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院士畢生推動中國鋼鐵事業發展,他說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

作者 吳苡婷

又一位國之棟樑離我們遠去, 8月8日,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柯俊因病在京逝世, 享年101歲。 這位簡單質樸的院士, 他的名字雖然很少見諸報端, 但是他的科學精神, 以及為祖國做出的貢獻, 卻可以永遠載入史冊。

他首次發現首次發現並提出鋼中貝茵體(或稱貝氏體)切變位移運動, 運用此概念, 他利用我國富裕的釩硼資源, 發展了高強度、高韌性貝茵體結構用鋼。 由於闡述了鋼中的無碳貝茵體形成的切變機制, 《鋼鐵金相學》以他的姓氏將無碳貝茵體命名為“柯氏貝茵體”, 而他本人則被國外同行稱為Mr.Bain(貝茵體先生)。

除了負責籌建我國第一個金屬物理專業, 他還大膽預測新型學科—電子顯微學的廣闊發展前景, 親手組建電子顯微學的師資隊伍, 專門開展X射線衍射晶體學和電子顯微學的科研與教學。 以其獨特的眼光和遠見點燃了中國電子顯微學的火花。

1917年6月23日, 柯俊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 從小他就顯露出了科學的天賦, 他有很強的好奇心, 喜歡動手做實驗!

1931年, “九一八事變”爆發, 14歲的柯俊遭遇了平生最大的磨難, 當時, 他在瀋陽郊區北嶺的遼寧三中讀高中一年級。 在瀋陽淪陷後, 柯俊被迫投奔家住天津的小叔。

逃難的路途充滿艱辛, 從溝幫子到錦州段的火車上, 柯俊一直都站在踏板上, 身體半懸在車外, 僅靠雙手緊抓著車門的扶手支撐身體, 夜風嗖嗖地打在臉上, 直到過了錦州他才終於擠進了車廂。 艱難跋涉到達天津時, 柯俊早已蓬頭垢面、饑寒交迫。

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 那時小叔已經回浙江老家養病。 正在尋找流亡學生的員警把他安排到了曹錕公館, 後來在河北省立第一中學重現開始了學業,

1934年, 柯俊考入了河北工業學院化工系。 1935年華北事變爆發, 為響應北京的“一二·九”運動, 作為學校學生會主席, 柯俊和同學們組織了“一二·一八”大示威他高舉請願的旗幟, 走在了遊行隊伍的最前面。

1937年“七七事變”後, 當時的國民政府決定將學生派往還沒有被日軍侵佔的省市繼續學業。 柯俊輾轉來到武漢大學, 開始了他大四的學習。 目睹了戰亂和動盪, 柯俊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那就是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興盛而奮鬥終生!

1938年, 在武漢城即將失守的焦灼時刻,

柯俊從武漢大學正式畢業, 來到國民經濟部工礦調整處工作, 負責民營工業工廠的遷轉。 他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長江中下游城市的一些重要設備遷到沒有淪陷的川陝滇貴等地當時, 日本人快打到武昌了, 而中國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還有很多重要的設備沒有完成搬遷。 柯俊撬開了工程師屋子的大門, 把所有能拆的都拆掉帶走。 剩下兩個100立方米的高爐無法運走, 為了使高爐不被日本侵略軍霸佔, 柯俊果斷決定實施爆炸方案, 並點燃了炸藥, 使高爐徹底報廢。

1942年秋, 柯俊被調往印度, 每週一到週四在當時印度塔塔鋼鐵廠參觀學習, 每週五到周日則回到加爾各答市開展民營工業原料的運輸工作。

1944年12月份,柯俊被推薦赴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師從當時著名的金屬學家D.Hanson教授。

