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深度|移動支付的下半場是信用戰爭,騰訊手裡還有王炸

文|財經無忌

拿出手機付錢的時候, 很多人問的第一句話是“微信還是支付寶?”對方說, 都可以, 這時你就犯難了, 而此時你可能正好開著微信在聊天,

於是……好吧, 那就微信吧。

這是一幕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場景, 而對於試圖爭奪中國龐大的移動支付市場的巨頭們來說, 這卻是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消費者的選擇背後是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巨人之間的戰爭。

1、場景之爭已經結束, 下半場是信用戰爭

從整個支付市場的角度來說, 移動支付只是一個局部戰役, 但卻能起到重要的關鍵作用——人們理解的移動支付大多指的是脫離了電商場景的線下支付, 比如我們在實體店鋪消費時的手機支付。

這兩年, 得益于阿裡和騰訊不計成本的地推和各種補貼, 移動支付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即使是在二三線城市, 街邊小店水果菜場, 拿出手機也都能暢通無阻。

如果說電商支付市場目前依然是支付寶的天下, 那麼線上下的移動支付領域, 微信作為後來者, 正在以咄咄逼人的態勢壓迫支付寶。 易觀智庫的資料顯示, 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從2014年開始就以每年近10%的速度下跌。

馬化騰在2016騰訊年會上稱, 微信支付去年的線下市場份額已經全面超越支付寶, 並獎勵微信支付團隊1億人民幣, 獲得相同地位的團隊還有《王者榮耀》。

微信今年的“88無現金日”活動是另一個很好的佐證。 微信支付運營總監黃麗此前表示, 第一年無現金日只有8萬線下商家參與, 去年是70萬, 今年用的詞則是“全行業線下商戶“。 活動時間也從1日開始, 持續一整個月。

顯然, 以線下場景消費為主的移動支付的上半場競爭, 已經結束了, 微信後來者居上“險勝”支付寶。

但競爭從來不會輕易結束。 支付寶這些年來除了在電商領域繼續擴大份額之外, 還悄悄構築了另一條護城河——芝麻信用。

而這實際上也開啟了移動支付的下半場競爭:信用之戰——基於信用體系建設的金融場景。

早在2015年, 支付寶背後的螞蟻金服就正式推出了芝麻信用, 幾年下來, 芝麻信用接入的服務越來越多, 涵蓋了住宿、出行、消費、貸款等領域, 每月芝麻信用分的變動也成了不少用戶所關心的事。

信用分事實上就是個人征信的一個體現。 目前國內唯一可以查詢個人信用的地方是央行個人征信中心, 銀行、小貸等各種金融機構放貸前均需要調取個人信用資料。 而現在誰能建立足夠大的信用資料體系, 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央行個人征信中心的雛形。

阿裡芝麻信用分的優勢在於, 它借助阿裡電商平臺上多年積累下來的買賣雙方資料, 涵蓋了個人客戶和小微企業, 因此無論是在C端用戶還是B端商家,

它都沉澱了大量的實際存在的真實交易資料。 而根據這些資料, 阿裡可以橫跨個人征信市場和企業征信市場, 做到了一舉兩得。

這是一個充滿十足想像空間的市場。 在美國個人征信擁有三巨頭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 估值分別為173億美元、150億美元、60億美元。

也就在“8.8 無現金日”之前, 騰訊低調地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分”, 低調到入口設計都比較隱蔽——使用者需要在手機QQ上關注“騰訊信用”, 並且現在只有QQ超級用戶才能查看。

雖然騰訊早在 2015 年初便成為央行首批個人征信牌照的試點單位之一, 但顯然馬化騰對於如何做好征信還是比較謹慎的。

不同于阿裡, 對於騰訊來說, 社交是它的天然優勢。 微信月活躍用戶近 9 億, QQ 月也擁有超過 8.6 億的月活用戶, 這些用戶能為騰訊提供大量的、持續的、可跟蹤的使用者行為資料。

現在騰訊的信用分是從5個維度對用戶的信用進行評估,分別為社交指數、安全指數、財富指數、履約指數和消費指數。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和發展態勢來看,移動支付進入下半場的信用之戰後,阿裡和騰訊依然是主要的競爭者,芝麻信用和騰訊信用之間還將一戰,當然也不排除第三者創業公司的出現,最後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2、挑戰芝麻信用分,誰會是騰訊手上的王炸?

