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科協改革一年來 這個學會牛!第一個與部委脫鉤,承辦國際會議回應“一帶一路”倡議,還準備建博物館

編者按:如何將改革進行到底?《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 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必須緊緊抓住所屬學會這個牛鼻子, 突出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這個重點, 提升服務能力。 為此, “科協改革進行時”記者日前走進中國公路學會採訪, 為您講述該學會在深化改革過程中的精彩故事。

據瞭解, 她第一個與掛靠單位脫鉤,

不久前還承辦了一場高端的國際會議,

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倡議,

而且, 她的目標遠不止這些——

小編翻閱其“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看到,

她還準備牽頭籌建一座博物館!

而且是我國第一家綜合性大型道路主題博物館……

今年6月, 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公路學會承辦的2017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在北京召開, 來自40多個國家的50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 據瞭解, 本次大會是繼世界機器人大會、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之後, 我國全力打造的又一個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大會期間, 中國公路學會發出成立“一帶一路三大體系構成的秘書處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

優化後的學會組織結構, 在相對集中的板塊上進行功能整合, 實現了業務融合和資源統一配置, 同時通過優化業務分工與協作,

解決現有工作銜接不暢的問題,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經營效率。

“脫鉤後, 學會在對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進程中, 極大地激發了學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劉文傑說, 學會通過改革扭轉了原來的行政化思維, 以企業和科技工作者為服務物件, 努力提高學會服務意識。

據介紹, 在中國科協的指導和支援下, 中國公路學會先後打造了以“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一帶一路(國際)交通聯盟”“未來交通研究所”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建設, 不斷強化中國公路學會在行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提升學會自身發展能力。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 良好的內部治理既是行業學會邁向現代社會組織的基本前提, 也是學會生存發展的必要基礎和保障。

”劉文傑表示, 學會通過強化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 創新服務手段、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品質, 扎實推進學會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正在探索出一條脫鉤模式下獨具特色的學會發展之路。

形成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去年以來, 中國公路學會以“創新驅動助力工程試點”為契機, 進一步樹立為地方服務的意識, 先後與甘肅張掖市、浙江舟山市、中國路橋集團、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等20多家地方政府、企業、科研單位、有關機構, 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 並承擔了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交通旅遊、區域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外, 還受中國工程院委託, 牽頭開展“交通強國戰略研究”等重大課題。

2016年10月, 為滿足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需求,

中國公路學會與舟山市政府進行戰略合作, 通過組建相應專家委員會, 並組織20余位元行業權威專家多次赴舟山, 就新區交通規劃、重大專案建設進行調研, 助力舟山交通事業發展。

“中國公路學會高度重視行業發展高端智庫建設, 積極發揮高端人才‘蓄水池’的功能, 以重大專案為紐帶,廣泛凝聚科技、產業和政府專家資源。”據劉文傑介紹,學會通過科技評價、科技成果推廣和科技諮詢服務,為會員單位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依託協力廠商評價評估的優勢,為重大科研課題、評價鑒定及推廣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把握改革是學會的生命線,明確發展方向和發展理念,我們在‘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科技社團的發展願景。”劉文傑表示,目前,學會通過深化改革,學術建設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基礎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學術交流水準進一步提升,助力創新發展、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領域進一步拓寬,業已形成了適應創新發展需要的工作格局。

學會簡介

中國公路學會成立於1978年8月28日,其前身是1921年5月在上海成立的“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該學會是由全國公路交通及相關科學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自願結成並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現有會員單位2370個,個人會員7.2萬名。

科協改革進行時記者溫沅灝

以重大專案為紐帶,廣泛凝聚科技、產業和政府專家資源。”據劉文傑介紹,學會通過科技評價、科技成果推廣和科技諮詢服務,為會員單位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依託協力廠商評價評估的優勢,為重大科研課題、評價鑒定及推廣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把握改革是學會的生命線,明確發展方向和發展理念,我們在‘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科技社團的發展願景。”劉文傑表示,目前,學會通過深化改革,學術建設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基礎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學術交流水準進一步提升,助力創新發展、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領域進一步拓寬,業已形成了適應創新發展需要的工作格局。

學會簡介

中國公路學會成立於1978年8月28日,其前身是1921年5月在上海成立的“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該學會是由全國公路交通及相關科學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單位,自願結成並依法登記成立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現有會員單位2370個,個人會員7.2萬名。

科協改革進行時記者溫沅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