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依依不捨瀏陽情”瀏陽市委書記曹立軍離別感言

今天, 湖南湘江新區、瀏陽市、長沙市委宣傳部分別召開負責幹部會議, 受省委組織部、長沙市委委託, 會上宣佈了有關領導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

近日, 省委、長沙市委對該市3名市委常委有關職務進行了調整。 經研究決定, 市委常委曹立軍任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不再擔任瀏陽市委書記;市委常委黎春秋任瀏陽市委書記, 不再擔任市委宣傳部部長;市委常委高山任市委宣傳部部長。

當天, 根據長沙市委統一安排, 該市領導陳文浩、曹立軍、黎春秋、高山分別出席湖南湘江新區、瀏陽市、長沙市委宣傳部負責幹部會議並講話。

受省委組織部和長沙市委委託, 長沙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宏益在會上宣佈幹部調整決定並介紹情況。

小編聽說今天上午的會場情況後, 通過瀏陽的朋友, 幾經周折, 終於找到了這個講話稿, 以最快的速度發出來, 以此感謝大家對第一微的關注。

依依不捨瀏陽情

——在全市主要負責幹部會議上的講話

曹立軍

(2017年3月26日)

各位領導, 同志們:

剛才, 宏益部長宣佈了省委、長沙市委的決定, 我完全擁護。 這是組織對我和春秋同志的信任和關心, 也是對瀏陽發展的肯定和重視。

2011年6月, 我從天心區來到瀏陽工作, 也是在這個會議室和同志們見面, 今天, 又在這裡跟同志們話別, 轉眼已是近6年時間、2100多個日日夜夜。

望著大家熟悉而親切的面容, 回想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 都重重疊疊在我腦海裡重播, 浮現在我的眼前。 此時此刻, 我確實思緒萬千, 情難自已。

所有的艱辛和拼搏, 都是最美好的回憶。 我一直覺得, 拼搏是人生最美的狀態, 也是一座城市最生動的表情。 我始終感激, 自從踏上這片熱土, 我就和同志們一起, 找到了努力拼搏的幸福感。 六年來, 我和同志們一道, 把全部心血和汗水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這片熱土, 當我們捧回了國家級經開區、省級高新區等沉甸甸的牌子時, 當瀏陽人民熱切期盼的金陽大道、蒙華鐵路等上馬建設時, 那種興奮和自豪, 至今還記憶猶新。 六年來, 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

沒日沒夜地工作, 加班加點地幹事, 夙夜在公, 勤勉盡責, 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作出了許多的犧牲。 為了金陽大道、西北環線、荷文公路等如期竣工通車, 為了藍思科技三期、爾康製藥澱粉膠囊等專案儘早投產達效, 同志們深入一線抓征拆, 駐守工地促項目,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瀏陽速度”。 我深深懂得大家的艱辛, 也真心感念各位的支持, 這一路拼搏的軌跡和成功的喜悅, 都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美好回憶。

所有的實踐和探索, 都是最無悔的追求。 回首這六年來的日子, 我們也遇到過很多的困難、考驗和挑戰, 但無悔的是, 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 我們從來沒有回避、退縮或者放棄, 始終懷著對未來的信仰, 千方百計謀劃瀏陽,

滿腔熱忱奉獻瀏陽, 盡我們所能服務瀏陽。 2012年,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縣域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 我們堅持提出“挺進三十強、再創新輝煌”的奮鬥目標, 堅持實施“交通融城、產業興城、人才活城、生態美城”的發展戰略, 保持定力不折騰, 咬定目標不放鬆, 全力以赴不懈怠, 開創了瀏陽發展激流勇進、跨越趕超的嶄新局面。 我們發起舉辦的湘贛邊開放合作交流, 經過幾年努力, 已成為湘贛邊改革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不少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 充分發揮了瀏陽在湘贛邊區域的輻射力、吸納力、引領力。 我們創新實施了“園鎮合一”“鎮館合一”“一園帶四鎮”等改革舉措, 推行了“國地財”合署辦公、“路長制”等創新做法,
這些實踐和探索, 植根於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瀏陽精神, 落實于思想解放、勤為善為的瀏陽幹部, 展示了我們這一代瀏陽人的奮鬥豪情。 這一路踐行的感悟, 都是我無悔追求的動力。

