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莫迪對華強硬的底氣何來?計算完這組資料你就明白了!

建議莫迪好好算算中國的資料!

6月中旬,中方在洞朗地區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 印度外交部聲稱,中方近期的修路行動給印度“帶來嚴重安全風險”。 洞朗地區是中國領土,中方在自己領土上進行正常的修路活動,這是中國的主權行為,完全正當合法。

還是外交部發佈的印軍入侵圖片

7月24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曼谷就中印對峙事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印方應“老老實實地退出去”。 該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印度對華強硬外交政策民意基礎的關注。 將2017年7月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最新民意調查報告《美國仍舊是世界經濟的領導者》與2016年9月發佈的民調報告《印度與莫迪:仍舊處在蜜月之中》結合分析,足以比較完整地反映出近兩年印度民意對華態度的變化狀況。

印度對華友好的民意基礎在削弱

整體而言,近三年來,印度社會對華的好感度在不停地下降。

皮尤的資料顯示,2014年時印度對華持正面積極認知的占調查人數的35%。 2016年9月的民意調查則顯示,只有31%受訪者對中國有好感,36%的對中國沒有好感,33%的對中國沒有任何看法。 2017年7月發佈的調查則顯示,只有26%的受訪者對華持正面積極認知,41%對中國持負面消極認知,足見近三年來印度民意對華好感度整體下滑的趨勢。

與之可作對比的是,巴基斯坦仍舊是印度人最沒有好感的國家。 最新的調查顯示,73%受訪者對巴基斯坦沒有好感。 另一個趨向則是美國在印度似乎越來越受好評,56%的受訪者對美國懷有好感,只有13%沒有好感。 這事實上反映出印度整個社會越來越西化的趨向。

受教育程度與對華認知存在很大的關聯性。

整體而言,印度的精英階層更“反華”,而普通民眾對華則更普遍地選擇“無所謂”。

7月底到北京參會的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就曾主張“提高印度的導彈技術以瞄準中國的經濟設施”

皮尤的調查顯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印度人中,41%對中國沒有看法;大學文化及以上的印度人中,僅有8%沒有看法。

與此同時,問及中國相比於印度的競爭優勢,在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印度人中,有61%受訪者非常擔心中國的競爭優勢;而在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中,僅有38%擔心中國的競爭優勢。 對於“中國是否構成對印度威脅”的問題中,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印度人中只有2%沒有作出回應,而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卻有28%不作回應。

就黨派而言,具有印人党背景的人士與國大党背景的人士的相比,明顯地更多地認為中國是威脅。 印人黨有54%的受訪者擔心中國與巴基斯坦關係,國大黨為44%;印人黨有50%受訪者擔心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國大黨為37%;印人黨有48%受訪者擔心與中國的領土爭議,國大黨為39%。

印人黨有46%受訪者擔心中國的經濟對印度的影響,國大黨為37%。 這就能夠解釋莫迪執政以來印度的親美傾向以及對華強硬的外交姿態。

莫迪在接受民眾的歡呼

不過,對於莫迪的對華政策,民意調查顯示印度社會支援與反對的比例大致保持相當,且近兩年內這一趨勢一直得以保持。 2016年9月的民調顯示,38%的受訪者支持莫迪當前的對華政策,32%不支持,而另外30%則沒有看法,這一調查結果與2015年的民調大致相似。另一方面,對印度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印度民意越來越“自信”。2016年9月的調查顯示,68%的受訪者認為印度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只有15%認為更不重要,13%沒有答案,4%認為與過去一樣。這也顯示莫迪外交在印度的支持度仍舊較高。

印度對華認知中的“憂慮”

印度的公眾知識份子對塑造印度社會對華認知具有很強的影響。在印度媒體和智庫裡,活躍的都是前政府官員(外交官、軍官等)、著名學者,他們在報紙以及網路上開設專欄,對印度內政外交進行評論,涉及議題面廣,傳播力強,民意引導力強。尤其是幾個重要的英文媒體,經常發表涉華外交戰略的評論,拉賈·莫漢(RajaMohan)、曼諾吉·喬什(ManojJoshi)等是學者中的活躍人士,而前外秘薩仁山(ShyamSaran)、前國家安全顧問梅農(ShivshankarMenon)則是退休高官裡的理性派,相對客觀的分析總能給“疑華”的大氛圍提供一劑清醒劑。

過去,印度的公眾知識份子們特別喜歡凡事與中國作比較,總有“一決高下”的意味。印度總不忘以“龜兔賽跑”的故事來增強信心,稱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而印度則具備長期的競爭優勢。然而,隨著中印之間的經濟差距不是變小,而是越來越大,這使得中印對比的敘述方式越來越“不受歡迎”。相反,帶來的一個負面因素則是印度對中國與日俱增的焦慮:印度越來越擔憂中國可能發展為亞太地區的“單極霸主”。

