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飯桌上絕不能這麼使筷子!使筷子的12條忌諱!

中國的筷子用到今天, 已經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了, 歷史悠久自然“門道”也多。 筷子在飯桌上也有很多使用的規矩, 時下很多年輕人還不知道, 來瞭解一下吧!

中國人吃飯要用筷子。

中國的筷子用到今天, 已經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了, 歷史悠久自然“門道”也多:使用筷子時講究配合和協調, 一根動, 一根不動, 這樣不但夾得住、夾得穩, 也符合中國人講究“陰陽和諧”的原理。 可以說, 筷子傳承著中國人的文化。

筷子的使用方式

扯遠了……筷子在飯桌上也有很多使用的規矩, 可惜時下很多年輕人對此不太在意, 甚至有些規矩還不知道, 於是小編搜羅了一下, 轉發給您身邊的年輕人們看看吧。

一忌“豎筷”

“豎筷”就是把筷子直接立在飯碗裡或菜盤上。

因為老規矩裡, 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 所以把筷子插入飯中, 是飯桌上的大忌。

規矩:飯桌上, 筷子只能平著放。

二忌“敲筷”

就是用筷子敲飯桌上的盤子或碗。 在過去只有乞丐在乞討時, 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 使行人注意並給與施捨。 所以在飯桌上敲筷子,

在北京人看來, 既顯得自己沒教養, 又是對同桌吃飯人的不禮貌, 同樣是大忌。

規矩:筷子是用來吃飯的, 不能做“他用”。

三忌“跳馬筷”

就是手裡拿著筷子, 看著是奔某道菜去的, 但筷子卻像“跳馬”一樣越過那道菜, 去挑別的菜。 在北京人看來, 這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

同樣不可取。

規矩:想吃哪道菜, 就“直奔主題”。

四忌“半途筷”

所謂“半途筷”, 就是拿筷子已經夾起盤子裡的菜, 又放回去。 筷子是進口的東西, 用自己進口的筷子夾了菜, 再往回給別人吃, 豈不是莫大的失禮?

規矩:已經夾起來的菜, 就算不喜歡也不能再放回去。

五忌“抬轎筷”

所謂“抬轎筷”,就是拿著筷子在盤中來來回回挑揀、扒拉,甚至把盤子裡的菜“翻過個兒”。在北京人看來,這種做法和上一條類似,都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規矩:非必須的話,只能夾盤子上層的菜,不能翻來翻去,更不能“抄底”。

六忌“窺筷”

所謂“窺筷”,就是手裡拿著筷子,兩隻眼睛來回看桌上的飯菜卻不下手。北京人認為,手裡拿著筷子,看這個,瞧那個,卻不動手,表示對桌上的飯菜不滿意。對飯菜不滿意,就是對主人的不滿意。

規矩:想吃就拿筷子夾……

七忌“碎筷”

所謂“碎筷”,就是用筷子直接把盤子裡整塊的肉類和魚撕碎。雖然是方便大家的好事,但因為筷子會在盤中來回撕扯、攪動,無疑和前面的扒拉東西類似,雖說好心卻不太禮貌,也不雅觀,不妨搬到它處進行處理。

規矩:把盤裡的肉拿到一旁,處理好再拿回飯桌。

八忌“刺筷”

指把筷子當成西餐用的叉子,或者用單只筷子當“槍”挑盤子裡的菜。北京人的規矩是:筷子只能夾菜,不能當“刀槍”。既不雅又“魯莽”,用北京話說“吃相兒太狼虎。”

規矩是:筷子必須成對用,不能單只用。

九忌“淚筷”

就是指夾起帶湯汁的菜時,哩哩啦啦往下滴汁兒。看上去非常不雅,而且萬一滴答到其他菜上,讓別人如何下筷子呢?所以這種情況,一般應該用另一隻手拿碟子在下面接著;或者乾脆用勺子取食物。

注:這裡用勺子時務必要放下手中的筷子,絕不能同一只手既拿著筷子又捏著勺子,同樣是非常失禮的。

規矩:夾菜不能滴答湯汁兒

十忌“交叉筷”

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淩亂放在桌子上,會讓人聯想到“三長兩短”,很不吉利;而隨便交叉放在桌上,等於在飯桌上打個“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不尊重,顯得非常沒有禮貌。

