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靠製造業起家,也靠製造業走向未來

近日, 省政府頒佈了表彰江蘇製造突出貢獻獎優秀企業個人和單位的決定。 這裡遴選部分受表彰者事蹟, 快來看看, “他們”都有哪些過人之處吧!

智慧製造先進企業

■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作為集工程機械產品研發、製造和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公司,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的地位, 是我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水準最高、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強的工程機械企業。 目前產品主要有工程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械、路面機械、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鐵路機械、消防機械、特種專用車輛等系列工程機械主機和基礎零部件,

共14大類40多個系列。 其中, 輪式起重機和壓路機銷量連續多年世界第一, 攤鋪機、平地機、履帶式起重機、旋挖鑽機、登高平臺消防車等9類主機和工程機械油缸等零部件市場佔有率持續保持國內第1位;混凝土泵車市場佔有率居全球前3位, 裝載機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前3位, 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品牌前2位。 2016年,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1億元, 利潤總額1.06億元, 上交稅金8.74億元, 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5.1%。

圍繞離散型智慧製造模式, 工藝規劃採用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裝備和工藝, 大量應用新工藝新技術, 設計了產品焊接、加工、裝配、塗裝智慧化生產線, 並通過工藝模擬系統進行可行性分析,

對主要關鍵件生產採用焊接機器人工作站、焊接自動線、機液電氣一體化智慧工藝裝備、大型數控加工中心、線上檢測系統、AGV等先進的製造工藝設備, 實現數位化、資訊化和自動化生產管理。 智慧製造基於WINDCHILL平臺為核心的整合式產品研發平臺, 並通過與ERP、MES系統高度集成, 實現了設計、工藝到生產過程的數位化協同。 實施智慧化改造提升後, 滿足了產品多樣化對柔性製造的要求, 提高了生產過程的可控性, 使生產效率提升22%, 生產週期縮短20%。 企業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公司管理費用下降5%, 庫存下降30%。 企業能源消耗減少, 提升能源利用率15%。 產品研發能力得到提高。 平均樣機定型週期計畫由15個月降低到6個月。
產品品質大幅提升, 產品平均無故障時間提高20%, 產品的早期故障率低到2%。

■ 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經過27年的專注和創新, 已從一個投資僅5萬元、7名工人的家庭作坊發展成為總資產超50億元, 年營業收入超15億元, 全球員工2300餘人, 擁有4大研發中心、7大製造基地, 集液壓元件、精密鑄件、氣動元件、液壓系統等產品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主機板上市企業。 恒立液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挖掘機專用高壓油缸供應商和全球最大的盾構機高壓油缸供應商。

堅持在液壓行業中深耕和發展, 恒立掌握了高壓油缸、液壓泵閥等高端液壓元件的核心關鍵技術, 在國內工程機械用高端液壓件領域牢牢佔據著優勢地位。

恒立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和裝備升級的持續投入, 深入開展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 提升產品的設計和製造加工能力, 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或產品, 保證年年有新品, 成功一款、量產一款, 從而實現研發和市場的良性迴圈。 公司與浙江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形成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 與科研院校在行業共性技術開發、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 近年來, 公司先後建立了“三中心一基地”, 即江蘇省超高壓油缸小型化輕量化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其中江蘇省工程技術中心是江蘇省重點研發機構。
依託以上的平臺, 恒立構建了一個針對液壓行業瓶頸技術開發和行業未來發展, 具有較高研發水平和重大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的多維度創新平臺。 公司專門成立了智慧財產權部並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推行全球化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戰略, 目前恒立擁有有效國內外專利114項, 其中發明專利18項。 為了實現公司由傳統的生產模式向資訊化、智慧化的運營模式轉變, 公司持續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建立以成本管控為核心的ERP系統進行產品價值鏈的全程管理, 並將PDM系統、OA系統與ERP系統資料進行對接, 有效提升了企業管理決策的科學化和規範化。 2012年, 公司就被江蘇省經信委納入“江蘇省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點企業”, 建成了3個江蘇省示範智慧製造車間。

■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2002年,是一家無錫本土民營企業,從一個兩三人的小廠起步,發展為擁有2000多名員工的上市企業,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設備製造商。

產品是製造企業的核心,而研發則是生命線,先導始終把自主創新作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引進300多名研發工程師,把每年銷售收入的6%用於研發,集中精力攻關鋰電池製造設備、光伏製造設備核心技術,現已擁有150多項授權專利。公司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捲繞裝備性能優於韓國、日本,完全實現替代進口,在世界排名前四的鋰電池廠商中應用率達60%左右。目前正在與松下合作開發18650/21700鋰電池捲繞機,該設備已通過松下公司驗收,將用於特斯拉電動汽車生產動力鋰電池。這標誌著該公司是除了松下自己的設備公司以外,全球第二家能為特斯拉提供電芯捲繞機的企業。

公司在鋰電池前工序段關鍵設備的技術水準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打破了進口設備的壟斷地位,填補了國產高端鋰電池製造裝備的空白。目前,公司已經在研發整線交鑰匙工程。除了堅持自主研發,先導還在行業內率先進行了資訊化改造。2013年,當德國工業4.0的概念在國內還未火熱之時,先導就已經決定用資訊技術武裝產業,啟動工業4.0計畫。公司與IBM合作建立“先導雲”和大資料中心,集成應用數位化協同設計平臺,使設計高效協同,研發生產無縫連接,生產過程精准回饋,工廠生產實現智慧化。自2013年至今,公司已經投入兩千多萬元進行資訊化建設。2013年公司被授予“江蘇省裝備智慧化示範企業”稱號,2015年公司入選首批“江蘇省示範智慧車間”。公司的智慧車間綜合管理系統在國內中小企業中率先實現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聯,以資料驅動企業高效生產、快速回應、柔性生產。今後,先導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為公司發展的核心理念,引領智慧製造產業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促進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出貢獻。

■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天科技20多年來,主營業務就是製造業,產業涉及通信、電網、新能源三大領域。2016年銷售收入345億元,連續10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堅定走實業興國之路,是企業敢於有效投入的底氣所在。2015年、2016年的兩年中,公司對製造業的總投入達150億元,其中智慧製造工廠改造及智慧設備投入28.5億元,研發投入12.9億元。

企業通過智慧製造技術實現對感測器、儀器儀錶、機器和機械裝置等進行改造和提升。廣泛開展分散式控制系統和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等應用,建立控制平臺,實現了對現場資料的採集和管控,實現了生產、物流、倉儲和檢測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減少了人為操作失誤因素。從2015年開始,全面提升車間現場管理水準,提出了“消滅無智慧製造車間工廠”的行動綱領,與國際知名企業攜手,打造具有中天特色的製造執行系統,提高了車間的精細製造水準,中天光纖、中天精密材料、中天光伏材料等5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智慧示範車間。中天科技股份公司獲得工信部2016年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專案,通過了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中天儲能被工信部認定為鋰電池行業唯一的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

企業有效實現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三大創新。通過集成了IT、OT、CT技術,實現了工業互聯網、工業大資料、以及工業軟體的融合應用。通過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工業資料和環境資料的即時掌控。通過智慧化應用,節約了一般的管理人員,提升精細化管理水準。中天工業智慧互聯平臺為全國智慧製造行業提供了示範。通過智慧化技術逐步實現由單一的產品製造向服務製造轉變。在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週期服務、總集成總承包服務、資訊增值服務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如,中天亞東將供應鏈與集團內企業優化製造過程統一起來,實現了供應鏈的計畫、調度、運作和控制;中天儲能通過互動式電池技術,完善了設備運輸、演示安裝、設備調試、產品交付等客戶服務,讓客戶獲得資源管理、資料管理等增值服務;中天海纜原來僅提供海纜產品,現在逐步轉變為國際海纜領域總集成總承包商。

■ 江蘇亞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亞威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56年,作為國內中高端金屬板材成形機床行業的領先企業,長期致力於研發製造銷售數控轉塔衝床、數控折彎機、數控鐳射切割機、金屬平板加工自動化系統、金屬卷板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線性和水準多關節機器人等高端、智慧、自動化產品,具備年產4000台(套)各類成形機床的生產能力。

智慧車間實現工業化和資訊化在典型鈑金機床製造業中的交叉融合,面向鈑金數控設備的高精度大尺寸關鍵件智慧製造生產過程,亞威機床主要產品數控轉塔衝床車間使用了具備資訊感知、通信、適應控制的數控加工設備。目前車間內自動化、智慧化生產、檢測設備29台套,車間內生產設備聯網數21台。機架、轉盤等關鍵零部件加工採用先進、高效的進口或國產高檔設備,檢測設備採用三座標測量儀、鐳射干涉儀等精密檢測儀器。通過線上知識庫,基於資料驅動的建模,車間內部數控關健設備停機時間、執行時間、切削時間、產量等設備綜合效率資料目前主要通過外接PLC將採集到的前端設備的監控資料通過車間網路上傳至OPC伺服器,並通過資料庫介面與其他資料處理系統集成。實現對生產設備運行狀態的即時效率監控。

