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文地理|廣元學子環游秘魯七日談

簽證·機票·酒店·行程·Tips

❤簽證:

秘魯的簽證對於美國留學生是很友好的, 持F1 VISA免簽。 但是奇怪的是當我們在機場check-in, 工作人員說必須要有你們進入和離開秘魯的機票, 我們argue了很久才勉強同意在沒有離開秘魯機票的情況下為我們辦理。 所以保險起見可以打電話問你所買機票公司的客服, 看有無此項官方規定。

❤機票

在Student Universe網站上訂的機票, 紐約飛利馬單程機票300刀+, 返程是從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回紐約, 此處不表。

❤酒店

這次旅行全程都是在Booking上面訂的。 總體來說都很不錯, 物美價廉。

● 利馬Lima推薦住在富人區 Miraflores, 因為客觀上來說治安狀況不是特別好,

只有富人區比較安全。

● 庫斯科Cuzco強烈推薦Amaru Hotel, 價格便宜服務又特別特別好, 房間不錯, 地理位置理想。

● 馬丘比丘的旅館看起來都不錯, 我們隨意在Booking上挑了兩家, 都還可以。

● 鷗雁台Ollantaytambo的旅館普遍較差, 畢竟只是一個小鎮, 遊客一般都會當天回庫斯科, 鮮有人過夜停留。

● 普諾大概也都還行。

❤行程:

Day 1. 抵達利馬, 老城區一日遊

Day 2. 利馬最棒的兩個博物館一日遊

Day 3. 抵達庫斯科, 主要印加古跡參觀, 跨年

Day 4. 前往鷗雁台Ollantaytambo, 途中經過聖穀Sacred Valley、鹽田salt mines、Moray【沒查到中文名= =具體是啥待會兒我們看圖說話。

Day 5. 抵達溫泉鎮, 休閒一日, 為第二天爬馬丘比丘準備體力。

Day 6. 馬丘比丘!馬丘比丘!馬丘比丘!

Day 7. 回到庫斯科, 參觀了太陽神廟, 前往普諾Puno。 之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從普諾過境去了玻利維亞。

❤Tips:

●換錢:利馬換錢非常值(dollar to Sol) ,機場換是最不值的, 我們提前聯繫了酒店來接(有償, 但價格跟打車差不多), 所以之後是去了武器廣場換的。 比較好玩的是這邊換錢的是穿著制服站在街上的大叔, 手裡 拿著一大疊美金和Sol, 一旦你靠近旁邊的員警也會過來【保護大叔, 不是保護你ORZ。 建議在利馬多換些錢, 因為其他地方比如庫斯科的匯率低了0.2

●語言:秘魯的英語普及程度很低, 因為公立學校是不教授英語的, 所以除了景點、酒店、機場、高檔餐廳等接待遊客的地方有英語很好的人, 大部分地方可能需要用身體語言説明溝通, 跟上次去墨西哥的感受不同, 這次來了南美我強烈覺得學一些基本的西班牙語非常必要!非常必要!非常必要!而且超級有用噠,

因為南美那麼大一片都是說西語, 萬水千山走遍都要靠它。

●交通:秘魯有Uber, 推薦。

●氣候:我嚴重懷疑這裡是熱帶沙漠氣候啊!_(:з」∠)_【不, 不全是。 但是還是幹的要死!千萬做好保濕和多喝水!

●食物:好吃的~南美菜都深得我心, 我們這次有北方妹子也有南方妹子, 有嗜辣如命【我本人。 也有不吃辣的, 但是大家都覺得很好吃~詳細介紹往下看。

●小費:原則上來說這裡沒有小費文化【據我所知全世界是萬惡美帝獨此一家= =但是美國遊客多嘛, 所以...總之隨心就好, 這邊總體來說的服務品質超高的, 所以我們一般都會給一點~

7.電話卡:當地超大運營商Claro, 利馬武器廣場有一家很大的店有英文很好人也超好的小姐姐小哥哥,

需要護照辦理。

●門票:幾乎全有學生票, 出示你學校的學生證即可。 除了馬丘比丘需要有國際學生證International Student Identity Card, ISIC之外。 注意隨身攜帶護照, 因為買門票或者進經典幾乎全部需要出示護照。

❤遊記使用建議

各種實用tips一般會寫在前面, 為心急火燎地找經驗做攻略的大家提供資訊和參考建議。 後面的話介紹景點和個人碎碎念比較多, 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想看我的心路歷程的ORZ 大家適當跳過即可。

那麼, 我們開始吧!

Day 1.利馬, 迷人又破敗的諸王之城

利馬是這次旅行的第一站, 也是眾多前來秘魯旅遊的遊客的共同選擇。 利馬曾經被稱作“諸王之城”, 是西班牙新世界的中心, 也是殖民地宗教、藝術、文化中心。

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

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作為遊客來看, 我感覺利馬很墨西哥城, 跟富人區Miraflores不同, 老城區屬於比較舊但是遍佈景點。 南美許多大城市都是武器廣場+大教堂+市政廳等等的標配全家桶, 利馬也不例外。

個人推薦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Basílic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入內參觀。 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是利馬保存最完好的早期殖民時期的原始建築之一。 最好看的是建築本身, 是西班牙巴羅克風格的典範之作。 至於教堂就是教堂, 無甚特別之處。 而這裡最出名的則是擁有眾多古老藏書的圖書館和地下墓穴。

圖書館內有25000冊藏書, 許多可以追溯到西班牙統治時期。 有拉丁文的古老經書、17世紀皮制的巨大經書、礦物質和植物印染的經書, 還有西班牙第一本手抄的文學作品。

地下墓穴顧名思義,埋著不可勝數的人骨。在基督教宗教信仰裡,死後埋在教堂是一種榮耀,有觀點指出能夠被葬在教堂裡的都是偉人、很有名望的信徒和為教堂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贊助者)。我當時下去看了之後沒有太大的感受,可能因為年輕,對生死的體會還不深刻。

注意地下墓穴是要有導遊帶才能進的,但是這個導遊是由修道院免費提供帶領遊覽整座修道院的,進了修道院後等工作人員安排就好。

傳說中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底下還有無數通道通向武器廣場上其他建築以及更遠,但是由於年代久遠,繼續挖掘有導致建築崩塌的風險,所以到底通道的終點通向何處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未解之謎吧。

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

圖片來自Google,因為整個修道院裡都是不能拍照的。

利馬

離開了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我們在街頭隨便選擇了一家Tour Bus打算毫不費力地遊覽一下利馬城內風光,沒料到這趟體驗所費極少(大概人民幣10塊),所見卻是震撼人心——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利馬最高點以俯瞰利馬全景,也就是貧民窟的頂點。

