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旅行路上吃什麼?生意好看不好做

昨天, 小編看到一條暖心的報導《九寨溝地震顧客吃飯“逃單”6萬元, 有人隔天返回付款》, 報導說, 九寨溝地震, 旅遊目的地城市西安有震感, 某購物中心餐飲區許多人為了趕緊逃離, 未顧上付就餐費, 有的隔天回來結帳, 有的主動聯繫商家約時間來結帳。

在點贊的同時, 我們注意到, 旅行中在吃的問題上, 常有“事”發生, 譬如“天價魚”和“38元大蝦”, 類似事件發生給目的地城市減分不少, 印象也打折很多。

所以, 旅途中的吃可不是小事。

根據螞蜂窩資料顯示, 有66.08%的遊記提到了“吃”。 “逛吃”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出行目的。 調查顯示, 在旅行中有62.3%的自由行用戶願意將美食作為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有14.5%的用戶甚至會“為了吃而開啟一趟旅行”。

旅行餐飲或有萬億市場期待

旅途中的美食, 作為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購、娛)之一, 不僅遊客在旅行中關注餐飲體驗, 老牌的旅行企業、OTA和航空公司、亦或是地方政府對於旅行餐飲的問題,

在產業佈局上很重視, 而且不少企業為了打造產業鏈閉環, 逐漸發力餐飲行業。

7月初, 華僑城收購了西安飲食15%的股份以及21.04%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成為西安飲食新的控股股東。 西安飲食是一家以餐飲服務為主營業務,

旗下坐擁多家 “中華老字型大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老店, 屬於餐飲界的優質和稀缺資源。

不僅僅華僑城瞄上餐飲行業, 過去一年幾乎平均每月達成一筆並購交易的海航集團, 海外“大採購”的步伐並沒有停止, 今年7月又將全球第二大航空配餐公司Gategroup收入囊中, 交易雙方合計擁有Gategroup63.6%的所有權和投票權。

Gategroup是全球領先的航空餐飲供應企業, 從事機上餐飲、機上零售、物流配套等服務。 公司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 現在六大洲33個國家設有約160個服務點, 員工總人數約2.8萬人。 其航空餐配業務僅次於漢莎航空旗下的LSG漢莎天廚。 Gategroup的客戶包括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公司、易捷航空、阿聯酋航空、美聯航、維珍航空等大航空公司。

資料統計, 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到 2020 年將達到 176 億美元的規模, 其中亞太地區是增長最快的市場, 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6%。

而對於旅途中的餐飲市場的試水, 攜程走的更早, 和華僑城和海航的收購不同, 它更注重用戶行為和餐飲行業對搜索選擇給予旅行者提供方便。 去年六月中旬, 美食林發佈時, 梁建章對美食林是這樣定位的:“攜程美食林”致力於以華人標準為中國旅客推薦全球旅行目的地的特色餐飲, 滿足中國旅客對美食的不同需求。

攜程打造美食林IP不光在做美食, 還在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的旅遊鏈條。

業內人士表示, 按照之前的資料, 之所以各旅企如此密集切入餐飲,

是瞄準了餐飲這塊未來萬億級的市場。 資料顯示, 我國餐飲業連續多年行業10%以上的增長, 2016年3.5萬億的市場規模, 被譽為“房地產之外的第二大產業”。

旅行者到當地人家裡用餐

旅途中離不開美食, 按照我國旅遊人群的基數計算, 無論是國內游還是出境遊, 餐飲行業消費頻次高, 市場空間已經足夠大, 因為分佈零散, 缺的是變現模式的創新。

美食在達人旅行中經常被提及,但作為一個行業去創業,模式到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而且面臨美團點評、餓了麼等平臺的C資源佔領,創業如果在旅遊場景中,在我國,從美食這一垂直領域突破,有很大的難度。而出境遊餐飲B端市場,或可有突破。

國內很少有直接進入旅遊餐飲領域的企業,一般都有其他業務輔助。譬如貓途鷹送外賣和高星酒店餐飲業務上屬於輔助業務,或如攜程是為了完善產業鏈。創業企業途中美食看到了出境遊餐飲的發展契機,從B端切入旅行餐飲行業。今年1月, “途中美食”獲得霍恩基金的60萬元種子輪投資。