智慧製造水準和產品品質不斷提升。採用智慧製造技術將能進一步提高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高級技工的依賴程度和員工勞動強度,促進安全生產,保障設備和產品自身不會引起使用者的危險,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銷售訂單一次準時交貨率達96%,提高客戶滿意度。建立和完善生產管理的基礎資料,對生產製造全過程物料配套性、帳實相符性、物流狀態都能有效、精准管理,減少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周轉效率。

■ 江蘇先聲藥業有限公司

先聲藥業成立於1995年,連續多年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和中國醫藥創新力十強。2015年,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年獲批培育建設“江蘇省精准醫療創新中心”。過去8年,累計研發投入近20億元,兩個一類創新藥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還和施貴寶、第一三共等跨國公司開展戰略合作。

作為一個專注于創新藥研發的製藥企業, 2014年3月,先聲創辦了專業眾創空間——精准醫療百家匯,在全球範圍內尋求生命科學領域有激情、有抱負、有想像力的創業團隊。百家匯創辦3年,已彙聚了96家創業公司,其中不乏一批有巨大成功潛質的小巨人,30%以上公司已獲得風險投資,兩家登陸新三板。開放式創新模式使企業的在研新藥管線明顯充實,立項水準和項目品質大幅提升,其投資參股的公司在硏項目累計超過100項,這是過去“自己的人、自己的錢、自己的項目”的傳統研發模式難以達到的研發效率。百家匯平臺引進的幾十位傑出海歸科學家,為培育中的江蘇省精准醫療創新中心注入了活力。

企業的製藥體系、行銷體系正在轉化為開放平臺,用開放和市場化衍生出的系列服務説明創業公司,同時促進自身全面升級轉型,實現互利共贏。過去兩年,直接出資18億元投資了25家企業,出資1.8億美元作為GP、LP參與8個風險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近20億美元,以一帶十的放大效應打開了企業的視野和思維,讓企業有能力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捕捉市場機會。企業致力於大力推進智慧製造和生產技術創新。公司在江北新區投資16億元,引進美國、德國智慧化生產設備,建設抗腫瘤、心腦血管藥物生產基地,計畫未來3年內通過美國cGMP認證,將產品銷售到美國和歐洲市場,實現先聲國際化道路上質的飛躍。

■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醫藥創新和高品質藥品研發、生產及推廣的醫藥健康企業之一,是國內股票市值最大的製藥上市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藥、手術藥物和造影劑的供應商。公司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多地建有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搆,每年投入銷售額10%左右的研發資金,建成了一支擁有18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其中1000多名博士、碩士及100多名海歸人士,有5人被列入國家“千人計畫”,7人被列入“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在推進技術創新方面,企業構建了包括化合物設計和高效合成平臺、藥物靶標和分子/細胞篩選平臺、藥動學和藥效/毒理評價平臺、品質研究和微量雜質檢測平臺、原料藥和製劑中試研究平臺、生物標誌和轉化醫學平臺在內的六大創新平臺。創新發展模式,從創新初期“me-too”、“me-better”、快速跟蹤國際上藥物新靶點,逐步走向源頭創新;創新藥佈局正在從小分子藥物向大分子藥物轉化,形成小分子、大分子藥物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緊跟電腦輔助藥物設計和虛擬篩選技術、抗體與毒素結合(ADC)技術、靶向製劑的載藥技術等國際製藥行業先進技術,在代表著全球醫藥產業發展方向的生物技術領域,公司搭建了一系列大分子藥研發平臺,“生物導彈”、免疫療法、超長效胰島素等具備國際領先性。2016年5月,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九部委“國家第一批創新企業百強工程試點企業”評選中,恒瑞醫藥是首批9家創新企業中唯一入選的醫藥行業企業。

■ 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服務商,專業從事水泥、電力、玻璃等行業煙氣除塵除灰、脫硫脫硝等環保技術裝備研製、工程設計、項目運營與總承包業務。煙氣環保治理裝置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2016年,企業營業收入達到4.5億元,利潤總額3671萬元,上交稅金3240萬元,研發投入占比達到4.55%。

企業針對我國陶瓷行業污染物排放,開發出了“雙聯雙控”噴氨控制和氨水精細化計量調控技術等,在陶瓷行業率先實現了煙氣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利用餘熱、高溫除塵和優化SCR工藝,公司在玻璃行業首次實現了除塵、脫硝和餘熱發電集成應用的新突破;通過應用研究、工業化試驗和改進技術,成功打造國內首例水泥窯複合脫硝示範工程。技術與裝備的創新,填補了國內煙氣治理領域多個技術空白,在煙氣淨化技術裝備領域形成重大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優勢,提升了我國環保機械製造領域的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

公司成立了技術創新委員會,並建立了委員專家庫,目前委員專家庫已經集聚了路光傑、羅瑱、張凡等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專家及業內精英。更有郝吉明院士、李俊華教授、馬永亮副研究員等多位專家組成的公司院士工作站團隊,為公司技術創新提供支援,其實力雄厚,不僅為科行的技術進步提供了保障,也引領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在“互聯網+”、“科技創新驅動”等大背景下,公司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由傳統裝備製造業向“裝備製造+遠端維護+智慧維保”以及“裝備全生命週期運營服務”轉型。公司已于2016年建立了“科行環保雲”大資料平臺,並初步實現了項目遠端監管、資料傳輸分析等服務。

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典型

■ 蘇州吳江區經信委

蘇州吳江區經信委作為工業經濟和產業資訊化的最基層綜合管理部門,把指導和服務工業轉型發展作為核心使命。2016年,該區經信委全年協助鎮(區)、企業獲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工業大獎、全國“品質標杆”、全國電梯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國家智慧製造新模式應用重點專案、2個國家工業強基工程、2個國家綠色製造集成專案共10個國家級榮譽和項目,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8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年新增省級示範智能車間13個,累計達23個,占蘇州三分之一,數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一年來,取得蘇州市級以上各類企業轉型升級資金達3.7億元,實現歷史突破。

圍繞智慧設計、智慧生產、智慧裝備、企業資源計畫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生產性電商等六大關鍵環節,力爭完成三年內培育100家智慧製造示範企業、500家試點企業、帶動5000家行動企業的“155計畫”收官之戰,在此基礎上,該委將著手建立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的智慧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制訂一批行業內可複製的智慧製造標準,建設一個智慧裝備產業園平臺,開好一個國際機器人大會,創建一個區域領先的智慧製造示範樣板,確保全年智慧工業投入超100億元。

進一步深化全省首創、涵蓋所有工業企業的資源集約利用資訊系統應用,圍繞“主動減量、優化存量、引導增量”的轉型發展目標,開展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構建綠色發展評估交易平臺,加快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步伐,試點落實差別化土地使用稅以及差別化電價、水價、排汙費等疊加政策舉措,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入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依託系統排出的14個“二高一低”子行業,作為新一輪重點整治對象,加快淘汰低端低效落後產能,營造“畝產論英雄”的投資創業氛圍。

緊扣“創新四問”,以產業鏈完善、價值鏈提升為方向,著力推進“三百工程”——做大做強百家裝備製造企業、優化提升百家主導產業企業、培育發展百家新興產業企業。今年,該委將通過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載體創建、服務型製造創新業態推進和新產品應用創新成果轉化等舉措,引導企業強化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在關鍵部件和核心技術上求突破,走內生增長發展之路,打造一批原創性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區域標誌性企業。

■ 江蘇銀行

江蘇銀行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要求,認真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聚焦服務製造業發展,爭做全省服務支援製造業發展的帶頭行、排頭兵;打造新金融,服務新製造,擁抱製造業,爭做創新支援製造業的自覺踐行者和堅定支持者。

集聚信貸資源,為製造業企業“輸血”。今年在信貸規模強約束和資金供求緊平衡的形勢下,江蘇銀行通過打包處置不良、壓降貼現增加信貸規模300多億元。截至2月末,該行省內製造業貸款餘額790.3億元,較年初增加28.6億元。通過“轉期貸”等業務,為2300戶企業提供應急資金110餘億元,幫助困難企業解危、解困。通過優惠貸款等措施支持先進製造業,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製造業新投放貸款加權利率較年初下降0.21個百分點。

發揮資源配置平臺作用,助力製造業結構優化。用考核“指揮棒”引導全行上下支持先進製造業發展,專項設置先進製造業貸款考核指標,加大激勵力度。圍繞產業發展導向,篩選1000多個智慧製造、高端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企業,進行精准投放。截至2月末,該行省內先進製造業貸款餘額170.6億元,較年初增加16.8億元;占製造業貸款的22%,較年初提升2個百分點。圍繞傳統製造企業升級,實行差別化政策,對於實施技術改造升級的傳統企業敢於投、精准投,去年以來重點工業投資專案和重點技改專案共投放80億元。圍繞“走出去”,為“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提供內保外貸、境外直貸、境外銀團等產品。截至2月末,共支持129戶企業,累計授信金額230億元。圍繞“去產能”,該行嚴控“兩高一剩”和低端製造業授信,有序退出“僵屍企業”。去年共壓降存量授信90億元。