我一直覺得貧民窟遠看是花團錦簇,頗有藝術氣息的,便如上圖,五顏六色,十分好看。但是誰都知道生活在這兒的人其實過的很艱苦,缺乏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為了生存掙扎。

利馬

然而當我坐著如同過山車的Bus登上山頂,俯瞰時卻是這樣一幅景象,漫山遍野皆似貧民窟。

這裡是利馬,秘魯的首都,而秘魯在南美屬於經濟水準中等的國家。連利馬都是如此,而何況南美其他地方,之後的玻利維亞之行果然證實了我的推測,真的是十分貧窮落後。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們一行人竟然都油然而生了一種震驚和慚愧,雖然明知生活在這裡的人民也有他們自己的歡樂與憂愁,但還是覺得憐憫。

這大概是一種傲慢與自大吧。

現在所擁有的,在許多時刻會覺得是hard模式的,需要咬牙前行的生活,發現其實是值得珍惜的。

利馬

南美人大多愛足球,這是貧民窟腳下的一個球場。

秘魯特產可樂Inca Kola, 本來是一個民族品牌,現在屬於可口可樂。味道很好,絕對值得嘗試!

這是在南美吃的最好吃的一頓,沒有之一!在Miraflores,餐館名字叫做Panchita. 人均20刀左右,對比品質和味道絕對不貴,口味的話接近古巴菜,反正就是南美那一掛的,超好吃,推薦烤牛心!

Day 2. 印加文明初探 行走利馬街頭

Day.2基本上都是文化遊,核心要點是要找!導!遊!沒有講解的文化遊跟鹹魚沒有什麼分別_(:з」∠)_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Huaca Pucllana位於Miraflore,是利馬著名的文明遺跡。 胡亞卡普拉納始建於約5世紀,比馬丘比丘還早了一千年。這裡不屬於印加文明,而是200 AD - 700 AD年間的利馬古文明。在那時,這個區域的功能是祭祀和行政中心。之後該文明被瓦裡文明Wari Culture (500 AD-900 AD)所征服,但瓦裡文明也受到了利馬古文明的極大影響,因此遺跡應該屬於兩個文明的結合體。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金字塔作為祭祀主體,從頂上可以一直看到海岸線。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主體是一個類金字塔建築和廣場。

全程有免費導遊英文/西班牙文講解,會闡述文明的起源與衰落,包括當時的社會結構、宗教祭祀、日常衣食住行,還有獨特的木乃伊喪葬文化。

而我因為太陽太大一直都在開小差_(:з」∠)_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第一次在秘魯看到羊駝駝!超級屌的不理我們一群哇哇大叫和拍照的遊客23333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這就是當時居民的典型衣物、食物,他們家(Wari Culture)陶器很厲害!

遺跡入口處的一景倒是很美,適合人物照。

嘗了嘗當地的frapuccino, 為我手作這杯咖啡的秘魯小哥很甜很軟,就像奶油頂端的這顆紅櫻桃一樣。

參觀完胡亞卡普拉納遺址,我們去了據說是利馬最有價值的兩個博物館: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國家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del Peru,拉爾科博物館Museo Larco

前者位於利馬市自由鎮(Pueblo Libre)的玻利瓦爾省廣場,這個廣場也算一個小小的景點吧,有紀念玻利瓦爾省的雕塑。

秘魯的文明史有2000+年,一共有7個主要文化,在這個博物館裡,你可以通過藝術、紡織品、金、銀以及從前印加時期到印加文明再到西班牙時期的繪畫陶瓷來領略秘魯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徵。

關於秘魯文明,這裡有篇文章寫的很詳盡,值得一讀: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015/201402/4283.html

後者是一個鼎鼎大名的私人博物館,館藏豐富,藏品價值極高,在我看來,最美麗的還不在於藏品,而是精緻的建築本身和纏繞之上的嬌美花朵。

很有意思的是這個博物館裡還有一個專門的情色展區(並不。事實上這是秘魯文明的一部分,他們用描繪性愛場景的作品來表達對生命的讚美和來生的渴望,直白大膽,很單純很不做作(。

拉爾科藏品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英文):

http://www.museolarco.org/en/collection/cultures-and-timeline/

木乃伊墓葬是秘魯古文明的傳統,作為在死後世界獲得安寧和嚮往來生的重要儀式。

重重包裹的木乃伊還要戴上黃金面罩,這是貴族的葬法。

萌萌噠有木有!

這是模仿納斯卡線條Nazca Lines的藏品,眾所周知納斯卡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位於納斯卡沙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從天空俯瞰,呈現出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它的來歷、象徵、及意義至今仍然沒有統一的解釋,曾有人在那兒研究了半個世紀都仍然沒有取得顯著進展,只猜測是外星人所為。納斯卡距離利馬不遠,可以報旅行團前去,然後乘坐小飛機從天空中俯瞰地表上呈現的巨大圖形。我們因為時間有限這次沒有去,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考慮,雖然這一旅行團昂貴,大概要330刀。

一副納斯卡線條,圖片來自Google。沒去是個遺憾啊。

大名鼎鼎的結繩記事——“奇普”

印加文明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字”的,他們使用奇普來表達思想、傳遞消息。曾經的印加古道上,風塵僕僕的印加人攜帶著這些消息從帝國的四面八方飛馳向庫斯科——印加帝國的都城。

他們的編織工藝十分高超。

古樸優美的陶器。

歷代印加帝王與西班牙來的殖民地總督。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巨大的首飾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擁有這些陪葬品的人都是當時的貴族。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小白樓與嬌花。

拉爾科博物館

這抹紅一瞬間就迷住了我。

拉爾科博物館

舉行婚禮的絕佳之地。

拉爾科博物館

晚飯就在拉爾科博物館裡的餐廳吃的,環境上佳,氛圍極好,味道不錯。

Day.3 在王冠上的明珠跨過2017

庫斯科Cuzco座落在聖穀Huatanay中,是一個高海拔城市,海拔有3400米,它的名字在蓋丘亞語(秘魯本土語言)中意味著“肚臍”。城市中的古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它被稱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曾經是印加帝國的首都,也是印加文明的商業、農業與宗教中心。傳說中,11到12世紀時,第一位印加國王曼科·卡派克建立了庫斯科。整個城市的外形酷似一隻美洲獅Puma——在印加文明中十分神聖的動物。儘管曾遭地震破壞,這裡的遺跡仍然大致保存完好,目前庫斯科已經成為了一個純粹的旅遊城市,遍佈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庫斯科是去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經典路線是從利馬飛到庫斯科,再由庫斯科直接坐火車去馬丘比丘,或者庫斯科出發一日遊到鷗雁台ollantaytambo,再從ollantaytambo坐火車去馬丘比丘。我們選擇了後者,所以關於火車的tips請看鷗雁台部分。

