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十國頂級創客首聚博鼇 艾誠主持亞洲圓桌達共識

3月24日, 博鼇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亞洲創客圓桌會議在海南博鼇舉行。 論壇邀請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印度、新加坡、越南、以色列、印尼的創業者, 和美國矽谷的創業導師, 共計十八位嘉賓。

他們分別是:

金東元 Hanwha韓華集團董事總經理

申鉉松 Ticket Monster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陳炳耀 Grab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澀谷修太 Fuller株式會社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Motti PEER Blonde 2.0聯合首席執行官

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創客 Anisha SINGH

mydala.com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

Yod CHINSUPAKUL Wongnai創始人兼CEO

Chang Wen LAI Ninja Logistics Pte Ltd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Son TRAN Tiki.vn創始人

王俊 碳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CEO

Patrick CAO Tokopedia首席財務官

范淩 特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同濟大學設計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創始人兼主任

瞿芳 小紅書聯合創始人

趙安吉 美國福茂集團副董事長

黃煒 58集團高級副總裁 轉轉公司 CEO

唐萬里 回家吃飯創始人 & CEO

袁輝 上海智臻智慧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Logan ALLIN Formation Group 合夥人

Golden Gate Ventures 合夥人 Paul BRAGIEL, 也是本次圓桌的導師

圓桌主題是“亞洲創客的挑戰和共識”, 十八位商業精英代表將討論亞洲的創業土壤、創業者們面臨的共同困境、以及如何突破困境打造一個有利於創客的亞洲創業生態圈。

著名財經雙語主持人、艾問人物創始人艾誠女士受主辦方邀請出席並主持本次圓桌論壇。

這是繼亞洲青年領袖論壇、亞洲媒體領袖論壇之後博鼇論壇首次將“亞洲創客”提上圓桌討論議題。

會議議程將分為三個辯題和一個共識總結。 參加圓桌的創客有電商企業創始人、有專注於改善物流行業的創業者、有做硬體研發也有軟體發展的CEO, 也正是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頂級創客構成了多元的亞洲創客生態。

亞洲作為全世界最具創新精神的地區之一, 互聯網科技正改變著這塊古老大陸的面貌。 世界經濟重心東移, 是當前正在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逐漸增強, 被認為是世界復蘇增長之路的領導者。

建設一個沒有差距的創業環境, 不僅會讓亞洲、也會讓世界分享亞洲成長的果實。 亞洲有1000個左右的民族, 各個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經濟文化背景, 孕育出了各自獨特的創業環境。 亞洲的創客們就是在這廣闊而又複雜的環境裡在機遇與挑戰中穿行。

議題一:To be or not to be 創業是最好的選擇嗎?

“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 決心的赤熱的光彩, 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 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 也會逆流而退, 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主持人艾誠在現場引入了一段《哈姆雷特》中的經典名句。 用她的話說:“四百年前的莎翁對創業維艱有著偉大的預言性”。 現場的嘉賓也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如何擊退“重重的顧慮, 讓決心煥發熾熱的光彩”。 創業是艱難的, 我們需要容忍和忍受這個世界上的各種關係, 甚至有的時候必須屈服於某種既定的規則、習慣和習俗。

但是既然選擇了遠方, 那就只有風雨兼程。

議題二:Can we define Asia's future? 創客可以重新定義亞洲嗎?

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創建自己的“矽谷”, 但矽谷模式卻如此難以複製。 事實上, 創新嵌入于特定文化中, 真正具有創新力的城市一定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 文化是城市可持續創新的的內在力量。

如何孕育出一個顛覆性項目, 人才(Talents)、技術(Technology)和包容性(Tolerance)是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的三個關鍵”T”要素, 三者緊密聯繫又互相補充。 如果文化要素無法與其他要素協同發展, 就可能成為亞洲邁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一道“鴻溝”。 從這個意義上講, 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文化再造工程。 這是一個被創造力和行動力賦予了無限可能的時代,

亞洲創客是當今最具創新創造力的群體之一, 他們將向世界解讀, 誰在定義未來。 主持人艾誠最後總結說:財富是沒有邊界的, 技術也是沒有邊界的, 最重要的是每天我們都能捫心自問:我們是在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回饋這片土地。

議題三:亞太創客生態圈的建立是否迫在眉睫?

中國人信奉人多力量大, 這早已不是一個單打獨鬥就能稱王的時代。 社會是一個大雨林, 個體的社會分工構成了整個生態系統。 在創業的過程中, 企業總會遇到千千萬萬的問題, 有些問題是大家共同遭遇到的:地區稅收過重, 電商企業會遭遇同樣的物流問題, 初創企業會遭遇融資問題等等。 那麼構建一個良性的創業生態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但是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需要各方的資源協同,創業企業、投資者、製造方、政府部門甚至需要數以萬計的全球消費者的參與,才能讓好的土壤催生出美麗的創業之花。

來自亞洲各個地區的創業者也都結合了自身創業經歷,總結出了創業者的地區困境。日本創業者很難獲得種子輪、中國的中小企業稅收太高等等。亞洲的人口幾乎占了全世界80億人口的一半,亞洲卻不能被稱為同質化的市場,在該地區有超過20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獨特的環境和機會。未來打通連結各個區域創業生態,亞洲才能定義世界。

亞洲創業者們面臨的困境是形形色色的。除了外部資本因素,對於創客而言,更大的阻力來自于創業土壤。如何卸去這些創業負擔,討論創業的另一種可能性,同時尊重同一個亞洲尊重一個多元的亞洲,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這是本次圓桌論壇的共識也是創客們的願景。感謝韓華集團心系亞洲創客主辦了這場圓桌會議,感謝艾問人物創始人艾誠女士的嘉賓主持,也祝福亞洲創客。

但是這個過程並不容易,需要各方的資源協同,創業企業、投資者、製造方、政府部門甚至需要數以萬計的全球消費者的參與,才能讓好的土壤催生出美麗的創業之花。

來自亞洲各個地區的創業者也都結合了自身創業經歷,總結出了創業者的地區困境。日本創業者很難獲得種子輪、中國的中小企業稅收太高等等。亞洲的人口幾乎占了全世界80億人口的一半,亞洲卻不能被稱為同質化的市場,在該地區有超過20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獨特的環境和機會。未來打通連結各個區域創業生態,亞洲才能定義世界。

亞洲創業者們面臨的困境是形形色色的。除了外部資本因素,對於創客而言,更大的阻力來自于創業土壤。如何卸去這些創業負擔,討論創業的另一種可能性,同時尊重同一個亞洲尊重一個多元的亞洲,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這是本次圓桌論壇的共識也是創客們的願景。感謝韓華集團心系亞洲創客主辦了這場圓桌會議,感謝艾問人物創始人艾誠女士的嘉賓主持,也祝福亞洲創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