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婚嫁的完整步驟

男婚女嫁, 古禮有之。 早在西周時期周公制禮, 就有了婚嫁的禮儀制度。 士大夫通行為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平民百姓則從簡, 一般為提親、完婚、迎娶、回門等程式。

提親 從前的男女婚姻大事, 絕大多數是父母包辦。 即:“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提親人叫媒人, 也稱媒婆。 她經多識廣, 消息靈通, 經常是走西串東, 物色對象, 為男女兩家保媒。 若成之後, 可得到優厚的禮物。 特別是男家, 除給她媒禮外, 逢年過節還要攜帶豬肉、點心等禮品看望。 媒婆提親往往是兩頭欺瞞, 儘量撮合成婚, 故造成許多悲劇。

提親後, 還要請算命先生合屬相。 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 推測出是否相克, 女方是不是克婆婆公公等等。 按五行看命相相克的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其屬相犯克的為“白馬怕青牛, 羊鼠相逢一旦休, 玉兔逢龍難作伴, 豬見猿猴不到頭, 蛇遇猛虎如刀斷, 金雞玉犬雙淚流。 ”這叫犯大相, 就不能成親。 這種帶有封建迷信的說法, 純粹是無稽之談, 在過去不知拆散了多少美滿的婚姻。

訂婚 提親雙方同意後, 第一步就是送柬, 也稱“傳柬”、“換柬”。 男方請人用紅紙寫成小貼。 貼式主要寫清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 封面寫上“恭候金諾”、“冰言許結”等字。 女家回啟時, 寫上女方的生辰八字, 外加上“格遵台命”、“謹依冰言”等表示同意結親的語言。

男女雙方換貼後, 就是婚約的憑證, 以後在任何情況下不得隨意解除婚約。 若一方藉故悔婚, 則認為是極不道德的行為。

送日子 就是“看日子”。 男方要選定結婚的良辰吉日, 一般雙日為好, 如初二、初六、初十等。 也有的選在節假日, 如“立春”“冬至”等, 現在大都在“五一”、“國慶”等重大節日中舉行婚禮。 從前, 為了節約, 常常選在臘月的春節前, 以“十六”、“二十六”最多。 一方面是取“六六”大順的意思, 另一方面是年貨已經備齊, 不需另行操辦婚禮的食品了。 擇定結婚的吉月利日, 舊時推算為“正七迎雞兔、二八虎與猴、三九蛇共豬、四十龍和狗、牛羊五十一、鼠馬六十二。 ”擇定吉日後, 便寫成婚書送往女家。 婚書用十六開的紅紙, 寫上“謹擇X年X月X日迎婚大吉”,

裝入木匣內, 再用紅布包好。 大多數於每年的九月九日重陽節時, 派專人送給女方。 日子定好後, 不能隨便更改, 就是颳風下雨、雷閃冰雹的天氣, 也得按期行事, 不能延誤。

婚期定後, 雙方家庭即著手做婚前的準備工作。 女方置辦嫁妝, 男方收拾新房。 嫁妝的多少, 根據其經濟情況而定。 一般的有桌、椅、櫃、箱和其它衣物及手飾。 經濟稍差點的僅陪送一櫃一抽屜桌而已。 解放後,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陪送閨女的嫁妝, 除木制家俱外, 還有“三大件”: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等。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富裕起來的人們, 更是追求高檔次的嫁妝。 有電視機、摩托車、電冰箱、甚至空調等物品。 總之, 生活再困難, 也要為女兒陪送點東西,

以免女兒到婆家受氣。 男方佈置新房比較講究, 要紮頂棚、刷粉牆、掛畫屏、貼對聯, 有的還貼窗花。 喜對主要有“共結絲羅山河固, 永偕琴瑟天地長”、“人間玉鏡傳合璧, 天上銀河渡雙星”、“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紅梅多結子, 綠竹又生孫”等, 橫批為“鴻鸞天喜”、“麟趾呈祥”、“舉案齊眉”等。 屋內牆上還貼有“麒麟送子”、“吉慶有餘”等字畫。 大門口和結婚典禮的牆壁上, 皆貼上紅雙喜字。

迎娶 娶親是整個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比較隆重複雜。 那些大戶人家, 男方要抬著花轎, 帶著旗鑼傘扇, 樂隊吹奏, 鞭炮齊鳴前去迎親。 而一般人家娶親時的禮儀就比較簡單, 常是套上四個軲轆的太平大車, 車上用竹劈紮成拱形的車棚, 蘆席罩頂, 前後用被單遮蒙,

牲畜頭上、皮鞭杆上皆以紅布系之。 有一人執鞭趕車, 二人肩背褡褳, 手拿剪刀, 沿途放鞭炮。 女方有陪護婆一人, 始終不離新娘左右, 一直跟送到男方家。 娶親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摩托、拖拉機, 到使用高級轎車。 但每種交通工具前面均貼有紅雙喜字, 以示迎娶者的專用車輛。

女方出嫁前要“開臉”和上頭。 所謂“開臉”, 就是用紅線把臉上的絨毛絞掉, 額前特別要乾淨整齊光亮。 “上頭”則是把長辮子綰成髻, 戴上頭面, 穿上嫁衣。 殷實人家做的是鳳冠霞帔、繡花鞋和滿頭金銀首飾, 搭上蒙頭紅, 哭哭啼啼上了轎, 俗稱“哭嫁”, 一路鞭炮不斷來到男方家。

