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3D技術精准穿刺1cm以內小結節,助力腫瘤早發現

南報網訊 不少市民都知道腫瘤應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病人才能存活時間長甚至能治癒, 但在如何早發現腫瘤研究方面上, 臨床專家們卻費勁了心思。 今天上午, 記者從南京市第一醫院舉辦“全國3D列印範本引導肺小微結節精准穿刺培訓班”上瞭解到, 該院已經成功完成了40例小結節或占位的穿刺案例, 最小的結節直徑只有0.7cm, 其中80%都是惡性腫瘤並進行了及時治療, 這在惡性腫瘤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治療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小結節傳統穿刺2次失敗, 3D引導技術1次成功

“以往身體某個部位長了腫塊需要穿刺,

是否穿刺成功全部憑著醫生的經驗。 ”市第一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陳錦飛告訴記者, 對於身體3cm以上的腫塊穿刺, 一般醫生都能操作, 但如果是2cm以內特別是小於1cm的結節, 就對穿刺醫生的要求比較高, 也很容易穿刺失敗。

柴樹德本身就是位知名的外科醫生,

以前他也是憑著自己的經驗為患者穿刺結節和腫塊, 但碰到微小結節難免會穿刺不到, 於是他就和團隊開始研究, 能不能借助新技術精准的對微小結節進行穿刺。 最終他們發現在3D列印範本引導下進行微小結節的精准穿刺, 成功率非常高, 而且便於操作和學習。

(專家正在進行3D列印範本引導精准穿刺類比操作)

據此次培訓班負責人之一王冠醫師介紹, 柴樹德教授團隊、王俊傑教授團隊及相關合作醫院運用3D列印範本引導精准穿刺技術, 目前已成功穿刺的全國總共8000例, 其中直徑最小的是肺部0.3cm微小結節, 同時他們還將此項新技術運用於肝、甲狀腺、胃、胰腺等全身實體微小結節或占位元的穿刺, 為腫瘤早發現提供了又一實用、有效的新手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