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與其最後保護“稀有”不如現在珍惜擁有 宣漢縣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四川發佈用戶端消息 空氣品質達成率為90.4%, 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成功取締非法砂場31個, 關停到期砂場36個;森林覆蓋率達到60.1%, 森林蓄積量達到2050萬立方米;禁養區已關閉搬遷66家, 漸次關閉了19家煤礦;已建成鄉鎮汙水處理廠(站)12個, 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1個……

天藍, 水清, 地綠, 行走在宣漢大地, 處處感受到宣漢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帶來的成果。 這是近年來宣漢縣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扎實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嚴格生態保護和監管執法,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的結晶。

宣漢城區

在藍天下自由呼吸

與其到最後保護“稀有”, 不如從現在開始珍惜擁有。 空氣無形, 對人們卻是最有心。 據悉, 今年1-6月, 宣漢縣PM10平均濃度為66 微克/立方米, 空氣品質達成率為90.4%, 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

灑水車像一條水龍游走于宣漢城市之中。

環衛所的“治塵”沖洗隊分為兩班, 白天上午吸塵, 下午灑水, 夜班沖洗隊積塵。 如此密集的除塵安排, 保證了宣漢縣城不受揚塵困擾。 為了加強揚塵治理, 宣漢縣還重拳出擊, 漸次關閉了19家煤礦, 嚴格執行“六必須、六不准”, 加大建築工地揚塵環境監管力度, 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群眾安居樂業。

黃石鄉陽雀村1社的精英養殖場, 位於屬於禁養區前河流域。 在經營期間, 養殖場周圍臭氣彌漫, 嚴重影響了周邊環境, 使周圍居住的居民及過往的群眾苦不堪言, 相關部門瞭解情況後, 於2013年將其關閉。

據瞭解, 截至2017年7月17日, 全縣共有畜禽養殖場1131個。 2013年以來, 禁養區已關閉搬遷66家, 目前禁養區還有141家畜禽養殖場需關閉或搬遷,

預計12月底前全部完成禁養區關閉搬遷任務。

為了讓大家在藍天下自由的呼吸, 宣漢縣一直致力於空氣污染的防治工作。 專項治理鍋爐煙氣, 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鍋爐, 淘汰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7個, 禁止城區新建2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推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 縣公安局、縣農業局、縣環保局等部門聯動執法, 及時制止和查處秸稈焚燒違法行為, 小春期間實現秸稈禁燒“雙零”目標;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 今年1-6月完成5330輛機動車審核, 整改排放不合格機動車289輛。

在碧水間盡情抒懷

走進宣漢縣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 廠房裡機聲隆隆, 員工們統一著裝, 廠房外綠林環繞。 大院中間有一池清水,

幾隻金魚在水池中往來遊動。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 這個池子裡面的水就是汙水處理之後的樣子, 可以用來養金魚的, 還真是“還一湖清水, 鑄一段新生”。

宣漢巴山大峽谷

宣漢縣全面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截至目前, 全縣已建成鄉鎮汙水處理廠(站)12個,

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1個, 正在建設汙水處理站3個, 6個鄉鎮汙水處理站和普光園區汙水處理廠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前幾年, 宣漢縣河道砂石資源亂采濫挖、亂堆亂放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采砂業主隨意採挖堆放砂石料, 使河床下切, 河道形成“千島湖”現象, 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 宣漢縣委、縣政府從打造“生態”大局出發, 作出了全縣所有河段全面禁采的決定。

自2015年5月14日起, 對全縣河道砂石開採進行專項整治, 10月1日起對全縣所有河流砂石開採實行全面禁采,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全縣河道砂石開採已全面停止, 成功取締非法砂場31個, 關停到期砂場36個, 嚴把全面禁采這條“紅線”, 為打造風平浪靜、河暢岸綠的水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宣漢縣主要流域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城區飲用水質達成率100%。重點清理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築、排污口和生活垃圾,全面規範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界碑和標識標牌,優先保障飲用水安全。

在綠林中暢快釋放

到百節溪公園、巴山紅軍公園走一走,在樹蔭下坐一坐,在喧鬧的都市中尋找一片綠林,體驗回歸自然的快意釋放,這是宣漢市民周末節假日的真實體驗。

宣漢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全省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市、區)之一,水土流失占了全縣幅員面積的50%以上。面對困難,宣漢縣開始了與水土流失的戰鬥,通過種植經果林、水保林、種草、封禁治理等項目的實施,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增加了森林覆蓋率,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僅2016年這一年,宣漢縣完成營造林任務4.7萬畝,完成181.2萬畝的天保工程管護,鞏固12.3萬畝的退耕還林,切實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的實施,義務植樹450萬株;城鎮住地綠化1500畝、溪河綠化165公里、公路綠化153公里,共栽植各類苗木125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60.1%,森林蓄積量達到2050萬立方米。

為了讓土地更綠,除了綠化,對於土壤污染的防止也一直是宣漢縣生態環境改善的重大工程。調查掌握全縣涉危企業分佈情況,完成46家涉危企業申報登記和應急預案加強危險廢物管控。完成61處天然氣井場、54個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等土壤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已完成9個鄉鎮10座垃圾中轉站主體工程建設,配套設施正在完善。妥善處置醫療廢物,加強醫療廢物源頭處理和管理,已建立全封閉的分類收集、安全暫存系統,並具備完整的轉運台賬和聯單。

張平 桂錦程 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 鄒輝

來源 | 四川發佈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用戶端——四川發佈。

目前,宣漢縣主要流域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城區飲用水質達成率100%。重點清理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違章建築、排污口和生活垃圾,全面規範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界碑和標識標牌,優先保障飲用水安全。

在綠林中暢快釋放

到百節溪公園、巴山紅軍公園走一走,在樹蔭下坐一坐,在喧鬧的都市中尋找一片綠林,體驗回歸自然的快意釋放,這是宣漢市民周末節假日的真實體驗。

宣漢縣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全省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市、區)之一,水土流失占了全縣幅員面積的50%以上。面對困難,宣漢縣開始了與水土流失的戰鬥,通過種植經果林、水保林、種草、封禁治理等項目的實施,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增加了森林覆蓋率,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僅2016年這一年,宣漢縣完成營造林任務4.7萬畝,完成181.2萬畝的天保工程管護,鞏固12.3萬畝的退耕還林,切實抓好新一輪退耕還林的實施,義務植樹450萬株;城鎮住地綠化1500畝、溪河綠化165公里、公路綠化153公里,共栽植各類苗木125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60.1%,森林蓄積量達到2050萬立方米。

為了讓土地更綠,除了綠化,對於土壤污染的防止也一直是宣漢縣生態環境改善的重大工程。調查掌握全縣涉危企業分佈情況,完成46家涉危企業申報登記和應急預案加強危險廢物管控。完成61處天然氣井場、54個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等土壤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已完成9個鄉鎮10座垃圾中轉站主體工程建設,配套設施正在完善。妥善處置醫療廢物,加強醫療廢物源頭處理和管理,已建立全封閉的分類收集、安全暫存系統,並具備完整的轉運台賬和聯單。

張平 桂錦程 四川發佈用戶端記者 鄒輝

來源 | 四川發佈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用戶端——四川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