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頸椎間盤突出是咋回事兒?該咋辦?

近日, 唐都醫院脊柱神經外科接診一例主訴為“頸椎間盤突出、下肢行走障礙”的患者, 經診斷, 患者突出的椎間盤已經造成明顯的神經受壓, 並表現出症狀, 且症狀較嚴重。 李維新教授建議:手術指征存在, 暫無明顯手術禁忌, 建議完善檢查, 如無禁忌, 則儘快手術給神經減壓。

患者李某和家屬在就診的時候表示自己的疑問:教授, 這頸椎間盤突出到底是咋回事兒, 怎麼會這麼嚴重要手術呢?

頸椎間盤突出是啥病?

頸椎間盤突出是臨床常見導致患者頸椎病的原因之一, 是指頸椎骨性結構、髓核等在發生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椎管內, 從而造成相鄰的組織受到壓迫等表現出症狀。

頸椎間盤突出是怎麼來的?

臨床上, 頸椎間盤突出可由多種原因導致, 最常見的原因為外傷後護理不當加快頸椎的退行性改變,

導致疾病發生。

日常生活中高枕或低枕睡覺、躺著看書、趴在桌子上睡覺等不良習慣也給頸椎帶來傷害導致突出。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頭頸需要長時間固定在某一體位導致頸部肌肉的過度勞損, 加快退行性變誘發頸椎間盤突出。

頸椎間盤突出有哪些危害?

臨床上, 頸椎間盤突出對人體造成的常見的危害為壓迫頸部脊髓或神經, 導致患者表現出脊髓、神經受壓症狀, 出現手腳麻木、行走障礙、大小便障礙等臨床症狀。 症狀嚴重的患者則可能由於脊髓、神經受壓發生高位截癱危及生命。

頸椎間盤突出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在解剖學上, 頸椎間盤突出可根據其突出的位置分為中央型及側方型兩種類型。

中央型頸椎間盤突出患者症狀通常出現脊髓受壓症狀, 表現為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癱瘓以及大小便異常。

側方型頸椎間盤突出患者通常出現神經受壓後根性疼痛症狀, 表現為可放射至肩部或枕部頸部疼痛、活動受限、一側上肢疼痛麻木感等。

頸椎間盤突後該怎麼辦?

很多患者在就診的時候都會詢問:醫生, 那我該咋辦啊?頸椎間盤突出患者也不例外。 患者經常半是疑惑, 半是擔心的詢問:醫生, 頸椎間盤突出後該怎麼辦啊?是不是要手術呢?

患者在詢問的時候多數內心可能先入為主的認為神經外科既然屬於外科, 那是不是要手術呢?事實上, 手術確實是頸椎間盤突出患者治療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並不是唯一選擇。 甚至不是治療首選。

脊柱神經外科對頸椎間盤突出患的治療主張:患者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的脊髓、神經受壓症狀, 則建議根據患者病情通過藥物、牽引、按摩、理療、頸部制動等保守治療方式治療;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脊髓、神經受壓症狀或反復保守治療沒有效果,

則臨床多建議手術治療。

近年來, 隨著脊柱神經外科微創理念的不斷堅持、傳承, 脊柱微創技術的不斷改進、創新, 脊柱微創器械的不斷使用、更新, 手術在頸椎間盤突的治療中不僅能夠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 更能夠堅持微創, 更有利於患者恢復, 是患者手術指征存在後治療的最佳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