1945年柯俊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校徽前

為闡明鋼中過熱和過燒機制,柯俊每天泡在圖書館裡,查閱大量資料,不斷失敗總結再重來的過程中,柯俊創造性地通過金相方法,首次闡明了過熱過燒的根本原因是硫化錳在高溫加熱時可以在鋼中溶解,但在冷卻時會在晶界或某個晶面上析出導致脆化。據此發表的論文《鋼在過熱過燒後的晶粒間界現象》在業界引起較大反響。 1948年12月份柯俊獲得英國伯明罕大學自然哲學博士學位。

1948年柯俊在英國伯明罕大學理論金屬學系與同事們一起研討系務

1949年l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傳來,柯俊婉拒了國外多家知名研究機構的邀請,毅然決定回到祖國。他同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史密斯教授說,“我來自東方,那裡有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饑餓線上掙扎,那裡一噸鋼的作用,遠遠超過一噸鋼在英美的作用。” 在回國前,柯俊也做了精心準備,他利用他在英國廣泛的人脈,取得了德國馬普研究協會的設計圖紙,這為我國金屬研究所短時間內順利建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柯俊還訂購了很多書籍和雜誌,寄回國內,這些雜誌記錄了當時最先進的材料和論文,為我國金屬科研和金屬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借鑒和幫助。

1951年,柯先生首次發現並提出鋼中貝茵體(或稱貝氏體)切變位移運動,他運用此概念,利用我國富裕的釩硼資源,發展了高強度、高韌性貝茵體結構用鋼。此外,他帶領團隊還首次觀察到鋼中馬氏體形成時基體的形變和對馬氏體長大的阻礙作用。20世紀80年代,又系統研究鐵鎳合金中原子簇團導致蝶狀馬氏體的形成,發展了馬氏體相變動力學,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鋼鐵金相學》以他的姓氏將無碳貝茵體命名為“柯氏貝茵體”,而柯先生本人則被國外同行稱為Mr.Bain(貝茵體先生)。

1953年l0月份,回到祖國的柯先生來到了新組建的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當教師。他要為祖國培養一批鋼鐵材料方面的人才。他在那裡開設我國第一個金屬物理專業。沒有教科書,他就自編講義。後來名聲在外,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等學府都派人前來進修。

1958~1964年間,他還積極為國家節約戰略金屬物資,開發國內急需的新材料製備工藝及品質研究(如:節約鎳鈷的電熱絲電熱材料、電錶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鋼中的應用),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準。

1960年長春全國第一次固體物理會議:柯俊(右二)、錢臨照(右四)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柯先生就看中了新型學科電子顯微學將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他親手組建電子顯微學的師資隊伍,專門開展X射線衍射晶體學和電子顯微學的科研與教學。1958年,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中型電子顯微鏡,柯先生努力說服學校購置了第一批問世的4台國產電鏡中的一台。在最艱難的歲月中,身處逆境的柯先生又突破重重阻力,購置了一台透射電鏡(捷克產Tesla413型)與一台掃描電鏡(英國劍橋產的S-250型)。1985年他主持開辦電子顯微鏡培訓班,多年來共培訓了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和各機構學院的300餘人。

柯先生也是一個耿直的科學家,他尊重科學,堅持真理。1974年,北京鋼鐵學院受當時的冶金工業部、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委託,編寫《中國冶金簡史》,柯先生作為重要專家參與編寫工作。當時他受到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的委託,鑒定商朝末年的鐵刃銅鉞。

柯先生用電子探針等先進技術對該文物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件西元前14世紀的鐵刃銅鉞刃部是由隕鐵製成的。當時有人多次找到他,希望誘導他做出人工冶鐵的結論。但柯先生始終堅持真理,巧妙地利用科學鑒定方法和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最終說服工作組放棄了原來的看法,並將鑒定結果公開發表,震驚了學界並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後來原來的冶金史編寫組逐漸發展為北京鋼鐵學院的冶金史研究室、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建立了科學技術史專業,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個科學技術史(工學)博士點。

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科學院及國家教委的領導下,柯先生起草了原國家教委關於“超級鋼研究”的攀登B“國家重點科研”的論證(現已轉為973專案,任專家組顧問);後來他與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教委的科學家、教育家(如張光鬥、張維、路甬祥、師昌緒院士)一起共同探討面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調研起草了相關專題報告。

雖然身為院士,但是柯先生卻很少使用專車,他常常騎行的是28寸的自行車,北科大畢業的潛偉教授曾說:“一次,我從清華打車回來,路過五道口時,天正下著小雨,遠遠望見一位老者推著自行車在蹣跚行進中,走近一看,居然是柯先生!”