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寫的就是她在南美的遊記,著名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她當然不會錯過。但是由於遭遇雨季,她在庫斯科待了十多天才坐上了去馬丘比丘的火車。而就在這十多天裡,發生了兩個動人的小故事。一是她在街頭偶遇了一位知己,一個從荷蘭來的傷心姑娘,彼時三毛也剛剛失去了荷西,倆人可謂同病相憐,然而她們是連交談都很少,就讀懂了彼此的靈魂,後來那姑娘飄然而去,只留下了一封告別信,她們沒有再聯繫過,這段短暫的友誼對三毛來說卻是彌足珍貴。

二是她在逛街時被一個當地人兜售歌舞團演出門票,那天正下大雨,除了三毛沒人買那人的票,三毛於心不忍,結果到了劇場,發現只有她和助理倆人因為這份於心不忍觀看了這場實際上水準頗高的演出。從旁人口中,三毛得知劇團團長,也就是兜售門票的那位大叔,其實是個癡人。為了圓一場音樂夢散盡家財,開辦了這個歌舞團,然而大叔醉心音樂,卻無經營管理之才,以致于明明水準不錯的演出,竟然無人欣賞,彼時已經難以支撐。故事到了末尾,大叔一人長笛獨奏了原創的曲子,為了答謝三毛的知音之情。三毛說這首曲子美妙至極,燃盡了創作者和演奏者的熱情與渴望,這樣一支歌,其實她當不起。

可在我看來,她的的確確當得起的,就憑她一支筆,幾十年後,當我們這些讀者走在庫斯科街頭,也不僅暢想當年那個歌舞團和那位團長是否還在,是否還有餘音嫋嫋。

飛機是利馬到庫斯科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機票也便宜。

上圖這家小店的羊駝萌萌噠,它對面的餐館拯救了當時因為高原反應而癱坐在店鋪門口絲毫不得動彈的我...當時真是兩眼一黑,心跳飛快,耳鳴不止。

提到庫斯科,不得不提到高原反應。相信很多人的行程跟我們一樣都是利馬直接飛到庫斯科,所以都會遭遇到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說的是高原反應幾乎每個人都會碰到,而且跟身體素質是否良好無關。根據當地醫生的建議,在抵達高原的頭12個小時都儘量休息,不要急著出去遊覽,庫斯科古城有不少地方的路很陡,爬上爬下像爬山一樣,階梯也很窄。在高原上這樣走路是很容易引發高原反應的。

當地也有抗高原反應的秘方——古柯茶Coca Tea,不過建議適量飲用,不然會很興奮。這種葉子也是製作毒品的重要原料,這就牽扯出玻利維亞與美國的一段恩怨,當年玻利維亞政府被美國制裁就是因為大量種植古柯,結果出口被用作毒品原料。玻利維亞政府與美國產生分歧,強調古柯管制應該重點在於用途,而並非種植,玻利維亞人民種植古柯是為了生存,玻利維亞政府也並非空口說白話,曾經實施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然而孰是孰非,怕是很難說清。

另外當地藥店也出售抗高原反應的藥,我們親測過後覺得還是很有效的,因為在之後的5000米高的玻利維亞都是靠它一路扛過來。

庫斯科有許多穿著傳統服飾,抱著小羊跟遊客照相的小姑娘,我自己也抱著小羊照了幾張。不過還是覺得小姑娘這張照片更好看,她的那種獨特氣質被微妙的表情和恰當的姿勢傳達地淋漓盡致,天生的模特胚子。

也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滿臉世故的,唉。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庫斯科的武器廣場跟利馬的大同小異(或者南美的都大同小異。不過這裡的大教堂據說比利馬的更值得一看,我們是之後返回庫斯科那天來看的,所以此處不表。

武器廣場上有個星巴克,我想嘗試一下當地特色咖啡,於是沖上去就問人家你們這裡有沒有什麼咖啡是只能在這兒買到的。小哥被我唬得一愣一愣的,反應過來說有!咖啡的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是真的很好喝。喝完後意猶未盡,於是帶了一包秘魯咖啡粉走。

夜晚的庫斯科街頭。

New Year's Eve @ Cuzco !

秘魯人慶祝新年的顏色是亮晃晃的黃色。在古城閒逛了一個下午之後,我們選擇了一家很fancy的餐廳吃新年夜套餐。因為是新年夜特供,所以價格有點高,加上小費60刀/人,比平時翻了三倍,好在味道不錯,酒也夠味。

在一片亮黃色中度過了2016的最後一個夜晚。

我以為自己是無堅不摧的風車巨人,原來我是唐吉坷德。#我私人的2016

Day.4 安第斯山深處的古老

我們在庫斯科抱了一個一日遊的團,遊覽景點囊括鹽田Salinas,梯田莫瑞Moray,還有鷗雁台ollantaytambo. 這些景點都是額外需要買門票的,有大通票和學生票,建議購買大通票,總體來說價格便宜。由於我們要從鷗雁台坐火車去馬丘比丘,所以沒有跟著旅行團返回庫斯科。在庫斯科,這樣的旅行團有很多,價格也都差不多,他們可以負責一併幫訂去馬丘比丘的火車票、馬丘比丘門票、馬丘比丘導遊,還有在熱水鎮的旅店,簡而言之一條龍服務,什麼都可以找他們。

關於去馬丘比丘的火車,好多遊記真是一把糊塗賬!在這裡提供最新的準確資訊(2017年1月親測):

1.火車是否是去馬丘比丘的唯一交通方式?

不是,另外有大巴可以乘坐,但是不能直接到熱水鎮(馬丘比丘山腳下的小鎮,也就是說要去馬丘比丘的唯一歇腳處),下了大巴之後要徒步走3個小時才能走到。

當然如果你是走印加古道的當我沒說...印加古道那一撥的交通方式跟一般遊客都不太一樣。

2.有幾家火車運營公司?怎麼選?

有兩家火車公司運營同一線路到馬丘比丘的火車,都是每日發車,分別是Inca Rail和Peru Rail,前者便宜後者貴,差價大,區別在於貴的是豪華觀光列車,車廂非常漂亮,服務奢華,還有真人彈唱,在山清水秀之中,一路文藝地搖晃到馬丘比丘山腳下。便宜的Inca Rail就很樸實,跟國內坐的小火車沒有什麼區別。至於景色,二者線路一樣,景色相同,路程所耗時間也沒什麼區別,ollantaytambo火車站的話是兩家都在一起的,共用一個鐵道。

3.如何購票?