推進銀行自身供給側改革,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通過“商行+投行”模式,加大直接融資支援。截至2月末,通過資產證券化、投貸聯動、債務融資工具、產業基金、並購基金等產品,共支援製造業融資180億元。通過“大資料+金融”模式,以企業納稅資料為依據,開發了業內首款純信用、純線上網貸產品“稅e融”,重點支援製造業小微企業。截至2月末,累計授信客戶16300戶,貸款餘額18億元。通過“科技人才+科技企業”模式,加大對科技型製造企業的支援,開展“人才貸”、“蘇科貸”等業務。截至2月末,共支援1762名人才客戶,發放貸款14億元;已為3000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125億元貸款。通過“信貸+租賃”模式,創新開發融資租賃產品“樂易租”,支援製造企業裝備升級,已發放貸款13億元。

智慧製造先進個人

夏月志:

以為企業創造效益為己任

南京熊貓電子製造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夏月志,參加工作22年以來,一直堅守在生產一線,積極服務於生產一線,立足崗位,精益求精,以為企業創造效益為己任帶領自己的團隊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為企業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進入“熊貓”之後,夏月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進取,從一名普通操作員成長為技師、高級技師,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2002年,他參與了Panasonic CM402貼片機的測試和使用工作,通過認真學習,快速掌握了該機型的性能,確保了機器在生產過程中的正常運轉與維護。2006年,主動承擔了SIEMENS貼片機引進後的學習、測試以及專業管理。期間由他本人創立和修訂了該機型的各種規範,為操作與維護該機型的人員提供了規範的作業指導。他動手改裝的SIEMENS 貼片機D3進板檢測,較好地解決並控制了電路板的漏貼現象。研究出的SIEMENS貼片機讀數頭和TWIN-HEAD D軸高效節能的清洗方法,為公司節約或延遲備件費用支出超10萬元。成功修復了貼片機D3X軸線性馬達,為公司節省了20萬元。在做好設備維護的同時,他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軟體程式設計教材,獨自開發了適用表面貼裝生產必備的BOM合併軟體。隨後又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開發了適合公司管理和展示的西門子貼片機拋料監控軟體,無償地為公司使用,這套軟體當年市場的官方報價是2萬歐元,目前該軟體一直運用在生產管理當中,並且運行的穩定性良好。後來,他又開發出與自動光學檢測設備配套的一系列生產運用軟體,以及OMRON-AOI資料查詢系統。該系統集資料遠端收集、查詢、統計和人員考評為一體,為公司邁向智慧化工廠跨進了一大步。

夏月志先後榮獲全國技術能手、中國電子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製造中心高技能先進個人、熊貓集團優秀員工等榮譽。

鄔崢嶸:

知識型員工的先鋒

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容器車間鉚工兼班長鄔崢嶸,參加工作20年來,勤勤懇懇學習技能,鑽研技術,工作任勞任怨,愛崗敬業,積極主動承擔技術高端核心產品,是一名技術過硬的鉚工專業技術人才。

鄔崢嶸是公司刻苦鑽研技術,努力爭當新時代知識型員工的先鋒。一方面,他先後自學了《焊接與熱處理》《機制製圖》《鈑金工放樣》《CAD製圖》等技術檔,熟練掌握了《蒸汽鍋爐安全監察規程》《JB/T1609-93鍋爐鍋筒中製造技術條件》《JB/T1610-93鍋爐集箱中製造技術條件》《JB/T1613-93鍋爐受壓元件焊接技術條件》以及鍋爐製造的相關標準和知識,並利用業餘時間先後參加了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培訓學習。另一方面,他注重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學習,在公司的幾次ASME領證和壓力容器、A級鍋爐複審聯檢中,認真學習,刻苦鑽研,評審一次通過,自己磨練成為全能型的技術骨幹。在製造9F級綠色環保燃氣輪機餘熱鍋爐集箱時,面對集箱管接頭坡口倒角工作量大、人手緊、交貨急的情況,鄔崢嶸和師傅一起研究出管接頭坡口內削薄、外倒角一次完成的卡盤裝置,一下提高工效二倍以上,大大加快了生產進度。近幾年,他結合生產實踐,先後完成了30多項工藝性技改或工裝技術創新,全部都應用到生產工作中。出口菲律賓、印尼、土耳其、印度、委內瑞拉、奈及利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347B、290B、289B、352B、356B、359B、351B、FW等大型超高壓鍋爐的生產和製造都使用了這一工藝生產方法,汽包對接和內部結構裝配公差範圍都符合設計要求,合格率達到99.9%以上。據統計,這一技改全年可為企業節省生產成本500多萬元。

2010年以來,鄔崢嶸先後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無錫市“五一”創新能手、 無錫市高技能成才成就獎、無錫工匠以及省、市技術能手、企業首席技師等榮譽。 2012年8月, 參加第一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榮獲“鈑金技術”企業職工組二等獎。

張懷紅:

迎難而上的創新者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電焊高級技師張懷紅,始終以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敬業精神,用愛崗敬業的態度,無私奉獻的熱情,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踐行著“工匠精神”。

他面對工程機械行業焊接技術層出不窮的新標準、新要求,他認識到自身知識的匱乏和經驗的短缺,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為掌握新產品的結構與原理,他用心研讀圖紙,現場對照來料,一步一步的去摸索,一批批新產品的臂架焊接工藝改進從他手中誕生。針對生產、管理中的焊接難題,他更是迎難而上,刻苦攻關,先後帶領他的創新團隊完成QC項目2項、降本增效項目3項、“三小八小”項目17項,均取得較好成績。他負責參與完成的“降低QY25K5A轉檯大立板焊後調形率”、“提高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轉檯前段與後尾框架焊接拼點合格率”專案均榮獲國家級QC成果一等獎。他長期擔任分廠電焊工導師, 開展各類專項培訓55場次,培訓1730人次;組建電焊精英團隊,培養出技師6名,高級工24名,多能工50餘名;制定結構分廠OPL案例管理辦法,累計提交OPL案例114個;編制了《塔機履帶梁焊接順序優化》等6項技術標準,有效保障了大型結構件的焊接品質。工作中善於發現問題,認真研究,加以解決:針對QY25K5、QY20B等小噸位基本臂變幅鉸點在焊接後出現的問題,他組織團隊展開技術攻關,將返修率降至5%以內,每月僅返修費用就節省近萬元。他負責完成的“中小噸位伸臂板臂頭焊接變形”項目和“超大噸位伸臂臂頭焊接變形”專案,已經轉化應用。《中小噸位起重機伸臂筒體與頭尾對接優化操作法》還被市總工會評為十大操作法。

張懷紅連續多年被評為集團先進生產者和最佳員工,獲得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徐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徐州市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

鄧建軍:

“知識工人”+“藍領精英”

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級工程師鄧建軍, 28年間由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長為新時期產業技術工人創新發展的楷模,成為中國“知識型產業工人”的領跑者、中國“藍領精英”的象徵。2013年4月28日,鄧建軍同志參加全國勞模代表座談會,中央領導在講話中稱“知識工人”鄧建軍等一大批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帶動群眾銳意進取、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國家和人民建立了傑出功勳。

鄧建軍同志長期在企業生產一線從事設備電氣設計安裝調試維修、引進設備的消化吸收與技術改造工作,對企業設備的電氣控制、機械設備、電腦運用等技術熟練掌握,完成企業重大技術改造專案、引進專案中設備安裝調試、技術改進等429項,完成各種技改項目136個,範圍幾乎涉及企業的所有重要設備,全方位地保證了公司產品的品質穩定與提高。經過團隊的協同創新,近年來已獲得8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多項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領銜的鄧建軍勞模創新工作室2014年先後成為“江蘇省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首批“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勇於創新、百折不撓的工匠精神,體現了平凡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都可以具有的一種優秀品質。他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專、精、創”——專,專注、堅守;精,精益求精;創,創新。

鄧建軍先後獲得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華技能大獎、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紡織勞動模範等榮譽。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光榮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17次、18次党代會代表,江蘇省第11、12、13次党代會代表,當選為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11、12、13屆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工會14、15大代表。作為基層一線的職工,他光榮當選為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兼職副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第16屆執行委員。

金俊龍:

技術“尖刀”上的領舞者

金俊龍,現任常熟市液壓工具廠(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教學工廠)加工中心技術指導,四軸高級技師,數控銑技師,數控車高級工。

他在定制刀具、加工工藝、廢品率控制等方面刻苦鑽研技術,多次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如為蘇州通潤驅動有限公司加工蝸杆(模數6.3頭數5),它的導程約100毫米,如果在普通車床(CA6140),用最低的轉速11轉/分,100毫米只要5.4秒,刀具變為擠壓切削,刀具容易崩刀;實際加工的長度為95,無法測量分頭距。他認真研究,在帶4軸的加工中心上加工,先定制成型刀具,從車削變為銑削,刀具作主運動,與普通車床相比較,刀具的切削力大大減小,提高了生產效率、減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了成品率。數控行業的發展很快,有些企業員工技術和經驗都很豐富,但是只會手工程式設計,而複雜零件需要運用軟體生成程式,才能提高正確率,針對這一現象,他就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長,為常熟明輝焊接器材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培養技術工人。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期間,積極承擔機械類人才的培訓教學工作,為學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他代表學校和教學工廠多次參加各類技能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所指導的學生也在蘇州市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