在支付戰爭的上半場,消費場景連接了線下的支付,而到了下半場,信用場景需要撬開的是一個人背後的整個金融生活體系。

現在芝麻信用分的先發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它的軟肋在於,它的資料來源更多的是來自於線上消費,如何補充更多的,來自線下生活軌跡背後的信用消費資料是芝麻信用的一個短板。

另一方面,真正構築一個人的信用評級,它的判斷維度是需要多樣性和複雜性的,如果資料僅僅來自于電商交易,或者說過於倚重消費資料,往往會產生失真。比如有些人高端消費人群,很少自己通過電商去交易消費,那他們在這一塊呈現的內容肯定是偏少的,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老闆的秘書有時候比老闆的芝麻分要高的原因。

阿裡的弱點,正是騰訊的優勢。

首先,騰訊有強大的社交基因,無論是微信還是QQ,背後實名綁定的微信支付,一方面帶去了大量線下消費場景的交易資料——讓老闆拿出手機在商場支付比讓老闆在淘寶上下單容易多了,另一方面,社交圈的人脈親疏關係,來往交流等給信用體系的評價帶去了足夠多的評判維度。

其次,騰訊開始大量的佈局線下的信用場景。比如和銀行合作的信用卡業務、車險業務、車貸業務甚至手機延保業務等等。

這些基於信用體系而產生的場景正是騰訊所看重的,這裡面產生和沉澱的資料又能為騰訊的信用分補充線下的信用場景內容。

除了這次傳統的信用場景之外,摩拜單車8月7號推出的“免押金”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摩拜單車宣佈在全國超過150個城市推出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使用者通過微信小程式註冊摩拜單車帳戶,就可以參加免押金活動。

事實上,摩拜的這個免押金活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行銷活動,如果結合騰訊信用分的上線,我們可以發現,單車的“免押金使用”正在為騰訊創造一個新的個人征信評價場景。

經過短短不到3年的發展,共用單車在全球範圍內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新寵。而摩拜單車高頻的使用場景,會產生大量有關支付、騎行的消費資料,這對騰訊信用分是一種很好補充,借助摩拜小程式騎行免押金服務,這無疑有利於加速普及騰訊信用的應用場景,幫助微信支付打通征信、授信、個人貸款等板塊。

馬化騰在上一次和朱嘯虎的“互懟”中,就透露“摩拜不僅僅只是一輛自行車”,這也是為什麼馬化騰能願意主動來為摩拜發聲的原因——摩拜的出行資料、消費資料、支付資料,可以豐富騰訊的線下場景,也許在未來,摩拜將會成為騰訊信用分挑戰芝麻信用的一張王牌,甚至會不亞于王炸。

3、移動支付下半場,微信支付能打敗支付寶嗎?

延續上半場的競爭,無論是作為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較量遠遠沒有結束。不過在這場以信用消費為主的戰鬥中,雙方已經根據各自的優勢,選擇在不同的領域搶佔優勢。

從目前來看,支付寶側重於在低頻的大消費場景中發力,比如信用租房、信用旅遊、信用住酒店等等,這一塊主要還是借助阿裡系的強大電商產品,這也是為什麼阿裡一定要把飛豬獨立出來做大的一個原因,同時在具有傳統優勢的消費金融領域,比如花唄、借唄等,這些都是基於現有的阿裡產品特點開展的。

和支付寶不一樣,微信支付的信用體系偏重於高頻的小場景,以小額支付為主。比如在便利店的消費、比如刷公交卡、甚至菜場買菜等等。這也是因為微信支付線上下具有足夠多的消費場景,而這些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高頻消費場景很容易就轉化成了信用消費場景。

