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隨縣農業局:隨縣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品質安全

隨縣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品質安全

——記隨縣創建湖北省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工作紀實

隨州論壇訊 記者雲起風生聞立雲 通訊員李艾平 朱加才報導:隨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 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湖北省畜牧大縣, 農產品出口全省第一, 擁有中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場, 是全國著名的“香菇之鄉、花菇之鄉”。

為深入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品質安全法》在隨縣的貫徹實施, 提升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 隨縣於2015年啟動湖北省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創建工作,

通過強化監管責任, 創新監管方式, 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準, 構建出“工作體系健全、監管責任落實、條件保障到位、機制制度完善、監管措施有力”的農產品品質安全格局, 形成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生產經營主體多元共治新局面, 用農產品品質安全墊起了全縣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堅實臺階。

農安工作全面推進科學統籌

隨縣縣政府將農產品安全工作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 始終堅持統一謀劃、科學統籌、協調推進。

科學制定工作規劃和年度計畫。 縣政府在編制“十三五”規劃中, 確立了“綠色農業”、“旅遊農業”、“休閒農業”三大板塊, 並明確將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納入到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之中。

隨縣農業局在擬定年度《農業工作要點》時, 都明確制定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計畫, 涵蓋監管、監測、檢測、專項整治、安全執法等方面。

完善工作機制, 強化工作效能。 建立食品安全執法巡查機制。 縣農業局將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工作納入了農業綜合執法範圍, 統籌開展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品質安全執法工作, 並實行了誰立案、誰辦案、誰負責的責任制及錯案追究制度。 縣農業局成立了農產品品質安全領導小組, 組建了應急處置專班, 制定了應急報告制度、物資儲備制度、應急演練制度、快速處置制度等。 自建縣以來, 尚未發生一起農產品品質安全事故。

做好宣傳發動, 營造良好氛圍。 縣農業局把輿論報導宣傳工作作為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來抓。

廣泛宣傳《農產品品質安全法》、《湖北省農產品品質安全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提高廣大種養殖業業主農產品品質安全意識。 結合“3 · 15”農資打假及農產品品質安全專項整治、“瘦肉精”整治百日行動、飼料獸藥專項整治、水產品專項整治、農產品安全隨州行、蠟棒專項整治等各類專項整治活動, 共開展種植養殖業主及農藥、獸藥、魚藥、種子、飼料、肥料等經營業主培訓班30場次, 培訓3560人次;出動宣傳車60餘車次;張貼標語10000余張;懸掛橫幅90餘條;通過電視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12次;向社會發放宣傳資料12800餘份, 在全縣營造出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築牢食品安全屏障嚴格把控

農產品生產覆蓋範圍大、涉及方面廣、流通環節多, 隨縣堅持齊抓共管、標本兼治, 樹立起從田間地頭到餐桌舌尖的安全屏障。

狠抓環境監控, 打造綠色生產基地。 抓好環境監測防治。 先後開展了4次規模較大的農產品產地環境和品質安全調查與監測評價工作。 按照隨縣生態農業建設總體規劃, 加強“三品一標”基地建設。 目前, 隨縣已經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7個, 綠色食品認證12個, 有機食品認證5個, 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2個, 標準化種養面積30萬畝, 產量55萬噸。 抓好環境綜合治理。 隨縣畜牧獸醫局協助縣環保等部門對全縣150家規模養殖場進行跟蹤整治, 實行“畜沼林”、“畜沼果”、“畜沼菜”等立體種養模式, 達到節能減排目標。

狠抓流程管控, 打造綠色生產標準。 科學制定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 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生產操作規程, 所有標準化生產企業100%實現了按照規程進行生產、加工、包裝、銷售。 加大技術推廣力度。 推行集中育苗、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家庭種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場、稻鱉蝦種養示範區等先進技術措施, 大力開展農業標準化技術培訓, 增加農民標準化生產意識。 抓好“三品一標”產品認證監管。 實施獎勵政策, 調動了“三品一標”生產企業的積極性, 共有泡泡青、馬鈴薯、香菇、茶葉, 大米、葛根等18個種植業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 構建資訊可追溯體系。 畜產品已建成以免疫標識網路平臺、產地檢疫證明等為手段的全程監控的可追溯體系;對於進入流通環節的果菜茶及漁業產品一律憑“產地證明”或“三品一標”標識或有效期內的檢疫證明方可准入。