所有的信任和包容, 都是最深切的感動。 在推動瀏陽改革發展的進程中, 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大家班子, 始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一起擔負責任、承擔壓力, 一起殫精竭慮、砥礪奮進。 正是班子團結、上下齊心的強大合力, 形成了風清氣正、創先爭優的發展氛圍, 我們推行的“三個一律”、“一線工作法”、領導公開接訪等制度才得到了高效執行, 全市各項工作才得以有力推進。 一路走來,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在座各位, 在工作中給了我極大的關心和支持,給了我無窮的智慧和力量,無時不在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我常常想,一個人,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一大批願意心無旁騖、攜手努力的同志,大家都越過了個人得失,帶著深刻的信任和無私的包容,去追尋共同的理想,這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這裡特別要說的是,我在工作中批評了不少同志,有時候還不注意場合,也不大注意方式,雖是出於公心,但也傷害了一些同志的感情,讓我深為感動的是,大家仍然給予我極大的包容,在這裡再次感謝同志們的支持和諒解。

所有的成績和榮譽,都是最幸福的迴響。瀏陽人民勤勞智慧,樸實善良,始終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先,對這個家園無比摯愛,對這片熱土充滿憧憬,對這方發展寄予厚望,在不同的行業和崗位積極付出、默默奉獻。正是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年,瀏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一直保持省市前列,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由2011年的全國第64位提升至去年的第19位,成功實現全國百強排名“五級跳”、長沙績效考核“五連冠”,並獲得“美麗中國典範城市”“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等稱號。如果說瀏陽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獲得了一些榮譽,這都是瀏陽人民共同智慧的結晶,都屬於偉大的瀏陽人民。我作為決策者、推動者和參與者之一,能夠為瀏陽的改革發展、民生福祉奉獻個人的綿薄之力,是我一生的光榮和自豪。

回首六年的奮鬥歷程,我要真誠感謝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感謝瀏陽曆屆班子打下了的良好基礎,感謝四大家班子成員的精誠合作,感謝全市廣大幹部和147萬人民的辛勤付出。借此機會,我要向各級領導、離退休老同志、廣大黨員幹部、社會各界人士和瀏陽的父老鄉親,向你們對瀏陽發展以及對我本人的關心、支持,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真情最難舍,熱土最難離。這個時候正是瀏陽最美的季節,大圍山青翠如洗,瀏陽河碧波蕩漾,看不夠的是瀏陽的山和水,舍不下的是瀏陽的人和事,但是我無論走到哪裡,心裡永遠銘刻著我熱愛的瀏陽。

永難忘懷的是這份事業。這些年,我時刻銘記黨的重托、人民的期盼,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退卻,把自己全部的追求和心血,都傾注在瀏陽這塊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把自己所有的甘苦和憂樂,都融入了瀏陽的發展中。爭取“五連冠”的勝利,爭取大專案的成功,系列三年行動計畫的推進,“兩性一心”大討論,描繪“建設‘兩個中心’,進軍全國十強”的藍圖,我們大家一起走過了艱苦創業的奮鬥歷程,一起見證了日新月異的城鄉變化,一起書寫了精彩紛呈的瀏陽篇章。瀏陽的確是一座承載無數光榮和夢想的城市,值得我們永遠為之付出、為之奮鬥。春秋同志是非常優秀的領導幹部,政治立場堅定,領導能力強,思路開闊,敢於擔當,工作務實,為人公道正派。我無比期待並堅信,大家一定會倍加珍惜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倍加珍惜團結幹事的良好氛圍,在春秋同志的帶領下,在推進瀏陽新一輪跨越發展的征程上,不斷創造更多更美的“瀏陽故事”。

