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全國動物園首次 南京紅山動物園成功人工孵化食火雞娃娃

揚子晚報網8月10日訊世界體型最大的鳥類是非洲鴕鳥, 排第二位是澳洲鴕鳥, 位居第三是鶴鴕。 鶴鴕生活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的熱帶雨林深處,

它有一個俗名叫“食火雞”。 食火雞繁殖困難, 非常稀有。 而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今天上午卻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看到了一隻“食火雞娃娃”, 這是該園近日成功人工孵化了一隻食火雞, 在全國動物園裡也是首次。

紅山動物園食火雞繁殖技術世界領先

記者獲悉, 目前全國共有12家動物園飼養食火雞, 一共46只個體。 南京紅山動物園裡現在生活著4只成年食火雞和12只幼年食火雞, 其中2只成年雌性食火雞“京妞”和“京妹”都是從北京動物園前來配對的北京“媳婦”, 她們和咱們南京紅山動物園的“布魯斯”、“麟哥”兩位帥小夥先後繁殖出了14只小食火雞, 南北合作繁殖非常成功。

據權威統計, 2016年全球一共繁殖了4只食火雞,

且為三胎合計4只, 而南京紅山動物園在16年僅一胎就成功繁殖出了4只食火雞, 南京紅山動物園食火雞繁殖技術在世界的領先, 可見一斑。

首只人工孵化小食火雞順利破殼

經過“麟哥”近50天的孵化, 它和“京妹”愛的結晶——三顆食火雞蛋陸續破殼,

在6月25日, 兩個食火雞寶寶安全誕生, “麟哥”忙起了照料兩隻的活, 無暇顧及另外一顆還沒破殼的蛋, 似乎把自己還要孵蛋的任務拋之腦後。 飼養員閆濤注意到這一情況, 觀察一段時間見“麟哥”很少有“孵蛋”行為, 可著急壞了, 這意味著小食火雞很可能無法出世。

飼養員隨即進入籠舍, 檢查了剩下的食火雞蛋, 掂掂分量、感受溫度, 嗯, 小食火雞應該就快破殼了, 不能再耽誤, 30日上午8點, 飼養員果斷決定取出食火雞蛋, 用孵化器進行人工孵化。 調節溫度、濕度, 翻蛋一小時一次、晾蛋, 飼養員細心操作, 不敢有絲毫懈怠。 經過一天一夜的人工孵化, 7月1日淩晨5點, 小食火雞順利破殼。

食火雞寶寶誤認飼養員做親爸

小食火雞的平安破殼讓飼養員開心壞了,

同時也十分欣慰和感動。 作為一個年輕飼養員, 閆濤對這樣一個第一個自己“帶大”的孩子充滿了溢於言表的“父愛”, 連稱“太可愛了!”據閆濤講述, 小傢伙出生時490g, 挺重的, 體況不錯。 最有意思的是, 小食火雞破蛋後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 所以小食火雞就一直把自己認作是爸爸。 飼養員閆濤可以用手摸一摸小食火雞, 小食火雞對他完全信任, 不過換個飼養員那可堅決不行。 除了親密接觸, 小食火雞的目光也時刻放在閆濤身上, 小食火雞一天后就會走路了, 只要閆濤一出現, 小食火雞就會扭啊扭的沖向閆濤的方向, 一直跟在閆濤的身後, 圍繞他身邊, 十分粘人, 是親爸沒錯了。

動物界中的“戰鬥民族”, 與親爸隔籠學習

小食火雞已經成功破殼了, 飼養員心想著讓它和爸爸、其它兩隻同胞重聚, 放回群體裡。 沒想到, 食火雞爸爸“麟哥”並不接受這個不是自己“孵出”的“傢伙”, 用嘴巴把小食火雞啄走, 真是父性感人!沒辦法, 飼養員只能再把小食火雞從群體中隔離開來, 為了讓小食火雞和其它孩子一樣模仿學習父親“麟哥”的行為, 感受家庭的溫暖, 飼養員把小食火雞放在了“麟哥”和其它兩隻的隔壁, 讓小食火雞隔籠學習。

小食火雞3天后就能自己進食了, 飼養員特別將蘋果、胡蘿蔔等水果蔬菜切成小碎塊供食火雞寶寶取食。

食火雞生性好鬥, 才1個月大就會隔著籠子去挑戰親爸“麟哥”了, 隔著籠子趁“麟哥”低頭取食的時候用腳踢“麟哥”的頭, 身手敏捷,十分活躍,調皮極了。

幼年的食火雞模樣與成年食火雞全然不同。食火雞娃娃身披時尚的“斑馬紋”,全身絨毛,以灰、白、棕為主色調,沒有黑色羽毛、霸氣盔冠、鮮豔“紅領巾”,有的只是稚氣和軟萌,體型是放大版的小雞,非常討喜。它們的性別將等今後進行DNA檢測再確定,破殼3個月後,它們就會與爸爸分開,開始獨立生活。編輯:肖雷

身手敏捷,十分活躍,調皮極了。

幼年的食火雞模樣與成年食火雞全然不同。食火雞娃娃身披時尚的“斑馬紋”,全身絨毛,以灰、白、棕為主色調,沒有黑色羽毛、霸氣盔冠、鮮豔“紅領巾”,有的只是稚氣和軟萌,體型是放大版的小雞,非常討喜。它們的性別將等今後進行DNA檢測再確定,破殼3個月後,它們就會與爸爸分開,開始獨立生活。編輯:肖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