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首度觀測到恒星系統崩潰分崩離析,或是真實版金牛座戰役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到了一場星際戰役, 名為金牛座戰役, 其戰鬥的一方是人類的老對手三體第二艦隊, 而另一方則未知, 戰爭則發生在金牛座方向, 根據小說的描述, 這場戰役似乎是三體第二艦隊覆滅的標誌。

三體第二艦隊

不過這畢竟是小說, 以人類的技術能力根本無法想像如何在空間跨度達幾百上千光年的範圍內進行大規模戰爭。 而且, 人類也從未觀測到類似的遺跡。 但, 一個異常的紅外信號, 給人類帶來了恒星系覆滅的訊息。

這次, 是發生在獵戶座。

在1967年, 人類從繁雜的紅外線照片中辨認出了一個奇怪的天體,

這個天體像是恒星, 但卻沒有恒星通常釋放的可見光和各種高能射線, 人類所能捕捉到的只是其發射的遠紅外輻射。 換句話說, 這就好像一個發電站擁有核電站的全套設備以及充足的核燃料, 但只燒煤發電——遠紅外是物體被加熱時放出的輻射。

最終, 通過科學家們多方面的論證, 將其定義為“年輕的被星雲環繞的原恒星”——遠紅外信號是星雲被恒星加熱的跡象, 為了紀念發現它的科學家, 其又被稱為貝克林-諾伊格鮑爾天體(BN星)。

但, 在1995年時, 科學家們重新掃描該區域時, 卻發現BN星的位置與早先差出很大距離, 並且開始釋放出強烈的恒星輻射。 通過電腦類比發現, BN星似乎在以每小時數十萬至上百萬公里的速度加速“逃離”原始位置。

同樣, 還有一枚名為“源I”的恒星被發現以相近的速度不斷飛速離去。

經過17年的逃逸, BN的位置已經有了顯著的變化, 以至於天體定位都需要進行重新校準才行。

通過回溯這兩顆恒星的運動軌跡, 科學家發現, 在540年以前, 這兩顆恒星還是一個靠近獵戶座星雲複合體中心的名為“克萊因曼-洛星雲”的小型星團的一份子, 兩星像其他星團一樣環繞著星團的質心旋轉。 隨後的模擬中科學家們又意外地發現, 兩顆恒星所擁有的動能遠低於原先位於星團時的角動能, 也就是說, 有協力廠商物體劫持或著搶奪了它們的能量並且“使”兩顆“恒星”全速“逃離”這個星團。

在哈勃望遠鏡的幫助下,

科學家排查出了這個“協力廠商物體”, 似乎也有著恒星的特徵, 科學家將其命名為源X。 由於觀測資料有限, 科學家們目前尚無法判斷其究竟是在往哪個方向移動, 是否在“追擊”另外兩顆“恒星”。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在年輕星團中常見的“引力彈球”現象, 是不穩定星團通過引力作用逐步驅逐恒星最終形成一個單星或穩定的雙星。

不過, 有的人卻認為, 這似乎更像是一場星際戰爭, 不知道戰鬥雙方使用的究竟是何手段, 或許是引力武器。

《三體》中使人類艦隊全軍覆沒的三體“探測器”

不論是自然行為還是宇宙大戰, 都不是人類可以想像的, 人類唯有發展才能夠揭開一切的真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