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的喜喪,要滿足三個條件,比結婚還熱鬧

在農村有一種特殊的葬禮, 不同一般葬禮的悲痛和沉重, 前來的人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樣的葬禮被人們稱為“喜喪”。 這樣的葬禮幾乎很少見, 連附近村子裡的人都會跑來參加, 場面特別熱鬧, 前前後後要舉辦三天的宴席。

在農村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舉行喜喪, 舉辦喜喪要具備各種條件。 以前整體人的壽命比較低, 也有“人到七十古來稀”一說。 越老的人在農村越受到尊重, 不管到了誰家都會管飯, 老人也是農村最寶貴的財富。

農村的喜喪一般都在百歲以上, 這樣的人整個鄉鎮都會被祝福。 百歲的老人一般都是無疾而終,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走了”。 這樣的沒有什麼忌諱, 周圍村子來的人都可以隨便去, 都想沾沾老人家的福氣。

在農村講究人丁興旺, 人多的家庭也是人們說的全福。 兒孫滿堂也是農村衡量一個家庭的標準, 人多了才被人家認為有福氣。 百歲的老人一般都五世同堂甚至六世同堂, 這樣的人家也有財力能舉行“喜喪”。

在農村做了很多善事也會被人們所尊重, 在走的時候無疾而終, 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善終, 這樣的人才有福分舉行“喜喪”。 “喜喪”是為了對長壽者的一種念想, 也是對逝者的尊重。 但對於老人並不好的家庭不能舉辦喜喪, 人在的時候不孝順, 人走了擺這些場面有什麼用, 這也會讓全村的人瞧不起。

在農村舉辦喜喪比較隆重, 過程沒有太多的悲傷, 因為老人走的沒有遭什麼罪, 這是一生也比較完美。 “喜喪”的時候每個人走的時候都會領一個碗, 村子裡面給這些叫長壽碗, 也說這帶著壽星的福氣。

農村的舉辦“喜喪”很苛刻, 這也是人們對於村子裡人得一種考驗, 也體現了農村對於孝道的延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