兩家都有官網,需要護照和信用卡。車票需列印。注意不能攜帶大箱子上火車,只能帶背包和手提包。我們是把大箱子都寄存在了鷗雁台的旅館。

鷗雁台是一個小鎮,住宿條件較差,但也可以將就,而且價格便宜。各位可以在Booking上謹慎選擇。

聖谷

孕育了印加文明的聖谷和長河。

Salinas古鹽田

鹽的生產完全採取一種古老而自然的方式,含鹽的山泉水由高而低地被引入一個個鹽池,鹽池灌滿後,把入水口堵上,讓鹽水在陽光照射和風吹下自然蒸發.當水蒸發幹後就會結晶出鹽,這時山民們到鹽池裡把表面的鹽刮下來就行了。

這座鹽田存在了上千年,到現在還在使用。

莫瑞(Moray)

莫瑞(Moray)

印加遺跡Moray的用途不明,有人說是為了宗教祭祀,有人說是為了測試在不同條件下對種植物的影響。

奧揚泰坦博

奧揚泰坦博

奧揚泰坦博

爬鷗雁台已經是下午了,光線不適合拍照,沒能拍到好照片,上圖是Google來的,出處見浮水印。

鷗雁台Ollantaytambo也是印加遺跡,關於這裡有著兩個傳說。

一是有位將軍愛上了當時的印加公主,請求國王賜婚。不料國王拒絕,兩個相愛之人沒能走到一起。於是將軍起兵反叛,卻被鎮壓。將軍軍功赫赫,廣受人民愛戴,後來這個地方便以將軍的名字命名。

二是當年西班牙人侵略印加帝國,國王帶領軍民殊死抵抗,卻因為軍事實力(主要是武器)懸殊,且戰且退,直到庫斯科失守,於是撤退到鷗雁台,並在這裡以奇兵戰勝西班牙侵略者,只可惜這次勝利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後來印加帝國還是臣服於西班牙,並且隨著時間流逝煙消雲散。

大多遊客來鷗雁台都要攀登上頂的,這座山雖然看著蔚為壯觀,其實很好爬,不到40分鐘就能登頂。眺望遠處,姚思古人。

值得注意的是,鷗雁台的海拔也高,有2800米,所以爬山的時候警惕高原反應。

旅館的門。

整個鷗雁台小鎮都是印加遺跡與現代生活的矛盾與結合,歷史的慢和現代的快奇妙地在這裡相遇了。小鎮人民生活在逝去的歷史與光榮之中怡然自得,而我們只是匆匆走過。

Day 5. 雨一直下的熱水鎮

從鷗雁台坐火車兩個小時就到了熱水鎮Aquas Calientes,由於在馬丘比丘腳下,住宿相對較貴,我們住了兩家,條件倒是都差不多。記得儘早訂,這兒的住宿比較吃緊。

沒有特別好吃的/(ㄒoㄒ)/~~就連最推薦的餐廳也不好吃!

熱水鎮是個很小的小鎮,主廣場加周邊二十分鐘走完吧。恰逢雨季,當天雨一直下,下了整整一天。再加上這地兒沒什麼好玩的,商業氣息濃厚,小商品市場都不好逛,我們就哪兒也沒去,權當歇腳了。倒是有個溫泉不錯,推薦一下,我記得是下午五點開。我躺在床上看了一下午的《呼嘯山莊》,那種陰冷的一夜北風緊的感覺還蠻切題的。

“你就算一刻不停地愛,愛上八十年,也抵不過我的一天!”

熱水鎮

感覺...很鳳凰有木有!

雖然菜不好吃,,,(所以就不推薦了)茶還挺好喝的,當地的紅茶,建議大家嘗試一下。

店主是個很好的人,看見我們等上菜等到要哭泣,大發善心地贈送了一人一份甜品!

當晚好好地睡了一覺,準備第二天早上爬馬丘比丘。

Day.6 失落之城,天空之城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被稱作“天空之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也是三毛心心念念的神聖之地。她在庫斯科待了半個月只為了來馬丘比丘,並且在這裡通過冥想獲得遠古神靈的預警,逃脫了當年秘魯那場致死兩百多人的洪水災難。無論這段經歷是否完全真實,倒是與馬丘比丘的古老神秘氣質很相符。(而且三毛有個本事,就是多麼古怪莫測的事情被她寫出來也像是真的,引起共鳴到感同身受的境地。)

這座天空之城跟傳說中的阿旁宮有一點相似,都是在尚未建成之時就由於國破而慘遭拋棄。馬丘比丘還未完工,秘魯就被西班牙入侵,印加帝國節節敗退, 最終淪為殖民地的傀儡政權,而被印加人遺棄的馬丘比丘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直到1911年,耶魯學者海勒姆·賓厄姆三世(Hiram Bingham III)來到秘魯尋找失落的印加古國,被當地人引至此處,作了大量的實地研究,從而將馬丘比丘介紹給了世界。

馬丘比丘與華納比丘是一雙奇姝,巍峨秀麗,遙遙相望,而馬丘比丘城則坐落在兩座山之間。馬丘比丘的門票也因此分為馬丘比丘城、馬丘比丘山、華納比丘山。每種門票都有每日人數限制,其中馬丘比丘城是最好買的,我們頭天晚上買的都還剩下不少票,華納比丘則是最難買的,因為限制人數較少,所以最好提前一周預定。華納比丘登山難度係數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登山裝備和登山基礎。門票可在官網和熱水鎮購票中心購買,注意購票中心只收現金。學生票只認可ISIC.

