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內蒙古大數據異軍突起 草原有雲 雲湧草原

內蒙古大資料異軍突起 草原有雲 雲湧草原

近年來, 大資料產業異軍突起, 使內蒙古自治區一躍成為雲計算產業的主要省份。 截至2016年底, 內蒙古自治區雲計算及相關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 並成立了大資料局。 大型雲計算資料中心伺服器裝機能力已達90萬台, 居全國首位。 因為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勢頭猛, 目前, 雲計算產業已形成以呼和浩特市為核心, 以包頭市、鄂爾多斯市、赤峰市、烏蘭察布市為重點的發展格局。

▲人民日報版面

中國電信雲計算基地搶先佈局“中國雲谷”

作為行業領先的綜合智慧資訊服務運營商, 中國電信早在2011年就認識到內蒙古在建設雲計算資訊園方面具有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區域優勢, 舉全集團之力開工建設了坐落於“中國雲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的中國電信雲計算內蒙古資訊園。 資訊園規劃總投資173億元,

占地面積約1500畝, 總建築面積100.6萬平方米, 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雲計算資料中心,也是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內蒙古自治區最先設計、最先開工、最先運營的雲計算基地。 目前, 集團已完成投資近24億元, 具備1.4萬個機架、約30萬台標準伺服器的雲計算資源能力及辦公、餐飲、住宿等服務保障能力。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時至今日, 已有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網易、搜狗、萬維、樂視、萬國資料、金山等世界知名互聯網企業及國家教育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上海證券、內蒙古銀行等政府和企事業單位50多家入駐園區, 並依託資料中心承載自身日益增長的雲計算、大資料業務。 經過3年多的建設及完善, 雲計算內蒙古資訊園已成為中國電信IDC集約運營的標杆、8+2+X戰略的北方核心,

亞太地區目前最大的雲計算基地。

大資料產業風起“雲”湧和林格爾連接世界

目前, 內蒙古自治區光纜總長度已達42萬公里, 互聯網寬頻接入埠890萬個, 4G基站3.4萬個, 寬頻用戶普及率88.7%, 行政村嘎查通寬頻率80.7%;建成中蒙俄國際光纜、呼和浩特至北京4條直通光纜, 設立了內蒙古國際出口局, 形成了通達國際國內的高速寬頻網路;雲計算應用創新迅速推進, 阿裡巴巴、騰訊、百度、浪潮、京東、曙光、搜狗、中國華錄、IBM等一批資訊服務商入駐;大資料、物聯網、“互聯網+”等產業正在快速興起;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智慧城市、企業服務等領域發展方興未艾。

大資料加速向傳統工業的滲透, 驅動著自治區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

推動著製造業向網路化、數位化和智慧化方向發展。 目前, 內蒙古的稀土、煤炭等大宗商品已建成電子交易平臺並投入運營。

目前, 內蒙古已經形成一批企業集聚、基礎齊全、要素齊備的大資料園區——和林格爾盛樂現代服務集聚區、內蒙古自治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包頭市高新技術園區、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赤峰市紅山區雲計算產業園、烏蘭察布市中關村科技園和錫林郭勒盟中電智雲多倫大資料產業園等。 同時, 成功吸引阿裡巴巴、華為、騰訊、百度、浪潮、京東、中興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相繼入駐各園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