金俊龍先後獲得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蘇州市技術能手、蘇州市勞動模範等榮譽,同時也為學校和企業爭得了江蘇省技能大賽突出貢獻獎、江蘇省工人先鋒號、高技能人才搖籃獎等榮譽。

楊庚豹:

車間業務技術“領頭雁”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助理、高級技師楊庚豹,堪稱車間業務技術的“領頭雁”。

他不僅自己帶頭學,還著力抓好“傳、幫、帶”,對業務知識從不保守,將自己摸索出的技巧、絕竅傳授給員工。經過言傳身教,多名員工走上骨幹崗位,兩名被聘為軋鋼工技師。他刻苦攻關,在裙板上設計製作了防劃傷側立輥,解決了劃傷問題;將冷剪入口導槽的整體式改為剖分式,使Φ50班產提高100噸;先後參加了3條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工作,解決了2#剪不能切頭、切尾的問題,3#剪剪偏的問題;設計和製作的熱鋸的防水裝置,解決了水淋使鋼材端部生產白點的品質問題;通過設備的技改,實現扁鋼線上碼放,直接成捆打包,年創效益近百萬元;圓鋼孔型系統整合,提高了生產效率;建議新增了2#冷坯台架,年節約120萬元的汽車運轉費用;安裝無壓下機架,矯正大規格扁鋼頭部的平面彎曲,製作了多排輪滾動出口,解決了扁鋼側邊劃傷,將4#、6#軋機的方形出口改成圓管出口,滾動導輪刻條造成頭部折疊得到解決;修改T400程式,不僅使小規格班產量提高了100噸,也解決了定尺長度的不穩定,實現了多年的技改夢想;設計製作了扁鋼線上全過程除鱗裝置,解決了扁鋼表面的花紋和花斑,等等,其中6項申報了實用型發明專利。積極開展品質攻關,通過現場跟蹤及資料分析、工藝改進、步料方式、制定合理的出鋼時間使軸承鋼液析指標穩定控制在0.5級以下;配合總工辦積極開發新品,完成了HM-2 、16Mo3 、QSTE420TM、20MnCr5、513-25G、HG06 S15Cr、S355J2、 SAE9254、 ZK55、38MnsiVS4等鋼種的開發、擴大了產品結構;低溫開軋工藝的制定和完善,使產品晶粒得到了細化;完成了全定尺打包攻關工作;內部攻關提高了65MNHX的探傷合格率等。由於技藝超群,貢獻突出,2012年、2014年經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以其個人姓名命名的省級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楊庚豹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高產能手、標兵,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首批培養物件等榮譽。

薛春梅:

深諳創新之道的大師

揚州玉器廠玉石料市場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薛春梅,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薛春梅從事玉雕創作研究30餘年,在題材、表現技法等方面,秉承繼承傳統、善於創新的精神,所創作品融合南秀北雄的藝術之長,充分展現了構思新穎,佈局精巧,意境含蓄、深邃、如夢如幻,人物刻畫惟妙惟肖,形神兼備,形成了“清新婉約、細膩雋秀”的個人藝術風格和獨特魅力。許多玉雕作品得到國內外客商、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並先後被國家、省市及香港專業書刊或報紙收錄、登載和報導。所創作品在全國性玉雕博覽會、大師精品展和國家級評比中勇奪3個“特等獎”、31個“金獎”、16個“銀獎”、銅獎及優秀創新獎等若干。白玉《榴開百子》、翡翠《送子觀音》及白玉《火燒赤壁》等10件作品分別圖文刊載於《中國工藝美術大全》《江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名家藝術精品展示會專輯》《江蘇工藝藝豐堂精品展》及香港文匯報。被業內譽為“纖手神功”。2013年4月,CCTV—4《留住手藝》、2016年12月CCTV—1《我有傳家寶》欄目均曾對薛春梅大師專題採訪與報導。薛春梅經過30餘年不懈地努力與探索,以其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玉雕技藝的追求,在傳承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在玉雕題材創作上有新突破,首創了以群童為特色題材的系列作品;在玉雕的表現手法上,勇於探索,拓展了創作思路,形成了“清新婉約、細膩雋秀”的藝術風格。把搞好“傳幫帶”培養後繼人才作為做好非遺工作的重務。薛春梅對玉雕人物、山籽雕創作潛心研究,大膽創新,力求創新,不斷設計創作出在國內同行領先和廣泛社會影響的高、精、尖、特作品,所創作品已經成為全國玉雕行業內的知名品牌,作為全國玉雕界唯一的女性“中國大師”,她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在同行中起到了引領作用。

薛春梅先後被授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後獲江蘇省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王巍:

搏擊技術的“雄鷹”

航太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巍,曾在瀋陽飛機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工作,2015年被航太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以特殊人才引進。自參加工作以來,積極投身于祖國的航空事業,專業從事飛機裝配製造,從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人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飛機鉚裝鉗工高級技師,屢次承接重大項目鉚裝工作,解決了複合材料鉚裝、制孔技術難題,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王巍多次作為企業裝配團隊的負責人,參與完成國內外多種機型的研製裝配工作,包括:加拿大龐巴迪公司Q300機型貨艙門的批產工作;美國波音公司757機型貨艙門的批產工作;德國ECP公司空客320應急艙門批產工作;以色列IAI公司波音737客改貨專案;加入國內第一次自主研發的支線客機ARJ-700飛機後機身的研製團隊,參與裝配;加拿大龐巴迪公司“C”系列飛機桶段試驗件研製工作;國產大飛機C919後機身前段試驗件、發動機吊掛試驗件研製工作;參與軍機某型號發動機吊掛研製工作。2015年,王巍成為航太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的特聘專家,帶領班組圓滿完成了C919大型客機10106架後機身後段的裝配工作。其中,通過刻苦鑽研,有效地解決了複合材料制孔過程中暴露的諸多技術瓶頸,縮短了部件裝配週期30%以上。此項研究成果在C919其他複合材料部件的裝配中得以推廣和應用。此外,由王巍牽頭研發的基於數位化檢測的數位化製造技術,對部件產品尺寸外形進行程序控制,製造成本降低了30%-40%,產品開發週期縮短了40%-60%,從而加快了研製和交貨的週期。在10001架機後機身後段的裝配過程中進行了技術應用,制孔品質問題下降60%以上,產品品質有了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裝配成品合格率達100%。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王巍較好地完成了公司要求的傳技帶徒工作。同時,王巍被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和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特聘為技術專家。被航空工業第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部級)評為飛機鉚裝鉗工特級技能專家。

2010年以來,王巍取得1項發明專利,多次榮獲中航工業集團表彰獎勵, 2016年被授予鎮江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王海東:

潛心鑽研不止步

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焊接工藝室主任王海東,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一名專家級的焊接高技能人才。他秉承“持之以恆、求索進取、大膽創新、樂於奉獻”的精神,在探索焊接技術的道路上永不停止自己的腳步,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技藝,解決了多項焊接難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焊接人才,為企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苦下功夫,潛心研究,反複試煉,創新了手工電弧焊鏡面技術的焊接、左手焊接技術、轉嫁焊接技術等。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解決了10噸不銹鋼水箱裂縫修補問題;利用陰極破碎原理,採用交流氬弧焊接,攻克了19噸鋁青銅推進器修補技術;利用密封墊原理解決了20噸油艙底部帶油帶壓補焊問題等;發明了傾斜胎架和無碼裝配器,減少了焊接材料的損耗和焊接變形,降低了打磨工作量和生產成本,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等。先後編寫培訓教材、焊接工藝多篇,發表有關焊接技術的學術論文8篇,博文50多篇,申請專利2項,運用所學知識不斷創新改良船舶焊接技術,為企業節約焊接成本上千萬元。王海東先後引進高效焊接方法多項,平角焊自動焊小車、垂直氣電立焊、橫立焊縫自動焊、平直拼板縫埋弧自動焊FGB法單面焊雙面成型等,重點解決產品焊接關鍵技術和工藝,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創新,拓展其應用深度和應用廣度,焊接效率和焊接品質得到不斷提高,達到同行先進水準。2010年,成立了“王海東焊接技師工作室”,迄今為止,工作室已先後為公司培養船社級焊工3000多人、高級技師3人、技師36人、高級工128人,多人在省區各級技能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王海東先後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省最美職工、江蘇省好青年、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泰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泰州工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趙國敢:

勇於向傳統工藝“叫板”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中心部長趙國敢,是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江蘇白酒大師。