場景消費的轉換很好理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各占一塊優勢,相當於大家都是在引導消費者把從此的儲蓄卡支付轉成帳戶的信用支付。

得益於線下多種生活場景的佈局,微信事實上還獲取了另一種信用資料的可能,比如前面介紹的摩拜借助小程式推廣免押金這樣的活動。

摩拜單車作為一個日常生活場景,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外延性,它的使用和消費甚至可以跨出單車這個領域,比如摩拜和消費品牌聯合,做一些品牌之間的消費關聯,此前摩拜和京東、唯品會、麥當勞、Nike等平臺和品牌都做過類似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摩拜積累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和信用消費資料,這些資料的沉澱和畫像,相當於給摩拜背後的微信支付帶去了源源不斷的複合資料。

而這樣的多品牌的聯合產生的信用評價和信用場景,一定是微信支付最希望能獲得的資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摩拜單車能成為騰訊信用分的一個重要資料流程量入口。

最後在社交領域,微信支付同樣能帶去豐富的信用場景,比如個人之間的轉帳交易,紅包發放,甚至面對面的資金往來,都能在社交場合中,通過信用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實現信用交易。

這一塊的資料沉澱同樣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且它是基於人脈關係的信用,從信用的發源和本質來說,可靠性會更強。

當然,移動支付的下半場也才剛開始,騰訊信用分的推出也才沒幾天,可以說信用消費的競爭才剛剛打響,未來也存在著多種變數,誰能最後成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我們拭目以待。

往期好文

無忌君個人微信:seaver127

「財經無忌」,一個人的商業生活分享平臺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騰訊企鵝號、搜狐號、

新浪財經頭條、一點資訊、網易號、蜻蜓FM、虎嗅、鈦媒體等管道,

覆蓋商業財經核心受眾人群

財經無忌是中國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成員

這些用戶能為騰訊提供大量的、持續的、可跟蹤的使用者行為資料。

現在騰訊的信用分是從5個維度對用戶的信用進行評估,分別為社交指數、安全指數、財富指數、履約指數和消費指數。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和發展態勢來看,移動支付進入下半場的信用之戰後,阿裡和騰訊依然是主要的競爭者,芝麻信用和騰訊信用之間還將一戰,當然也不排除第三者創業公司的出現,最後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2、挑戰芝麻信用分,誰會是騰訊手上的王炸?

在支付戰爭的上半場,消費場景連接了線下的支付,而到了下半場,信用場景需要撬開的是一個人背後的整個金融生活體系。

現在芝麻信用分的先發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它的軟肋在於,它的資料來源更多的是來自於線上消費,如何補充更多的,來自線下生活軌跡背後的信用消費資料是芝麻信用的一個短板。

另一方面,真正構築一個人的信用評級,它的判斷維度是需要多樣性和複雜性的,如果資料僅僅來自于電商交易,或者說過於倚重消費資料,往往會產生失真。比如有些人高端消費人群,很少自己通過電商去交易消費,那他們在這一塊呈現的內容肯定是偏少的,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老闆的秘書有時候比老闆的芝麻分要高的原因。

阿裡的弱點,正是騰訊的優勢。

首先,騰訊有強大的社交基因,無論是微信還是QQ,背後實名綁定的微信支付,一方面帶去了大量線下消費場景的交易資料——讓老闆拿出手機在商場支付比讓老闆在淘寶上下單容易多了,另一方面,社交圈的人脈親疏關係,來往交流等給信用體系的評價帶去了足夠多的評判維度。

其次,騰訊開始大量的佈局線下的信用場景。比如和銀行合作的信用卡業務、車險業務、車貸業務甚至手機延保業務等等。

這些基於信用體系而產生的場景正是騰訊所看重的,這裡面產生和沉澱的資料又能為騰訊的信用分補充線下的信用場景內容。

除了這次傳統的信用場景之外,摩拜單車8月7號推出的“免押金”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摩拜單車宣佈在全國超過150個城市推出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使用者通過微信小程式註冊摩拜單車帳戶,就可以參加免押金活動。

