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月加班超80小時 過勞成日本社會隱患

據《金融時報》報導, 近日, 日本廣告巨頭電通公司一名新入職的年輕女員工因工作強度多大, 每天過勞難以承受而跳樓自殺, 引發了日本社會各界針對工作習慣的熱烈討論。

其中一個熱議話題便是工人工作時間太長, 永遠不敢第一個下班, 或者不敢在直屬領導離開之前離開。 在政府進行的一項調查中, 超過20%的受調企業承認部分員工一個月的加班時間超過了80個小時。 政府官員們認為, 一個月加班超過80個小時, 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據選擇自殺的電通新員工高橋茉莉(Matsuri Takahashi)的家人透露, 在電通工作的9個月內,

高橋茉莉每個月的加班時間都超過了100個小時。

在日本, 此類自我探究實際上是一種全國性的消遣, 只有其他國家如何看待日本以及棒球賽季期間最喜歡的球隊表現如何這兩大話題的熱度比該話題的高。 因此, 上周在東京召開的專題討論會還專門開設了一場圍繞日本工作環境以及需要做出哪些改變的小組討論。

考慮到任何改革的目的應該是更有效率的工作而不僅僅是縮短工作時長, 有人可能會被寬恕。 鑒於國內實際人口統計特徵, 日本必須更有效率地工作, 但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和這個目標無關。 但是, 日本的公司文化一直都推崇團隊和一致同意的決策。 多數的決定都是集體做出的,

意味著這些決定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員工擔心, 如果不在辦公室就會錯過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整個日本會在同樣的時間——五月黃金周和盂蘭盆節(8月份)——休假的原因。

上周東京專題討論會的與會者之一、一家電子公司的高管透露, 他所在企業現行的政策是鼓勵員工進行遠端工作, 因為員工每天的通勤時間至少為兩個小時。 另外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宣佈, 他已經撤掉了會議室, 從實際上讓開會成為不可能, 從而縮短了工作時間。 第三位高管指出, 撤掉椅子也可能縮短開會時耗費的時間, 同時帶來更大的靈活性, 並導致更快地做出決策。

還有一位與會者指出, 當日本最大電商巨頭樂天公司(Rakuten)決定用英語召開董事會會議時,

會議時間被縮短至不足1小時。 東京當地政府正在鼓勵員工在晚上八點之前回家。

就在與會者熱烈討論此類改革的價值的同時, 日本央行正在召開一場大型政策董事會議。 央行的高官們聲稱, 在看到表明生產力提高的跡象的同時, 日本正嘗試著接受更短的工作時間, 同時百貨大樓紛紛廢止了安排員工摁自動電梯按鈕以及在擁擠的街頭安排真人看板的慣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 長時間工作一直是日本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當年, 日本民眾為了重建家園什麼都願意做。 那個時候, 製造業是經濟增長的中心, 因而長時間的工作是很有意義的。 在一種集裝線工作文化下, 更少的時間不可避免地意味著更低的產出。

但是, 現在產出和時間並非正比關係。 換言之, 工作時間長並不一定意味著創造更多產出。

如果生產力得不到提高, 那麼日本將不會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 即便人們在乘坐擁擠的貨車來回通勤的時間縮短, 他們的生活水準也將下滑。 (米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