趙國敢在白酒行業較好地踐行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神。針對消費者對白酒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積極探索並創新出洋河“綿柔型”品質新風格,研究開發的地域性洋河綿柔原酒獨特生產工藝和應用多種功能微生物生產特種調味酒工藝技術具有創新性,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應用兩項關鍵科技技術,使原酒升級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提高名酒率8.8個百分點。2009年成功主持開發洋河夢之藍共3個系列8個綿柔型產品,拉動公司連續幾年實現50%增長,洋河藍色經典單品更是連續以3位數高速增長,為“振興蘇酒”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功主持研發夢系列、藍色經典系列、大麯系列等數百款高、中、低檔產品,2010-2012年為公司創造了76.19億元、127.4億元、172.7億元的銷售額。勇於向傳統工藝中的難題挑戰,提出了洋河低溫入池、緩慢發酵、緩火蒸餾等一系列工藝技術,推動並形成綿柔型白酒釀造標準化,極大地提高了基礎酒的品質,使原酒升級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同時,通過多菌系混合培養體系優化、應用工業生物催化關鍵技術提高名酒率8.8個百分點。2014年創新性地研發出洋河藍色經典·微分子酒榮獲年度最具創新價值品牌,同年在行業“2014年中國酒業年度風雲榜”中超越飛天茅臺,榮登年度十大產品榜首。憑藉過硬的技術技能,鑽研酒體設計,從基酒老熟、微機勾調、過濾除濁等多方面創新,極大了縮短了基酒老熟時間,完善酒體設計,同時,指導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進芝麻香、醬香生產工藝,提升香氣幽雅複合度和酒體綿柔度。

2010年以來,趙國敢作為主要人員,參與了10餘種風格白酒的研製。他先後被評選為第二屆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國家級白酒評酒師、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江蘇省白酒大師、宿遷十大首席技師等,獲得宿遷市第二屆“十大科技之星”提名獎。

建成了3個江蘇省示範智慧製造車間。

■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2002年,是一家無錫本土民營企業,從一個兩三人的小廠起步,發展為擁有2000多名員工的上市企業,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設備製造商。

產品是製造企業的核心,而研發則是生命線,先導始終把自主創新作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引進300多名研發工程師,把每年銷售收入的6%用於研發,集中精力攻關鋰電池製造設備、光伏製造設備核心技術,現已擁有150多項授權專利。公司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捲繞裝備性能優於韓國、日本,完全實現替代進口,在世界排名前四的鋰電池廠商中應用率達60%左右。目前正在與松下合作開發18650/21700鋰電池捲繞機,該設備已通過松下公司驗收,將用於特斯拉電動汽車生產動力鋰電池。這標誌著該公司是除了松下自己的設備公司以外,全球第二家能為特斯拉提供電芯捲繞機的企業。

公司在鋰電池前工序段關鍵設備的技術水準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打破了進口設備的壟斷地位,填補了國產高端鋰電池製造裝備的空白。目前,公司已經在研發整線交鑰匙工程。除了堅持自主研發,先導還在行業內率先進行了資訊化改造。2013年,當德國工業4.0的概念在國內還未火熱之時,先導就已經決定用資訊技術武裝產業,啟動工業4.0計畫。公司與IBM合作建立“先導雲”和大資料中心,集成應用數位化協同設計平臺,使設計高效協同,研發生產無縫連接,生產過程精准回饋,工廠生產實現智慧化。自2013年至今,公司已經投入兩千多萬元進行資訊化建設。2013年公司被授予“江蘇省裝備智慧化示範企業”稱號,2015年公司入選首批“江蘇省示範智慧車間”。公司的智慧車間綜合管理系統在國內中小企業中率先實現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互聯,以資料驅動企業高效生產、快速回應、柔性生產。今後,先導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為公司發展的核心理念,引領智慧製造產業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促進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出貢獻。

■ 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天科技20多年來,主營業務就是製造業,產業涉及通信、電網、新能源三大領域。2016年銷售收入345億元,連續10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堅定走實業興國之路,是企業敢於有效投入的底氣所在。2015年、2016年的兩年中,公司對製造業的總投入達150億元,其中智慧製造工廠改造及智慧設備投入28.5億元,研發投入12.9億元。

企業通過智慧製造技術實現對感測器、儀器儀錶、機器和機械裝置等進行改造和提升。廣泛開展分散式控制系統和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等應用,建立控制平臺,實現了對現場資料的採集和管控,實現了生產、物流、倉儲和檢測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減少了人為操作失誤因素。從2015年開始,全面提升車間現場管理水準,提出了“消滅無智慧製造車間工廠”的行動綱領,與國際知名企業攜手,打造具有中天特色的製造執行系統,提高了車間的精細製造水準,中天光纖、中天精密材料、中天光伏材料等5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智慧示範車間。中天科技股份公司獲得工信部2016年智慧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專案,通過了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中天儲能被工信部認定為鋰電池行業唯一的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

企業有效實現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三大創新。通過集成了IT、OT、CT技術,實現了工業互聯網、工業大資料、以及工業軟體的融合應用。通過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工業資料和環境資料的即時掌控。通過智慧化應用,節約了一般的管理人員,提升精細化管理水準。中天工業智慧互聯平臺為全國智慧製造行業提供了示範。通過智慧化技術逐步實現由單一的產品製造向服務製造轉變。在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週期服務、總集成總承包服務、資訊增值服務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如,中天亞東將供應鏈與集團內企業優化製造過程統一起來,實現了供應鏈的計畫、調度、運作和控制;中天儲能通過互動式電池技術,完善了設備運輸、演示安裝、設備調試、產品交付等客戶服務,讓客戶獲得資源管理、資料管理等增值服務;中天海纜原來僅提供海纜產品,現在逐步轉變為國際海纜領域總集成總承包商。

■ 江蘇亞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

亞威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56年,作為國內中高端金屬板材成形機床行業的領先企業,長期致力於研發製造銷售數控轉塔衝床、數控折彎機、數控鐳射切割機、金屬平板加工自動化系統、金屬卷板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線性和水準多關節機器人等高端、智慧、自動化產品,具備年產4000台(套)各類成形機床的生產能力。

智慧車間實現工業化和資訊化在典型鈑金機床製造業中的交叉融合,面向鈑金數控設備的高精度大尺寸關鍵件智慧製造生產過程,亞威機床主要產品數控轉塔衝床車間使用了具備資訊感知、通信、適應控制的數控加工設備。目前車間內自動化、智慧化生產、檢測設備29台套,車間內生產設備聯網數21台。機架、轉盤等關鍵零部件加工採用先進、高效的進口或國產高檔設備,檢測設備採用三座標測量儀、鐳射干涉儀等精密檢測儀器。通過線上知識庫,基於資料驅動的建模,車間內部數控關健設備停機時間、執行時間、切削時間、產量等設備綜合效率資料目前主要通過外接PLC將採集到的前端設備的監控資料通過車間網路上傳至OPC伺服器,並通過資料庫介面與其他資料處理系統集成。實現對生產設備運行狀態的即時效率監控。

智慧製造水準和產品品質不斷提升。採用智慧製造技術將能進一步提高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高級技工的依賴程度和員工勞動強度,促進安全生產,保障設備和產品自身不會引起使用者的危險,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銷售訂單一次準時交貨率達96%,提高客戶滿意度。建立和完善生產管理的基礎資料,對生產製造全過程物料配套性、帳實相符性、物流狀態都能有效、精准管理,減少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周轉效率。

■ 江蘇先聲藥業有限公司

先聲藥業成立於1995年,連續多年入選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和中國醫藥創新力十強。2015年,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年獲批培育建設“江蘇省精准醫療創新中心”。過去8年,累計研發投入近20億元,兩個一類創新藥分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還和施貴寶、第一三共等跨國公司開展戰略合作。

作為一個專注于創新藥研發的製藥企業, 2014年3月,先聲創辦了專業眾創空間——精准醫療百家匯,在全球範圍內尋求生命科學領域有激情、有抱負、有想像力的創業團隊。百家匯創辦3年,已彙聚了96家創業公司,其中不乏一批有巨大成功潛質的小巨人,30%以上公司已獲得風險投資,兩家登陸新三板。開放式創新模式使企業的在研新藥管線明顯充實,立項水準和項目品質大幅提升,其投資參股的公司在硏項目累計超過100項,這是過去“自己的人、自己的錢、自己的項目”的傳統研發模式難以達到的研發效率。百家匯平臺引進的幾十位傑出海歸科學家,為培育中的江蘇省精准醫療創新中心注入了活力。

企業的製藥體系、行銷體系正在轉化為開放平臺,用開放和市場化衍生出的系列服務説明創業公司,同時促進自身全面升級轉型,實現互利共贏。過去兩年,直接出資18億元投資了25家企業,出資1.8億美元作為GP、LP參與8個風險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近20億美元,以一帶十的放大效應打開了企業的視野和思維,讓企業有能力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捕捉市場機會。企業致力於大力推進智慧製造和生產技術創新。公司在江北新區投資16億元,引進美國、德國智慧化生產設備,建設抗腫瘤、心腦血管藥物生產基地,計畫未來3年內通過美國cGMP認證,將產品銷售到美國和歐洲市場,實現先聲國際化道路上質的飛躍。

