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汪精衛給這條上海小馬路起了個名字,一直用到現在

攝影/紫晶洞

最近武康路有家網紅麵包店更出名了, 深喉舉報這裡的高價麵包是法國老闆長期使用過期麵粉做的, 輿論譁然, 大眾點評上已經下架了相關店鋪, 老闆跑路, 經常來的小資們更是欲哭無淚, 吃的可吐不出來了。

攝影/紫晶洞

武康路究竟是怎樣一條馬路呢?先看看它的標誌性建築, 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的諾曼第公寓, 比較霸氣的名字, 現在叫武康大樓了。 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徐匯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這座公寓由法商萬國儲蓄會於1924年投資建造, 請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設計。

攝影/紫晶洞

這是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築式樣的大樓, 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 著名電影藝術家鄭君裡、趙丹、秦怡、孫道臨等曾居住於此, 現在這裡的外國居民也不少。

攝影/紫晶洞

1907年造的這路原先叫福開森路, 慢慢這裡成了法租界, 後來汪偽政府“接收”法租界, 汪精衛為了洗白自己, 聽了部下建議, 把租界裡200多條以外國人命名的馬路, 全部改成以中國各省、市及部分縣級行政區域名稱命名, 他憑自己多次途經武康上莫干山留下的美好印象, 對偽市長周佛海說, 武康莫干山在山區, 福開森路在大都市, 但環境和氛圍極為相象, 不僅洋人喜歡那裡, 上海灘的政要富商都喜歡往那裡跑, 福開森路就以武康命名吧,

武康路從此就在上海灘叫響了。

攝影/紫晶洞

這些馬路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未被更改, 比較神奇啊。

攝影/紫晶洞

武康路這條全長1183米的馬路, 被喻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武康路2號, 上海絲綢大王莫觴清的豪宅;武康路40弄1號, 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的故居;武康路67號, 中國近代史上“四大家族”之一、國民黨高官陳立夫的故居;武康路393號, 革命先驅黃興的故居……

攝影/紫晶洞

武康路113號, 這個是巴老住了四十多年, 寫下隨想錄的地方。

攝影/紫晶洞

畫上就是著名的羅密歐陽臺, 這幢西班牙式花園住宅洋房是1923年造的。 上海作家陳丹燕在《上海的風花雪月》中筆描述:“不知道哪個朋友曾經點著它說, 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臺,

從此, 大家都叫它羅密歐陽臺。 ”

攝影/紫晶洞

這裡的特色除了歷史人文, 還有這個。

攝影/紫晶洞

整條路都是高大挺拔的懸鈴木, 也就是大家叫慣了的法國梧桐樹。

攝影/紫晶洞

陽光要透過樹縫比較吃力。

攝影/紫晶洞

記得以前這裡是非常寧靜的, 幾乎看不到行人。

攝影/紫晶洞

可現在由於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推動, 這裡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遊客。

攝影/紫晶洞

而且外籍人士的比例很高。

攝影/紫晶洞

隨著人氣越來越旺, 所以這裡也誕生了一家家各式的網紅店, 前面提到的跑路法國老闆在這兒開了6家店, 這個也是其中一家, 利益的驅使, 很多人的理想都會變質, 就像前幾天另一個深喉曝光的西安地鐵電纜,

當地老闆無處可躲, 只能跪地求饒。

攝影/紫晶洞

這裡的特色就應該是靜, 景色是看的, 不是坐下來品嘗之餘環顧到的。

攝影/紫晶洞

秋天這裡最美, 尤其是深秋葉落時, 路上的風景需要你用一份恬靜的心情去品味。

攝影/紫晶洞

陽光燦爛的下午, 你在梧桐樹下的會找到各種情調。

攝影/紫晶洞

深秋的落葉受到優待, 在地上可以多留一會兒。

攝影/紫晶洞

有的甚至呆的時間更長, 在默默守護著小天使。

攝影/紫晶洞

雨天更有雨天的味道, 這是一條全天候的觀景路。

攝影/紫晶洞

武康路, 百年的風雨洗禮, 讓她更美更豐滿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