參觀馬丘比丘城必備導遊,否則也就是拍照和看熱鬧罷了,對於這種歷史文化古跡而言這種參觀方式是極大的浪費。導遊會為你講解城市的歷史起源、發現來歷,還有每座建築的用途和象徵意義。我印象很深的是印加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感知。印加古國崇拜太陽,他們的王的稱號就是太陽。但他們對於自然卻不是將之具象為各個神靈,而是頗有點“天人合一”的意味。他們講究尊重自然,不過度索求,並從自然界感知終極規律,是群很有想法的古人。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不同角度看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吉祥物羊駝

馬丘比丘

印加之橋Inca Bridge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城內

Day.7 漫長的告別·庫斯科/普諾

我們從熱水鎮回到庫斯科主要是為了稍事休息,於是只參觀了太陽神廟,這個庫斯科最重要的印加文明宗教建築。精緻典雅,值得一看,介紹了不少印加帝國和殖民時期的歷史,也有不少藏品。

秘魯特色菜烤豚鼠!味道像烤兔子,我們每個人嘗了一口,也就圖個新鮮。

為了拿到全世界最難的玻利維亞簽證,我們到了普諾Puno,據說這裡的簽證最快最好拿,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簽證辦理完畢後我們抱了個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半天團,其中一個專案是浮島,這些微型島嶼上還有居民居住,一個島上住不到10戶人,他們的日常交通方式是划船,小孩子每天都划船去陸地的學校上學,還蠻酷的。

的的喀喀湖驚鴻一瞥

秘魯和玻利維亞之間的界碑

寫在最後·雞湯時刻

說來好笑,最初對秘魯產生興趣是因為我男神Zachary Quinto,作為一個網癮少年,他曾來此叢林探險,然後找到自我。我想知道such an amazing human being是怎麼在這裡獲得頓悟境界的,而在走的那天我居然真的體會到了一點點。

之所以有這種體會,大概還是因為南美和之前生活熟悉的地方有著大大的不同。同一時期,我們的古文明是寶相莊嚴,他們講人與自然,我們文學璀璨,他們只有奇普,到現在,我們高樓起、宴賓客,他們的首都仍有大片遠望好看至極的貧民窟。

然而秘魯人自有他們的愜意快活,在庫斯科吃的最後一頓飯是在一個露天餐館,四周喧囂,我們被烤肉的火爐圍著,為烤豚鼠如何下嘴扭扭捏捏,旁邊有一個小哥奏起了豎琴,琴聲悠揚,宛如迷霧森林,更難得的是他自彈他的,本該配紅酒和燕尾服的豎琴,作了啤酒和烤豚鼠的BGM,他也開心。

這樣的不同和反差,只有在南美才領會得到。如果你也到過這片廣袤無垠的南美大陸,如果你也為如今仍在歷史迷霧中的印加文明所驚歎,如果你來到天空之城,如果你與《萬水千山走遍》時期的三毛心有戚戚焉,或許你也能和我一樣在這裡找到一點點詩與遠方的感覺。

我們的生活充滿疲憊艱難,幸運者囿於廚房與愛,不幸者困頓不堪,但我們的世界很大,通過旅行,見識不一樣的文化,認識不一樣的人,然後心可以大一點,再大一點——

最後走出你我獨一無二的山河歲月。

來源

❤照片

照相設備:iPhone6Plus

修圖APP:ins,黃油相機,snapseed

❤參考文獻

主要是wiki中英文,孤獨星球,導遊,當地人,三毛

圖文作者:廣元學子春雨

還有西班牙第一本手抄的文學作品。

地下墓穴顧名思義,埋著不可勝數的人骨。在基督教宗教信仰裡,死後埋在教堂是一種榮耀,有觀點指出能夠被葬在教堂裡的都是偉人、很有名望的信徒和為教堂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贊助者)。我當時下去看了之後沒有太大的感受,可能因為年輕,對生死的體會還不深刻。

注意地下墓穴是要有導遊帶才能進的,但是這個導遊是由修道院免費提供帶領遊覽整座修道院的,進了修道院後等工作人員安排就好。

傳說中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底下還有無數通道通向武器廣場上其他建築以及更遠,但是由於年代久遠,繼續挖掘有導致建築崩塌的風險,所以到底通道的終點通向何處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未解之謎吧。

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

圖片來自Google,因為整個修道院裡都是不能拍照的。

利馬

離開了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我們在街頭隨便選擇了一家Tour Bus打算毫不費力地遊覽一下利馬城內風光,沒料到這趟體驗所費極少(大概人民幣10塊),所見卻是震撼人心——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利馬最高點以俯瞰利馬全景,也就是貧民窟的頂點。

我一直覺得貧民窟遠看是花團錦簇,頗有藝術氣息的,便如上圖,五顏六色,十分好看。但是誰都知道生活在這兒的人其實過的很艱苦,缺乏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為了生存掙扎。

利馬

然而當我坐著如同過山車的Bus登上山頂,俯瞰時卻是這樣一幅景象,漫山遍野皆似貧民窟。

這裡是利馬,秘魯的首都,而秘魯在南美屬於經濟水準中等的國家。連利馬都是如此,而何況南美其他地方,之後的玻利維亞之行果然證實了我的推測,真的是十分貧窮落後。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們一行人竟然都油然而生了一種震驚和慚愧,雖然明知生活在這裡的人民也有他們自己的歡樂與憂愁,但還是覺得憐憫。

這大概是一種傲慢與自大吧。

現在所擁有的,在許多時刻會覺得是hard模式的,需要咬牙前行的生活,發現其實是值得珍惜的。

利馬

南美人大多愛足球,這是貧民窟腳下的一個球場。

秘魯特產可樂Inca Kola, 本來是一個民族品牌,現在屬於可口可樂。味道很好,絕對值得嘗試!

這是在南美吃的最好吃的一頓,沒有之一!在Miraflores,餐館名字叫做Panchita. 人均20刀左右,對比品質和味道絕對不貴,口味的話接近古巴菜,反正就是南美那一掛的,超好吃,推薦烤牛心!

Day 2. 印加文明初探 行走利馬街頭

Day.2基本上都是文化遊,核心要點是要找!導!遊!沒有講解的文化遊跟鹹魚沒有什麼分別_(:з」∠)_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Huaca Pucllana位於Miraflore,是利馬著名的文明遺跡。 胡亞卡普拉納始建於約5世紀,比馬丘比丘還早了一千年。這裡不屬於印加文明,而是200 AD - 700 AD年間的利馬古文明。在那時,這個區域的功能是祭祀和行政中心。之後該文明被瓦裡文明Wari Culture (500 AD-900 AD)所征服,但瓦裡文明也受到了利馬古文明的極大影響,因此遺跡應該屬於兩個文明的結合體。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金字塔作為祭祀主體,從頂上可以一直看到海岸線。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主體是一個類金字塔建築和廣場。

全程有免費導遊英文/西班牙文講解,會闡述文明的起源與衰落,包括當時的社會結構、宗教祭祀、日常衣食住行,還有獨特的木乃伊喪葬文化。

而我因為太陽太大一直都在開小差_(:з」∠)_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第一次在秘魯看到羊駝駝!超級屌的不理我們一群哇哇大叫和拍照的遊客23333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這就是當時居民的典型衣物、食物,他們家(Wari Culture)陶器很厲害!