■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醫藥創新和高品質藥品研發、生產及推廣的醫藥健康企業之一,是國內股票市值最大的製藥上市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藥、手術藥物和造影劑的供應商。公司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多地建有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搆,每年投入銷售額10%左右的研發資金,建成了一支擁有18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其中1000多名博士、碩士及100多名海歸人士,有5人被列入國家“千人計畫”,7人被列入“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

在推進技術創新方面,企業構建了包括化合物設計和高效合成平臺、藥物靶標和分子/細胞篩選平臺、藥動學和藥效/毒理評價平臺、品質研究和微量雜質檢測平臺、原料藥和製劑中試研究平臺、生物標誌和轉化醫學平臺在內的六大創新平臺。創新發展模式,從創新初期“me-too”、“me-better”、快速跟蹤國際上藥物新靶點,逐步走向源頭創新;創新藥佈局正在從小分子藥物向大分子藥物轉化,形成小分子、大分子藥物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緊跟電腦輔助藥物設計和虛擬篩選技術、抗體與毒素結合(ADC)技術、靶向製劑的載藥技術等國際製藥行業先進技術,在代表著全球醫藥產業發展方向的生物技術領域,公司搭建了一系列大分子藥研發平臺,“生物導彈”、免疫療法、超長效胰島素等具備國際領先性。2016年5月,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九部委“國家第一批創新企業百強工程試點企業”評選中,恒瑞醫藥是首批9家創新企業中唯一入選的醫藥行業企業。

■ 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科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服務商,專業從事水泥、電力、玻璃等行業煙氣除塵除灰、脫硫脫硝等環保技術裝備研製、工程設計、項目運營與總承包業務。煙氣環保治理裝置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8%。2016年,企業營業收入達到4.5億元,利潤總額3671萬元,上交稅金3240萬元,研發投入占比達到4.55%。

企業針對我國陶瓷行業污染物排放,開發出了“雙聯雙控”噴氨控制和氨水精細化計量調控技術等,在陶瓷行業率先實現了煙氣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利用餘熱、高溫除塵和優化SCR工藝,公司在玻璃行業首次實現了除塵、脫硝和餘熱發電集成應用的新突破;通過應用研究、工業化試驗和改進技術,成功打造國內首例水泥窯複合脫硝示範工程。技術與裝備的創新,填補了國內煙氣治理領域多個技術空白,在煙氣淨化技術裝備領域形成重大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優勢,提升了我國環保機械製造領域的整體技術水準和國際競爭力。

公司成立了技術創新委員會,並建立了委員專家庫,目前委員專家庫已經集聚了路光傑、羅瑱、張凡等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專家及業內精英。更有郝吉明院士、李俊華教授、馬永亮副研究員等多位專家組成的公司院士工作站團隊,為公司技術創新提供支援,其實力雄厚,不僅為科行的技術進步提供了保障,也引領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在“互聯網+”、“科技創新驅動”等大背景下,公司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由傳統裝備製造業向“裝備製造+遠端維護+智慧維保”以及“裝備全生命週期運營服務”轉型。公司已于2016年建立了“科行環保雲”大資料平臺,並初步實現了項目遠端監管、資料傳輸分析等服務。

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典型

■ 蘇州吳江區經信委

蘇州吳江區經信委作為工業經濟和產業資訊化的最基層綜合管理部門,把指導和服務工業轉型發展作為核心使命。2016年,該區經信委全年協助鎮(區)、企業獲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工業大獎、全國“品質標杆”、全國電梯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國家智慧製造新模式應用重點專案、2個國家工業強基工程、2個國家綠色製造集成專案共10個國家級榮譽和項目,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8家,位居全省第一;全年新增省級示範智能車間13個,累計達23個,占蘇州三分之一,數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一年來,取得蘇州市級以上各類企業轉型升級資金達3.7億元,實現歷史突破。

圍繞智慧設計、智慧生產、智慧裝備、企業資源計畫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生產性電商等六大關鍵環節,力爭完成三年內培育100家智慧製造示範企業、500家試點企業、帶動5000家行動企業的“155計畫”收官之戰,在此基礎上,該委將著手建立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的智慧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制訂一批行業內可複製的智慧製造標準,建設一個智慧裝備產業園平臺,開好一個國際機器人大會,創建一個區域領先的智慧製造示範樣板,確保全年智慧工業投入超100億元。

進一步深化全省首創、涵蓋所有工業企業的資源集約利用資訊系統應用,圍繞“主動減量、優化存量、引導增量”的轉型發展目標,開展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構建綠色發展評估交易平臺,加快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步伐,試點落實差別化土地使用稅以及差別化電價、水價、排汙費等疊加政策舉措,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入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依託系統排出的14個“二高一低”子行業,作為新一輪重點整治對象,加快淘汰低端低效落後產能,營造“畝產論英雄”的投資創業氛圍。

緊扣“創新四問”,以產業鏈完善、價值鏈提升為方向,著力推進“三百工程”——做大做強百家裝備製造企業、優化提升百家主導產業企業、培育發展百家新興產業企業。今年,該委將通過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載體創建、服務型製造創新業態推進和新產品應用創新成果轉化等舉措,引導企業強化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在關鍵部件和核心技術上求突破,走內生增長發展之路,打造一批原創性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區域標誌性企業。

■ 江蘇銀行

江蘇銀行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要求,認真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聚焦服務製造業發展,爭做全省服務支援製造業發展的帶頭行、排頭兵;打造新金融,服務新製造,擁抱製造業,爭做創新支援製造業的自覺踐行者和堅定支持者。

集聚信貸資源,為製造業企業“輸血”。今年在信貸規模強約束和資金供求緊平衡的形勢下,江蘇銀行通過打包處置不良、壓降貼現增加信貸規模300多億元。截至2月末,該行省內製造業貸款餘額790.3億元,較年初增加28.6億元。通過“轉期貸”等業務,為2300戶企業提供應急資金110餘億元,幫助困難企業解危、解困。通過優惠貸款等措施支持先進製造業,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製造業新投放貸款加權利率較年初下降0.21個百分點。

發揮資源配置平臺作用,助力製造業結構優化。用考核“指揮棒”引導全行上下支持先進製造業發展,專項設置先進製造業貸款考核指標,加大激勵力度。圍繞產業發展導向,篩選1000多個智慧製造、高端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企業,進行精准投放。截至2月末,該行省內先進製造業貸款餘額170.6億元,較年初增加16.8億元;占製造業貸款的22%,較年初提升2個百分點。圍繞傳統製造企業升級,實行差別化政策,對於實施技術改造升級的傳統企業敢於投、精准投,去年以來重點工業投資專案和重點技改專案共投放80億元。圍繞“走出去”,為“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提供內保外貸、境外直貸、境外銀團等產品。截至2月末,共支持129戶企業,累計授信金額230億元。圍繞“去產能”,該行嚴控“兩高一剩”和低端製造業授信,有序退出“僵屍企業”。去年共壓降存量授信90億元。

推進銀行自身供給側改革,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通過“商行+投行”模式,加大直接融資支援。截至2月末,通過資產證券化、投貸聯動、債務融資工具、產業基金、並購基金等產品,共支援製造業融資180億元。通過“大資料+金融”模式,以企業納稅資料為依據,開發了業內首款純信用、純線上網貸產品“稅e融”,重點支援製造業小微企業。截至2月末,累計授信客戶16300戶,貸款餘額18億元。通過“科技人才+科技企業”模式,加大對科技型製造企業的支援,開展“人才貸”、“蘇科貸”等業務。截至2月末,共支援1762名人才客戶,發放貸款14億元;已為3000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125億元貸款。通過“信貸+租賃”模式,創新開發融資租賃產品“樂易租”,支援製造企業裝備升級,已發放貸款13億元。

智慧製造先進個人

夏月志:

以為企業創造效益為己任

南京熊貓電子製造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夏月志,參加工作22年以來,一直堅守在生產一線,積極服務於生產一線,立足崗位,精益求精,以為企業創造效益為己任帶領自己的團隊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為企業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進入“熊貓”之後,夏月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進取,從一名普通操作員成長為技師、高級技師,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2002年,他參與了Panasonic CM402貼片機的測試和使用工作,通過認真學習,快速掌握了該機型的性能,確保了機器在生產過程中的正常運轉與維護。2006年,主動承擔了SIEMENS貼片機引進後的學習、測試以及專業管理。期間由他本人創立和修訂了該機型的各種規範,為操作與維護該機型的人員提供了規範的作業指導。他動手改裝的SIEMENS 貼片機D3進板檢測,較好地解決並控制了電路板的漏貼現象。研究出的SIEMENS貼片機讀數頭和TWIN-HEAD D軸高效節能的清洗方法,為公司節約或延遲備件費用支出超10萬元。成功修復了貼片機D3X軸線性馬達,為公司節省了20萬元。在做好設備維護的同時,他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利用業餘時間,自學軟體程式設計教材,獨自開發了適用表面貼裝生產必備的BOM合併軟體。隨後又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開發了適合公司管理和展示的西門子貼片機拋料監控軟體,無償地為公司使用,這套軟體當年市場的官方報價是2萬歐元,目前該軟體一直運用在生產管理當中,並且運行的穩定性良好。後來,他又開發出與自動光學檢測設備配套的一系列生產運用軟體,以及OMRON-AOI資料查詢系統。該系統集資料遠端收集、查詢、統計和人員考評為一體,為公司邁向智慧化工廠跨進了一大步。

