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他比任正非還要低調,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未來,如今成全球領袖人物

今天, 美國《財富》雜誌在其官網公佈了最新一期全球最偉大的領袖人物榜單, 中國有兩位企業家上榜。 第一位是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馬雲, 而第二位則是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張瑞敏將海爾從一個地方小廠打造成一個營收過千億( 2012年整個集團收入約1631億元), 在家電製造業行業, 張瑞敏可謂“中國製造第一人”。

從張瑞敏的管理創新脈絡上, 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到3個主要的線索, 第一個線索是產品線索, 包括技術創新、品質改良和品牌管道;一個是資本線索, 包括啟動休克魚的兼併重組,

以及並購擴張, 乃至產權改革;最後一個是互聯網時代創新。

很少有人可以寫出超越他管理戰略思考的文章, 很少有人能建設性的對他複雜嚴密的理論體系提出合理質疑, 很少有媒體與他的論戰中成功獲益。 究其實質, 張瑞敏思想和著作的厚度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媒體人的認知, 他本身就是一個媒體, 而且具備全球性影響力, 在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紐約時報》、《財富》、《哈佛商業評論》、日本NHK、德國《時代週報》、香港《亞洲週刊》、新華社等全球所有主流商業媒體都有對他的專訪。

海爾張瑞敏“互聯網思維”這一提法與小米科技的雷軍類似, 只是兩者賦予的內涵略有差別, 張瑞敏強製造業的管理, 雷軍強調的是生態鏈打造。

“互聯網思維”這一提法與馬雲的意見並不一樣, 馬雲強調“互聯網工具”, 認為傳統行業觸網的最佳模式是諸如淘寶、天貓合作, 利用電商管道以及網路行銷即可。 海爾張瑞敏講“互聯網思維”而不是“互聯網工具”, 是張瑞敏與傳統製造業大佬的最大不同之處。

對於張瑞敏入選的理由, 《財富》給出的解釋是:很多CEO稱呼員工為同事, 還有的叫搭檔。 而張瑞敏稱他的7.3萬名員工為“創客”, 而且他們是真正的創業者。 這是張瑞敏讓海爾這個世界第一大家電製造商轉型的標誌。 在改變的過程中重構這個大經濟體, 其深遠意義非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公司能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