他虛懷若谷,尊重他人,與柯先生接觸過的人從來沒有見過他發脾氣,他還常常告訴師生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一次,他從北科大的逸夫科技館開會出來,見到當時看門的老王,就熱情地上去打招呼,見到學生一臉詫異的表情,柯俊解釋道:“他很了不起,(20世紀)50年代在學校北門看門,見到當時蘇聯專家的車也敢攔下來,秉公辦事,值得我們尊敬。”

柯先生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楷模!他總說自己要用實際行動彌補當年失去的十年的時光。不論多忙,哪怕外出開會,他總要擠時間去書店,看書、買書。他家的書桌、書房、床上,堆滿了書、雜誌、檔等厚厚的材料。他常說:“知識份子從來都是二十四小時工作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柯俊傳》中寫道:在那段物質條件艱苦、政治運動頻繁的歲月裡,柯俊先生以對科學事業的忘我追求,立足國情,瞄準國家戰略需求,開展了耐熱合金、永磁合金、半導體材料、超低碳貝茵體鋼等一系列戰略材料的研究,並非常注重解決工業生產、國防工業中的實際問題。

一顆赤子之心,一份愛國熱忱,一段科學精神,柯俊先生的一生,展現了中國優秀知識份子最高尚的人格和情操!他是中國科學界一盞明燈,指引著青年學子奮發前行!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路

1944年12月份,柯俊被推薦赴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師從當時著名的金屬學家D.Hanson教授。

1945年柯俊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校徽前

為闡明鋼中過熱和過燒機制,柯俊每天泡在圖書館裡,查閱大量資料,不斷失敗總結再重來的過程中,柯俊創造性地通過金相方法,首次闡明了過熱過燒的根本原因是硫化錳在高溫加熱時可以在鋼中溶解,但在冷卻時會在晶界或某個晶面上析出導致脆化。據此發表的論文《鋼在過熱過燒後的晶粒間界現象》在業界引起較大反響。 1948年12月份柯俊獲得英國伯明罕大學自然哲學博士學位。

1948年柯俊在英國伯明罕大學理論金屬學系與同事們一起研討系務

1949年l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傳來,柯俊婉拒了國外多家知名研究機構的邀請,毅然決定回到祖國。他同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史密斯教授說,“我來自東方,那裡有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饑餓線上掙扎,那裡一噸鋼的作用,遠遠超過一噸鋼在英美的作用。” 在回國前,柯俊也做了精心準備,他利用他在英國廣泛的人脈,取得了德國馬普研究協會的設計圖紙,這為我國金屬研究所短時間內順利建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柯俊還訂購了很多書籍和雜誌,寄回國內,這些雜誌記錄了當時最先進的材料和論文,為我國金屬科研和金屬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借鑒和幫助。

1951年,柯先生首次發現並提出鋼中貝茵體(或稱貝氏體)切變位移運動,他運用此概念,利用我國富裕的釩硼資源,發展了高強度、高韌性貝茵體結構用鋼。此外,他帶領團隊還首次觀察到鋼中馬氏體形成時基體的形變和對馬氏體長大的阻礙作用。20世紀80年代,又系統研究鐵鎳合金中原子簇團導致蝶狀馬氏體的形成,發展了馬氏體相變動力學,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鋼鐵金相學》以他的姓氏將無碳貝茵體命名為“柯氏貝茵體”,而柯先生本人則被國外同行稱為Mr.Bain(貝茵體先生)。