夏月志先後榮獲全國技術能手、中國電子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製造中心高技能先進個人、熊貓集團優秀員工等榮譽。

鄔崢嶸:

知識型員工的先鋒

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容器車間鉚工兼班長鄔崢嶸,參加工作20年來,勤勤懇懇學習技能,鑽研技術,工作任勞任怨,愛崗敬業,積極主動承擔技術高端核心產品,是一名技術過硬的鉚工專業技術人才。

鄔崢嶸是公司刻苦鑽研技術,努力爭當新時代知識型員工的先鋒。一方面,他先後自學了《焊接與熱處理》《機制製圖》《鈑金工放樣》《CAD製圖》等技術檔,熟練掌握了《蒸汽鍋爐安全監察規程》《JB/T1609-93鍋爐鍋筒中製造技術條件》《JB/T1610-93鍋爐集箱中製造技術條件》《JB/T1613-93鍋爐受壓元件焊接技術條件》以及鍋爐製造的相關標準和知識,並利用業餘時間先後參加了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培訓學習。另一方面,他注重在工作和實踐中不斷學習,在公司的幾次ASME領證和壓力容器、A級鍋爐複審聯檢中,認真學習,刻苦鑽研,評審一次通過,自己磨練成為全能型的技術骨幹。在製造9F級綠色環保燃氣輪機餘熱鍋爐集箱時,面對集箱管接頭坡口倒角工作量大、人手緊、交貨急的情況,鄔崢嶸和師傅一起研究出管接頭坡口內削薄、外倒角一次完成的卡盤裝置,一下提高工效二倍以上,大大加快了生產進度。近幾年,他結合生產實踐,先後完成了30多項工藝性技改或工裝技術創新,全部都應用到生產工作中。出口菲律賓、印尼、土耳其、印度、委內瑞拉、奈及利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347B、290B、289B、352B、356B、359B、351B、FW等大型超高壓鍋爐的生產和製造都使用了這一工藝生產方法,汽包對接和內部結構裝配公差範圍都符合設計要求,合格率達到99.9%以上。據統計,這一技改全年可為企業節省生產成本500多萬元。

2010年以來,鄔崢嶸先後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無錫市“五一”創新能手、 無錫市高技能成才成就獎、無錫工匠以及省、市技術能手、企業首席技師等榮譽。 2012年8月, 參加第一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榮獲“鈑金技術”企業職工組二等獎。

張懷紅:

迎難而上的創新者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電焊高級技師張懷紅,始終以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敬業精神,用愛崗敬業的態度,無私奉獻的熱情,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踐行著“工匠精神”。

他面對工程機械行業焊接技術層出不窮的新標準、新要求,他認識到自身知識的匱乏和經驗的短缺,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為掌握新產品的結構與原理,他用心研讀圖紙,現場對照來料,一步一步的去摸索,一批批新產品的臂架焊接工藝改進從他手中誕生。針對生產、管理中的焊接難題,他更是迎難而上,刻苦攻關,先後帶領他的創新團隊完成QC項目2項、降本增效項目3項、“三小八小”項目17項,均取得較好成績。他負責參與完成的“降低QY25K5A轉檯大立板焊後調形率”、“提高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轉檯前段與後尾框架焊接拼點合格率”專案均榮獲國家級QC成果一等獎。他長期擔任分廠電焊工導師, 開展各類專項培訓55場次,培訓1730人次;組建電焊精英團隊,培養出技師6名,高級工24名,多能工50餘名;制定結構分廠OPL案例管理辦法,累計提交OPL案例114個;編制了《塔機履帶梁焊接順序優化》等6項技術標準,有效保障了大型結構件的焊接品質。工作中善於發現問題,認真研究,加以解決:針對QY25K5、QY20B等小噸位基本臂變幅鉸點在焊接後出現的問題,他組織團隊展開技術攻關,將返修率降至5%以內,每月僅返修費用就節省近萬元。他負責完成的“中小噸位伸臂板臂頭焊接變形”項目和“超大噸位伸臂臂頭焊接變形”專案,已經轉化應用。《中小噸位起重機伸臂筒體與頭尾對接優化操作法》還被市總工會評為十大操作法。

張懷紅連續多年被評為集團先進生產者和最佳員工,獲得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徐州市五一勞動獎章、徐州市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

鄧建軍:

“知識工人”+“藍領精英”

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級工程師鄧建軍, 28年間由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長為新時期產業技術工人創新發展的楷模,成為中國“知識型產業工人”的領跑者、中國“藍領精英”的象徵。2013年4月28日,鄧建軍同志參加全國勞模代表座談會,中央領導在講話中稱“知識工人”鄧建軍等一大批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帶動群眾銳意進取、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國家和人民建立了傑出功勳。

鄧建軍同志長期在企業生產一線從事設備電氣設計安裝調試維修、引進設備的消化吸收與技術改造工作,對企業設備的電氣控制、機械設備、電腦運用等技術熟練掌握,完成企業重大技術改造專案、引進專案中設備安裝調試、技術改進等429項,完成各種技改項目136個,範圍幾乎涉及企業的所有重要設備,全方位地保證了公司產品的品質穩定與提高。經過團隊的協同創新,近年來已獲得8項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多項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領銜的鄧建軍勞模創新工作室2014年先後成為“江蘇省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首批“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勇於創新、百折不撓的工匠精神,體現了平凡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都可以具有的一種優秀品質。他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專、精、創”——專,專注、堅守;精,精益求精;創,創新。

鄧建軍先後獲得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華技能大獎、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紡織勞動模範等榮譽。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光榮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17次、18次党代會代表,江蘇省第11、12、13次党代會代表,當選為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11、12、13屆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工會14、15大代表。作為基層一線的職工,他光榮當選為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兼職副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第16屆執行委員。

金俊龍:

技術“尖刀”上的領舞者

金俊龍,現任常熟市液壓工具廠(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教學工廠)加工中心技術指導,四軸高級技師,數控銑技師,數控車高級工。

他在定制刀具、加工工藝、廢品率控制等方面刻苦鑽研技術,多次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如為蘇州通潤驅動有限公司加工蝸杆(模數6.3頭數5),它的導程約100毫米,如果在普通車床(CA6140),用最低的轉速11轉/分,100毫米只要5.4秒,刀具變為擠壓切削,刀具容易崩刀;實際加工的長度為95,無法測量分頭距。他認真研究,在帶4軸的加工中心上加工,先定制成型刀具,從車削變為銑削,刀具作主運動,與普通車床相比較,刀具的切削力大大減小,提高了生產效率、減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了成品率。數控行業的發展很快,有些企業員工技術和經驗都很豐富,但是只會手工程式設計,而複雜零件需要運用軟體生成程式,才能提高正確率,針對這一現象,他就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長,為常熟明輝焊接器材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培養技術工人。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期間,積極承擔機械類人才的培訓教學工作,為學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他代表學校和教學工廠多次參加各類技能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所指導的學生也在蘇州市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

金俊龍先後獲得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蘇州市技術能手、蘇州市勞動模範等榮譽,同時也為學校和企業爭得了江蘇省技能大賽突出貢獻獎、江蘇省工人先鋒號、高技能人才搖籃獎等榮譽。

楊庚豹:

車間業務技術“領頭雁”

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助理、高級技師楊庚豹,堪稱車間業務技術的“領頭雁”。

他不僅自己帶頭學,還著力抓好“傳、幫、帶”,對業務知識從不保守,將自己摸索出的技巧、絕竅傳授給員工。經過言傳身教,多名員工走上骨幹崗位,兩名被聘為軋鋼工技師。他刻苦攻關,在裙板上設計製作了防劃傷側立輥,解決了劃傷問題;將冷剪入口導槽的整體式改為剖分式,使Φ50班產提高100噸;先後參加了3條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工作,解決了2#剪不能切頭、切尾的問題,3#剪剪偏的問題;設計和製作的熱鋸的防水裝置,解決了水淋使鋼材端部生產白點的品質問題;通過設備的技改,實現扁鋼線上碼放,直接成捆打包,年創效益近百萬元;圓鋼孔型系統整合,提高了生產效率;建議新增了2#冷坯台架,年節約120萬元的汽車運轉費用;安裝無壓下機架,矯正大規格扁鋼頭部的平面彎曲,製作了多排輪滾動出口,解決了扁鋼側邊劃傷,將4#、6#軋機的方形出口改成圓管出口,滾動導輪刻條造成頭部折疊得到解決;修改T400程式,不僅使小規格班產量提高了100噸,也解決了定尺長度的不穩定,實現了多年的技改夢想;設計製作了扁鋼線上全過程除鱗裝置,解決了扁鋼表面的花紋和花斑,等等,其中6項申報了實用型發明專利。積極開展品質攻關,通過現場跟蹤及資料分析、工藝改進、步料方式、制定合理的出鋼時間使軸承鋼液析指標穩定控制在0.5級以下;配合總工辦積極開發新品,完成了HM-2 、16Mo3 、QSTE420TM、20MnCr5、513-25G、HG06 S15Cr、S355J2、 SAE9254、 ZK55、38MnsiVS4等鋼種的開發、擴大了產品結構;低溫開軋工藝的制定和完善,使產品晶粒得到了細化;完成了全定尺打包攻關工作;內部攻關提高了65MNHX的探傷合格率等。由於技藝超群,貢獻突出,2012年、2014年經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以其個人姓名命名的省級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楊庚豹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生產者、高產能手、標兵,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首批培養物件等榮譽。

