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為什麼需要一名教練?

隨著鐵三賽季的到來, 比賽越來越多, 也越來越多朋友問該不該找教練。 所以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有心學習者, 都需要一個引領你進門的導師。 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 不管什麼運動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知識與不同的方法。 隨便搜一個三個月的馬拉松計畫, 可以找到海量資訊。

那為什麼我需要教練?

如果過去的自我訓練, 發現進步很小或者受傷不斷。 你會認為自己達到極限還是方法不對?許多人會認為自己到達極限, 因為承認自己的方法不到位、需要他人指導是難堪的事實。

如果以一年來做為單位,

一年後你如果沒有發現進步或身心狀態的改善, 或許就可以考慮換個訓練模式或是找教練。

跟減肥一樣, 一年的飲食調整卻發現體重沒有減少, 你要找的是另一個方法, 而不是在原來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教練到底是幹嘛的?

如果你無法認識自己, 教練就是説明你認識自己的那個人。

很多人在許多紛繁的資訊下, 加上對自我能力錯估。 不管在訓練或是體重調整上都很難到位。 教練的工作不只是開計畫或功能表, 而是依照不同人的需求進行個體化的調整, 並控制個體在強度上的收放。

教練指導重點不只是要你照做, 還要你給予大量的回饋與反應。 而他將會以你回饋的反應進行調整與改變。

如果你今天找到了一個好教練,

你應該做的是吸取他給你的經驗, 並勇於提問。 一個好問題可以看出教練的專業程度, 也能讓教練知道你認真的態度。

學生時代我們總是愛讀不讀, 但成熟後的我們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老師總是在講臺上問:“大家聽懂了嗎?需要我再講一次嗎?”許多人似懂非懂, 但多半會保持沉默。 你不應該當沉默的那個人。

【圖】在北京舉行鐵三新人講座

我可以不要教練嗎?

要靠自己努力進步是可以的, 但要有幾個大前提。

第一個是對自己水準與體能的熟悉, 而不是憑空猜測。 第二是訓練要像橡皮筋一樣懂得收放自如。 第三是你必須自己花心力去多訓練、上場比賽過, 才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法則。

要讓自己成長為好的運動員,

從訓練計畫到健康飲食、傷病預防等都要學。 但我們畢竟不是專家, 所以最好把這些困難的議題交給教練, 自己只要執行並提問就好。

如果你有保持紀錄的習慣, 拿個一年對自己做實驗。 很快就會知道這一年來自己的改變是好是停頓。 就會知道教練的必要性。

【圖】過去一年來, 在王開元老師的指導下, 我的大鐵成績突破10小時大關(2016.6.26奧地利IRONMAN), 刷新了中國人IRONMAN馬拉松紀錄, 廈門IRONMAN70.3國內選手自行車最快紀錄, 2017開年首站IRONMAN 70.3塞班年齡組冠軍。

很多人玩鐵三是健康開心完賽, 這樣真的很好。 但如果你要開始自我挑戰, 或許你就應該參照他人的經驗或是找一個好的教練, 因為完賽跟追求成績的運動過程很不相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