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我用慢跑打開維多利亞的“秘密”

大腳(Benny)

一個酷愛自駕、自助遊的非典型文藝理工男, 已經在世界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打了卡。 除此之外, 他還是一枚資深吃貨, 澳洲最大咖啡連鎖機構the Coffee Club認證咖啡師。

很多人對加拿大的印象, 都停留在溫哥華、多倫多這些城市, 熟悉一些的人還會提及班芙國家公園, 而我一直想去班芙, 這便有了我的2017年加拿大之旅。 行程卻偏偏“巧遇”加拿大建國150周年, 班芙國家公園等景點免門票導致酒店爆滿, 去不成班芙的我只好轉道維多利亞, 卻意外地發現了這裡默默無聞的美麗, 給了大腳一個不一樣的旅程。

從香港出發, 坐香港航空HX80經過14個小時左右到達YVR機場, 然後打了輛的士到Tsawwassen Harbor坐BC Ferries, 大約1小時40分就到達了維多利亞市的Swartz Bay。

跑圈圈

自從今年4月初迷上跑步後, 旅行箱總有一個位置留給跑鞋, 每到一個新的城市總要跑步畫圈圈。 而維多利亞市的空氣更是清新到行李箱裡那雙跑鞋都蠢蠢欲動壓抑不住。

7月3日早上加拿大第一跑。 8點已經陽光明媚, 這段時間加拿大晝長夜短, 早上6點就天亮晚上10點還如白晝一般。

繞著內港以及內港附近居民區跑圈圈。 維多利亞氣候較溫和, 風景優美, 四季飄香, 被稱之為“退休者的樂園”, 屋主精心料理庭院、種花栽樹、噴泉流水、古典路燈……途徑的每一棟別墅每一處風景都是一張精美的明信片。

旅行就是找到當下最舒服的狀態。

跑完步回到酒店叫了room service, 點一份Eggs Benedict。 房間有個露天小陽臺, 陽光斜斜的灑在陽臺, 曬得人暖洋洋。

酒店食物出品很好, homemade的hollandaise sauce酸甜適中口感細膩。 雖然Eggs Benedict用了英式muffin, 但實際是一種經典美式早餐, 做法非常簡單, 水波蛋(相當於荷包蛋一種)配上英式松餅、火腿和荷蘭式醬汁(hollandaise sauce)就完成了。 火腿還可以換Bacon、三文魚或者菠菜。

英倫餐廳

第一次晨跑就遇到了一家很英倫風格的餐廳。▼

餐廳牆壁掛滿了相框,照片都是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單人照或合影。餐館正中牆上掛了兩面米字旗。一問原來店主是英國移民,所以滿滿的英倫裝飾:英式茶壺用漂亮的毛線套套包裹起來,既保暖又好看。黑咖啡可以免費續杯,喝完店主會主動再幫你斟滿。

這家餐廳早上7:00,開門營業,一直到下午4:00,周日休息。

大腳到餐廳已經是9:30了,過了morning rush的時間,顧客並不多,只有店主一人,負責下單上菜收錢以及和顧客聊天,廚師在廚房煮東西。店裡除了我們應該都是附近居民,店主時不時和他們聊點家長里短。

美食過後,人的心情自然而然的好了起來。吃完brunch,大腳決定好好瞭解一下這座城市。

內港

內港(In Harbor),是維多利亞市最精華的景色,藍天白雲遊艇林立,岸邊還有不少街頭藝人,圍觀者眾。

早晨8點人還不多,繞著內港跑一圈發現對岸海上停著兩架水上直升機。坐在直升機俯瞰整個內港以及維多利亞想必很贊。

黃昏的內港太陽灑下一層金色,帶杯咖啡與輕食坐在臺階上看夕陽與遊艇,好不愜意。

而橫過馬路就可以購票坐馬車繞著downtown走一圈(澳洲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Federal Square旁邊也有同樣的專案)。高頭大馬美女騎師,體驗一下昔日貴族的感覺也別有風味。

