生在南北地震帶上。“汶川地震是一個逆沖型的地震,這次的地震是走滑型的地震。”

此次地震是否會造成較大災害?陳會忠從地震局相關資料庫裡看到,這次震中區10公里內的人口分佈有三四千人。“此次發生的地震十分強烈,但會造成多少傷亡除了看當地的地質構造和山體情況,還要看震中區域人口分佈的情況。”他表示,這次地震發生在九寨溝旅遊區山口旁邊,要看地震的破裂帶是否經過居民區。“有的地震級別雖高,但因居民區不在破裂帶上,因此引發的傷亡較小。但2014年魯甸地震雖然才6.5級,卻因為破裂帶正好穿過了一個鄉,因此造成了較大傷亡損失。”

當網遊玩家遇上地震:團戰可以輸,隊友必須跑

摒棄了謠言的侵擾,網路輿論場剩下的,只有滿滿的愛心。

地震發生後,一些震後現場的圖片和視頻開始在社交平臺傳播,成為眾多網友瞭解災情的重要途徑。佈滿碎石的街道、剝落的牆體、搖晃的舞臺等資訊真實再現了第一現場。

網友實拍九寨溝溝口震後道路受損,碎石滿地↑

網友拍九寨溝縣城↑

網友講述地震親歷↑

更有愛的是,一條“九寨溝網友掛機”的資訊從遊戲圈傳出,短短的幾句對話便戳中許多人的淚點:

“不好意思地震了。”

“哥們兒哪的?”

“四川。”

“你快跑啊兄弟,真的,命要緊。”

“掛機的兄弟你們一定要平安,這把讓你們躺贏。”

“放心我不會舉報你們的。安全第一,遊戲第二!”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周婉嬌 寧迪)

責編:王帝

同時,@中國地震台網 和@四川省地震局還持續播報現場災情、救援部署和救援知識,通報餘震資訊:截至8月9日14時,共記錄地震總數1139個。其中7.0~7.9級地震1個,6.0~6.9級地震0個,5.0~5.9級地震0個,4.0~4.9級地震1個,3.0~3.9級地震17個。

震後2小時,@四川省地震局對震後第一次新聞發佈會內容進行了通報:1,8月8日晚21點19分,四川省九寨溝縣境內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2,九寨溝幹海子景區附近有100余遊客被困。3,省地震局已派出40人應急隊伍趕赴災區,同時調集綿陽、德陽、成都、自貢等地地震部門同志前往災區做災情調查,協助當地政府抗震救災。4,地震局專家判斷,此次地震發生在岷江斷裂帶與東昆侖斷裂帶東部交匯地帶。

媒體大V第一時間闢謠,讓謠言無從“發育”

不過,非常時期,總會有一些謠言趁機滋生。對此,包括@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和機構帳號及時發佈了多條闢謠資訊,共同呼籲:不傳謠,不信謠!不要造成不必要的人心惶惶,也不要給分秒必爭的救援行動帶來不便影響,千萬不要讓謠言的次生災害帶來更大傷害。

闢謠所指謠言既包括移花接木式的,如,用高雄地震圖片“充當”九寨溝地震現場:

還有屢禁不止的偽科學式謠言,如,地震前多地發生“地震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員李汀撰文駁斥“地震雲”說↑

以及無中生有的謠言:中國地震局四川分局公告稱,8月9日陝西甘肅青海等地將被餘震波及。此類虛假地震資訊,已被媒體和有關部門闢謠。

專家解讀杜絕潛在謠言

8日晚間四川九寨溝發生7級地震,9日清晨,新疆精河縣又發生6.6級地震。針對連續強震,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等媒體第一時間採訪了有關專家,對地震問題進行瞭解讀,向網友普及地震知識,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可能發生的謠言,也對抗震救災提出了建議。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這次九寨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此次地震發生的地方,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孫士鋐說,四川和新疆強震不在同一個地震帶,但動力源相近。中國西部地震主要成因都是受到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的擠壓,導致青藏高原向北向東推移,從而造成青藏高原周邊地震頻發。從具體地震帶來說,這兩次地震並不在同一個地震帶上,九寨溝地震處於龍門山地震帶,而新疆精河地震處於天山地震帶。2008年以來,中國一直處於地震相對頻發期,四川新疆連續發生較強地震也再次說明,這個頻發期仍在繼續。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陳會忠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解釋了三個問題:

此次地震和四川省近期發生的泥石流是否有關係?陳會忠表示,九寨溝地震和近期四川地區發生的泥石流沒有直接聯繫,但這次地震會造成更多的泥石流和滑坡。“往九寨溝去的路途本身泥石流災害就很多,因為是夏天雨季,(近期發生的泥石流)也和以前的地震影響有關係,但和這次發生的地震沒有關係。”

為什麼此次地震級別這麼高?陳會忠指出,九寨溝縣地震發生在龍門山的北段,汶川地震時這個地區也受到了影響,這個地區處在中國較活躍的南北地震帶上。這個地震帶歷史上發生大地震次數也比較多,每隔十年就會有一次較大級別地震,5.12四川汶川地震、8.3雲南魯甸地震都發生在南北地震帶上。“汶川地震是一個逆沖型的地震,這次的地震是走滑型的地震。”

此次地震是否會造成較大災害?陳會忠從地震局相關資料庫裡看到,這次震中區10公里內的人口分佈有三四千人。“此次發生的地震十分強烈,但會造成多少傷亡除了看當地的地質構造和山體情況,還要看震中區域人口分佈的情況。”他表示,這次地震發生在九寨溝旅遊區山口旁邊,要看地震的破裂帶是否經過居民區。“有的地震級別雖高,但因居民區不在破裂帶上,因此引發的傷亡較小。但2014年魯甸地震雖然才6.5級,卻因為破裂帶正好穿過了一個鄉,因此造成了較大傷亡損失。”

當網遊玩家遇上地震:團戰可以輸,隊友必須跑

摒棄了謠言的侵擾,網路輿論場剩下的,只有滿滿的愛心。

地震發生後,一些震後現場的圖片和視頻開始在社交平臺傳播,成為眾多網友瞭解災情的重要途徑。佈滿碎石的街道、剝落的牆體、搖晃的舞臺等資訊真實再現了第一現場。

網友實拍九寨溝溝口震後道路受損,碎石滿地↑

網友拍九寨溝縣城↑

網友講述地震親歷↑

更有愛的是,一條“九寨溝網友掛機”的資訊從遊戲圈傳出,短短的幾句對話便戳中許多人的淚點:

“不好意思地震了。”

“哥們兒哪的?”

“四川。”

“你快跑啊兄弟,真的,命要緊。”

“掛機的兄弟你們一定要平安,這把讓你們躺贏。”

“放心我不會舉報你們的。安全第一,遊戲第二!”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周婉嬌 寧迪)

責編:王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