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比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被別人討厭還不自知?

導語:很多時候, 一些令人討厭的行為, 跟人品、道德無關, 只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並去學習。

近日, 武漢一位阿姨在地鐵上剝蒜, 座位旁散落一大片白花花大蒜皮的報導引起很多人關注。

這樣的行為多多少少都會令人側目。

說起來, 類似這樣讓人不喜的行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一些人和事, 讓人覺得很“奇葩”也很無奈。

甚至有可能是, 當我們在看不慣別人的行為時, 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 做了什麼讓別人討厭的事情。

大學的時候, 學校安排的宿舍是附近的公寓, 三房一廳住了10個人左右, 熱熱鬧鬧的樂活之中, 難免就會有很多磕磕碰碰。

有一天舍友A對我說:“好煩呀, B的東西老放在我的位置上, 還總是用我的洗潔精, 這人怎麼能這樣, 就不能有點同理心。 ”“是呀, 與人相處同理心很重要”。

我表示認同, 不過我當時心裡邊還有個念頭是:“哎呀,

你還說她, 你自己不也一樣, 每天晚上等到大家都準備睡了才去洗漱, 還劈裡啪啦地鬧得很大聲。 ”

然後突然也意識到:“那我自己呢?是不是也有什麼行為是舍友們非常惱火而我自己卻不知道的呢?”

是的, 沒有意識到。 長舌婦般地囉嗦這麼多並不是想指責什麼,

只是很多時候, 一些令人討厭的行為, 跟人品、道德無關, 只是當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並去學習。

上學的時候, 有一次體育課測肺活量, 大家都拿出紙巾擦各自買回來的沒有密封包裝的吹口, 很多人擦完把紙巾揣在手裡, 但我眼尖地看到一位平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孩子擦完後, 隨手很自然地就將紙巾扔在了地上。

一瞬間我真的很驚訝, 也有點鄙夷(或者嫉妒):“沒想到她竟然是這樣的, 公共場合有那麼多垃圾, 就是因為有很多這樣的人造成的。 ”

還有一次在火車上, 一整個下午同事都拿著手機在隔壁床位看電視, 而且直接使用“揚-聲-器”, 想午睡一下的我心裡有一萬隻草泥馬跑過:“親, 難道你不知道這世上有一個偉大的發明創造叫耳機麼?”

還有那位在辦公室喝“榴槤咖啡”的同事, 對, 不用看別人了, 就是你, 下班後你別走……

遇上這些事情, 分分鐘讓人覺得應該再請魯迅先生之筆來重塑人民群眾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不過往回想想, 其實上述的幾位同學和同事, 平時相處都是非常善良友好的人。 在地鐵上剝蒜的阿姨, 在別人幫忙收拾蒜皮的時候, 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妥, 主動表示“我來裝吧”, 可見他們也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不過, 理解歸理解, 存在的問題還是得想辦法解決。

同理心是一方面,但我覺得還不夠,因為如果是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哪來的同理心呢?

所以,除了要有同理心之外,還需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和積累。

很多時候我們都默認了,學習就是上學讀書,是孩子的事情。其實生活瑣事都需要學習,而且有些情況在孩童時期不會遇到而被忽略。

因此,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需要有意識地去留心和學習,培養好的習慣,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啊嚏……哎呀,誰在罵我?

我做錯什麼了?

好吧,從今天開始,吾日三省吾身:

我今天做什麼事情了?

有哪件會被別人討厭嗎?

還有,今晚吃什麼?

同理心是一方面,但我覺得還不夠,因為如果是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哪來的同理心呢?

所以,除了要有同理心之外,還需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和積累。

很多時候我們都默認了,學習就是上學讀書,是孩子的事情。其實生活瑣事都需要學習,而且有些情況在孩童時期不會遇到而被忽略。

因此,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需要有意識地去留心和學習,培養好的習慣,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啊嚏……哎呀,誰在罵我?

我做錯什麼了?

好吧,從今天開始,吾日三省吾身:

我今天做什麼事情了?

有哪件會被別人討厭嗎?

還有,今晚吃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