遺跡入口處的一景倒是很美,適合人物照。

嘗了嘗當地的frapuccino, 為我手作這杯咖啡的秘魯小哥很甜很軟,就像奶油頂端的這顆紅櫻桃一樣。

參觀完胡亞卡普拉納遺址,我們去了據說是利馬最有價值的兩個博物館:考古學、人類學和歷史國家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ía, Antropología e Historia del Peru,拉爾科博物館Museo Larco

前者位於利馬市自由鎮(Pueblo Libre)的玻利瓦爾省廣場,這個廣場也算一個小小的景點吧,有紀念玻利瓦爾省的雕塑。

秘魯的文明史有2000+年,一共有7個主要文化,在這個博物館裡,你可以通過藝術、紡織品、金、銀以及從前印加時期到印加文明再到西班牙時期的繪畫陶瓷來領略秘魯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徵。

關於秘魯文明,這裡有篇文章寫的很詳盡,值得一讀: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015/201402/4283.html

後者是一個鼎鼎大名的私人博物館,館藏豐富,藏品價值極高,在我看來,最美麗的還不在於藏品,而是精緻的建築本身和纏繞之上的嬌美花朵。

很有意思的是這個博物館裡還有一個專門的情色展區(並不。事實上這是秘魯文明的一部分,他們用描繪性愛場景的作品來表達對生命的讚美和來生的渴望,直白大膽,很單純很不做作(。

拉爾科藏品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介紹(英文):

http://www.museolarco.org/en/collection/cultures-and-timeline/

木乃伊墓葬是秘魯古文明的傳統,作為在死後世界獲得安寧和嚮往來生的重要儀式。

重重包裹的木乃伊還要戴上黃金面罩,這是貴族的葬法。

萌萌噠有木有!

這是模仿納斯卡線條Nazca Lines的藏品,眾所周知納斯卡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位於納斯卡沙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從天空俯瞰,呈現出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它的來歷、象徵、及意義至今仍然沒有統一的解釋,曾有人在那兒研究了半個世紀都仍然沒有取得顯著進展,只猜測是外星人所為。納斯卡距離利馬不遠,可以報旅行團前去,然後乘坐小飛機從天空中俯瞰地表上呈現的巨大圖形。我們因為時間有限這次沒有去,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還是可以考慮,雖然這一旅行團昂貴,大概要330刀。

一副納斯卡線條,圖片來自Google。沒去是個遺憾啊。

大名鼎鼎的結繩記事——“奇普”

印加文明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字”的,他們使用奇普來表達思想、傳遞消息。曾經的印加古道上,風塵僕僕的印加人攜帶著這些消息從帝國的四面八方飛馳向庫斯科——印加帝國的都城。

他們的編織工藝十分高超。

古樸優美的陶器。

歷代印加帝王與西班牙來的殖民地總督。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巨大的首飾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擁有這些陪葬品的人都是當時的貴族。

拉爾科博物館

拉爾科博物館

小白樓與嬌花。

拉爾科博物館

這抹紅一瞬間就迷住了我。

拉爾科博物館

舉行婚禮的絕佳之地。

拉爾科博物館

晚飯就在拉爾科博物館裡的餐廳吃的,環境上佳,氛圍極好,味道不錯。

Day.3 在王冠上的明珠跨過2017

庫斯科Cuzco座落在聖穀Huatanay中,是一個高海拔城市,海拔有3400米,它的名字在蓋丘亞語(秘魯本土語言)中意味著“肚臍”。城市中的古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它被稱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曾經是印加帝國的首都,也是印加文明的商業、農業與宗教中心。傳說中,11到12世紀時,第一位印加國王曼科·卡派克建立了庫斯科。整個城市的外形酷似一隻美洲獅Puma——在印加文明中十分神聖的動物。儘管曾遭地震破壞,這裡的遺跡仍然大致保存完好,目前庫斯科已經成為了一個純粹的旅遊城市,遍佈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庫斯科是去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經典路線是從利馬飛到庫斯科,再由庫斯科直接坐火車去馬丘比丘,或者庫斯科出發一日遊到鷗雁台ollantaytambo,再從ollantaytambo坐火車去馬丘比丘。我們選擇了後者,所以關於火車的tips請看鷗雁台部分。

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寫的就是她在南美的遊記,著名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她當然不會錯過。但是由於遭遇雨季,她在庫斯科待了十多天才坐上了去馬丘比丘的火車。而就在這十多天裡,發生了兩個動人的小故事。一是她在街頭偶遇了一位知己,一個從荷蘭來的傷心姑娘,彼時三毛也剛剛失去了荷西,倆人可謂同病相憐,然而她們是連交談都很少,就讀懂了彼此的靈魂,後來那姑娘飄然而去,只留下了一封告別信,她們沒有再聯繫過,這段短暫的友誼對三毛來說卻是彌足珍貴。

二是她在逛街時被一個當地人兜售歌舞團演出門票,那天正下大雨,除了三毛沒人買那人的票,三毛於心不忍,結果到了劇場,發現只有她和助理倆人因為這份於心不忍觀看了這場實際上水準頗高的演出。從旁人口中,三毛得知劇團團長,也就是兜售門票的那位大叔,其實是個癡人。為了圓一場音樂夢散盡家財,開辦了這個歌舞團,然而大叔醉心音樂,卻無經營管理之才,以致于明明水準不錯的演出,竟然無人欣賞,彼時已經難以支撐。故事到了末尾,大叔一人長笛獨奏了原創的曲子,為了答謝三毛的知音之情。三毛說這首曲子美妙至極,燃盡了創作者和演奏者的熱情與渴望,這樣一支歌,其實她當不起。

可在我看來,她的的確確當得起的,就憑她一支筆,幾十年後,當我們這些讀者走在庫斯科街頭,也不僅暢想當年那個歌舞團和那位團長是否還在,是否還有餘音嫋嫋。

飛機是利馬到庫斯科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機票也便宜。

上圖這家小店的羊駝萌萌噠,它對面的餐館拯救了當時因為高原反應而癱坐在店鋪門口絲毫不得動彈的我...當時真是兩眼一黑,心跳飛快,耳鳴不止。

提到庫斯科,不得不提到高原反應。相信很多人的行程跟我們一樣都是利馬直接飛到庫斯科,所以都會遭遇到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說的是高原反應幾乎每個人都會碰到,而且跟身體素質是否良好無關。根據當地醫生的建議,在抵達高原的頭12個小時都儘量休息,不要急著出去遊覽,庫斯科古城有不少地方的路很陡,爬上爬下像爬山一樣,階梯也很窄。在高原上這樣走路是很容易引發高原反應的。

