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兩岸青年棋手在“楚河漢界”結情緣

馬尾新聞網訊(記者 林沁馨 文/圖)經過焦灼的苦戰, 臺灣棋手孫慧淳與大陸選手柯明賦終於在“楚河漢界”險勝臺灣對手魏文修與大陸對手歐陽譯然。

8月12日, 首屆兩岸青年中國象棋邀請賽賽事之一, 海青杯兩岸青年象棋友誼賽在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舉辦, 兩岸30名青年棋手現場對弈。 與以往“兩軍”對弈不同, 此次友誼賽4人一組, 臺灣青年與大陸青年雙人混合配對, 相互合作完成比賽。

“一個人思路與兩個人的思路不一樣, 雙方思路不一時, 會走出不連貫的棋, 十分有趣。 ”柯明賦說:“雖然和孫慧淳是首次合作, 但還是配合默契。 通過這幾天的比賽, 最讓我影響深刻的是臺灣選手的比賽禮儀, 而且他們的競技狀態都很好, 希望今後能夠與臺灣選手多多交流。 ”

記者在現場看到, 在楚河漢界對壘的兩岸棋手情狀各異, 有的凝神靜思, 舉棋若定;有的則是言笑晏晏,

落子如飛。

曾是福建省高校象棋比賽冠軍的福州市棋類協會裁判長陳炳霖, 看到此次參賽的兩岸青年就像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他認為, “象棋比賽不在輸贏而在陶冶情操, 在博弈過程中展現的象棋文化才是兩岸要共同傳承的精髓。 ”

如今象棋成為兩岸交流的載體, 這令陳炳霖欣喜不已, 他希望兩岸借此能多加交流。 “象棋是此次海青節兩岸互動交流的載體之一, 兩岸青年通過下象棋增進友誼、加強交流是喜聞樂見的事。 今後兩岸借由象棋多加交流, 不僅局限於青年人, 老年人、中年人也可以, 我也想會會臺灣棋友哩。 ”

湊巧的是昨日與歐陽譯然同台博弈的魏文修, 今天竟然有幸與歐陽譯然成為夥伴共同合作完成友誼賽。

學習中國象棋已有5-6年的魏文修雖非首次來大陸, 但連日來福州印象深刻他的腦海。 魏文修向記者說道:“這是第一次來福州, 與此前到山東參加交流賽不同, 這邊的風土民情和建築等都讓人感覺很親切。 而且大陸棋手朋友的實力強勁且素質非常好, 希望今後有機會多參加這樣的交流活動。 ”

新聞加點料

此次海青節, 首屆兩岸青年中國象棋邀請賽讓人影響深刻。 通常而言, 傳統棋賽屬體育競賽, 用象棋架起兩岸橋樑尚屬首例, 誰曾想促成此次賽事的竟是的一位福州青年林楠。

時年28歲林楠從小酷愛下象棋, 已有20年的棋齡, 目前於臺灣輔仁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海青節舉辦象棋賽事源於一次契機, 林楠回憶道:“去年8月, 我到福州市台辦辦事, 在交流中得知他們正在籌備海青節事宜。 象棋也是傳統文化, 我便向市台辦提出想法, 經由市台辦工作人員將專案提交到海青辦。 ”與此同時, 林楠也沒閑著, “因為我在臺灣學習了5年, 也常在臺灣參加象棋賽事。

提出想法後, 我就分別在兩地找到棋類協會一起幫忙促成此次賽事。 ”

當談及促成兩岸青年中國象棋邀請賽事的初衷時, 林楠說道:“大多數人學到15-16歲就不會繼續學下象棋了, 青年象棋賽事是比較少的。 目前兩岸也逐漸重視青年象棋賽, 我希望能夠借海青節的機會, 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 任何一個專案包括象棋都需要年輕人傳承, 我們也希望將比賽延續下去。 ”此外, 林楠還透露:“希望在博士畢業前能將賽事定下來, 成為海青節的傳統比賽。 畢業後, 不論是在福州或是其他城市, 能為兩岸青年創造不同的機會, 用象棋延續兩岸情緣。 ”

選手收到紀念禮物水晶象棋後欣喜不已

選手收到紀念禮物水晶象棋後欣喜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