永遠珍藏的是這份情誼。近六年的時光,2100多個日日夜夜,可以說是風雨兼程、朝夕相處。我們相互支援、相互學習、相互關心,結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誼。尤其令我感懷的是,一直以來,四大家班子成員攜手並肩、同舟共濟、肝膽相照,無論是鐘鋼書記、勳偉市長、新偉市長,還是吳震主任、家喜主席,還是建文主任、若林主任等幾大家班子的領導同志,都在重大決策上信任我,在複雜問題應對上支持我,在突發事件處置上幫助我。瀏陽今天的成就,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集體決策的成果、是集體力量的推進。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奮鬥,使我們成為了好同志、好同事、好戰友。瀏陽工作的六年,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成長中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工作中最充實的一段經歷。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什麼時候,我將永遠銘記與大家共同成長的歲月,倍加珍惜與各位山長水闊的情誼。

永不磨滅的是這種精神。“奮鬥”二字是輝映瀏陽幾十年發展征程中的鮮明底色,瀏陽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永不懈怠的奮鬥史。我們在區位不優、制約較多的情況下,奮力拼搏、跨越障礙、搶先突破,依靠的就是“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瀏陽精神。這種彌足珍貴的精神營養,已經紮根於我的靈魂深處、刻進了我的骨子裡、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成為我受用終生的精神財富。

永久眷戀的是這方熱土。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自從踏上瀏陽大地的那一刻起,瀏陽人民就敞開寬闊的胸懷熱情地接納了我,可以說,我的每一點成就、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組織的教育培養,離不開瀏陽廣大幹部群眾的理解信任,離不開各位同仁的關心支持。瀏陽這方熱土滋養了我,無時不在激勵著我、鞭策著我。我感恩瀏陽這片沃土,感恩瀏陽147萬人民。雖然我即將離開,但我對瀏陽的熱愛永不改變。瀏陽的每一步發展,我都會倍加關心與關注;瀏陽的每一個進步,我都會為之高興和喝彩。凡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瀏陽發展、有利於造福瀏陽人民,我一定會義不容辭、全力以赴!

最後,千言萬語化作最真誠的祝福:

祝福瀏陽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編輯 蓁芃 來源 新湖南記者 王晗

在工作中給了我極大的關心和支持,給了我無窮的智慧和力量,無時不在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我常常想,一個人,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一大批願意心無旁騖、攜手努力的同志,大家都越過了個人得失,帶著深刻的信任和無私的包容,去追尋共同的理想,這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這裡特別要說的是,我在工作中批評了不少同志,有時候還不注意場合,也不大注意方式,雖是出於公心,但也傷害了一些同志的感情,讓我深為感動的是,大家仍然給予我極大的包容,在這裡再次感謝同志們的支持和諒解。

所有的成績和榮譽,都是最幸福的迴響。瀏陽人民勤勞智慧,樸實善良,始終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先,對這個家園無比摯愛,對這片熱土充滿憧憬,對這方發展寄予厚望,在不同的行業和崗位積極付出、默默奉獻。正是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年,瀏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一直保持省市前列,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由2011年的全國第64位提升至去年的第19位,成功實現全國百強排名“五級跳”、長沙績效考核“五連冠”,並獲得“美麗中國典範城市”“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等稱號。如果說瀏陽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獲得了一些榮譽,這都是瀏陽人民共同智慧的結晶,都屬於偉大的瀏陽人民。我作為決策者、推動者和參與者之一,能夠為瀏陽的改革發展、民生福祉奉獻個人的綿薄之力,是我一生的光榮和自豪。

