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冷芸:美特斯邦威、森馬、凡客等國產品牌與優衣庫的差距

美邦、森馬、凡客與優衣庫的差異, 說到底, 是中國品牌與日本品牌的差異;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差異。

細節差異

關鍵字:細節差異。

優衣庫的絕大部分產品都為中國製造。 所以我們的差異肯定不是在製造環節。

優衣庫的產品看上去都很簡單, 還是基本款, 貌似要模仿太容易了。 而事實是, 這種模仿最多只是看上去像, 穿上去則完全不一樣了。

那麼細節在哪裡?

首先是產品的設計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 一定覺得優衣庫的產品也需要“設計”?就這麼基本的T恤, 裙子, 褲子而已。

優衣庫的色彩與面料是他們的品質法寶, 也正是他們的設計要點。 優衣庫有自己的色彩及面料研發部門, 是研發, 而非我們理解的普通設計, 抄抄改改的那種。

面料研發

優衣庫的面料從纖維研發開始, 單憑這點, 國內沒有幾個服裝品牌有這樣的能力(及魄力投錢去做)。 當然, 他們不是單幹, 而是與專業的面料研發公司及工廠合作。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他們在面料上各類高科技的運用, 比如輕薄的同時還要保暖等等。

色彩研發

色彩研發也同樣。 是“研發”, 而非“色彩搭配”。 所以“彩虹色”是它們的特色之一。 順便插播下, 在色彩體系的理論建設方面,

我們做得也比較弱。 PCCS色調圖是日本人研發的, 在設計界被廣泛運用。

(PCCS色調圖)

我真心認為, 我們在色彩理論體系建設方面, 做得太弱了。 不過這不僅僅是企業的問題, 也是學術界的問題。 特別是東亞人的膚色與西方人差異又那麼大。 究竟哪些色彩適合東亞人?

雖然國內有很多色彩搭配機構, 以及國內院校也做過類似項目, 但在國內學術理論上還沒看到能獨樹一幟且在行業內廣泛被運用的色彩體系。

單就這兩點, 無論是技術研發上還是執行方面, 優衣庫已經甩開國內這些品牌幾條大街了。

其次是精細化管理

日本人(以及韓國人)是非常擅長精細化管理的。 但凡和他們共事過的人一定理解我的意思。 雖然他們的精細化管理在我看來也會導致凡事太死板的問題。 但是, 他們有這個“習性”——他們習慣於精細化管理。 但是這樣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在我看來並不太適合中國人。

我認為原因有兩點。

一是我們從小做事, 不是追求“精益求精”, 而是“差不多”就行了。 我們對時間的概念也是大概念, 而不像日本的工廠管理可以精細到”秒“。

其次, 我們還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 發展得“快”比“好”更重要。

精細化管理從管理的初期建設來說, 投入很大。 如果 等到把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建設做好了, 人工也訓練好了, 可能市場機會也丟掉了。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相信,精細化管理在未來是必要的。

只能說,中國現在還是以粗放式管理為主的階段。

在粗放式管理的階段下,精細化的設計及品質管理並不那麼現實。

我曾比對過國際品牌及國內品牌的產品設計及品質要求,及對供應商評估標準的資料,國際品牌出來的文書都是幾百頁紙,所有的技術細節圖全部都有標識。但是國內的文書基本上最多只有幾頁紙,很多還是人手畫的。 都是非標準文書。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細節惹的差異。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相信,精細化管理在未來是必要的。

只能說,中國現在還是以粗放式管理為主的階段。

在粗放式管理的階段下,精細化的設計及品質管理並不那麼現實。

我曾比對過國際品牌及國內品牌的產品設計及品質要求,及對供應商評估標準的資料,國際品牌出來的文書都是幾百頁紙,所有的技術細節圖全部都有標識。但是國內的文書基本上最多只有幾頁紙,很多還是人手畫的。 都是非標準文書。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細節惹的差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