拜堂新娘下轎(車)後, 要腳不沾地被人架到羅圈椅上, 由二人抬著, 轉上幾圈, 放至天井院內,開始舉行拜天地儀式。在院中正堂屋的門前,擺一八仙桌,上放升、鬥各一個,裝滿高梁,蒙上紅紙,鬥的中間插著一桿秤,鬥前的升內燒一柱香,升前面再豎一面銅鏡。新朗和新娘站在桌子前面的紅氈或紅席上,司禮者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這時,新朗扯著一條紅綢帶把新娘牽入洞房,但往往不等進入洞房時,便鬧起喜來。俗話說:“三天沒大小,誰都能鬧房”。當然,主要還是兄弟侄輩們鬧的最凶。新娘送入洞房後,挑去紅蓋頭。有人往床上撒栗子、紅棗和花生,意即“早(棗)立(栗)子和花搭著生小孩。”邊撒邊念著“一把栗子一把棗,明年生個大胖小”。傍晚時,二人喝“交心酒”後,就開始鬧房和聽房。要一夜燈不滅,點至天明。如沒有聽房的,視為不好,有的在窗戶底下,豎立一把掃帚代替。

喝喜酒在農村,親戚朋友一般去的較早,原因是一方面幫幫忙,另一方面都想湊湊熱鬧,早點看看新娘(在城裡一般在開席前半個到一個小時到達指定的地點)。等新郎新娘拜堂之後,由總管安排親戚朋友喝喜酒的地方(親戚較多的,自己家裡的地方不夠用,便找和自己家較親近,房子又乾淨的地方坐席;有的在當地飯店裡宴請),男女分開,而新娘和新娘家來的陪同人員獨在一處,並由新郎家安排的重要人物陪同。等所有的親戚朋友落座之後(12點左右),由總管安排侍者先給每一個桌上一包喜糖、花生和瓜子。隨著上兩瓶喜酒和兩包喜煙,然後開始上菜。

在上了雞、魚等菜之後,新郎的父母開始逐桌敬酒。父母敬酒後新郎新娘開始逐桌敬酒,在新郎新娘敬酒過程中,新郎的朋友借此機會與新娘鬧喜,讓新郎新娘喝交杯酒、讓新娘點煙等等,增加了喜慶氛圍。

回門 婚禮的第二天,娘家人來叫客,謂曰“回門”。男家需辦一桌豐盛的喜宴待客。飯後,載著新娘回到了娘家,近者當日送回;遠者,則到第二天把新娘送到婆家來。這樣,由隔三天、九天或半月的時間,回娘家一次。以後,隔的時間較長。當然,麥忙乍秋的季節,走娘家的較少,慢慢就形成了正常的親戚來往走動了。?

放至天井院內,開始舉行拜天地儀式。在院中正堂屋的門前,擺一八仙桌,上放升、鬥各一個,裝滿高梁,蒙上紅紙,鬥的中間插著一桿秤,鬥前的升內燒一柱香,升前面再豎一面銅鏡。新朗和新娘站在桌子前面的紅氈或紅席上,司禮者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這時,新朗扯著一條紅綢帶把新娘牽入洞房,但往往不等進入洞房時,便鬧起喜來。俗話說:“三天沒大小,誰都能鬧房”。當然,主要還是兄弟侄輩們鬧的最凶。新娘送入洞房後,挑去紅蓋頭。有人往床上撒栗子、紅棗和花生,意即“早(棗)立(栗)子和花搭著生小孩。”邊撒邊念著“一把栗子一把棗,明年生個大胖小”。傍晚時,二人喝“交心酒”後,就開始鬧房和聽房。要一夜燈不滅,點至天明。如沒有聽房的,視為不好,有的在窗戶底下,豎立一把掃帚代替。

喝喜酒在農村,親戚朋友一般去的較早,原因是一方面幫幫忙,另一方面都想湊湊熱鬧,早點看看新娘(在城裡一般在開席前半個到一個小時到達指定的地點)。等新郎新娘拜堂之後,由總管安排親戚朋友喝喜酒的地方(親戚較多的,自己家裡的地方不夠用,便找和自己家較親近,房子又乾淨的地方坐席;有的在當地飯店裡宴請),男女分開,而新娘和新娘家來的陪同人員獨在一處,並由新郎家安排的重要人物陪同。等所有的親戚朋友落座之後(12點左右),由總管安排侍者先給每一個桌上一包喜糖、花生和瓜子。隨著上兩瓶喜酒和兩包喜煙,然後開始上菜。

在上了雞、魚等菜之後,新郎的父母開始逐桌敬酒。父母敬酒後新郎新娘開始逐桌敬酒,在新郎新娘敬酒過程中,新郎的朋友借此機會與新娘鬧喜,讓新郎新娘喝交杯酒、讓新娘點煙等等,增加了喜慶氛圍。

回門 婚禮的第二天,娘家人來叫客,謂曰“回門”。男家需辦一桌豐盛的喜宴待客。飯後,載著新娘回到了娘家,近者當日送回;遠者,則到第二天把新娘送到婆家來。這樣,由隔三天、九天或半月的時間,回娘家一次。以後,隔的時間較長。當然,麥忙乍秋的季節,走娘家的較少,慢慢就形成了正常的親戚來往走動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