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他三伏天連續用艾草泡腳,7天后身體試試有奇怪的變化!

大家也知道, 如今已是立秋的第二天, 這也是三伏也是末伏, 三伏天也即將過去, 養生“黃金週期”也漸漸的隨之溜走, 很多人也不在乎三伏天, 百姓稱三伏天為“冬病夏治”好時機, 好時機, 卻沒有幾個人珍惜。

說到養生, 多數人會想到拔罐、汗蒸、瑜伽等方式, 不過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泡腳, 可能泡腳很多人都會, 你會在自己的泡腳水裡放東西一起泡嗎?多數人不會放東西一起泡腳會覺得很麻煩, 你們泡腳有放過艾草一起泡嗎?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來。 ”, 劉阿姨就是體內濕寒比較重, 後來聽說用艾草就能治好, 剛好也是在三伏期間, 會好點更快一點, 劉阿姨大概是泡了一個禮拜左右, 體內是濕寒就有很大的好轉了。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艾草泡腳的好處有哪些。

艾草的功效

艾葉味辛、苦, 性溫;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 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 散寒止痛, 降濕殺蟲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 痛經, 宮寒不孕, 胎動不安, 心腹冷痛, 吐血, 衄血, 咯血, 便血, 崩漏, 妊娠下血, 泄瀉久痢, 帶下, 濕疹, 疥癬, 癰腫, 痔瘡。 灸治百病。

1、可以驅寒

實驗告訴我們, 艾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 食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迴圈,

令體內的濕寒之氣排出體外。 艾葉能夠疏通我們的十二經絡, 調理身體中的陰陽平衡。 體內的經絡疏通了, 氣血循環自然就變得順暢起來。 氣血健康了, 體內的寒氣自然而然就會小時了。

現代人由於缺少運動, 所以普遍都有寒氣、濕氣過重的情況,

艾葉則能夠很好的治療這種情況。

2、可以驅寒

天天用熱水泡腳本來就有促進血液迴圈, 趕走體內濕寒的功效, 況且艾草能通十二經絡, 調理陰陽。 經絡通暢的人, 氣血就會跟著暢通, 而氣血健康的人, 體內寒氣自然也就無處可待。 對於艾草的驅寒作用, 這裡建議大家可以採用艾條熏灸的方法, 效果會更加明顯。

3、除腳氣、腳癬

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以及加強抵抗力等功能。 針對性的使用, 長期堅持可以去除腳氣以及腳癬。

經常用艾草泡腳有很好的好處, 而且搭配也泡腳其效果也不錯,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艾草可以和什麼一起搭配著泡腳, 你是否知道一兩呢?不知道也沒有關係, 那麼我就來看看吧。

1、艾草+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

末梢神經炎, 血液迴圈不好, 手腳麻或瘀血。

2、艾草+花椒可以除腳汗、腳臭、腳氣、濕疹。

3、艾草+鹽可治上焦有火, 經常眼火、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4、艾草+薑片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應該如何來泡呢?

瞭解了艾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之後,現在我們就來說說艾葉泡腳的方法。艾葉具有降火,特別是降肝火的作用。但是如果是體虛的患者或者是氣血不足的患者,最好不要直接用艾葉泡腳,而是應該在泡腳之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這樣能夠有效的補充體內的元氣;陰虛的患者最好也少用艾葉泡腳,如果出現 頭暈的情況,最好吃蝦補一補,這樣能夠有效的補充精氣神。

具體方法如下:將一把艾葉放入乾淨的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後繼續熬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涼到可以泡腳的時候就可以了。泡腳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得到全身大汗,而是應該在微汗的時候就停止。然後按摩湧泉穴大概一百下就可以睡覺了。

艾草泡腳的注意事項?

1、因人而異放草藥

泡腳時根據自身特點適量放點中草藥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添加。一般來說,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水泡腳,取15克左右的生薑煮沸晾涼後即可;桂皮泡腳則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膝關節不好的中老年人,建議在泡腳的同時熱敷膝蓋,可以祛風寒,緩解風濕骨痛。

2、時間不要太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迴圈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3、溫度不宜過高

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水溫以40℃~45℃為宜。可以先用手試試,糖尿病人保險起見,可以用溫度計做測量。

泡腳後這樣做會更好?

適度按摩

泡腳後再稍加按摩對健康大有裨益。按壓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幾分鐘,可以更好地促進足底血液迴圈,改善睡眠,還可以護腎。

患有高血壓的人,泡腳時可以按壓湧泉穴、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以及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具有一定調節血壓的功效。

你們晚上會經常泡腳嗎?會在自己的泡腳水裡放入這些東西嗎。如果有這些情況的朋友,不然試試,現在是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錯過了可能就要再等一年了。

總結:有經常泡腳的習慣嗎?

-------------------------------------------

可以關注我頭條號,瞭解更多健康知識,有疑問也可以發私信諮詢我!

瞭解了艾葉泡腳的功效與作用之後,現在我們就來說說艾葉泡腳的方法。艾葉具有降火,特別是降肝火的作用。但是如果是體虛的患者或者是氣血不足的患者,最好不要直接用艾葉泡腳,而是應該在泡腳之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這樣能夠有效的補充體內的元氣;陰虛的患者最好也少用艾葉泡腳,如果出現 頭暈的情況,最好吃蝦補一補,這樣能夠有效的補充精氣神。

具體方法如下:將一把艾葉放入乾淨的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後繼續熬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涼到可以泡腳的時候就可以了。泡腳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得到全身大汗,而是應該在微汗的時候就停止。然後按摩湧泉穴大概一百下就可以睡覺了。

艾草泡腳的注意事項?

1、因人而異放草藥

泡腳時根據自身特點適量放點中草藥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添加。一般來說,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水泡腳,取15克左右的生薑煮沸晾涼後即可;桂皮泡腳則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膝關節不好的中老年人,建議在泡腳的同時熱敷膝蓋,可以祛風寒,緩解風濕骨痛。

2、時間不要太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迴圈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3、溫度不宜過高

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水溫以40℃~45℃為宜。可以先用手試試,糖尿病人保險起見,可以用溫度計做測量。

泡腳後這樣做會更好?

適度按摩

泡腳後再稍加按摩對健康大有裨益。按壓湧泉穴(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幾分鐘,可以更好地促進足底血液迴圈,改善睡眠,還可以護腎。

患有高血壓的人,泡腳時可以按壓湧泉穴、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以及行間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具有一定調節血壓的功效。

你們晚上會經常泡腳嗎?會在自己的泡腳水裡放入這些東西嗎。如果有這些情況的朋友,不然試試,現在是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錯過了可能就要再等一年了。

總結:有經常泡腳的習慣嗎?

-------------------------------------------

可以關注我頭條號,瞭解更多健康知識,有疑問也可以發私信諮詢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