1953年l0月份,回到祖國的柯先生來到了新組建的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當教師。他要為祖國培養一批鋼鐵材料方面的人才。他在那裡開設我國第一個金屬物理專業。沒有教科書,他就自編講義。後來名聲在外,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等學府都派人前來進修。

1958~1964年間,他還積極為國家節約戰略金屬物資,開發國內急需的新材料製備工藝及品質研究(如:節約鎳鈷的電熱絲電熱材料、電錶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鋼中的應用),接近當時世界先進水準。

1960年長春全國第一次固體物理會議:柯俊(右二)、錢臨照(右四)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柯先生就看中了新型學科電子顯微學將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他親手組建電子顯微學的師資隊伍,專門開展X射線衍射晶體學和電子顯微學的科研與教學。1958年,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中型電子顯微鏡,柯先生努力說服學校購置了第一批問世的4台國產電鏡中的一台。在最艱難的歲月中,身處逆境的柯先生又突破重重阻力,購置了一台透射電鏡(捷克產Tesla413型)與一台掃描電鏡(英國劍橋產的S-250型)。1985年他主持開辦電子顯微鏡培訓班,多年來共培訓了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和各機構學院的300餘人。

柯先生也是一個耿直的科學家,他尊重科學,堅持真理。1974年,北京鋼鐵學院受當時的冶金工業部、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委託,編寫《中國冶金簡史》,柯先生作為重要專家參與編寫工作。當時他受到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的委託,鑒定商朝末年的鐵刃銅鉞。

柯先生用電子探針等先進技術對該文物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件西元前14世紀的鐵刃銅鉞刃部是由隕鐵製成的。當時有人多次找到他,希望誘導他做出人工冶鐵的結論。但柯先生始終堅持真理,巧妙地利用科學鑒定方法和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最終說服工作組放棄了原來的看法,並將鑒定結果公開發表,震驚了學界並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後來原來的冶金史編寫組逐漸發展為北京鋼鐵學院的冶金史研究室、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建立了科學技術史專業,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個科學技術史(工學)博士點。

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科學院及國家教委的領導下,柯先生起草了原國家教委關於“超級鋼研究”的攀登B“國家重點科研”的論證(現已轉為973專案,任專家組顧問);後來他與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教委的科學家、教育家(如張光鬥、張維、路甬祥、師昌緒院士)一起共同探討面向21世紀的中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調研起草了相關專題報告。

雖然身為院士,但是柯先生卻很少使用專車,他常常騎行的是28寸的自行車,北科大畢業的潛偉教授曾說:“一次,我從清華打車回來,路過五道口時,天正下著小雨,遠遠望見一位老者推著自行車在蹣跚行進中,走近一看,居然是柯先生!”

他虛懷若谷,尊重他人,與柯先生接觸過的人從來沒有見過他發脾氣,他還常常告訴師生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一次,他從北科大的逸夫科技館開會出來,見到當時看門的老王,就熱情地上去打招呼,見到學生一臉詫異的表情,柯俊解釋道:“他很了不起,(20世紀)50年代在學校北門看門,見到當時蘇聯專家的車也敢攔下來,秉公辦事,值得我們尊敬。”

柯先生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楷模!他總說自己要用實際行動彌補當年失去的十年的時光。不論多忙,哪怕外出開會,他總要擠時間去書店,看書、買書。他家的書桌、書房、床上,堆滿了書、雜誌、檔等厚厚的材料。他常說:“知識份子從來都是二十四小時工作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柯俊傳》中寫道:在那段物質條件艱苦、政治運動頻繁的歲月裡,柯俊先生以對科學事業的忘我追求,立足國情,瞄準國家戰略需求,開展了耐熱合金、永磁合金、半導體材料、超低碳貝茵體鋼等一系列戰略材料的研究,並非常注重解決工業生產、國防工業中的實際問題。

一顆赤子之心,一份愛國熱忱,一段科學精神,柯俊先生的一生,展現了中國優秀知識份子最高尚的人格和情操!他是中國科學界一盞明燈,指引著青年學子奮發前行!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