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人生三不盡:事不做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

事不做盡

深圳有一家貿易公司的老闆, 做生意特別厲害, 運用“大魚吃小魚”的吞併策略, 將當地大大小小的十幾家企業全都吃進了肚, 形成了一個局部壟斷的大集團。 有人勸他給別人留條活路, 他卻認為“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出手更是毒辣, 絲毫不留餘地, 擴張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

但是此舉得罪了不少人, 尤其那些失去當前財路、又沒有機會另尋生路的人。

就在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 名聲達到頂峰的時候, 一些被他打敗的對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項投資中官商勾結、暗箱操作的證據, 舉報給了經偵部門。 這個霸道十足的商業帝國, 就這樣頃刻間轟然坍塌。

為人處世,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我們總會碰見形形色色的人, 許多人或許會露出弱點和錯誤, 這個時候如果你步步緊逼, 抓住別人的錯誤打擊到底, 不給一點面子, 也不給對方一點臺階下。 如此一來, 對方就會跟你針鋒相對, 撕破臉皮鬥到底, 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們之間不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 說不定會成為世代的仇敵。 這對你人脈圈的拓展非常不利, 必將嚴重影響你未來事業的發展。

我們一定要懂得“事不做盡”這一處世法則。

對於那些無傷大礙的小錯誤, 應該大度地給對方一個調整糾正的空間, 必要時甚至可以幫對方遮掩一下。 這樣一來, 你收穫的不僅是衷心的感激, 還有眾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話不說盡

一個年輕人, 想在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裡謀得一個職位,

恰巧愛迪生需要一個助手, 於是就接見了他。 年輕人向愛迪生表明來意之後, 坦露了自己的心志, 他說:“我一定會發明出一種萬能溶液, 它可以溶化一切物品。 ”愛迪生聽完之後, 反問道:“那麼, 你想用什麼器皿來裝這種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嗎?”年輕人頓時無言以對了。

年輕人之所以面試失敗, 就是因為他把話說得太絕對, 沒有給自己留條後路, 從而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如果他懂得“事不做絕, 話不說盡”的道理, 就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話多的人, 通常只為了一時痛快, 不考慮說出去的話會產生什麼效果, 要知道說出來容易, 做起來難。 多說話非但無益, 還會給自己平添不必要的麻煩。 成熟的人, 說話會分輕重,

只說三分話, 給自己留條後路, 說得太絕對, 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福不享盡

《法演四戒》第二句話“福不可享盡”, 叫人要知足, 可是一般人往往認為有福就要儘量享受。

現代社會發展了, 很多人一夜暴富, 花錢如流水, 房子一個不夠, 要買十個, 老婆一個不夠,還要在外面養個小的,海參鮑魚吃不夠,還要去吃什麼松鼠、果子狸。

這種人很快就會把福享盡了,慢慢就會倒大黴。

作家林清玄一個背包用了20年,而很多人一年買幾十個皮包也不夠用,這就是不是享福了,而是被欲望迷眼了,這就是損福了,福氣不能盡享,要懂得培福、種福。

唐朝,唐玄宗的太子唐肅宗,小時候經常跟玄宗在一起吃飯。有一次吃肉和餅,玄宗叫兒子用刀子,把肉切成小塊。太子切完了肉,手上還沾有許多油,他就用一塊餅擦手上的油。玄宗嚴厲的看著他,太子知道自己錯了,嚇的把擦手用的餅趕快吃了下去。玄宗高興了,對太子說:“有福不可享盡!對於福氣,就是應該如此珍惜。”所以,玄宗能開創“開元之治”絕非僥倖。

《史記·滑稽列傳》中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禍福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得意到了極點,往往就是失意的開始:最輝煌的時刻,就意味著你將開始走下坡。

說話辦事,為人處世,最難的恐怕就是如何把握分寸。凡事都有一個標準,所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達不到標準自然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而逾越了限度則會過猶不及。因此,事事都要講究個辯證法,無論是處理人際關係,還是工作、勞動,抑或是娛樂休閒,都需要適度而行。事不做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花半開,酒半醉,在得意的時候懂得適可而止,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樂趣。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注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老婆一個不夠,還要在外面養個小的,海參鮑魚吃不夠,還要去吃什麼松鼠、果子狸。

這種人很快就會把福享盡了,慢慢就會倒大黴。

作家林清玄一個背包用了20年,而很多人一年買幾十個皮包也不夠用,這就是不是享福了,而是被欲望迷眼了,這就是損福了,福氣不能盡享,要懂得培福、種福。

唐朝,唐玄宗的太子唐肅宗,小時候經常跟玄宗在一起吃飯。有一次吃肉和餅,玄宗叫兒子用刀子,把肉切成小塊。太子切完了肉,手上還沾有許多油,他就用一塊餅擦手上的油。玄宗嚴厲的看著他,太子知道自己錯了,嚇的把擦手用的餅趕快吃了下去。玄宗高興了,對太子說:“有福不可享盡!對於福氣,就是應該如此珍惜。”所以,玄宗能開創“開元之治”絕非僥倖。

《史記·滑稽列傳》中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禍福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得意到了極點,往往就是失意的開始:最輝煌的時刻,就意味著你將開始走下坡。

說話辦事,為人處世,最難的恐怕就是如何把握分寸。凡事都有一個標準,所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達不到標準自然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而逾越了限度則會過猶不及。因此,事事都要講究個辯證法,無論是處理人際關係,還是工作、勞動,抑或是娛樂休閒,都需要適度而行。事不做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花半開,酒半醉,在得意的時候懂得適可而止,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樂趣。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注明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