薛春梅:

深諳創新之道的大師

揚州玉器廠玉石料市場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薛春梅,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薛春梅從事玉雕創作研究30餘年,在題材、表現技法等方面,秉承繼承傳統、善於創新的精神,所創作品融合南秀北雄的藝術之長,充分展現了構思新穎,佈局精巧,意境含蓄、深邃、如夢如幻,人物刻畫惟妙惟肖,形神兼備,形成了“清新婉約、細膩雋秀”的個人藝術風格和獨特魅力。許多玉雕作品得到國內外客商、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並先後被國家、省市及香港專業書刊或報紙收錄、登載和報導。所創作品在全國性玉雕博覽會、大師精品展和國家級評比中勇奪3個“特等獎”、31個“金獎”、16個“銀獎”、銅獎及優秀創新獎等若干。白玉《榴開百子》、翡翠《送子觀音》及白玉《火燒赤壁》等10件作品分別圖文刊載於《中國工藝美術大全》《江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名家藝術精品展示會專輯》《江蘇工藝藝豐堂精品展》及香港文匯報。被業內譽為“纖手神功”。2013年4月,CCTV—4《留住手藝》、2016年12月CCTV—1《我有傳家寶》欄目均曾對薛春梅大師專題採訪與報導。薛春梅經過30餘年不懈地努力與探索,以其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玉雕技藝的追求,在傳承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在玉雕題材創作上有新突破,首創了以群童為特色題材的系列作品;在玉雕的表現手法上,勇於探索,拓展了創作思路,形成了“清新婉約、細膩雋秀”的藝術風格。把搞好“傳幫帶”培養後繼人才作為做好非遺工作的重務。薛春梅對玉雕人物、山籽雕創作潛心研究,大膽創新,力求創新,不斷設計創作出在國內同行領先和廣泛社會影響的高、精、尖、特作品,所創作品已經成為全國玉雕行業內的知名品牌,作為全國玉雕界唯一的女性“中國大師”,她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在同行中起到了引領作用。

薛春梅先後被授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後獲江蘇省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王巍:

搏擊技術的“雄鷹”

航太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巍,曾在瀋陽飛機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工作,2015年被航太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以特殊人才引進。自參加工作以來,積極投身于祖國的航空事業,專業從事飛機裝配製造,從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人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飛機鉚裝鉗工高級技師,屢次承接重大項目鉚裝工作,解決了複合材料鉚裝、制孔技術難題,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王巍多次作為企業裝配團隊的負責人,參與完成國內外多種機型的研製裝配工作,包括:加拿大龐巴迪公司Q300機型貨艙門的批產工作;美國波音公司757機型貨艙門的批產工作;德國ECP公司空客320應急艙門批產工作;以色列IAI公司波音737客改貨專案;加入國內第一次自主研發的支線客機ARJ-700飛機後機身的研製團隊,參與裝配;加拿大龐巴迪公司“C”系列飛機桶段試驗件研製工作;國產大飛機C919後機身前段試驗件、發動機吊掛試驗件研製工作;參與軍機某型號發動機吊掛研製工作。2015年,王巍成為航太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的特聘專家,帶領班組圓滿完成了C919大型客機10106架後機身後段的裝配工作。其中,通過刻苦鑽研,有效地解決了複合材料制孔過程中暴露的諸多技術瓶頸,縮短了部件裝配週期30%以上。此項研究成果在C919其他複合材料部件的裝配中得以推廣和應用。此外,由王巍牽頭研發的基於數位化檢測的數位化製造技術,對部件產品尺寸外形進行程序控制,製造成本降低了30%-40%,產品開發週期縮短了40%-60%,從而加快了研製和交貨的週期。在10001架機後機身後段的裝配過程中進行了技術應用,制孔品質問題下降60%以上,產品品質有了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裝配成品合格率達100%。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王巍較好地完成了公司要求的傳技帶徒工作。同時,王巍被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和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特聘為技術專家。被航空工業第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部級)評為飛機鉚裝鉗工特級技能專家。

2010年以來,王巍取得1項發明專利,多次榮獲中航工業集團表彰獎勵, 2016年被授予鎮江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

王海東:

潛心鑽研不止步

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焊接工藝室主任王海東,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一名專家級的焊接高技能人才。他秉承“持之以恆、求索進取、大膽創新、樂於奉獻”的精神,在探索焊接技術的道路上永不停止自己的腳步,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技藝,解決了多項焊接難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焊接人才,為企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苦下功夫,潛心研究,反複試煉,創新了手工電弧焊鏡面技術的焊接、左手焊接技術、轉嫁焊接技術等。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解決了10噸不銹鋼水箱裂縫修補問題;利用陰極破碎原理,採用交流氬弧焊接,攻克了19噸鋁青銅推進器修補技術;利用密封墊原理解決了20噸油艙底部帶油帶壓補焊問題等;發明了傾斜胎架和無碼裝配器,減少了焊接材料的損耗和焊接變形,降低了打磨工作量和生產成本,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等。先後編寫培訓教材、焊接工藝多篇,發表有關焊接技術的學術論文8篇,博文50多篇,申請專利2項,運用所學知識不斷創新改良船舶焊接技術,為企業節約焊接成本上千萬元。王海東先後引進高效焊接方法多項,平角焊自動焊小車、垂直氣電立焊、橫立焊縫自動焊、平直拼板縫埋弧自動焊FGB法單面焊雙面成型等,重點解決產品焊接關鍵技術和工藝,通過引進、吸收、消化、創新,拓展其應用深度和應用廣度,焊接效率和焊接品質得到不斷提高,達到同行先進水準。2010年,成立了“王海東焊接技師工作室”,迄今為止,工作室已先後為公司培養船社級焊工3000多人、高級技師3人、技師36人、高級工128人,多人在省區各級技能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王海東先後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範、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省最美職工、江蘇省好青年、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泰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泰州工匠等榮譽稱號,被評為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趙國敢:

勇於向傳統工藝“叫板”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中心部長趙國敢,是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江蘇白酒大師。

趙國敢在白酒行業較好地踐行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神。針對消費者對白酒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積極探索並創新出洋河“綿柔型”品質新風格,研究開發的地域性洋河綿柔原酒獨特生產工藝和應用多種功能微生物生產特種調味酒工藝技術具有創新性,達到了國內領先水準。應用兩項關鍵科技技術,使原酒升級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提高名酒率8.8個百分點。2009年成功主持開發洋河夢之藍共3個系列8個綿柔型產品,拉動公司連續幾年實現50%增長,洋河藍色經典單品更是連續以3位數高速增長,為“振興蘇酒”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功主持研發夢系列、藍色經典系列、大麯系列等數百款高、中、低檔產品,2010-2012年為公司創造了76.19億元、127.4億元、172.7億元的銷售額。勇於向傳統工藝中的難題挑戰,提出了洋河低溫入池、緩慢發酵、緩火蒸餾等一系列工藝技術,推動並形成綿柔型白酒釀造標準化,極大地提高了基礎酒的品質,使原酒升級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同時,通過多菌系混合培養體系優化、應用工業生物催化關鍵技術提高名酒率8.8個百分點。2014年創新性地研發出洋河藍色經典·微分子酒榮獲年度最具創新價值品牌,同年在行業“2014年中國酒業年度風雲榜”中超越飛天茅臺,榮登年度十大產品榜首。憑藉過硬的技術技能,鑽研酒體設計,從基酒老熟、微機勾調、過濾除濁等多方面創新,極大了縮短了基酒老熟時間,完善酒體設計,同時,指導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進芝麻香、醬香生產工藝,提升香氣幽雅複合度和酒體綿柔度。

2010年以來,趙國敢作為主要人員,參與了10餘種風格白酒的研製。他先後被評選為第二屆全國釀酒行業技術能手、國家級白酒評酒師、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江蘇省白酒大師、宿遷十大首席技師等,獲得宿遷市第二屆“十大科技之星”提名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