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少林足球有點誇張,但我國的球王卻真真切切的射穿球網

今天中國足球幹掉了韓國隊, 幹掉了棒子, 熱血沸騰, 普天同慶!

雖然中國足球一直被黑, 然而我們國家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的球王, 比如, 宋代的高俅。 再比如民國時期的李惠堂。

李惠堂, 中國近代體育史上著名的足球運動員。 從17歲開始足球生涯, 活躍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亞洲足壇, 被球迷和香港媒體親切的評為“亞洲球王”。 他不但是戰前罕見的中國職業足球運動員, 也是當時公認的中國足球第一人。

這哥們1905年出生於香港。 李惠堂4歲那年, 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居住。 在那裡, 這個天性喜愛足球的孩子,

把家門口的狗洞當成了練習射門的目標。 由於從香港帶回的足球被踢壞後, 就從家門口的兩棵柚子樹上摘下柚子來當球踢。 等到樹上的柚子都被摘完後, 他又用布巾紮成布團當作皮球來練習。 經過幾年的鍛煉, 他的身體日見壯實, 球技過人。

10歲左右, 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運動比較普及的皇仁書院, 接受了比較系統的足球訓練。 李惠堂球風正派, 腳下功夫深。 一次, 他在與英國海軍球隊比賽時, 球剛過中線, 就拔腳勁射, 球竟穿過好幾個英國選手的人叢硬是入網。 他還曾經一人從後場盤球, 接連晃過四五個前來阻截的對手, 一直把球帶到對方禁區, 從容起腳, 把球攻入門裡。

這球技堪與貝利、貝肯鮑爾和馬拉多納相媲美。

1922年, 年僅17歲的李惠堂被選入香港最有名氣的足球勁旅--南華隊, 出任主力前鋒。 他身高1.82米, 速度快, 動作敏捷, 控球技術尤為出色。 球在他的腳下, 對方兩三個人圍上去也難以搶走。 他的射門技術更是令人叫絕, 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 他都能左右開弓, 球出如矢, 力拔千鈞。 他的倒地臥射更是一大絕招。

令李惠堂揚名的是, 在馬來西亞他率隊11:0大勝檳城軍聯隊, 一人獨進7球, 並震驚球界地射穿了對方球網, 從而產生李惠堂罰12碼, 力大無比, 要踢死人的之說, 以及“看戲要看梅蘭芳, 看球要看李惠堂”的口碑。

1937年抗戰爆發, 重慶成為國民政府的陪都, 從而成為戰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乃至體育的中心。

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 1944年李惠堂率東亞足球隊來到重慶。 他的到來, 就好比現在的C羅、梅西駕臨, 轟動了整個山城, 令老少球迷為之瘋狂。 李惠堂頭一個開腳就選擇了南岸文峰塔下西部足球發源地——由英國皇家足球隊隊員陶維義創辦、具有傳統足球體育項目歷史的廣益中學, 並在此進行了一場輔導性的友誼賽。 當天, 除廣益中學師生全體出動外, 還有無數球迷前來, 都想親眼目睹球王風采。

值得一提的是:抗戰時, 李惠堂先拒絕了為日本人踢球, 後又拒絕在汪偽政府任職, 閃光出他的民族氣節。 在大後方的崢嶸歲月, 李惠堂全力以赴開始體育救國, 巡環重慶、成都、自貢、昆明作表演賽和義賽, 籌集資金款項, 救劑戰孤,

援助難民, 為抗戰募捐踢球達138場, 在重慶還擔任了青年軍體育委員會常委兼體育總教官, 被授少將銜。

1979年7月4日, 李惠堂因病逝世, 享年74歲。 據統計他在各項足球比賽中, 共射進1860個球, 與巴西的裡登雷克、德國球星蓋德穆勒、球王貝利以及獨狼羅馬裡奧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五大巨星。 其實中國足球從來就不缺的好球員, 好苗子, 缺的可能是一種積極足球制度。 願中國足球蒸蒸日上, 重霸足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