在2016年的調查裡,在各種國際威脅中,印度把中國崛起排在第三。

在印度擔憂中國的諸多問題中,領土邊界的爭議仍然是印度對華擔憂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中巴關係,然後才是中國不斷發展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不過,整體而言,印度對這四個問題的擔憂程度都差不多。

大致的民調情況顯示:第一,對於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影響力,70%受訪者認為構成了對印度發展的威脅,其中45%認為是印度的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印度民意又很矛盾地看待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42%受訪者認為美國仍舊是世界經濟的領導者,而認為中國可能領導世界經濟的只有11%。第二,對於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69%受訪者都認為構成了對印度的威脅,其中46%認為是嚴重威脅。第三,對於與中國的領土爭議,69%受訪者認為是對印度的嚴重或者較為嚴重的威脅。第四,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69%受訪者認為構成了印度的威脅,其中48%的受訪者認為是非常嚴重的威脅,另外21%則認為某種程度上算是種威脅。

當然,在憂慮不斷增大的兩國實力差距的同時,印度的對華認知中也出現越來越多主張“學習中國”的聲音。特別是鑒於中印兩國國情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主張要借鑒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和治理模式的聲音越來越多,如經濟開放的政策、環境治理的模式等等。另一方面,對於印度民主的優越感也在降低,很多分析開始認識到印度的民主制度事實上阻礙了印度的快速發展,主張印度不應該一味以西方模式為參照系,更應該學習中國的經驗。

同樣由於中印經濟實力的差距拉大,致使印度在參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和二十國集團等國際合作機制中,對華存在矛盾心態。一方面支持中國在未來的新世界秩序中發出更大聲音,因為中國的很多呼聲代表著印度的需求。但是,由於中國在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機制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印度可能被迫不得不“追隨”中國,因此印度也認為需要時刻對中國的主張保持警惕。

如何消解印度民意中的對華負面認知

印度對華的消極認知是長期發展的結果,期望短期內解決是不現實的。對中國“背信棄義”等認知上的偏見,已經深深地植根於印度社會的精英階層。只有在政治外交關係上取得大突破,才能根本上扭轉這一整體大趨勢。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民意調查中也顯示出近三分之一的印度普通民眾對中國並無好壞的直接觀感,而負面事件在印度對華認知中存在著嚴重的影響。對中國而言,有必要在幾個方面對對印工作作出改進。

首先,舉辦中印交流活動時需要更注重印度人的感受。以中印之間的年度青年百人團的訪問為例,這是官方組織的重要的機制,為很多印度未來的精英們提供了初次認識中國的機會。在諸如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有必要更多地向他們展示更加全面的中國。過度地宣介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反而可能導致他們的心理落差。可以更多地給印度精英提供瞭解中國的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成績的機會。

其次,印度英文主流媒體中直接負責編輯業務的多為印度上層精英。雖然這些媒體的政治傾向存在左中右之分,但在涉華報導上基本上都趨於“中偏負面”,從某種程度說媒體的報導偏好與總編輯的中國觀有很大關係。印度媒體的私有性質,致使其在對華報導中“烏龍”事件頻發,甚至故意去追隨印度民意渲染中印之間的消極面。因此,可以有選擇地做一些印度媒體方面的工作。

《今日印度》網站首頁,其關於中國的新聞使用了相對貶抑的筆法。

再次,中國應更加重視印度對中巴關係、恐怖主義的憂慮。從民調就看得出來,在印度精英眼中,巴基斯坦一直是對印度最具有危險性的國家。所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令印度內心十分焦慮。另外,印度社會的開放性、宗教性和民族的多樣性,也使得它對於恐怖主義的抵禦能力很弱。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問題上,印度有著非常強烈的訴求。因此,中國在對印政策中也有必要更加重視印度的這一內在安全訴求。

(本文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2016年9月的民調顯示,38%的受訪者支持莫迪當前的對華政策,32%不支持,而另外30%則沒有看法,這一調查結果與2015年的民調大致相似。另一方面,對印度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印度民意越來越“自信”。2016年9月的調查顯示,68%的受訪者認為印度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只有15%認為更不重要,13%沒有答案,4%認為與過去一樣。這也顯示莫迪外交在印度的支持度仍舊較高。

印度對華認知中的“憂慮”

