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田野裡飛出了機器人,遠郊農村學校科技好苗憑什麼赴美參賽

近日, 2017第26屆“FIRST機器人挑戰賽”深圳區域賽決賽在西麗大學城體育中心落下帷幕, 一支名不見經傳的隊伍——上海市奉賢區曙光中學6361戰隊, 與澳大利亞4631隊和英國倫敦1884隊共獲冠軍聯盟, 將於4月19日赴美國休斯頓參加世錦賽。 一所遠郊的農村學校, 何以走出一支機器人戰隊?

面對挑戰巧用戰略成功逆襲

本次比賽, 主辦方只給了6周時間製作機器人。 “時間非常緊, 加之學生平時學業繁忙, 又是首次參與這類國際性賽事, 確實面臨諸多挑戰。 ”曙光中學6361戰隊領隊老師說。

在機器人製作過程中, 隊員們遇到不少困難——自己購買零部件材料,

對材料進行不同的切割, 每道工序都費時費力。 但為了能參加比賽, 小夥伴們無怨無悔地付出。 有時候, 隊員之間對一個設計有不同意見, 常常爭得面紅耳赤。 在老師的協調下, 最後順利解決。

奉賢區曙光中學學生在參加機器人大賽。

“三分靠實力, 七分靠運氣。 ”談及此次比賽取勝, 隊員們淡淡地說。 根據比賽規則, 正式上場操縱機器人比賽的隊員只有陸黃浩、王欣怡、吳中笑、陶爭屹4位, 其他隊員是否只能做做啦啦隊?其實不然, 張婧一、鄒灝然、朱詩偉等隊員作為“情報組”, 在場外通過交流瞭解其他組機器人的性能, 改進比賽策略, 做到知己知彼。

決賽中, 第一局失利, 落後對方10分;第二局努力戰成平手;關鍵的第三局,

起初形勢一直不容樂觀……但隊員們並沒放棄, 全身心投入比賽, 把輸贏都置諸腦後, 終於在最後幾十秒內等到機會, 成功實現逆襲。

創客車間裡走出“科技好苗子”

曙光中學地處奉賢區奉城鎮,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 可能從沒接觸過機器人。 此次去深圳參加比賽的選手, 都是學校機器人戰隊指導老師余曉柱在拓展課上發現, 並逐漸培養起來。

70後的餘曉柱是位元物理教師, 對電子、程式設計等領域很感興趣, 業餘時間也有一定研究。 2015年, 他開設了一門拓展課——Ardino創意設計。 這門課程涉及微型機器人、軟體程式設計、機械製作等內容, 他把這門課當作學生學習科技的切入口, 由此有意識地發現並培養了一批喜愛科技、熱衷動手的好苗子。

2016年暑假, 餘曉柱與學校科技老師陳鳳帶領9030戰隊(即“6361戰隊”的前身), 第一次參加了在嘉定舉行的中美(國際)機器人挑戰賽(即CRC邀請賽)。 自那以後, 餘曉柱對機器人製作的熱情更為高漲。 在區科技專項資金的支援下, 當年9月, 學校專門設計佈置了一個創客車間, 添置各類設備。 不久, 機器人團隊成立了, 隊員們走上了機器人製作之路。

2017第26屆“FIRST機器人挑戰賽”深圳區域賽決賽上, 上海市奉賢區曙光中學6361戰隊, 與澳大利亞4631隊和英國倫敦1884隊共獲冠軍聯盟。

遠郊學校緣何科創進步飛速

近年來, 奉賢學子在DI“上海青少年創新思維大賽”中多次獲獎。 2015年, 由匯賢中學5位八年級學生組成的匯賢中學團隊代表中國賽區, 參加了在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舉行的2015年DI全球青少年創新思維總決賽。

該校從88支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水準參賽隊中脫穎而出, 榮獲初中組全球第一名;今年, 奉賢區青少年科學院推薦的2個科技創新專案——青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古華中學學生屠怡琳發明的“帶倒計時的話筒”和奉教院附中學生陳初陽發明的“不鬆散鞋帶的運動鞋”, 均被錄用, 將參加第5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 其中“不鬆散鞋帶的運動鞋”在本地交易會成為唯一一個當場簽約技術轉讓的青少年創新項目。

遠郊學子, 緣何能在科技創新上取得不錯的成績?在曙光中學黨支部書記楊旻看來, 一方面, 這離不開機制保障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設立專門的科技輔導團隊,

為基層學校提供功能表式服務和指導。 當科技老師工作中遇到問題, 第一時間向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求助時, 總能得到及時幫助。 而中心聯通區內外的專家資源平臺, 可以及時滿足基層學校科技教育的需求。

文/許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