回首六年的奮鬥歷程,我要真誠感謝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感謝瀏陽曆屆班子打下了的良好基礎,感謝四大家班子成員的精誠合作,感謝全市廣大幹部和147萬人民的辛勤付出。借此機會,我要向各級領導、離退休老同志、廣大黨員幹部、社會各界人士和瀏陽的父老鄉親,向你們對瀏陽發展以及對我本人的關心、支持,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真情最難舍,熱土最難離。這個時候正是瀏陽最美的季節,大圍山青翠如洗,瀏陽河碧波蕩漾,看不夠的是瀏陽的山和水,舍不下的是瀏陽的人和事,但是我無論走到哪裡,心裡永遠銘刻著我熱愛的瀏陽。

永難忘懷的是這份事業。這些年,我時刻銘記黨的重托、人民的期盼,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退卻,把自己全部的追求和心血,都傾注在瀏陽這塊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把自己所有的甘苦和憂樂,都融入了瀏陽的發展中。爭取“五連冠”的勝利,爭取大專案的成功,系列三年行動計畫的推進,“兩性一心”大討論,描繪“建設‘兩個中心’,進軍全國十強”的藍圖,我們大家一起走過了艱苦創業的奮鬥歷程,一起見證了日新月異的城鄉變化,一起書寫了精彩紛呈的瀏陽篇章。瀏陽的確是一座承載無數光榮和夢想的城市,值得我們永遠為之付出、為之奮鬥。春秋同志是非常優秀的領導幹部,政治立場堅定,領導能力強,思路開闊,敢於擔當,工作務實,為人公道正派。我無比期待並堅信,大家一定會倍加珍惜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倍加珍惜團結幹事的良好氛圍,在春秋同志的帶領下,在推進瀏陽新一輪跨越發展的征程上,不斷創造更多更美的“瀏陽故事”。

永遠珍藏的是這份情誼。近六年的時光,2100多個日日夜夜,可以說是風雨兼程、朝夕相處。我們相互支援、相互學習、相互關心,結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誼。尤其令我感懷的是,一直以來,四大家班子成員攜手並肩、同舟共濟、肝膽相照,無論是鐘鋼書記、勳偉市長、新偉市長,還是吳震主任、家喜主席,還是建文主任、若林主任等幾大家班子的領導同志,都在重大決策上信任我,在複雜問題應對上支持我,在突發事件處置上幫助我。瀏陽今天的成就,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集體決策的成果、是集體力量的推進。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奮鬥,使我們成為了好同志、好同事、好戰友。瀏陽工作的六年,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成長中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工作中最充實的一段經歷。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什麼時候,我將永遠銘記與大家共同成長的歲月,倍加珍惜與各位山長水闊的情誼。

永不磨滅的是這種精神。“奮鬥”二字是輝映瀏陽幾十年發展征程中的鮮明底色,瀏陽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永不懈怠的奮鬥史。我們在區位不優、制約較多的情況下,奮力拼搏、跨越障礙、搶先突破,依靠的就是“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瀏陽精神。這種彌足珍貴的精神營養,已經紮根於我的靈魂深處、刻進了我的骨子裡、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成為我受用終生的精神財富。

永久眷戀的是這方熱土。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自從踏上瀏陽大地的那一刻起,瀏陽人民就敞開寬闊的胸懷熱情地接納了我,可以說,我的每一點成就、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組織的教育培養,離不開瀏陽廣大幹部群眾的理解信任,離不開各位同仁的關心支持。瀏陽這方熱土滋養了我,無時不在激勵著我、鞭策著我。我感恩瀏陽這片沃土,感恩瀏陽147萬人民。雖然我即將離開,但我對瀏陽的熱愛永不改變。瀏陽的每一步發展,我都會倍加關心與關注;瀏陽的每一個進步,我都會為之高興和喝彩。凡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瀏陽發展、有利於造福瀏陽人民,我一定會義不容辭、全力以赴!

最後,千言萬語化作最真誠的祝福:

祝福瀏陽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編輯 蓁芃 來源 新湖南記者 王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