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院士竟稱殲20抄襲米格144,如此眼瞎,難怪T50無法隱身

圖:費得索夫

近日, 俄羅斯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的院長費得索夫院士聲稱, 中國的殲20是在非法抄襲的米格1.44方案基礎上開發的型號。

圖:米格1.44。 機頭無棱邊、進氣道唇口不形成渦流增升效果、機翼前無邊條;垂尾不參與輔助俯仰控制, 需要變種的平尾形成類三翼面佈局。 即使不講隱身問題, 其核心的氣動力學和飛行控制設計思路與殲20也完全不同, 毫無任何總體方案繼承性可言。

首先講結論, 中國在五代機的研發歷程上, 與俄羅斯並不是完全沒有聯繫;現在的殲20平臺(不計入發動機), 也有部分製造類技術、部分具體部件的基本設計是繼承和參考自蘇式飛機。

但是在總體方案和具體技術上, 殲20從頭到尾就和米格1.44那種從專案設計開始就已經完全過時的爛貨沒有任何繼承關係。

圖:確切的說, 國內直到2016年進行殲20的全面對抗測試以後, 才真正的理解了F22的可怕。 幸虧中國當年是認清了真實技術形勢和發展前景的成飛贏了五代機競爭。

在90年代中期, 中國和俄羅斯在四代機——現在叫五代機的基礎方案上進行過較長時間和較大深度的交流。 而在當時來看, 俄羅斯對YF22/F22A和YF23的性能有著極為嚴重的低估——他們對於隱身和電子戰重要性、致命性的認識能力是極度不足的;比如當時俄羅斯堅信, F22的正向雷達反射截面積最低限度也在0.5-1平米以上。

圖:對於T50的總體設計為何如此不可理喻, 筆者和一些曾經長期與毛子專家打交道的業內人士反復討論過。 其中一個看似極度荒謬、但是無法排除的可能性, 就是決策總體設計的領導層毛子, 真的相信了他們自己成天宣揚的F22真實隱身能力差、雷達反射截面積其實並不小的鬼話;他們真的認為只要稍微控制下自己戰機的信號反射面積, 加大雷達功率和探測精度, 保證高速高機動飛行能力, 就能實現有效對抗的能力。

在中俄完成五代機的學術交流以後, 中國在1998年啟動了五代機的專項課題組。 在戰鬥機總體方案規劃方面, 受俄羅斯觀點影響較深的內容很快就在相關的研究中被先後淘汰——這其中包括了第一輪競標制定的所有性能指標(由負責五代機預先研究專案的北方單位提出),

以及後來第二輪競標中所有主要性能全面完敗的北方單位三翼面佈局方案。

圖:殲9雙發方案。 成飛在鴨式佈局上的研究歷史很長, 但是在80年代以前受限於人員理論知識體系和設備手段, 只能得到很糙的定性研究結果, 不能真正支撐起高性能戰鬥機的研發。 80年代的中西方技術交流和引進, 使得成飛獲得了全套的三代機設計規範、手段與相關的設備支援, 從而能將原有的研究結果深化、細化, 形成實際的氣動和飛行控制設計。

圖:非要扯國外機型的血緣關係, 這個玩意對殲20方案有很大的影響成分, 是重點的方案參照對象之一

圖:殲20總體設計思路更接近鴨翼版的F22, 但是尾翼設計參考了YF23

實際上現有的殲20總體方案, 是以殲10和梟龍為基礎積累下的相關氣動和飛行控制技術作為基礎;在大量參考西方、特別是美國隱身機方案的研究基礎上, 嚴格按照西方電磁隱身設計規範做的總體設計。 畢竟都到了90年代了, 做戰術飛機總體不去學美國, 而去學毛子, 那得傻了個比到什麼程度啊。

如果真要講氣動佈局上的國外血統, 現在殲20的隱身設計, 多渦流發生器組合設計, 利用原生全許可權數位電傳提供的綜合化控制能力、實現氣動面的多功能設計等等最核心的特徵;都是當時中俄交流中遠遠超出俄方認識水準以外的東西, 在米格1.44上一個都沒有。

圖:蘇27的全套技術引入, 是中國飛機製造水準提升的一個重要事件。 比如多種材料和對應的熱處理等加工工藝, 大型鈦合金框架的電子束焊接技術, 比如28MPa的液壓體系等等。

圖:成飛為波音787製造的大型複合材料方向舵。 為西方飛機提供部件代工業務, 是中國獲得高性能部件設計製造能力和相關設備的另一個主要技術交流途徑。

事實上和米格1.44相比, 無論是氣動外形、飛控系統、還是結構, 殲20都比米格1.44領先有代差而且沒有任何繼承關係。 真正殲20飛機平臺上, 繼承俄羅斯技術的部分;除了一部分基礎性的材料工藝以外, 主要在於28MPa液壓技術體系——根據液壓協會的公開資料, 殲20的液壓系統有可能達到600KW, 高於F22的560KW, 是所有戰鬥機裡最高的。 再此外就是在主起落架的結構佈局上有所參照——在飛機行走機構的機械設計上,中國的能力積累確實比較偏弱。

圖:宋老90年代就組織人手翻譯、學習了大量西方的電磁學隱身著作,那個時候毛子還在吹F22的隱身不足為懼

回過頭來看看,中俄新一代戰機為何出現這樣大的差異,大概就是因為在總體設計的決策環節;我們有宋文驄老爺子這樣眼界思維極為開闊、而且對於西方前沿技術極為敏銳、敢於且善於學習和應用先進設計的領頭人;而俄羅斯,卻只剩費得索夫這樣的人。

再此外就是在主起落架的結構佈局上有所參照——在飛機行走機構的機械設計上,中國的能力積累確實比較偏弱。

圖:宋老90年代就組織人手翻譯、學習了大量西方的電磁學隱身著作,那個時候毛子還在吹F22的隱身不足為懼

回過頭來看看,中俄新一代戰機為何出現這樣大的差異,大概就是因為在總體設計的決策環節;我們有宋文驄老爺子這樣眼界思維極為開闊、而且對於西方前沿技術極為敏銳、敢於且善於學習和應用先進設計的領頭人;而俄羅斯,卻只剩費得索夫這樣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