當地也有抗高原反應的秘方——古柯茶Coca Tea,不過建議適量飲用,不然會很興奮。這種葉子也是製作毒品的重要原料,這就牽扯出玻利維亞與美國的一段恩怨,當年玻利維亞政府被美國制裁就是因為大量種植古柯,結果出口被用作毒品原料。玻利維亞政府與美國產生分歧,強調古柯管制應該重點在於用途,而並非種植,玻利維亞人民種植古柯是為了生存,玻利維亞政府也並非空口說白話,曾經實施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然而孰是孰非,怕是很難說清。

另外當地藥店也出售抗高原反應的藥,我們親測過後覺得還是很有效的,因為在之後的5000米高的玻利維亞都是靠它一路扛過來。

庫斯科有許多穿著傳統服飾,抱著小羊跟遊客照相的小姑娘,我自己也抱著小羊照了幾張。不過還是覺得小姑娘這張照片更好看,她的那種獨特氣質被微妙的表情和恰當的姿勢傳達地淋漓盡致,天生的模特胚子。

也有一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滿臉世故的,唉。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庫斯科的武器廣場跟利馬的大同小異(或者南美的都大同小異。不過這裡的大教堂據說比利馬的更值得一看,我們是之後返回庫斯科那天來看的,所以此處不表。

武器廣場上有個星巴克,我想嘗試一下當地特色咖啡,於是沖上去就問人家你們這裡有沒有什麼咖啡是只能在這兒買到的。小哥被我唬得一愣一愣的,反應過來說有!咖啡的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但是真的很好喝。喝完後意猶未盡,於是帶了一包秘魯咖啡粉走。

夜晚的庫斯科街頭。

New Year's Eve @ Cuzco !

秘魯人慶祝新年的顏色是亮晃晃的黃色。在古城閒逛了一個下午之後,我們選擇了一家很fancy的餐廳吃新年夜套餐。因為是新年夜特供,所以價格有點高,加上小費60刀/人,比平時翻了三倍,好在味道不錯,酒也夠味。

在一片亮黃色中度過了2016的最後一個夜晚。

我以為自己是無堅不摧的風車巨人,原來我是唐吉坷德。#我私人的2016

Day.4 安第斯山深處的古老

我們在庫斯科抱了一個一日遊的團,遊覽景點囊括鹽田Salinas,梯田莫瑞Moray,還有鷗雁台ollantaytambo. 這些景點都是額外需要買門票的,有大通票和學生票,建議購買大通票,總體來說價格便宜。由於我們要從鷗雁台坐火車去馬丘比丘,所以沒有跟著旅行團返回庫斯科。在庫斯科,這樣的旅行團有很多,價格也都差不多,他們可以負責一併幫訂去馬丘比丘的火車票、馬丘比丘門票、馬丘比丘導遊,還有在熱水鎮的旅店,簡而言之一條龍服務,什麼都可以找他們。

關於去馬丘比丘的火車,好多遊記真是一把糊塗賬!在這裡提供最新的準確資訊(2017年1月親測):

1.火車是否是去馬丘比丘的唯一交通方式?

不是,另外有大巴可以乘坐,但是不能直接到熱水鎮(馬丘比丘山腳下的小鎮,也就是說要去馬丘比丘的唯一歇腳處),下了大巴之後要徒步走3個小時才能走到。

當然如果你是走印加古道的當我沒說...印加古道那一撥的交通方式跟一般遊客都不太一樣。

2.有幾家火車運營公司?怎麼選?

有兩家火車公司運營同一線路到馬丘比丘的火車,都是每日發車,分別是Inca Rail和Peru Rail,前者便宜後者貴,差價大,區別在於貴的是豪華觀光列車,車廂非常漂亮,服務奢華,還有真人彈唱,在山清水秀之中,一路文藝地搖晃到馬丘比丘山腳下。便宜的Inca Rail就很樸實,跟國內坐的小火車沒有什麼區別。至於景色,二者線路一樣,景色相同,路程所耗時間也沒什麼區別,ollantaytambo火車站的話是兩家都在一起的,共用一個鐵道。

3.如何購票?

兩家都有官網,需要護照和信用卡。車票需列印。注意不能攜帶大箱子上火車,只能帶背包和手提包。我們是把大箱子都寄存在了鷗雁台的旅館。

鷗雁台是一個小鎮,住宿條件較差,但也可以將就,而且價格便宜。各位可以在Booking上謹慎選擇。

聖谷

孕育了印加文明的聖谷和長河。

Salinas古鹽田

鹽的生產完全採取一種古老而自然的方式,含鹽的山泉水由高而低地被引入一個個鹽池,鹽池灌滿後,把入水口堵上,讓鹽水在陽光照射和風吹下自然蒸發.當水蒸發幹後就會結晶出鹽,這時山民們到鹽池裡把表面的鹽刮下來就行了。

這座鹽田存在了上千年,到現在還在使用。

莫瑞(Moray)

莫瑞(Moray)

印加遺跡Moray的用途不明,有人說是為了宗教祭祀,有人說是為了測試在不同條件下對種植物的影響。

奧揚泰坦博

奧揚泰坦博

奧揚泰坦博

爬鷗雁台已經是下午了,光線不適合拍照,沒能拍到好照片,上圖是Google來的,出處見浮水印。

鷗雁台Ollantaytambo也是印加遺跡,關於這裡有著兩個傳說。

一是有位將軍愛上了當時的印加公主,請求國王賜婚。不料國王拒絕,兩個相愛之人沒能走到一起。於是將軍起兵反叛,卻被鎮壓。將軍軍功赫赫,廣受人民愛戴,後來這個地方便以將軍的名字命名。

二是當年西班牙人侵略印加帝國,國王帶領軍民殊死抵抗,卻因為軍事實力(主要是武器)懸殊,且戰且退,直到庫斯科失守,於是撤退到鷗雁台,並在這裡以奇兵戰勝西班牙侵略者,只可惜這次勝利只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後來印加帝國還是臣服於西班牙,並且隨著時間流逝煙消雲散。

大多遊客來鷗雁台都要攀登上頂的,這座山雖然看著蔚為壯觀,其實很好爬,不到40分鐘就能登頂。眺望遠處,姚思古人。

值得注意的是,鷗雁台的海拔也高,有2800米,所以爬山的時候警惕高原反應。

旅館的門。

整個鷗雁台小鎮都是印加遺跡與現代生活的矛盾與結合,歷史的慢和現代的快奇妙地在這裡相遇了。小鎮人民生活在逝去的歷史與光榮之中怡然自得,而我們只是匆匆走過。

Day 5. 雨一直下的熱水鎮

從鷗雁台坐火車兩個小時就到了熱水鎮Aquas Calientes,由於在馬丘比丘腳下,住宿相對較貴,我們住了兩家,條件倒是都差不多。記得儘早訂,這兒的住宿比較吃緊。

沒有特別好吃的/(ㄒoㄒ)/~~就連最推薦的餐廳也不好吃!