內港正對面的Parliament是一座維多利亞式建築,由英國的法蘭西斯·拿頓貝利設計,1893年動工,1897年10月落成,晝夜兩種完全不同的景觀。

白天門前的草地是市民遊客玩耍之地,或拍照留念,或奔跑追逐,或三三兩兩野餐。而晚上由彩燈勾勒出Parliament完整的輪廓,如同童話故事裡的城堡一般。

Parliament除了陳列著BC省的政治歷史外,還有著許許多多美輪美奐的玻璃窗。

《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是維多利亞市另一個讓我驚喜不已的地方,甚至遠遠超過著名的布查特花園(The Butchart Gardens)。實在是太喜歡了,三天去了兩次。整個地方充滿了藝術氣息,從房子牆上的畫到每個小小的擺飾都感受到濃濃的設計感。近二十間房子沒有一間是相似的,仿佛進入了一個童話小鎮般。就連水上taxi都如此可愛。

旅途伊始,還在為去不了班芙而懊惱,在維多利亞後有種無心插柳的感覺——美麗的內港、充滿詩情畫意的漁人碼頭、滿載歷史的議會大廈,還有靜謐適宜跑步的街道,無一不讓人流連忘返。

正是因為旅途這種充滿未知的遇見,才是我管不住雙腿、跑出去的動力。

火腿還可以換Bacon、三文魚或者菠菜。

英倫餐廳

第一次晨跑就遇到了一家很英倫風格的餐廳。▼

餐廳牆壁掛滿了相框,照片都是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單人照或合影。餐館正中牆上掛了兩面米字旗。一問原來店主是英國移民,所以滿滿的英倫裝飾:英式茶壺用漂亮的毛線套套包裹起來,既保暖又好看。黑咖啡可以免費續杯,喝完店主會主動再幫你斟滿。

這家餐廳早上7:00,開門營業,一直到下午4:00,周日休息。

大腳到餐廳已經是9:30了,過了morning rush的時間,顧客並不多,只有店主一人,負責下單上菜收錢以及和顧客聊天,廚師在廚房煮東西。店裡除了我們應該都是附近居民,店主時不時和他們聊點家長里短。

美食過後,人的心情自然而然的好了起來。吃完brunch,大腳決定好好瞭解一下這座城市。

內港

內港(In Harbor),是維多利亞市最精華的景色,藍天白雲遊艇林立,岸邊還有不少街頭藝人,圍觀者眾。

早晨8點人還不多,繞著內港跑一圈發現對岸海上停著兩架水上直升機。坐在直升機俯瞰整個內港以及維多利亞想必很贊。

黃昏的內港太陽灑下一層金色,帶杯咖啡與輕食坐在臺階上看夕陽與遊艇,好不愜意。

而橫過馬路就可以購票坐馬車繞著downtown走一圈(澳洲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Federal Square旁邊也有同樣的專案)。高頭大馬美女騎師,體驗一下昔日貴族的感覺也別有風味。

內港正對面的Parliament是一座維多利亞式建築,由英國的法蘭西斯·拿頓貝利設計,1893年動工,1897年10月落成,晝夜兩種完全不同的景觀。

白天門前的草地是市民遊客玩耍之地,或拍照留念,或奔跑追逐,或三三兩兩野餐。而晚上由彩燈勾勒出Parliament完整的輪廓,如同童話故事裡的城堡一般。

Parliament除了陳列著BC省的政治歷史外,還有著許許多多美輪美奐的玻璃窗。

《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是維多利亞市另一個讓我驚喜不已的地方,甚至遠遠超過著名的布查特花園(The Butchart Gardens)。實在是太喜歡了,三天去了兩次。整個地方充滿了藝術氣息,從房子牆上的畫到每個小小的擺飾都感受到濃濃的設計感。近二十間房子沒有一間是相似的,仿佛進入了一個童話小鎮般。就連水上taxi都如此可愛。

旅途伊始,還在為去不了班芙而懊惱,在維多利亞後有種無心插柳的感覺——美麗的內港、充滿詩情畫意的漁人碼頭、滿載歷史的議會大廈,還有靜謐適宜跑步的街道,無一不讓人流連忘返。

正是因為旅途這種充滿未知的遇見,才是我管不住雙腿、跑出去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