狠抓過程防控,完善綠色生產工藝。落實責任主體。目前已對全縣所有生產企業,包括合作社、規模種養殖場、家庭農(牧、漁)場、畜禽屠宰場及經紀人均簽訂了《農產品品質安全承諾書》,落實了其責任主體。加強程序控制。通過對企業尤其對內檢員的宣傳教育,強力推行了對使用禁用高毒農藥、禁(限)用獸藥(魚藥)、禁用蠟菇的行為實行了“一票否決”,使用禁(限)用投入品及非法添加劑行為已完全杜絕。落實產地准出制度。抓品質安全,堅持從源頭抓起,全縣所有的龍頭企業及“三品一標”產品全面實行了產地准出制度,實現了“一條龍”品質控制、無縫台賬、品質內檢與抽樣送檢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強生豬屠宰監管,嚴把屠宰場“三關”:即嚴格生豬進廠(場)關、嚴把屠宰環節“瘦肉精”檢測檢驗關、嚴把肉品“出場關”。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在全縣18個鎮(場)展開全方位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工作,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

維護良好市場秩序科學監管

加強市場監管是保障農產品安全的關鍵一環,隨縣不斷加強投入品和農產品的市場監管,嚴厲查處各種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加強農產品檢測,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縣農業局制定了《農產品品質安全監測計畫》,監測範圍覆蓋了所有生產基地、種養殖場及屠宰、收購儲運企業;監測品種涵蓋68個品種。在實施過程中,做到了“隨機抽樣,及時預警”。種植業方面,隨機抽檢工作先後在唐鎮馬鈴薯生產示範區、安居怡佳蔬菜基地等處抽取蔬菜20餘種,當場進行檢測,合格率98%。其中葉菜類有甘藍、芹菜、油麥菜、菠菜、香菜、油白菜、茼蒿、生菜8類12個樣品;果菜類有馬鈴薯、番茄、黃瓜、辣椒、西葫蘆4類7個樣品;還有櫻桃一個品種,對於檢測藥殘超標的櫻桃、油麥菜、黃瓜三個品種及時進行了追溯調查,並進行了處理;在畜禽及產品檢測方面,共完成自檢生豬尿樣監測1300餘份,送省市檢測400餘份,“瘦肉精”檢測未發現陽性反應現象;水產品檢測方面,共抽取10餘個品種100餘個樣本進行了送檢,尚未發現魚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通過開展例行監測和隨機抽檢,早發現早處置早防控,杜絕了農殘超標等不合格的農(畜、魚)產品流入市場,確保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農產品品質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隨縣將堅持不懈把農產品品質安全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品質安全。

狠抓過程防控,完善綠色生產工藝。落實責任主體。目前已對全縣所有生產企業,包括合作社、規模種養殖場、家庭農(牧、漁)場、畜禽屠宰場及經紀人均簽訂了《農產品品質安全承諾書》,落實了其責任主體。加強程序控制。通過對企業尤其對內檢員的宣傳教育,強力推行了對使用禁用高毒農藥、禁(限)用獸藥(魚藥)、禁用蠟菇的行為實行了“一票否決”,使用禁(限)用投入品及非法添加劑行為已完全杜絕。落實產地准出制度。抓品質安全,堅持從源頭抓起,全縣所有的龍頭企業及“三品一標”產品全面實行了產地准出制度,實現了“一條龍”品質控制、無縫台賬、品質內檢與抽樣送檢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強生豬屠宰監管,嚴把屠宰場“三關”:即嚴格生豬進廠(場)關、嚴把屠宰環節“瘦肉精”檢測檢驗關、嚴把肉品“出場關”。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在全縣18個鎮(場)展開全方位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工作,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

維護良好市場秩序科學監管

加強市場監管是保障農產品安全的關鍵一環,隨縣不斷加強投入品和農產品的市場監管,嚴厲查處各種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加強農產品檢測,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縣農業局制定了《農產品品質安全監測計畫》,監測範圍覆蓋了所有生產基地、種養殖場及屠宰、收購儲運企業;監測品種涵蓋68個品種。在實施過程中,做到了“隨機抽樣,及時預警”。種植業方面,隨機抽檢工作先後在唐鎮馬鈴薯生產示範區、安居怡佳蔬菜基地等處抽取蔬菜20餘種,當場進行檢測,合格率98%。其中葉菜類有甘藍、芹菜、油麥菜、菠菜、香菜、油白菜、茼蒿、生菜8類12個樣品;果菜類有馬鈴薯、番茄、黃瓜、辣椒、西葫蘆4類7個樣品;還有櫻桃一個品種,對於檢測藥殘超標的櫻桃、油麥菜、黃瓜三個品種及時進行了追溯調查,並進行了處理;在畜禽及產品檢測方面,共完成自檢生豬尿樣監測1300餘份,送省市檢測400餘份,“瘦肉精”檢測未發現陽性反應現象;水產品檢測方面,共抽取10餘個品種100餘個樣本進行了送檢,尚未發現魚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通過開展例行監測和隨機抽檢,早發現早處置早防控,杜絕了農殘超標等不合格的農(畜、魚)產品流入市場,確保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農產品品質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隨縣將堅持不懈把農產品品質安全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多措並舉確保農產品品質安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