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鄰為壑難以發展 亞洲國家加強合作才能共贏

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 博鼇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昨天拉開了序幕。 今年的博鼇論壇為期4天, 圍繞全球化、增長、改革、新經濟等四大板塊, 設置了42場分論壇以及12場閉門對話。 昨天上午, 博鼇論壇迎來了首場新聞發佈會, 發佈了《新興經濟體發展》、《亞洲競爭力》和《亞洲經濟一體化》等一系列重磅經濟報告。

其中《亞洲競爭力報告》備受矚目。 這份報告綜合了整體經濟活力、商業行政效率、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等5項指數, 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37個經濟體進行評估。 在綜合競爭力排名中,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和中國臺灣排名前四, 澳大利亞、紐西蘭、以色列、日本、中國、卡達排名5到10位。

跟2015年相比, 中國2016年的綜合競爭力仍然處於第9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整體經濟活力競爭力表現突出, 排在了37個經濟體的首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王軍指出, 中國的綜合競爭力表現值得肯定。

王軍說:“中國整體經濟活力競爭力表現非常突出, 排在首位。 因為我們的規模、總量在區域內都是最大的, 而且中高速的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 其次, 隨著中國政府新一輪簡政放權, 整體的營商環境、商業行政效率持續提高;協力廠商面, 中國在朝著創新驅動這樣一個方向發展邁進,

在科研領域、教育領域的投入在持續增加, 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連續3年超過4%, 由此帶動的國際專利的申請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 ”

《亞洲經濟一體化2017年度報告》認為, 亞洲在貿易、生產和金融等方面的一體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戰, 面對種種挑戰和不確定性, 《報告》呼籲, 亞洲成員需要進一步提升共同體的意識, 擯棄以鄰為壑的思維方式。 依靠本國自身的力量不是解決問題最優的途徑, 亞洲經濟體必須大幅增加彼此之間的合作, 以實現地區的共贏。

《新興經濟體發展2017年度報告》指出, 2016年E11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60%, 仍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預計2017年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有望加速, 但是也將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

預計2017年E11的GDP增長率將保持在4.5%左右, 中國的GDP增長率將處於6.5%至6.7%之間。

關於這個話題,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做出了點評。

屠新泉:“現在不僅是亞洲經濟, 整個世界經濟都面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最主要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後遺症仍然沒有完全消除, 世界經濟尤其是在需求方面一直沒有完全復蘇。 亞洲作為世界經濟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尤其是作為工業品供應者的身份, 在世界經濟當中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因為世界經濟環境的惡化, 使得近幾年亞洲經濟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 尤其在國際貿易方面出現了比較大的下滑趨勢。 這一方面是世界整體貿易的一個反映,

同時也有亞洲自己的一些問題。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亞洲國家之間在合作方面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難, 一些大的貿易協定的談判也都遇到了比較大的障礙。 所以, 近幾年在亞洲地區一體方面進展是比較小的, 這影響到了亞洲貿易擴張的潛力。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 中國一直在積極推動亞洲地區以及亞太地區的合作, 包括中國倡議發起的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戰略, 還有積極參與到RCEP談判等區域一體化的行動當中。 現在發達國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反全球化的個趨勢, 中國應該成為亞洲地區、亞太地區一體化的中流砥柱。 我覺得, 在這些合作發展當中, 中國確實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說在RCEP談判的推進方面,

中國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然, ‘一帶一路’戰略更快、更好的實施也可以把亞太地區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自身對外開放的擴大, 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去探索。 在區域一體化方面, 我覺得中國可以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 因為中國是亞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 中國市場對於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 中國擴大開放也可以進一步增進亞洲經濟體之間相互的聯繫, 使中國成為一個核心的樞紐。 在這方面, 中國還是可以繼續向前推進。

新興經濟體目前來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的力量。 我們知道, 新興經濟體還處在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 仍然是有龐大的低收入人口,也有比較年輕的勞動力,所以說在經濟增長的動力和需求方面仍然是比較高的。但是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自己很多困難,不管是在國內政治的穩定上,還是在地區安全等一些問題方面,都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另外,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也還沒有取得特別明顯的進展,不管是RCEP還是TPP,這些談判都沒有取得大的進展,在多邊貿易談判當中,新興經濟體的參與也不夠積極。所以,在對外開放方面,新興經濟體也有很多可以繼續擴大的空間。

對於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來說,要攜手實現共贏發展,很重要的一點還是建立比較穩固的、積極的政治關係以及外交關係氛圍。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之間在外交關係方面確實也比較複雜,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安全挑戰以及外交上的衝突。在現在這個和平發展的時代,大家應該放下彼此之間的恩怨,攜手合作,共同推進經濟發展。”

仍然是有龐大的低收入人口,也有比較年輕的勞動力,所以說在經濟增長的動力和需求方面仍然是比較高的。但是新興經濟體也面臨自己很多困難,不管是在國內政治的穩定上,還是在地區安全等一些問題方面,都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另外,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也還沒有取得特別明顯的進展,不管是RCEP還是TPP,這些談判都沒有取得大的進展,在多邊貿易談判當中,新興經濟體的參與也不夠積極。所以,在對外開放方面,新興經濟體也有很多可以繼續擴大的空間。

對於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來說,要攜手實現共贏發展,很重要的一點還是建立比較穩固的、積極的政治關係以及外交關係氛圍。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之間在外交關係方面確實也比較複雜,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安全挑戰以及外交上的衝突。在現在這個和平發展的時代,大家應該放下彼此之間的恩怨,攜手合作,共同推進經濟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