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自然通風與自然排煙A

建築內發生火災時, 煙氣的危害十分嚴重。 建築中設置防排煙系統的作用是將火災產生的煙氣及時排除, 防止和延緩煙氣擴散,

保證疏散通道不受煙氣侵害, 確保建築物內人員順利疏散、安全避難。

建築火災煙氣控制分防煙和排煙兩個方面。 防煙採取自然通風和機械加壓送風的形式, 排煙則包括自然排煙和機械排煙的形式。

關於這部分, 先看看建規是如何規定的:

建築的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防煙設施:

1.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

2.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

3.避難走道的前室、避難層(間)。

建築高度不大於50m的公共建築、廠房、倉庫和建築高度不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 當其防煙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

樓梯間可不設置防煙系統:

1.前室或合用前室採用敞開的陽臺、凹廊。

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 且可開啟外窗的面積滿足自然排煙口的面軹要求。

廠房或倉庫的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排煙設施:

1.丙類廠房內建築面積大於30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人員或可燃物較多的丙類生產場所。

2.建築面積大於5000㎡的丁類生產車間。

3.占地面積大於1000㎡的丙類倉庫。

4.高度大於32m的高層廠房(倉庫)內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 其他廠房(倉庫)內長度大於40m的疏散走道。

民用建築的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排煙設施:

1.設置在一、二、三層且房間建築面積大於100㎡的歌舞娛樂放映遊藝場所, 設置在四層及以上樓層、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娛樂放映遊藝場所。

2.中庭。

3.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100㎡且經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間。

4.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300㎡且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5.建築內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

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地上建築內的無窗房間,當總建築面積大於200㎡或一個房間建築面積大於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時,應設置排煙設施。

自然通風與自然排煙,是建築火災煙氣控制防煙和排煙的方式之一,都是經濟適用且有效的防排煙方式。

自然通風方式。

(一)自然通風的原理。

自然通風是以熱壓和風壓作用的不消耗機械動力的、經濟的通風方式。

如果室內外存在空氣溫度差、或者窗戶開口之間存在高度差,就會產生熱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

(二)自然通風方式的選擇。

當建築物發生火災時,疏散樓梯間是建築物內部人員疏散的唯一通道;前室、合用前室是消防隊員進行火災撲救的起始場所,也是人員疏散必經的通道。

因此,在火災時無論採用何種防煙方法,都必須保證它的安全,防煙就是控制煙氣不進入上述安全區域。

對於建築高度小於等於50m的公共建築、廠房、倉庫和建築高度小於等於100m的住宅建築,由於這些建築受風壓作用影響較小,利用建築本身的採光通風,也可基本起到防止煙氣進一步進入安全區域的作用,因此,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防煙系統,簡便易行。

當採用凹廊、陽臺作為防煙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或者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兩個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可開啟窗面積符合《建築防排煙系統技術規範》規定時,如圖所示,可以認為前室或合用前室自然通風性能優良,能及時排出因前室的防火門開啟時,從建築內漏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煙氣並可阻止煙氣進入防煙樓梯間。

(三)自然通風設施的設置。

1.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每5層內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2.00㎡,且在該樓梯間的最高部位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於1.0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

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2.00㎡,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00㎡。

3.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於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2%,且每個朝向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2.00㎡。

4.可開啟外窗應方便開啟;設置在高處的可開啟外窗應設置距地面高度為1.30m~1.50m的開啟裝置。

【溫馨提示】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發送私信聯繫我們!

【消防網校】註冊消防工程師、建構築物消防員等考試乾貨,關注我,讓學習變得更簡單有趣。

推薦閱讀: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水噴霧滅火系統維護管理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細水霧滅火系統構成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細水霧滅火系統元件(設備)安裝前檢查

5.建築內長度大於20m的疏散走道。

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地上建築內的無窗房間,當總建築面積大於200㎡或一個房間建築面積大於50㎡,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時,應設置排煙設施。

自然通風與自然排煙,是建築火災煙氣控制防煙和排煙的方式之一,都是經濟適用且有效的防排煙方式。

自然通風方式。

(一)自然通風的原理。

自然通風是以熱壓和風壓作用的不消耗機械動力的、經濟的通風方式。

如果室內外存在空氣溫度差、或者窗戶開口之間存在高度差,就會產生熱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

(二)自然通風方式的選擇。

當建築物發生火災時,疏散樓梯間是建築物內部人員疏散的唯一通道;前室、合用前室是消防隊員進行火災撲救的起始場所,也是人員疏散必經的通道。

因此,在火災時無論採用何種防煙方法,都必須保證它的安全,防煙就是控制煙氣不進入上述安全區域。

對於建築高度小於等於50m的公共建築、廠房、倉庫和建築高度小於等於100m的住宅建築,由於這些建築受風壓作用影響較小,利用建築本身的採光通風,也可基本起到防止煙氣進一步進入安全區域的作用,因此,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防煙系統,簡便易行。

當採用凹廊、陽臺作為防煙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或者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兩個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可開啟窗面積符合《建築防排煙系統技術規範》規定時,如圖所示,可以認為前室或合用前室自然通風性能優良,能及時排出因前室的防火門開啟時,從建築內漏入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煙氣並可阻止煙氣進入防煙樓梯間。

(三)自然通風設施的設置。

1.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每5層內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2.00㎡,且在該樓梯間的最高部位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於1.0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

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2.00㎡,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00㎡。

3.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於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2%,且每個朝向的有效面積不應小於2.00㎡。

4.可開啟外窗應方便開啟;設置在高處的可開啟外窗應設置距地面高度為1.30m~1.50m的開啟裝置。

【溫馨提示】如有任何疑問,歡迎發送私信聯繫我們!

【消防網校】註冊消防工程師、建構築物消防員等考試乾貨,關注我,讓學習變得更簡單有趣。

推薦閱讀: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水噴霧滅火系統維護管理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細水霧滅火系統構成

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精講:細水霧滅火系統元件(設備)安裝前檢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