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昭寺傳說:山羊馱土建起來的殿堂

“先有大昭寺, 後有拉薩城”。

“去拉薩而沒有到大昭寺就等於沒去過拉薩”。

從這些話語, 我們可以感知大昭寺在拉薩、在西藏的地位。

大昭寺, 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 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 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 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2000年11月, 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專案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松贊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 還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了一尊明久多吉佛像, 即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 為供奉這尊佛像, 松贊干布許諾為尺尊公主建一座寺廟。 當時, 大昭寺還是一片湖, 據說, 松贊干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 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 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內, 湖面頓時遍佈光網, 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

於是, 一場由千隻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

相傳建大昭寺時, 幾次均遭水淹。 文成公主解釋說, 整個青藏高原是個仰臥的羅刹女。 這個魔女呈人形, 頭朝東, 腿朝西仰臥, 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來正好是羅刹女的心臟, 湖水乃其血液。

所以文成公主說大昭寺必須填湖建寺, 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住。 然後文成公主還同時推薦了另外十二個小寺院在邊遠地區, 鎮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節, 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在西藏博物館裡, 陳列著一幅唐卡, 繪製了羅刹女的形象。

按照文成公主所選的位置,

建寺首先要填湖。 當時主要的運輸工具是依靠山羊背著裝著沙和土的袋子。 就這樣把這個湖泊給填平了, 給大昭寺奠定了基礎。

其實今天的拉薩這兩個字就是從大昭寺演變而來的。 最早拉薩不叫LASA, 古文書上都是RASA, RA是山羊, SA是土地, 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

後來因為修建了這樣神聖的佛殿, 裡面供奉了佛祖的像, 有佛經、佛塔, 還有四面八方的信徒來這裡朝聖, 大家都認為這個地方是佛地, 所以又改稱拉薩--LA在藏語裡是佛的意思, SA是地。

三年之後, 大昭寺竣工了, 釋迦牟尼的8歲等身像被請進了小昭寺供養。 西元710年,金城公主進藏之後,把原本供奉在小昭寺的文成公主帶進藏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迎請到大昭寺,而把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金像移到了小昭寺,從此兩尊佛像便易寺而居。

西元七世紀末,大昭寺的周圍逐漸出現了朝佛人的臨時宿地、旅舍和民居,而以大昭為中心的八廓街,便也伴隨著寺院裡綿延不斷的香火逐步形成了吐蕃王都商業第一街的規模。拉薩,這座高原上的王都從那時起就已經初具雛形了。

2017川進青出 藏地大穿越火熱報名中,想去西藏的朋友點擊這裡

西元710年,金城公主進藏之後,把原本供奉在小昭寺的文成公主帶進藏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迎請到大昭寺,而把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金像移到了小昭寺,從此兩尊佛像便易寺而居。

西元七世紀末,大昭寺的周圍逐漸出現了朝佛人的臨時宿地、旅舍和民居,而以大昭為中心的八廓街,便也伴隨著寺院裡綿延不斷的香火逐步形成了吐蕃王都商業第一街的規模。拉薩,這座高原上的王都從那時起就已經初具雛形了。

2017川進青出 藏地大穿越火熱報名中,想去西藏的朋友點擊這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