途中美食認為,餐飲是出境遊用戶的一個剛需;其次,無論是尋找餐廳,還是到店之後的點餐,用戶與餐廳之間都有著很強的資訊不對稱,這需要服務商從中撮合連接;最後,這個市場很龐大。目前該平臺已與美團點評、攜程、飛豬等200多個合作商達成合作,做國內旅行企業和國外旅行企業的對接橋樑企業。

B端企業的生存和融資都是行業關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從融資來說就不如C端企業。

在國外的具有更加細化屬性的旅遊餐飲平臺VizEat,加入了社交屬性,它在去年融資380萬歐元。融資由多位不記名投資人牽頭,其中包括現有投資人Eurovestech。資金將用於加快公司成長,例如建立當地辦事處、在英國和德國招募區域經理。

目前,VizEat運營情況良好,這得益於其積極和旅遊企業合作,沾了旅遊的光。VizEat 成立於 2014年7月,其”社交”屬性致力於為旅行者提供在當地人家裡用餐的機會。VizEat 不僅希望為旅行者帶來真實的當地生活和用餐體驗,而且願意為多元文化的城市當地居民創造 VizEat 的“沉浸式”美食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旅遊過程中離不開餐飲,但是旅遊餐飲目前作為一個新的垂直領域其商業模式,還有待探討,此前也有類似旅遊餐飲App創業的,但在2016年就偃旗息鼓了,失敗的原因在於商業模式不清晰。旅遊餐飲還涉及安全、衛生、旅行的流動性,監管也會面臨困難。

文 | 王慶濱

編輯 | 王慶濱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美食在達人旅行中經常被提及,但作為一個行業去創業,模式到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而且面臨美團點評、餓了麼等平臺的C資源佔領,創業如果在旅遊場景中,在我國,從美食這一垂直領域突破,有很大的難度。而出境遊餐飲B端市場,或可有突破。

國內很少有直接進入旅遊餐飲領域的企業,一般都有其他業務輔助。譬如貓途鷹送外賣和高星酒店餐飲業務上屬於輔助業務,或如攜程是為了完善產業鏈。創業企業途中美食看到了出境遊餐飲的發展契機,從B端切入旅行餐飲行業。今年1月, “途中美食”獲得霍恩基金的60萬元種子輪投資。

途中美食認為,餐飲是出境遊用戶的一個剛需;其次,無論是尋找餐廳,還是到店之後的點餐,用戶與餐廳之間都有著很強的資訊不對稱,這需要服務商從中撮合連接;最後,這個市場很龐大。目前該平臺已與美團點評、攜程、飛豬等200多個合作商達成合作,做國內旅行企業和國外旅行企業的對接橋樑企業。

B端企業的生存和融資都是行業關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從融資來說就不如C端企業。

在國外的具有更加細化屬性的旅遊餐飲平臺VizEat,加入了社交屬性,它在去年融資380萬歐元。融資由多位不記名投資人牽頭,其中包括現有投資人Eurovestech。資金將用於加快公司成長,例如建立當地辦事處、在英國和德國招募區域經理。

目前,VizEat運營情況良好,這得益於其積極和旅遊企業合作,沾了旅遊的光。VizEat 成立於 2014年7月,其”社交”屬性致力於為旅行者提供在當地人家裡用餐的機會。VizEat 不僅希望為旅行者帶來真實的當地生活和用餐體驗,而且願意為多元文化的城市當地居民創造 VizEat 的“沉浸式”美食體驗。

業內人士表示,旅遊過程中離不開餐飲,但是旅遊餐飲目前作為一個新的垂直領域其商業模式,還有待探討,此前也有類似旅遊餐飲App創業的,但在2016年就偃旗息鼓了,失敗的原因在於商業模式不清晰。旅遊餐飲還涉及安全、衛生、旅行的流動性,監管也會面臨困難。

文 | 王慶濱

編輯 | 王慶濱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