規矩:筷子使用擺放都要齊整,不能交叉淩亂。

十一忌“顛倒筷”

就是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比如一支筷子是“頭”,一支是“尾”,會讓人覺得好像“饑不擇食”一樣,也是非常失禮的。

規矩:用筷子要規整

十二忌“吮筷”

所謂“吮(shǔn)筷”,就是用嘴吮吸筷子上蘸著的湯汁兒,因為吮吸通常是小孩子才做的動作,大人就顯得“貧氣”,就是“窮相”(乞丐才會這樣);並且吸吮東西時通常會發出聲音,而吃飯發出聲音本身就是令人生厭的失禮行為,會被認為“缺少家教”。

規矩:不能嗍(suō)羅(吮吸)筷子。

另外在飯桌上掉落筷子也很失禮,會被認為“連筷子都拿不住”;而相比下,持筷子時邊說話,邊用筷子前端對著人“指指點點”,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那麼今兒的問題來了:

您還知道哪些關於筷子的“學問”可以告訴大夥的?

五忌“抬轎筷”

所謂“抬轎筷”,就是拿著筷子在盤中來來回回挑揀、扒拉,甚至把盤子裡的菜“翻過個兒”。在北京人看來,這種做法和上一條類似,都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規矩:非必須的話,只能夾盤子上層的菜,不能翻來翻去,更不能“抄底”。

六忌“窺筷”

所謂“窺筷”,就是手裡拿著筷子,兩隻眼睛來回看桌上的飯菜卻不下手。北京人認為,手裡拿著筷子,看這個,瞧那個,卻不動手,表示對桌上的飯菜不滿意。對飯菜不滿意,就是對主人的不滿意。

規矩:想吃就拿筷子夾……

七忌“碎筷”

所謂“碎筷”,就是用筷子直接把盤子裡整塊的肉類和魚撕碎。雖然是方便大家的好事,但因為筷子會在盤中來回撕扯、攪動,無疑和前面的扒拉東西類似,雖說好心卻不太禮貌,也不雅觀,不妨搬到它處進行處理。

規矩:把盤裡的肉拿到一旁,處理好再拿回飯桌。

八忌“刺筷”

指把筷子當成西餐用的叉子,或者用單只筷子當“槍”挑盤子裡的菜。北京人的規矩是:筷子只能夾菜,不能當“刀槍”。既不雅又“魯莽”,用北京話說“吃相兒太狼虎。”

規矩是:筷子必須成對用,不能單只用。

九忌“淚筷”

就是指夾起帶湯汁的菜時,哩哩啦啦往下滴汁兒。看上去非常不雅,而且萬一滴答到其他菜上,讓別人如何下筷子呢?所以這種情況,一般應該用另一隻手拿碟子在下面接著;或者乾脆用勺子取食物。

注:這裡用勺子時務必要放下手中的筷子,絕不能同一只手既拿著筷子又捏著勺子,同樣是非常失禮的。

規矩:夾菜不能滴答湯汁兒

十忌“交叉筷”

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淩亂放在桌子上,會讓人聯想到“三長兩短”,很不吉利;而隨便交叉放在桌上,等於在飯桌上打個“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不尊重,顯得非常沒有禮貌。

規矩:筷子使用擺放都要齊整,不能交叉淩亂。

十一忌“顛倒筷”

就是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比如一支筷子是“頭”,一支是“尾”,會讓人覺得好像“饑不擇食”一樣,也是非常失禮的。

規矩:用筷子要規整

十二忌“吮筷”

所謂“吮(shǔn)筷”,就是用嘴吮吸筷子上蘸著的湯汁兒,因為吮吸通常是小孩子才做的動作,大人就顯得“貧氣”,就是“窮相”(乞丐才會這樣);並且吸吮東西時通常會發出聲音,而吃飯發出聲音本身就是令人生厭的失禮行為,會被認為“缺少家教”。

規矩:不能嗍(suō)羅(吮吸)筷子。

另外在飯桌上掉落筷子也很失禮,會被認為“連筷子都拿不住”;而相比下,持筷子時邊說話,邊用筷子前端對著人“指指點點”,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那麼今兒的問題來了:

您還知道哪些關於筷子的“學問”可以告訴大夥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