印度的公眾知識份子對塑造印度社會對華認知具有很強的影響。在印度媒體和智庫裡,活躍的都是前政府官員(外交官、軍官等)、著名學者,他們在報紙以及網路上開設專欄,對印度內政外交進行評論,涉及議題面廣,傳播力強,民意引導力強。尤其是幾個重要的英文媒體,經常發表涉華外交戰略的評論,拉賈·莫漢(RajaMohan)、曼諾吉·喬什(ManojJoshi)等是學者中的活躍人士,而前外秘薩仁山(ShyamSaran)、前國家安全顧問梅農(ShivshankarMenon)則是退休高官裡的理性派,相對客觀的分析總能給“疑華”的大氛圍提供一劑清醒劑。

過去,印度的公眾知識份子們特別喜歡凡事與中國作比較,總有“一決高下”的意味。印度總不忘以“龜兔賽跑”的故事來增強信心,稱中國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而印度則具備長期的競爭優勢。然而,隨著中印之間的經濟差距不是變小,而是越來越大,這使得中印對比的敘述方式越來越“不受歡迎”。相反,帶來的一個負面因素則是印度對中國與日俱增的焦慮:印度越來越擔憂中國可能發展為亞太地區的“單極霸主”。

在2016年的調查裡,在各種國際威脅中,印度把中國崛起排在第三。

在印度擔憂中國的諸多問題中,領土邊界的爭議仍然是印度對華擔憂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中巴關係,然後才是中國不斷發展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不過,整體而言,印度對這四個問題的擔憂程度都差不多。

大致的民調情況顯示:第一,對於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影響力,70%受訪者認為構成了對印度發展的威脅,其中45%認為是印度的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印度民意又很矛盾地看待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42%受訪者認為美國仍舊是世界經濟的領導者,而認為中國可能領導世界經濟的只有11%。第二,對於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69%受訪者都認為構成了對印度的威脅,其中46%認為是嚴重威脅。第三,對於與中國的領土爭議,69%受訪者認為是對印度的嚴重或者較為嚴重的威脅。第四,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69%受訪者認為構成了印度的威脅,其中48%的受訪者認為是非常嚴重的威脅,另外21%則認為某種程度上算是種威脅。

當然,在憂慮不斷增大的兩國實力差距的同時,印度的對華認知中也出現越來越多主張“學習中國”的聲音。特別是鑒於中印兩國國情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主張要借鑒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和治理模式的聲音越來越多,如經濟開放的政策、環境治理的模式等等。另一方面,對於印度民主的優越感也在降低,很多分析開始認識到印度的民主制度事實上阻礙了印度的快速發展,主張印度不應該一味以西方模式為參照系,更應該學習中國的經驗。

同樣由於中印經濟實力的差距拉大,致使印度在參與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和二十國集團等國際合作機制中,對華存在矛盾心態。一方面支持中國在未來的新世界秩序中發出更大聲音,因為中國的很多呼聲代表著印度的需求。但是,由於中國在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機制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印度可能被迫不得不“追隨”中國,因此印度也認為需要時刻對中國的主張保持警惕。

如何消解印度民意中的對華負面認知

印度對華的消極認知是長期發展的結果,期望短期內解決是不現實的。對中國“背信棄義”等認知上的偏見,已經深深地植根於印度社會的精英階層。只有在政治外交關係上取得大突破,才能根本上扭轉這一整體大趨勢。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民意調查中也顯示出近三分之一的印度普通民眾對中國並無好壞的直接觀感,而負面事件在印度對華認知中存在著嚴重的影響。對中國而言,有必要在幾個方面對對印工作作出改進。

首先,舉辦中印交流活動時需要更注重印度人的感受。以中印之間的年度青年百人團的訪問為例,這是官方組織的重要的機制,為很多印度未來的精英們提供了初次認識中國的機會。在諸如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有必要更多地向他們展示更加全面的中國。過度地宣介中國的經濟發展成就,反而可能導致他們的心理落差。可以更多地給印度精英提供瞭解中國的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等方面成績的機會。

其次,印度英文主流媒體中直接負責編輯業務的多為印度上層精英。雖然這些媒體的政治傾向存在左中右之分,但在涉華報導上基本上都趨於“中偏負面”,從某種程度說媒體的報導偏好與總編輯的中國觀有很大關係。印度媒體的私有性質,致使其在對華報導中“烏龍”事件頻發,甚至故意去追隨印度民意渲染中印之間的消極面。因此,可以有選擇地做一些印度媒體方面的工作。

《今日印度》網站首頁,其關於中國的新聞使用了相對貶抑的筆法。

再次,中國應更加重視印度對中巴關係、恐怖主義的憂慮。從民調就看得出來,在印度精英眼中,巴基斯坦一直是對印度最具有危險性的國家。所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令印度內心十分焦慮。另外,印度社會的開放性、宗教性和民族的多樣性,也使得它對於恐怖主義的抵禦能力很弱。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問題上,印度有著非常強烈的訴求。因此,中國在對印政策中也有必要更加重視印度的這一內在安全訴求。

(本文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青年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