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地流轉,雇農民幹活,總是沒有給自家幹的好,這是為什麼?

現在, 國家大力支持農村地區的土地流轉, 很多地方都搞了起來。 在筆者老家河南漯河的一個村子裡, 村民的不少地都轉租給了別人, 算是流轉出去了。

大戶從農民手裡租來地, 有種糧食的, 也有蓋大棚種菜的, 還有種小菊花的。

不管是種什麼, 他們都需要勞動力去幹活, 於是就找附近村子裡的農民, 給工錢讓他們幹起了老本行——種地。

不過, 這樣就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即便是花錢雇, 農民的積極性肯定比不上給自己幹的時候。

以種菊花的流轉戶為例, 因為小菊花是做中藥用, 種植過程中, 農藥受嚴格限制, 除草只能雇人拔草。

村子裡的農民, 自己自留地裡的草拔一次就乾淨了, 可是菊花地裡的草, 雇人拔3次草還在長。 後來發現, 原來農民拔草時圖省事, 把草根留在地裡了。

類似這樣的事, 還有不少。

其實, 在農村留守的人, 除了賣糧食, 農村本身很少掙錢機會,

流轉大戶提供這樣的機會, 已經算是不錯了。

即便工資不高, 比如拔草1天(大概五六個小時)也就五六十塊錢, 也有不少人搶著幹。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 雇來的人幹的活總是不好。

你們那遇到過這種情況嗎?該怎麼辦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