熱水鎮是個很小的小鎮,主廣場加周邊二十分鐘走完吧。恰逢雨季,當天雨一直下,下了整整一天。再加上這地兒沒什麼好玩的,商業氣息濃厚,小商品市場都不好逛,我們就哪兒也沒去,權當歇腳了。倒是有個溫泉不錯,推薦一下,我記得是下午五點開。我躺在床上看了一下午的《呼嘯山莊》,那種陰冷的一夜北風緊的感覺還蠻切題的。

“你就算一刻不停地愛,愛上八十年,也抵不過我的一天!”

熱水鎮

感覺...很鳳凰有木有!

雖然菜不好吃,,,(所以就不推薦了)茶還挺好喝的,當地的紅茶,建議大家嘗試一下。

店主是個很好的人,看見我們等上菜等到要哭泣,大發善心地贈送了一人一份甜品!

當晚好好地睡了一覺,準備第二天早上爬馬丘比丘。

Day.6 失落之城,天空之城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被稱作“天空之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也是三毛心心念念的神聖之地。她在庫斯科待了半個月只為了來馬丘比丘,並且在這裡通過冥想獲得遠古神靈的預警,逃脫了當年秘魯那場致死兩百多人的洪水災難。無論這段經歷是否完全真實,倒是與馬丘比丘的古老神秘氣質很相符。(而且三毛有個本事,就是多麼古怪莫測的事情被她寫出來也像是真的,引起共鳴到感同身受的境地。)

這座天空之城跟傳說中的阿旁宮有一點相似,都是在尚未建成之時就由於國破而慘遭拋棄。馬丘比丘還未完工,秘魯就被西班牙入侵,印加帝國節節敗退, 最終淪為殖民地的傀儡政權,而被印加人遺棄的馬丘比丘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直到1911年,耶魯學者海勒姆·賓厄姆三世(Hiram Bingham III)來到秘魯尋找失落的印加古國,被當地人引至此處,作了大量的實地研究,從而將馬丘比丘介紹給了世界。

馬丘比丘與華納比丘是一雙奇姝,巍峨秀麗,遙遙相望,而馬丘比丘城則坐落在兩座山之間。馬丘比丘的門票也因此分為馬丘比丘城、馬丘比丘山、華納比丘山。每種門票都有每日人數限制,其中馬丘比丘城是最好買的,我們頭天晚上買的都還剩下不少票,華納比丘則是最難買的,因為限制人數較少,所以最好提前一周預定。華納比丘登山難度係數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登山裝備和登山基礎。門票可在官網和熱水鎮購票中心購買,注意購票中心只收現金。學生票只認可ISIC.

參觀馬丘比丘城必備導遊,否則也就是拍照和看熱鬧罷了,對於這種歷史文化古跡而言這種參觀方式是極大的浪費。導遊會為你講解城市的歷史起源、發現來歷,還有每座建築的用途和象徵意義。我印象很深的是印加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感知。印加古國崇拜太陽,他們的王的稱號就是太陽。但他們對於自然卻不是將之具象為各個神靈,而是頗有點“天人合一”的意味。他們講究尊重自然,不過度索求,並從自然界感知終極規律,是群很有想法的古人。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不同角度看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吉祥物羊駝

馬丘比丘

印加之橋Inca Bridge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城內

Day.7 漫長的告別·庫斯科/普諾

我們從熱水鎮回到庫斯科主要是為了稍事休息,於是只參觀了太陽神廟,這個庫斯科最重要的印加文明宗教建築。精緻典雅,值得一看,介紹了不少印加帝國和殖民時期的歷史,也有不少藏品。

秘魯特色菜烤豚鼠!味道像烤兔子,我們每個人嘗了一口,也就圖個新鮮。

為了拿到全世界最難的玻利維亞簽證,我們到了普諾Puno,據說這裡的簽證最快最好拿,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簽證辦理完畢後我們抱了個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半天團,其中一個專案是浮島,這些微型島嶼上還有居民居住,一個島上住不到10戶人,他們的日常交通方式是划船,小孩子每天都划船去陸地的學校上學,還蠻酷的。

的的喀喀湖驚鴻一瞥

秘魯和玻利維亞之間的界碑

寫在最後·雞湯時刻

說來好笑,最初對秘魯產生興趣是因為我男神Zachary Quinto,作為一個網癮少年,他曾來此叢林探險,然後找到自我。我想知道such an amazing human being是怎麼在這裡獲得頓悟境界的,而在走的那天我居然真的體會到了一點點。

之所以有這種體會,大概還是因為南美和之前生活熟悉的地方有著大大的不同。同一時期,我們的古文明是寶相莊嚴,他們講人與自然,我們文學璀璨,他們只有奇普,到現在,我們高樓起、宴賓客,他們的首都仍有大片遠望好看至極的貧民窟。

然而秘魯人自有他們的愜意快活,在庫斯科吃的最後一頓飯是在一個露天餐館,四周喧囂,我們被烤肉的火爐圍著,為烤豚鼠如何下嘴扭扭捏捏,旁邊有一個小哥奏起了豎琴,琴聲悠揚,宛如迷霧森林,更難得的是他自彈他的,本該配紅酒和燕尾服的豎琴,作了啤酒和烤豚鼠的BGM,他也開心。

這樣的不同和反差,只有在南美才領會得到。如果你也到過這片廣袤無垠的南美大陸,如果你也為如今仍在歷史迷霧中的印加文明所驚歎,如果你來到天空之城,如果你與《萬水千山走遍》時期的三毛心有戚戚焉,或許你也能和我一樣在這裡找到一點點詩與遠方的感覺。

我們的生活充滿疲憊艱難,幸運者囿於廚房與愛,不幸者困頓不堪,但我們的世界很大,通過旅行,見識不一樣的文化,認識不一樣的人,然後心可以大一點,再大一點——

最後走出你我獨一無二的山河歲月。

來源

❤照片

照相設備:iPhone6Plus

修圖APP:ins,黃油相機,snapseed

❤參考文獻

主要是wiki中英文,孤獨星球,導遊,當地人,三毛

圖文作者:廣元學子春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