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華日報》刊發署名文章,說的都是你習以為常,卻又能真切感受到的“小事”

今天, 《新華日報》“思想週刊”

刊發區委王維峰書記署名文章

《增創“隱性財富”, 踐行“共建共用”》

王書記介紹了銅山從百姓幸福感出發

堅持民生共用戰略, 推進幸福與經濟共同增長

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進行

讓發展成果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

王書記具體是咋說的?

跟著銅寶, 一起去看看

增創“隱性財富”, 踐行“共建共用”

□ 王維峰

當前, 銅山正在補齊短板實施“六公六建”(城區公共廁所、公交首末站、公交月臺、公共自行車、公共停車場、公共道路和農村公共交通、改水、改廁、衛生服務站、小學校恢復、環境建設), 努力實現全民共用發展成果的目標, 打造綠色發展先導區、科技創新示範區、民生幸福共用區。

聚焦富民, 將“共建共用”的理念貫穿發展始終

注重增加百姓的“隱性財富”。 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為抓手, 著力構建社會建設“十二大體系”, 用基本公共服務開支的“減”, 換取收入含金量的“增”。 減輕了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負擔, 呈現出底線民生不斷築牢, 基層民生和品質民生逐步提升的良好態勢。

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 在城建和基礎設施項目實施過程中, 把群眾受益作為重要原則。 在動遷過程中, 秉持耐心細緻的原則, 特別是像軌道交通、舊村改造等項目, 廣大幹部逐戶溝通協商, 傾聽群眾訴求, 使群眾體會到自己才是發展的“利益實現主體”。

不斷完善服務群眾的體制機制。 以大走訪等活動為載體, 開展“三結三幫”活動, 引導黨員幹部“用真心、動真情、聽真話、幫真事”,

努力做群眾可以信賴的發展開路人、可以依靠的致富帶頭人、可以傾訴的身邊暖心人, 構建群眾訴求反映、處理的制度機制, 使活動的開展過程成為群眾得實惠的過程。

補齊短板, 構築幸福生活圈

以“六公六建”為抓手,

認認真真找准短板, 扎扎實實補好短板, 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教育醫療方面。 銅山正著力優化中小學教育資源佈局, 滿足居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 同時, 著力推進農村中小學恢復教學點工作, 確保上下學單程步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區裡加快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址建設, 不久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同步抓好存量醫療資源提檔升級,實現農村就醫條件明顯改善,百姓就近看病就醫的目標。

道路交通方面。在城區著力抓好公共道路、公共自行車、公交月臺、公交首末站建設。新建35個公共自行車站點,並探索建立城區“共用單車”服務系統。在農村,著力抓好鎮村公交建設,今年底,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

公共服務與便民設施方面。投入4.5億元,著手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並以打造高水準市政設施為切入點,妥善解決如廁難、停車難等城市頑疾。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體系。讓市民擁有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

城鄉環境方面。抓住與主城區共同創衛、創文的契機,精緻精細地建設城鄉環境,取得了舊貌換新顏的效果。萬達廣場等一座座樓宇的霓虹燈讓城市形象亮起來。在農村,一場美麗鄉村建設正在有序開展。

著眼未來,以創新包容的精神建設“共用銅山”

建立在共用經濟、共用空間基礎上的共用城市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抓好共用城市建設,讓每一位銅山百姓和每一位來銅山創業、就業、置業的新銅山人,都能擁有適宜的生活空間和發展空間。

實施更加包容的共用治理策略。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探索制定共用交通、民宿、公共空間、眾創空間等不同領域社會資源分享政策,保障共用銅山計畫的有序、持續推進。

大力發展現代共用經濟體系。規範發展共用單車、網路約車等業態,構建交通共用體系。積極引導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發展包括聯合辦公空間、眾創空間等多元化的辦公共用平臺,為更多的創業者提供共用資源等。

建設更多共用公共空間。隨著城市建設佈局愈加緊湊,那些充滿人性化設計、高品質的公共空間,如公園、遊憩場、快捷咖啡館,讓城市變得生動。按照“資源跟著需求走、服務跟著居民走”這一理念經營城市,讓居民共用城市多元空間的魅力。

(注:文章有刪減)

在銅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就是讓廣大人民更加富裕、日子過得更好

讓群眾生活更有質感、幸福感

今後,銅山將瞄準“徐州南部主城區

第一商業副中心”的目標

堅持把優質的資源讓全民共用

打造綠色發展先導區、科技創新示範區、民生幸福共用區

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

銅山人,讓我們一起期待更美好的銅山

不久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準的醫療服務。同步抓好存量醫療資源提檔升級,實現農村就醫條件明顯改善,百姓就近看病就醫的目標。

道路交通方面。在城區著力抓好公共道路、公共自行車、公交月臺、公交首末站建設。新建35個公共自行車站點,並探索建立城區“共用單車”服務系統。在農村,著力抓好鎮村公交建設,今年底,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

公共服務與便民設施方面。投入4.5億元,著手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並以打造高水準市政設施為切入點,妥善解決如廁難、停車難等城市頑疾。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體系。讓市民擁有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

城鄉環境方面。抓住與主城區共同創衛、創文的契機,精緻精細地建設城鄉環境,取得了舊貌換新顏的效果。萬達廣場等一座座樓宇的霓虹燈讓城市形象亮起來。在農村,一場美麗鄉村建設正在有序開展。

著眼未來,以創新包容的精神建設“共用銅山”

建立在共用經濟、共用空間基礎上的共用城市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抓好共用城市建設,讓每一位銅山百姓和每一位來銅山創業、就業、置業的新銅山人,都能擁有適宜的生活空間和發展空間。

實施更加包容的共用治理策略。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探索制定共用交通、民宿、公共空間、眾創空間等不同領域社會資源分享政策,保障共用銅山計畫的有序、持續推進。

大力發展現代共用經濟體系。規範發展共用單車、網路約車等業態,構建交通共用體系。積極引導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發展包括聯合辦公空間、眾創空間等多元化的辦公共用平臺,為更多的創業者提供共用資源等。

建設更多共用公共空間。隨著城市建設佈局愈加緊湊,那些充滿人性化設計、高品質的公共空間,如公園、遊憩場、快捷咖啡館,讓城市變得生動。按照“資源跟著需求走、服務跟著居民走”這一理念經營城市,讓居民共用城市多元空間的魅力。

(注:文章有刪減)

在銅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就是讓廣大人民更加富裕、日子過得更好

讓群眾生活更有質感、幸福感

今後,銅山將瞄準“徐州南部主城區

第一商業副中心”的目標

堅持把優質的資源讓全民共用

打造綠色發展先導區、科技創新示範區、民生幸福共用區

打造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

銅山人,讓我們一起期待更美好的銅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