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學生文化遺產友好傳承夏令營五臺山之旅

菩薩頂108級臺階前留影

“期待的太虛無, 而親眼所見更加震撼”

8月3號, 第一屆港澳與內地大學生文化遺產友好傳承夏令營從山西平遙,

前往佛教聖地五臺山。 經過5個多小時的車程, 夏令營一行42人抵達五臺山。

選擇五臺山作為本次夏令營“晉善晉美”系列行程的重要一站, 是因為佛文化作為中國傳統宗教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和歷史文化內涵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而五臺山作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不管是從人文旅遊, 還是歷史淵源, 五臺山上數百座佛寺, 都無不彰顯著佛文化對於這座名山的浸潤, 都無不講述著佛文化傳承千年的厚重。

初到五台, 時值午時, 與五臺山的第一次接觸, 由午飯開始。 為了讓營員們親身感受清修的味道, 大家的午飯被安排在了五臺山山腳的一家素食齋飯館。 營員們對於一道道擺上來的似肉非肉的菜式很感興趣,

瞭解到這是為了滿足皇帝出行五臺山, 難以忍受素食之苦, 而產生的獨特的美食的時候, 引發了大家的一陣感歎。 這樣的奇聞異事更是增添了營員們對於五臺山之行的期待。

獨特的五臺山味道的午餐之後, 夏令營在五臺山的文化遺產友好傳承之旅正式開始。 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內地參加文化活動的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理事吳潔玲表示:“來五臺山的第一感覺是舒服, 空氣清新, 溫度適宜。 還有的感覺就是, 到了這裡就會不自覺地虔誠起來。 ”

夏令營的營員們此行的主要內容, 是瞭解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在相互融合中的共生;瞭解佛文化在五臺山發揚和傳播的過程;瞭解五臺山作為佛教聖地的歷史淵源;參觀並瞭解五臺山極具特色的十餘座極具特色 的寺廟,

瞭解寺廟規制, 感受佛教文化。

第一天的行程, 營員們首先來到菩薩頂, 這座坐落於靈鷲峰之上的皇家專用行宮, 在風雨裡依然保留著它不同於尋常寺廟的規制, 盤龍的門楣, 彰顯著皇室的威嚴和獨尊。 另外這座五臺山上最大的喇嘛寺院, 也是漢藏文化融合的一大象徵。 之後, 沿著108階石梯而下, 便能夠看到山腳下和著白雲藍天而獨立的白塔 。 白塔之上, 大家走進了顯通寺, 寺內高聳這一座銅鑄鍍金的佛殿, 殿下有五座形態各異的佛塔相伴, 舉 世獨有, 而佛意深遠。 顯通寺是五臺山建立的第一座寺院, 它的存在見證了佛文化的盛衰和傳承。 在塔院寺,

我們如願見到了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 站在這座純實心的白塔之下, 不由得感歎古代匠人高超的修繕技藝, 更感歎那蘊含在這白塔背後的信仰崇高。

第二天, 五臺山的陣雨像是臨時起興, 來了一場遲到的歡迎儀式, 營員們在普化寺、龍泉寺、鎮海寺和殊像寺的行程, 因為陰雨的緣故, 做了簡化, 按照分配好的小組進行小組自主參觀和學習。 從山泉水甘甜暢爽的龍泉寺開始, 到佔據風水聖地的鎮海寺;從具有獨特造型騎獅文殊的殊像寺, 再到擁有五臺山上唯一臥佛的普化寺。 短短兩天時間, 一路看下來, 也不過是走馬觀花一般欣賞了五臺山數百座造型各異、意蘊紛雜的寺廟中的八座, 卻已經給每一位營員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來自澳門的大一新生黎梓浚這一路走來, 對於五臺山上不同時期、不同構造、不同形式的寺廟有著強大的好奇心, 親眼見到之後, 他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期待與親眼所見, 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期待的太虛無, 而親眼所見更加震撼。 ”

五臺山一行, 除了對於佛文化的淺顯認知, 更重要的是佛理中所蘊含的苦樂意味和修行心境。 夏令營的目的在於交流, 而交流的意義在於傳承。 傳承於心, 是對於傳統文化最高的尊重。 佛文化作為傳承至今而不消弭的宗教文化, 早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它作為一種情感和理想的寄託, 亙古綿長, 浩瀚不絕。

文化遺產友好傳承夏令營的腳步還將在三晉大地上走下去, 對於文化發現和遺產傳承的信念,一直在路上 。

仔細聆聽導遊講解

攜手攀登

感受佛教文化

菩薩頂文殊殿殿頂琉璃瓦

塔院寺白塔

對於文化發現和遺產傳承的信念,一直在路上 。

仔細聆聽導遊講解

攜手攀登

感受佛教文化

菩薩頂文殊殿殿頂琉璃瓦

塔院寺白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