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孩子別愁,4年學費我包了”

8月9日, 早報以《一路愛心陪伴讓她高中畢業》為題報導了平度考生丁婷婷雖然考得高分, 但因家庭貧困面臨拿不出學費的困境。 報導推出後許多熱心市民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表示要資助這名品學兼優的考生。 家住李滄的市民隋先生表示, 願意資助丁婷婷四年, 讓她可以完成學業報答奶奶的養育之恩。

老人省吃儉用捐款助學

昨天, 市民李先生聯繫記者要為寒門學子送來資助款。 “我願意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為這些貧困的學子解燃眉之急。 ”李先生表示, 他今年85歲, 看了早報的報導後很感動。 “早上我在報紙上看到了寒門學子的故事後,

就決定要幫他, 如果還有孩子需要衣物, 我也可以捐給他們。 ”李先生說, 他的老家也是平度的, 而且離丁婷婷所住的村子很近。 李先生表示, 他們這一輩人都是從苦日子過來的, 現在生活好了, 一定要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李先生是石化公司退休職工, 早報愛心助學公益活動啟動後, 貧困學子逆境求學的故事讓他甚為感動, 他決定為這些孩子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看到貧困大學生的故事我很感動, 願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昨天, 市民隋先生聯繫早報記者表示, 要為丁婷婷支付4年的大學學費。 “丁婷婷這個孩子太優秀了, 從小到大都這麼懂事, 一心一意學習, 我打心裡佩服她。

”隋先生說。

寒門學子·譚淑娟

地裡拼命幹活攢學費

一天只吃7元錢的飯菜, 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 萊西市日莊鎮于格莊村的譚淑娟今年高考以532分考上曲阜師範大學。 近日, 記者來到萊西市日莊鎮于格莊村, 見到了正在農田中忙碌的譚淑娟,一頭長髮被汗水打濕貼在額頭上, 瘦小的身軀躲在寬大的校服裡, 長時間的田間勞作讓譚淑娟的皮膚黝黑。 “農活太多, 每次放假都會在家幫忙。 ”譚淑娟告訴記者, 每到收穫的季節, 那也是最累最忙的時候, 特別是收玉米、花生的時候, 玉米地裡蚊子多, 葉子戳人, 每次從裡面出來脖子臉上到處是紅的, 每天都是從早到晚忙收穫, 白天收回家, 晚上要用手撕開掛起來, 經常都是忙到淩晨2點多才睡覺。

花生更是如此, 收回去了還要一顆顆地摘下來, 細嫩的小手早就長滿了老繭。 “希望地裡有個好收成能賣個好價錢, 湊點學費。 ”忙完手中的農活,譚淑娟領著記者走進了她的家。

譚淑娟一家人與奶奶生活在一起, 由於其母親長年患病, 而且會間歇性失憶, 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重擔都壓在她父親身上, 常年幹重體力的農活, 身子也不堪重負落下了病, 他不僅要供譚淑娟上學, 還要給老人和妻子治病, 長年累月的治療費用讓這個家沒有了任何積蓄。

譚淑娟說, 上初中時的一天, 她看著父親忙碌的背影暗下決心, 一定要幫父親一把, 那一天讓她一下子長大了。 “我每天都制訂學習目標, 在學校就儘量不去想家裡的事,

專心學習。 ”譚淑娟把學習和家務活安排得很緊湊, 儘量兼顧。 在艱苦的條件下, 譚淑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青島17中。 在17中住校期間, 中午吃一份米飯, 一份青菜, 譚淑娟就覺得很滿足。 譚淑娟一直在努力讀書, 最終順利考上了曲阜師範大學。

譚淑娟考上曲阜師範大學

社會愛心讓她學會感恩

“我能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得感謝政府, 感謝17中, 感謝社會上的愛心人士。 ”譚淑娟說, 正是由於社會各界的努力, 他們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安心地學習。

記者瞭解到, 譚淑娟所在的高中班級是1995年美籍華人萬致明女士在17中設立的, 當時每年招收青島五市三區優秀初中畢業生。 2007年該班改由市民政局、市福利彩票中心資助, 同時更名為“福彩致明班”。 2003年, 17中又承辦了“福彩班”, 面向城市學生, 仍由市福利彩票中心提供資助。 這些班的學生是寒門學子, 他們享受“五免一補”待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