事實上,摩拜的這個免押金活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行銷活動,如果結合騰訊信用分的上線,我們可以發現,單車的“免押金使用”正在為騰訊創造一個新的個人征信評價場景。

經過短短不到3年的發展,共用單車在全球範圍內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新寵。而摩拜單車高頻的使用場景,會產生大量有關支付、騎行的消費資料,這對騰訊信用分是一種很好補充,借助摩拜小程式騎行免押金服務,這無疑有利於加速普及騰訊信用的應用場景,幫助微信支付打通征信、授信、個人貸款等板塊。

馬化騰在上一次和朱嘯虎的“互懟”中,就透露“摩拜不僅僅只是一輛自行車”,這也是為什麼馬化騰能願意主動來為摩拜發聲的原因——摩拜的出行資料、消費資料、支付資料,可以豐富騰訊的線下場景,也許在未來,摩拜將會成為騰訊信用分挑戰芝麻信用的一張王牌,甚至會不亞于王炸。

3、移動支付下半場,微信支付能打敗支付寶嗎?

延續上半場的競爭,無論是作為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較量遠遠沒有結束。不過在這場以信用消費為主的戰鬥中,雙方已經根據各自的優勢,選擇在不同的領域搶佔優勢。

從目前來看,支付寶側重於在低頻的大消費場景中發力,比如信用租房、信用旅遊、信用住酒店等等,這一塊主要還是借助阿裡系的強大電商產品,這也是為什麼阿裡一定要把飛豬獨立出來做大的一個原因,同時在具有傳統優勢的消費金融領域,比如花唄、借唄等,這些都是基於現有的阿裡產品特點開展的。

和支付寶不一樣,微信支付的信用體系偏重於高頻的小場景,以小額支付為主。比如在便利店的消費、比如刷公交卡、甚至菜場買菜等等。這也是因為微信支付線上下具有足夠多的消費場景,而這些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高頻消費場景很容易就轉化成了信用消費場景。

場景消費的轉換很好理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各占一塊優勢,相當於大家都是在引導消費者把從此的儲蓄卡支付轉成帳戶的信用支付。

得益於線下多種生活場景的佈局,微信事實上還獲取了另一種信用資料的可能,比如前面介紹的摩拜借助小程式推廣免押金這樣的活動。

摩拜單車作為一個日常生活場景,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外延性,它的使用和消費甚至可以跨出單車這個領域,比如摩拜和消費品牌聯合,做一些品牌之間的消費關聯,此前摩拜和京東、唯品會、麥當勞、Nike等平臺和品牌都做過類似的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摩拜積累了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和信用消費資料,這些資料的沉澱和畫像,相當於給摩拜背後的微信支付帶去了源源不斷的複合資料。

而這樣的多品牌的聯合產生的信用評價和信用場景,一定是微信支付最希望能獲得的資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摩拜單車能成為騰訊信用分的一個重要資料流程量入口。

最後在社交領域,微信支付同樣能帶去豐富的信用場景,比如個人之間的轉帳交易,紅包發放,甚至面對面的資金往來,都能在社交場合中,通過信用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實現信用交易。

這一塊的資料沉澱同樣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且它是基於人脈關係的信用,從信用的發源和本質來說,可靠性會更強。

當然,移動支付的下半場也才剛開始,騰訊信用分的推出也才沒幾天,可以說信用消費的競爭才剛剛打響,未來也存在著多種變數,誰能最後成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我們拭目以待。

往期好文

無忌君個人微信:seaver127

「財經無忌」,一個人的商業生活分享平臺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介面、騰訊企鵝號、搜狐號、

新浪財經頭條、一點資訊、網易號、蜻蜓FM、虎嗅、鈦媒體等管道,

覆蓋商業財經核心受眾人群

財經無忌是中國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成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